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观经济学一、什么叫经济学:对经济问题研究的科学 什么是经济?经济在不同的地方,含义都有区别。经济最一般的含义:凡是与节省有关的行为,有关的事情,有关的问题,都叫经济问题。经济学就是对这样一种问题的研究,所以经济学产生的基础如下述。一、经济学产生的基础1、资源的稀缺性*稀缺性的表现:满足人们需要的财货和劳务是有限的。如住房等。*稀缺性的原因:第一、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人心不足蛇吞象) ;第二、生产要素是有限的。*物品的分类:一、自由物品:相对人的欲望而言,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物品。比如空气(与价格无关) ,这样的与价格无关的物品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大多数物品是与价格有关的,也就是经济物品。二、
2、经济物品:不能满足你的所有欲望,不能满足你所有的需求的物品。所以经济物品是稀缺物品。人们占有它,使用它就要支付价格。所以,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讲的就是这样一种经济物品。三、支付价格:商品的价格是商品稀缺性的孩子,稀缺物品是与价格有关的,在使用时必须支付价格。支付价格与商品本身的贵重没有太大的关系,与稀缺程度有关,例如水与钻石。稀缺的程度越高,价格越贵。*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 ,最常用的表现形式:第一种,货币资本,例如企业总资产 2 个亿是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第二种,物质形态资本,例如工厂的厂房、设备等。因为资本是稀缺物品,所以它是有价格的,资本的价格就叫做利息。利息的高低可
3、以反映资本借贷总量的稀缺情况。利息是指资本使用权的价格,而不是资本所有权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是指使用价格而不是所有权价格。土地(其价格为地租) ,微观经济学定义为供给缺乏弹性,即价格的变动对产品需求不灵敏的经济物品叫做土地。如森林的树木越砍越少,所以树木是土地。又如歌唱家的歌喉也是土地。获得多少收入,第一与喜欢的程度,第二就是支付能力。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劳动是一种资源,工资是劳动的价格。人是资源吗?人是资源,而且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这话对不对?我不敢说它对不对,但是最起码它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是劳动。那么人与劳动有区别吗?当然有,而且有非常大的区别。人要变成劳动
4、需要有一些特定的条件,第一是技能,木工做家具是要有技能的;第二是工作意愿,如城市清洁工,大学生就不愿意干;第三是工作岗位企业家才能(其报酬形式为利润) ,企业家也是非常稀缺的资源,第一要有很强的风险意识,能够具有承受风险的能力;第二要有创新意识(例如温州出了很多企业家,就与他们的创新意识是分不开的,当时 77 年恢复高考时,有一个温州商人发现这么多人考试一定需要校徽,于是马上组织生产样品到北京去推销,结果他成功了。还有一个温州商人在报纸上看到即将新发行的欧元比原来的要大,于是马上组织生产与之配套的皮夹子,几乎与欧元发行同步推销到欧洲,结果成功了) ;第三要有合作精神,不能破坏游戏规则。有了生产
5、资料,要把它转化为商品,人们就要开始进行选择,因此就有下面的概念。2、选择:*(1)生产什么*(2)生产多少*(3)怎样生产*(4)怎样分配*(5)谁来决定*(6)谁来选择决策者3 个选择,第一技术选择,包括上面前 3 项;第二利益选择(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上面第 4 项,一般地讲,第一就是分配给最需要的人(现在是给那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第二给最早来的人;第三给出价最高的人(也就是在价格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现在很难做到,现在是讲等级的) 。怎样分配:分配是有次序的,古代人是在等级面前人人平等;美国是在货币面前人人平等。如果分配没有次序,那么分配体系就出现问题了;我国现在过渡期分配是没
6、有次序的;第三是制度的选择,上面的(5) 、 (6) 。计划经济体制下是政府集中决策,这样的选择效率极高,但是一旦失误,就是整个经济体失误,是系统性的,全国性的,这样的代价是极高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分散决策,也就是分散风险。我们国家现在由集中决策向分散决策过度;谁来选择决策者,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一般谁选择,被选的人就为谁服务。例如,校长选择我来给你们讲课,我就只为校长服务,只要校长满意就行了,至于你们学生满不满意与我没有关系的,所以决策者是为纳税人服务的。为人民服务中人民的概念在经济学上是找不到的,人民是一个集合的抽象的概念,没有一个人是人民,所以为人民服务是没有具体对象的,是一个很高境界的
