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专题.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234562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心理咨询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心理咨询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心理咨询专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心理咨询专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文评分 教师签名姓 名 李 艺 学 号 104753090686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方 向 心理咨询 课程名称 心理咨询专题 任课教师 王 滨 教授 上课时间 2010.9 2011.1 内观疗法:理论与应用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生课程论文1内观疗法:理论与应用李 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摘要】:内观疗法是由日本的吉本伊信于 1937 年左右创造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目前已与森田治疗并列为日本独特的心理治疗方法。在 1977 年起,日本每年举行一次全国的内观治疗大会,2005 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批准内管治疗法学组成立。本文对内观疗

2、法的原理、特点、治疗过程及适应症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为系统掌握好内观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关键词】:内观疗法;理论;应用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4753090686内观疗法是由日本的吉本伊信于 1937 年左右创造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目前已与森田治疗并列为日本独特的心理治疗方法。在 1977 年起,日本每年举行一次全国的内观治疗大会,2005 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批准内管治疗法学组成立。目前在日本有内观学会和内观医学会两个学会,前者会员多为心理治疗者,后者多为医务人员。我国已有 30 位左右成员分别参加日本内观学会和日本内观医学会。一、

3、内观疗法的原理与类型1、内观疗法的定义内观疗法(NaiKan Therapy)是一种以围绕“三个项目” ,系统地进行观察自己的内心而产生深刻的情绪体验,从而调整认知和人格的一种心理方法。 “内 观 ”指“观内” 、 “了解自己” 、 “凝视内心中的自我”之意。借用佛学“观察自我内心”的方法,设置特定的程序进行“集中内省” ,以达自我精神修养或者治疗精神障碍的目的。内观疗法可以称作“观察自己法” 、 “洞察自我法” 。 吉本认为:“要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信心,可以去查查过去一天天度过的日子。 ”经42 年的发展,在日本有专设的内观疗法研修所 10 多所。在心理咨询、治疗机构、医院心理 治 疗 中心

4、,内观疗法得到广泛应用。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已经设立了对内观疗法的专门研究机构。 2、内观疗法的原理内观所指的观察自身,包括了自己意识到的体验和以往直接经历过的体验,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基本研究方法,由实验人员对经过训练的被试者进行有目的、有具体内容的自身观察,以了解其心理变化的特征和状态。目前所使用的如心理问卷测定、社会意识调查等方法,也是心理内观法的一种;另外,已将内观法和躯体行为观察法结合起来开展对梦和心象的研究以了解觉醒状态。收稿日期:2011 年 3 月 20 日作者介绍:李艺(1986) ,女,河南新乡人,河南大学研究生,应用心理学心理咨询方向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生课程论文2

5、进行内观疗法的原理,主要是回顾自己在人际关系上的做法,检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彻底反省。通过比较自身对他人的冲撞和他人对自己的慈爱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原因,进行自我洞察、分析,以纠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良态度,改善自己的人格特征。内观治疗的内容是对和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人和事做三方面情况的回顾,即:人家为我做的;我为人家做的;给他人增加烦恼的。然后按年代顺序进行回忆,对自己能回想起来的具体事务,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进行分析和观察,并做自我谴责。且应选择有关的、特定的事物进行回顾内省。所谓特定人物则是指有代表性的、有明显利害冲突的人物,如父母、老师、配偶等。通过这个治疗过程,会促使他本人和他人之间发生共鸣,

6、在感情上取得协调,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可以改变他心理活动中不良状态和形象,人格也可以得到纠正。将他以自我为中心、利己的、对他人仇恨的心理转变成诚恳的、谦虚的心理状态,使他从焦虑、不满、对抗的情绪状态转变到愉快、诚恳、对他人有发自内心感谢的心理状态中去。3、内观疗法的类型根据具体方法不同可分为集中内观和分散内观两大类,此外还有记录内观等方法,但少用。(1)集中内观:是在一个安静的房间内,四周围以屏风,可以多人一起进行,大家面壁而坐,并不要求采取同一姿势。除了进食、排便、睡眠以及洗澡外,不可以随意走动,也不能看书或相互谈笑,在与外界环境、日常生活隔离的情况下,自己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反省。总之,

