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doc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3217219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药理学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完成单位: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成果介绍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互相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也是药学与医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与新药研制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药学院校,药理学是每一位药学生都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我校药理学科是全国药理学科中较早的博士点之一。1982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0 年开始招收博士生, 1992 年设立药理学专业,1996 年被教育部设立为“国家药学理科基地”,2005 年被评选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药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也是我校药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 成果的

2、主要内容1. 师资队伍建设药理学教学组是一支主要由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组成的老、中、青结合的师资队伍,本教学组共有教师 15 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 7 人,中级职称教师 6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5 人,硕士学位的教师 7 人,其中有 4 位正在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承担教学的所有教师中 55 岁以上 1 人,4055 岁的有6 人,3540 岁的有 6 人,35 岁以下的有 2 人,平均年龄在 50 岁以下。师资队伍的培养立足于在工作中培养提高,采取校内培养、校际交流与出国进修多种途径。(1)校内培养: 在教研室内采取“1 对 1” 传、帮、带的培养措施,每一位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都指

3、定一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帮和带,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新进组的青年教师都要与学生一起跟班听课。高年资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表现、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授课水平定期给予考核和指导,使青年教师能尽快走向讲台。鼓励中青年教师申报教学科研课题以及在职攻读学位,促使他们更快地成长和提高,早日成为教学科研的主力和学科带头人。虽然目前教研室人手紧、任务重,但大家都能识大体、顾大局,一些年资相对较高和已取得博士学位的老师能勇挑重担,照顾正在读学位的老师。比如有些老师除了上理论课外每周还要带 5-6 次实验,他们任劳任怨、不计得失,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学习深造。目前本室有一位副教授、三位讲师在攻读博士学位,另有

4、一位副教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校际交流: 2005 年本室选派了二名年富力强的副教授、博士赴新疆医科大学支教,同时也汲取和学习了他校的长处和经验。他们的努力工作得到了新疆医科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双方学校的肯定和好评。(3)出国进修: 2005 年本室选派了一名讲师、博士赴日本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学习。经过多年、多渠道的培养,我室的中青年教师已成为理论、实验教学的骨干,真正成为本课程的一支有生力量。2教学方法的改进(1)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的启发和引导。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验前布置学生自学的内容,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对

5、实验原理、方法、注意事项并联系和延伸到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讨论,最后教师纠正错误、补充不足,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总结,进一步强化药理学基础理论知识。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归纳、讲述和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积极性。(2)英语教学贯穿始终:除了对某些班级开设的专业英语用全英文授课外,其他普通班级的理论教学课堂上将强化专业英文词汇贯穿于教学始终,实验课全部采用双语教学,为了使学生更重视英语教学,在考试时也时常有英文名词解释的试题,目的是使学生药理学知识水平和专业外语水平同步提高。(3)药理学是医学与药学之间的一门桥梁学科,为解决

6、学生药学知识与临床用药脱节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将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等与临床病例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讲解和讨论,培养学生应用药理学理论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4)药学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进入制药企业或公司从事新药研发工作,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工作,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注意穿插一些当前新药的研发状况和跟踪评价。比如讲到非甾体抗炎药时将当前对选择性 COX-2 抑制剂的评价和问题介绍给学生,讲到抗生素时介绍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的研制进程,使学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另外,还介绍有关新药研制的方法和思路,在新版的药理学教材上也增加了相应的章节。(5)课内课外结合,促进科研对教学的

7、反哺作用:理科基地班及其他学有余力的同学自大三以后,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来参与部分科研工作,增加学生与老师接确和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3. 教学手段的改进 (1)理论课教学手段的改进:传统的理论教学是以传统媒体如书本、粉笔和黑板为基础的,这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需要。计算机多媒体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图文并茂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加深理解。本课程的主讲教师 100%能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自己动手制作电子课件用于教学。(2)实践课教学手段的改进:实验教学也采用了较先进的生理药理实验微机教学系统取代了过去长期依赖的刺激器、记纹鼓、血压记录仪和平衡记录仪等记录

8、及相关设备,实现了实验参数的统一性,实验结果的平行性,同时规范了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结果随时可以存盘、读取和打印,不仅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而且也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先进的实验手段给实际工作带来的益处和体会到计算机技术在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二取得的教学研究成果1. 教材建设:本教学团队在教材建设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近五年来,由本室教师主编和参编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共 15 部,理论课和实验课均选用的高质量的自编教材,刘国卿教授主编的药理学由沈阳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苏州大学医学院、中南大学、暨南大学、广东药学院、郑州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山西医

9、科大学、河南大学、温州医学院等十多所医药院校参编,已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钱之玉教授主编的药理学实验与指导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实验双语教材。钱之玉教授还主编了“药学医学基础”校内讲义,供理科基地班“药学医学基础”课程使用,该课程为搭建药学与医学之间桥梁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改革之处在于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与药理学知识融为一体,以人体正常的生理系统(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为主线,在讲授正常生理功能活动的规律后,揭示病理状态下异常的病理生理变化,在此基础上再阐明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这种编排方式便于学生理解,也避免了不同课程之间的重

10、复,节省学时,可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2. 课内课外结合,以科研带动教学,重视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本教学团队的教师肩负着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授课时能注意将最新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时科研活动也为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提供了机会。理科基地班、药学专业药理方向和临床药学方向及其他学有余力的同学自大三以后,利用课余和寒暑假的时间到实验室来参与部分科研和新药开发工作。另外,药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前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科研单位及教研室从事毕业实践,他们的毕业论文紧密结合新药研发实际需要,论文内容往往是新药研究的一个部分。有些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有的参与成果的转化和专利的申

11、报,有的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3以考促学,加强题库建设:考试不是学习的目的,而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和手段,通过考试可以检验前一阶段学习的效果,找出学习中的不足,从而激发和促进下一阶段的学习。要达到这种效果,一套完整的、知识复盖面广的、形式活泼新颖的试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非常重视题库的建设,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充实,目前本课程已建成有 2000 多题的题库,题型包括选择题(单选题、配对选择题、多选题等)、填空题、名词解释(中、英文)、简答题和论述题等,为教、考分离做好了充分准备。三.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1.高质量的自编教材:近 5 年来本室教师主编的教材及参考书 13 部,参编 2 部。现使用的理论课和实验课教材分别为本室主编的药理学和中英对照的药理学实验与指导。2.长期坚持双语教学:本课程自 1988 年起在校内率先实行了双语实验教学,编写了汉英对照的实验讲义,至今已坚持 18 年之久。3.加强实验教学:安排了充足的实验学时数,一直坚持 2 人一组,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改革实验内容,采取综合性、研究性和探索性实验教学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