7、词。所以国有企业是一个产权不清的企业,因为国有企业的资产归人民所有,人民不能落实到具体的某一个人,所以经常会发生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所以选择在经济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我们这个社会每天都在面临选择,我们每个人每天也在面临选择,一个经济体系每天都在面临选择。所以经济学实际上就是一门选择的科学。接下来讲下一个问题,选择有代价吗?3、机会成本选择是有代价的。代价在经济学中叫做成本。选择的代价叫做机会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第一、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它不是在做出某项选择
8、时所支付的实际费用,而是一种观念上的费用或损失。*第二、机会成本并不完全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其他人的选择也会给你带来机会成本。*第三、机会成本是经济主体作出决策时所放弃的最好收益的那种选择。口述:上面已经讲了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的科学,人们经过选择,使物质生产更丰富,供人们可选的品种越来越多,所以,经济学也是让人过得更幸福的科学;思考的角度是改善资源配置形式。4、生产可能性曲线下面是板书:_可能性 X 产量 Y 产量 MRTxy_A 0 15 1B 1 14 2C 2 12 3D 3 9 4E 4 5 5F 5 0 _MRTxyy/x(新建文件夹里面图 JPG4)说明: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资源的配置
9、;中间的一点说明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资源有浪费;线外的一点表明在已有的条件或已有的技术下面不可能达到的材料,它表明资源的稀缺性。边际转换率: MRTxyy/x 其中: xy 表明把 x 转换成 y;如果写成 yx,意思就相反了。 二、人是理性的(经济人假定)1、经济学所说的理性(Rationality)是指经济学家对人的行为的一种基本假定。其基本含义是任何一个经济主体都要在给定的条件下,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的利己主义倾向,这就是说,基于人们利己性,他们总是愿意得到他们能够得到的更多的好东西。2、每个经济主体在追求个人利益时,既要遵守社会的法律规范又要符合社会在长期的进步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念和道
10、德规范。一、什么叫经济学小结口述:上面讲了经济学产生的两个非常重要前提,森麦逊在分析了稀缺性和人是理性的这两个基本条件以外,对经济学做出如下的定义: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条件下来使用可有多种用途的稀缺的经济性资源,来现在或者将来生产的产品,并把产品分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使用。他分析改善资源配置形式所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带来的收益。他强调人和社会做出选择,所以经济学是可以选择的科学;那么选择有很多种,它最终目的是为了生产出产品以供消费使用,所以经济学又是一门如何让人过得更幸福的科学。然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就是改善资源配置形式所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带来的收
11、益,所以经济学里面强调代价和收益。这是经济学思维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角度。接下来我们看经济学思考问题的一些方法。 二、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微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有 一、最大化分析 二、均衡分析 三、实证的方法和规范的方法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应用,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资源的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 一、最大化分析既然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那么配置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要达到最佳。比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求达到利润最大;消费者在从事消费过程中要求达到效率最大,社会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要求资源配置最佳。那么要最大化就需要用数学的方法,就是数学上面的求最大值、最小