7、在内观治疗时切断外界刺激的做法不同于平常所谓在安静环境下采取消极、被动、没有刺激的活动,它是为了全力以赴促进内观过程。这样,每星期连续 7 天,从早上 7 点开始,直至晚上 9 点为止,一天之中连续 14 个小时进行集中内观治疗。在此期间,治疗者可每隔一个半小时左右对每一名患者作指导。指导的时间并不长,34 分钟,每人总的时间不能超过 2 小时。指导内容均为要点性的询问一下刚才思考的内容,主要想法,然后予以适当鼓励,再指导下一步应考虑哪些事,使被治疗者有一个明确的内观方向。(2)分散内观:是使被治疗者回到日常生活中后继续进行治疗方法,每周进行 12 次,也可以每天 1 次。每次为 12 小时,

8、以最近发生的事为主,继续原来的集中内观时的做法。内观的中心内容,应有一个明确的课题。可以给他一个限制的方向,由他从以往所接触到的人中挑选出一名,从童年时代开始进行回忆。对相应从他最亲近的人开始(通常是母亲,如果没有母亲则可以是其他的抚养着) ;其次是父亲、兄弟姐妹以及家族中其他成员、朋友,按此顺序排列而进行下去。治疗者可以选出其中一人,按不同的年代阶段定出一个题目范围。 内观疗法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提到的“反省”是不同的,反省是按自己管用的思考方法进行回忆分析,是带有个人情感色彩去回忆的;而内观法则是从外观转换到内观的思考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生课程论文3发。2、内观疗法的条件与过程1、治疗

9、者与被治疗者的条件(1)治疗者的条件 要设法维持开展内观治疗的客观条件,例如:维持安静肃穆的环境。 应根据个人内观的课题使之维持一定的精神紧张度,以便对集中注意力起激励和鼓舞作用。 认真听取患者的内观报告,能从他本人角度去分析问题,使治疗者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融洽起来。 允许患者出现责怪他人、自我中心以及情感外射情况,但应引导他联系到自己身上进行内观,当遇到性格偏执或自我意志不强的人时,治疗者一定要采取温和柔软的态度,尤其是开始的 3 天内,当患者正在摸索内观方法时,更要采取宽大为怀和谨慎小心的态度,对患者多加注意,以免产生消极态度。(2)被治疗者的条件被治疗者本人应有发自内心的坚强意志,因为在集

10、中内观的一个星期中,确实非常辛苦。这一要求应使被治疗者认识到在自己的有关问题和其结局之间存在着若干必然联系的规律。因此要在刚开始内观治疗时就抱有要改变自己内心世界的要求,并愿意围绕自己的生活历程进行回顾。2、内观治疗的过程在进行内观治疗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呈现一样的过程特点,而是大体上相同而已。第一阶段:内观的摸索过程。患者在隔离的特殊房间里,对周围的情况特别敏感,心神不定,胡乱思考。过去的事像走马灯似地在头脑中转来转去,思想不能集中到某一个专题内容上去。也有人虽能想到重点,但缺乏深切的情感反应。以上情况持续 12 天而消失。如时间过长时,治疗者应多予以指导。第二阶段:内观的进展阶段。在此阶段

11、,可以开展正规的内观活动,内观活动在回忆中具体地、鲜明地发展起来,且可以一个中心为主题逐渐扩散开来,并出现丰富的情感体验,如可以深切的自我羞愧感。此时还要继续引导以促使其情感体验继续扩展。第三阶段:洞察和转换期。此阶段可出现患者的“真我”发现。所谓“真我” ,与存在主义学派所提到的精神自我是同义词。通过内观疗法,可使被个人欲望所支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进行转换并产生飞跃,如可以认识自己过去的罪过和体验到父母的深切的爱。另外,在进行内观治疗时,额能产生对抗和消极态度,此时应予以很好引导,大体上都可以接触。主要产生对抗情绪的是四个环节:(1)在治疗期,因对隔离、孤独的环境极不适应,易产生焦虑翻译,