12、值的一个方法,所以它就需要用微积分的方法来寻找边际,所以边际学的方式、方法在经济学中经常要用,目的是要实现最大的东西。理论上最大化很难讲清楚,我们以后在具体的经济学的相关内容中强调这个最大。大家注意到经济学与管理学不一样,它们虽然有很多相似的东西,但是微观经济学更观念更理论化,管理学更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形象地说,经济理论更像武打小说里所说的内功,管理学更像小说里的招式、拳式。所以经济学要求理论上最大,与最大化相联系的就是边际法。 二、均衡分析*均衡是力量的一种平衡,比如说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代价与失业的平衡。均衡是一种状态,是双方力量相等的一种状态。*均衡的定义:均衡强调在 A 的结果下面,行
13、为主体改变自己的行为,不可能使自己的利益增加,那么这样的状态就叫均衡状态。均衡状态实际上时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均衡的方式方法非常多,贯穿经济学的始终。*均衡的分析方法:用案例来分析:90 年代微观经济学中最新发展的博弈论,有有一些很著名的模型。下面举例:1、囚犯的困境:囚犯的目标就是为了少判几年刑,总是选择多交代,一般情况下,多交代就会多判刑,即: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的这样一种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来看一下:假定有两个人一个称为甲,一个称为乙,他们合伙作案,偷东西,偷了好多次都成功了,最后一次人赃具获被抓,警察把他们分别关在两个房间里,切断两个人传递信息的机会,这时甲不知
14、道乙有没有交代,乙也不知道甲有没有交代,这在经济学里暗含了一个概念,就是经济主体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决策,这时甲、乙都有有两种决策,一种叫做交代,一种叫做不交代。警察只能根据最后一次的证据来量刑,所以数额有限,如果甲与乙每人都选择不交代,假定只判半年刑,这样就产生了一种负的收益;如果两人选择全部交代,警察根据交代找到了证据,那么就会相对前面的选择要多判刑,但是两人态度老实,坦白从宽嘛,警察又会从轻判刑,这样,如果应该判 3 年,从宽 1 年,结果就是判 2 年;如果甲不交代,乙交代了,并供出了甲,这样甲的态度不好判 3 年,乙还是 2 年,但是乙检举甲有功,缓刑 2 年执行,乙就可以回家了
15、;反之也一样。板书:乙: 交代 不交代_甲:交代 | -2,-2 | 0,-3 |_|_ |不交代 | -3,0 | -0.5,-0.5 |假定甲不知道乙交不交代的情况下,有以下选择;如果乙交代 交代甲:乙不交代 交代同理,假定乙也不知道甲交不交代的情况下,也可以有以下选择:如果甲交代 交代乙:甲不交代 交代那么这样两个人的均衡点就在交代这个地方,就是-2,-2,这个均衡叫纳什均衡。如果把这个扩展一下,叫斗鸡博弈。假定有两个参与人,一个叫 A,一个叫 B,也可以认为是两个企业,也就是两个行为主体,两个竞争体。这两个参与人去抢一个蛋糕,即去争取利益。给两个行为主体每个两种选择即两种策略,一种是强
16、硬的,即鹰派的策略,两个人都进;另一种是退,两个人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也叫莺歌博弈板书:(a|a)a-蛋糕B进 退进 a-c | 2a, 0 a-c | 退 | 0, 2a | a, a |)ac, 进 ,进。 c-两个都选进时所生产的额外的费用。)c, 一进一退。3、c, 退 ,退。在这种情况下,什么叫均衡?这在经济学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方法,就是要看你获得的利益和付出的成本。正如森麦逊分析改善资源配置形式所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带来的收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均衡要看利益和成本视情况而定:如 B 选择进,那么 a-c0,A 只能选择进,这时均衡点就是进进式 a-c,a-c;如果 B 选择退,那么
17、A 也只能选择进 2a,0;以此类推,当成本无穷大的时候,任何收益都可以忽略不计;反过来当利益无穷大的时候,任何成本也可以忽略不计(例如,当拥有核武器的双方都认识到使用核武器的代价趋于无穷大时,核战争肯定打不起来的,完全可以高枕无忧) 。如上图所示。一定要在特定的条件下,看利益和成本的情况先发制人。小结:不同的环境,选择策略不一样,均衡点也是不一样的。学习心得:现在我国南方地区在闹电荒,究其原因是电生产企业故意不满负荷发电,为什么呢?从微观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来看,就是发电企业与供电企业之间找不到均衡点了,现在的问题是供电企业的利益在趋向无穷大,而发电企业的利益在趋于零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发电企业