12、23 天后可以适应。(2)患者易对治疗者产生不信任感,有的患者认为这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东西。如果在这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生课程论文4种情况下开展治疗,则难以进入第二阶段。对此治疗者应反复、诚恳地向患者说,寻求患者的配合。(3)对回忆思考的过程,有的先出现感谢之情,再去回忆事实,这是不妥当的。(4)对探索自己的对抗。有的患者因为不肯直视自己的缺点,因此对探索自己深为反感,可因之而产生焦虑不安。对此应予以诚恳解释,因为他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是人们共同存在的弱点,要求被治疗者站在旁观者立场来进行内观,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能彻底否定自己,也许可以产生新的自我。三、内观疗法的特点与适用1、内观疗法

13、的特点“内观”是有明确的针对性、指向性,有计划、有步骤,有高强度,有一定范围,有定时启示的治疗方式。通过内观治疗,可使蕴藏在内心深处的正性情绪得到发挥,换唤起情感体验的高峰,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仇恨心理,消除对立情绪,主动地友善地接近对方,用内疚的心理来检讨自己,从而留下深刻的记忆,进而可改变自己的行为和人际关系。2、内观疗法的适应症内观疗法并没有严格的适应症,实际上它的适应症很广发,因为此法首先是从正常人的自我探索中发现出来的。但最易见到效果的,是那些性格异常不明显但因人际关系中存在严重障碍而造成适应不良的人,尤其是家庭或者单位里的人际关系不良者,具体而言就是轻性心身疾病、一时性的适应不良、

14、青春期的适应障碍等。其次有较好治疗效果的是酒精中毒、药瘾、反社会行为。因人际关系不良所导致的神经症也可用此法治疗,最适宜的时机是在其他方法治疗结束而未奏效时。但前提是本人应具有求治愿望。4、内观疗法的治疗机制罪恶的意识与接纳内观疗法的罪恶感和一般所定义的罪恶感并不相同,一般认为罪恶感是来自防卫的罪恶感或者是对于他人加诸自己的束缚表示不满。而内观疗法则认为罪恶感是来自“自私” ,也就是所谓的“我执” 。吉本伊信说:内观的目的在于袪除“我执” 。要袪除“我执” ,在内观上需要先察觉自己的“我执” ,如果以内观的自我省察三个观点来说,就是要察觉到自己得到别人的恩惠太多,却一直未注意及此,不但未感恩图

15、报,反而带给别人太多的麻烦,自己的自我本位、放任、傲慢、匮乏体贴心是这些罪恶的根源。罪恶感的察觉在治疗上有何意义呢?这是内观疗法非常重要的一点。从治疗的观点可以归纳如下:可以袪除拒绝改变的心态。接受心理治疗者同时有两种心理,一为企求改的需求,一为害怕改变的心理。患者因内观而面对自己的丑陋与脆弱,抗拒改变的心理也迅速消失。对别人的恨意与不满之消失。敌意与不满的心理乃是认为自己是对的,是被害的,自己有权利要求对方的心态所导致的。因此,一旦了解自己是错的,自己太任性,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生课程论文5并且是个加害者,则怨恨与不满将无存在的余地。不仅如此,还会对别人的温馨、恩惠产生感谢与喜悦的念头

16、。可以放弃虚伪的面具,寻回真正的自我。一旦对于自己的丑陋有正确的认识之后,就能平心静气的接纳自己及别人。、爱的重新体认和同理心与共同意识的建立内观疗法除了要求去察觉个人的罪恶,同时也强调要去察觉他人的爱。爱的自觉在内观疗法上有很重要的因素:(1)爱的重新体认内观法的基本课题是“了解他人对自己照顾多少,自己又对这些人回报了多少” 。亦即检讨过去到现在的具体事实看是“施”多还是“受”多。要去体会在过去的人生过程中有有那些人关爱到我或别人我做的事情,有属物质的,劳力的还有精神层面的。而在内观的过程中,感受爱最强烈的,莫过于洞察到“别人为我有献身的、牺牲行为的爱,而自己却有背叛性行为,尽管如此,别人仍

17、然宽恕自己” 。换言之“自我牺牲”的宽恕才是人类最高的爱。 从正面去内观他人的爱就能回忆过去自己所遗忘的爱,并且去感受别人给予自己的爱,因此,过去认为自己未被爱而有被害意识者,一旦想起自己被爱的事实,心理会有很大的冲击,内观加深。一个人到了这个境界,就会放弃对于周遭人的偏见,融为一炉,称为“人我一体感” 。 (2)同理心与共同意识的建立当自己很亲近的人说出感谢的意思时,国人常说:“别见外” ,可见国人把人我关分为“自己一亲人(包括亲近的人 )陌生人” ,愈亲近,就像自己的亲戚那样看待, “亲人”意识并非固定的,乃是相当流动的。发现过去自己认为“亲人”与“自己”是一体的感觉原来是单向的、不切实际

18、的想法。于是把“亲人”和自己分开来,当做一个陌生人去观察。把别人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格去看、去回想他们所施与的爱情与关怀时,换言之,内观法是要打破过去模糊不清、未分化的人我一体的感觉。内观愈深,则人际关系也愈明确而有分寸。内观愈深,则内观者可以发现到过去太固执己见的自己,于是尽量从共鸣的立场去了解对方。 “共鸣的了解”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看,此即同理心。 “同理心”是“共同意识”的基础,共同意识即自己和别人的连带感。人的存在是透过共鸣的过去产生连带感,一旦失去连带感就会产生空虚与孤独的疏离感。总之,从内观疗法的观点去看,内观带动以爱为基础的同理心,使内观者与他人产生连带意识,最后克服存在的空虚与孤

19、独。5、内观疗法的应用1、感化教育最早把内观法带入感化教育的是柏木幸雄。而后久保田秀夫、广中博等人进行实验研究。其结论是:受试者对于不完整、不稳定的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并且更具有弹性的看法和想法。 2、医院内观疗法在医疗上的应用,可以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问题、不同状的案例。 医院导入内观疗法有以下几个趋势:在设备方面,由团体房间到个别房间,再进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生课程论文6到专用个别房,目前已有内观疗法专用治疗栋;在时间方面,由短时间的治疗趋于长时间的治疗;在增强动机方面,已渐趋于系统化;在领导者方面,由原来的一至二人到多数化,再发展为团体化,目前已有专职者;在指导内容方面,不

20、断有辅导员的研习、研究会以提高其专业技能;内观疗法一旦成为医院心理治疗的制度之后,整个医院的治疗结构也发生改变;一般内观者也被接纳;对于治疗效果的提升与待已成为医疗小组的共同愿望;对于内观疗法的治疗效果之研究、调查受到重视;有了渐进内观的产生。3、用内观疗法,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最重要的是发展教育,预防教育,不要等到出了问题才去解决,而应当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进行帮助和指导。我们在全校普遍开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尝试着全面推广内观疗法,使这一疗法成为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重要方法,使许多大学生及早地矫正不健康的人格,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一个人只有懂得爱父母,才能学会爱他人。学会

21、感激,学会回报,也就学会了做人。一个有健康人格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欢迎,也就会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学习、工作、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在对群体运用内现疗法的过程中,我相应地简化了内现疗法的程序,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按下列要求写内观日记,全部内容写完后再把内观日记交上来。要求是: 目前自己存在哪些问题和苦恼? 按阶段回忆父母为我做了什么?(要求写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生活中的事件,按学龄前、小学、中学、大学,每一阶段至少写 15 件事) 给我父母带来多少麻烦? 我为父母做了什么? 总结,写出自己写内观日记的感受。 大学生们通过写内观日记,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发出同样的慨叹,父母为我们做的太多了,而自己为父母做的太少了。现在回报父母的最好方式是好好学习,全面发展自己,有事业有前程报效祖国,回报父母。通过内观疗法,使大学生们把内观的认识同人生、人生意义、心理痛苦的根源联系起来。认识到,过去正是一种“自我“的东西,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成为客观和主观冲突的根源,自己的想法和周围的情况不一致成为痛苦的源泉。【参考文献】1 马莹,顾瑜琦.心理咨询技术与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81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