18、故意不满负荷发电了。 三、实证的方法和规范的方法板书:*第一;实证经济学要超脱价值判断,规范经济学则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第二,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经济学回答“应该是什么”*第三,实证经济学的结论是客观的,可以根据事实进行检验,而规范经济学的结论相对而言,受主观价值判断的影响难以作出检验。*第四,规范经济学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实证经济学结论的运用离不开规范经济学的分析。*第五,实证分析是当代经济学的主流。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价值判断,只告诉你事实,是什么,就是什么;而规范方法先设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的设立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然后拿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例如,下面的基本描述
19、:2004年的 8 月份通货膨胀率超过了 5%,这句描述不带有任何的价值判断,它只告诉你一个事实,所以属于实证分析;如果在后面加上两句话,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给公众的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就属于规范方法。板书:实证方法的内容*(1)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2)经济理论或经济模型的假设。口述:第一个是数学模型,它是一个冷冰冰的事实,它不带有价值观念;第二个是假设,很多种假设实际上都是物质和实际相联系的。这里只简单地介绍一下,后面详细讲。下面再讲下一个问题。板书: 三、象经济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一、效率与价格 二、经济学家的分歧下面开始讲: 一、效率与价格板书:(一)效率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是
20、指生产者用最少的资源消耗生产出了最大的产量。*生产效率有两种表现:第一,生产的技术效率。第二,生产的经济效率。技术效率举例:木工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一把榔头,那么他增加了一把榔头应不应该呢?我们讲如果有效率就应该,如果没有效率就不应该。怎么叫有效率?就是增加这把榔头是否会在生产过程中引起其他资源消耗的减少。第二经济效率经常是用货币去衡量的,那么就需要一个指标,这个指标就是利润最大化,就是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去获得最高的收入。那么以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实现生产效率?有很多种方法,其中,社会分工可以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所以亚当斯在国民性质与财富里面他讲到一个例子,生产一枚别针,在一个十几人的小厂里面,如果一
21、个人从头到尾完成一枚别针的所有生产工序,结果发现一个人一天连一枚别针都做不好;但是如果把这样一个做别针的工序分成十八道,一个人完成一道或者两道工序,那么在同样的人,同样的工厂里,一天可以生产 48000 枚,平均每人生产 4000 枚。这就是分工所带来的效率。所以当汽车大王福特用流水线生产汽车时,引起了管理学上革命性的影响。流水线的产生,是以社会分工为前提的。分工可以带来效益,是任何人都能够看得到的,财富的生产我认为是在分工以及分工基础上的交换,交换也是产生效率的,所以一个大而全、小而全不知道用交换的经济体系实际上是没有效率的,或者是缺乏效率的经济体系。但是分工越细就越对人的发展不利。比如,一
22、个裁缝自己做时一整套衣服的工艺都会,如果到工厂去做他只会衣服的部分工艺,长期下去,他的技能减退,等到失业后就不好找工作了,这就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弊端,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伴随着结构性的失业率越来越高,但是它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板书:制度效率:*一个经济制度的效率理解为一个经济主体追求自己利益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没有损害,即一方的利益不是建立在另一方的利益的牺牲基础之上,如果这样,经济活动是有效率的。我们称之为帕累托效率。口述:一个经济制度的效率理解为一个经济主体追求自己利益的行为的同时对其他经济主体,有没有损害,如果一方的利益增加了,而另一方的利益失损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叫做缺乏效率;如果
23、一个人的利益的增加,会让另一群人的利益减少为代价,这样的效率就是经济活动的效率,就是帕累托提出的制度效率。下面讲一个故事:有三个人,一个牧师,一个医生,一个经济学家,结伴去打高尔夫球,球场旁有一个人在那里走来走去,影响他们打球,于是他们去投诉,球场管理员告诉他们那是一个盲人,他们是在搞慈善活动。于是牧师和医生都说要向球场管理员学习,回去也搞慈善活动,但是经济学家却说,你们能不能把慈善活动对盲人的开放时间改在晚上,因为白天晚上对盲人来说是一样的,没有损失,而在白天对正常游客有损失,所以你们高尔夫球场的配置是没有效率的,如果改了,你们的配置就是有效率的了(企业家与慈善家是有区别的,企业家是在帮助别
24、人的情况下,自己也要获得利益的;而慈善家是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帮助别人的) 。我们把这个概念扩展一下就是:只要一群人获得的利益远远大于另一群人所牺牲的利益,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是一个改进的效率。也是帕累托提出的。(例如过去打仗,有时抽调一个连的兵力去阻击敌人的进攻,来掩护大部队的转移,甚至牺牲这个连的兵力,有人认为不值,如果从经济学的效率的角度看,这是很有效率的一件事。因为大部队转移获得的效率要远远大于一个连牺牲的利益)。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取得效率,微观经济学强调价格的作用。价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学变量。板书:(二)价格的作用*首先,价格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其次,价格的变动会调节供给和需求
25、,使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的状态。价格的作用有三个,我这里只写了两个。价格是商品稀缺程度的函数,所以价格的变动反映了整个社会供求关系的变动,所以它给经济主体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信息,所以价格的信号是非常重要的信号,当然这个价格要求由市场自己来决定;第二,价格的变动会调节供给和需求,以后要讲的;第三,价格它能够引导资源的流向,资源总是到有效率的地方去。一般价格高的地方是有效率的,所以资源总是往价格高的地方去。下面再讲一个故事:有三个人,一个经济学家、一个数学家、一个统计学家,一天他们到非洲大陆去打大象,于是,他们开始分头准备:数学家说,我要在去之前首先证明非洲大陆至少有一头大象,数学家的思维方式非常严
26、谨,他拼命地证明,所以他的计算结果也是可以论证的;统计学家的准备工作时跑到动物园里去看大象,把大象的每一个零部件都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准备到非洲大陆去埋伏,观察大象与其他动物所走过的路线和各种动物的长相特征,然后与自己脑子里大象的特征进行比较得出那个长相最相近的动物,把它定义为大象,然后就把它抓住;如果数学家的计算结果是准确的,那统计学家的统计就不一定准确,因为大象是容易判断的,它的长相比较特殊,如果是两个长相相近的动物,那么就很容易出错,就是说统计学家准确是偶然,不准确是必然。如果去问数学家 1+1=?,数学家会非常明确而且非常自信地告诉你等于 2,而去问统计学家,他会含糊其辞地告诉你平均起来
27、等于 2.这里告诉我们,统计学家的思维方法是一种趋势,所以用统计数据时,不能只用一个,要用好几个,因为它们不是很准确;经济学家不做任何准备,在数学家和统计学家准备好了去问经济学家时,经济学家却说,你们去吧,我不去了(哈哈,真是有意思!我都笑喷了,经济学家整个一滑头!) 。为什么呢?经济学家说了:只要我愿意支付足够高的价格,大象就会自动跑到我的面前。这个很能说明经济学如何利用价格来调整资源配置的一种功能。 二、经济学家的分歧板书:(一)经济学家分歧的原因*第一,经济学家对经济的运行模式的看法并不一致。*第二,不同的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的目标会有所不同,因而也会在分析经济问题中产生不同的结论。*第三
28、,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经济科学的研究和分析离不开经济利益。口述:再多的数学家对一个问题的计算结果只有一个,但是经济学家就不一样了。例如对国有企业改制中的下岗职工的解决办法,不同的经济学家就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认为国有企业有承担解决社会失业问题的责任,要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谁对谁错要看你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经济问题最麻烦的就是把经济利益赤裸裸地拿到桌面上来说话,对同一个问题得出很多种结论,从而造成很多种尖锐的对立。板书: 四、微观经济学一、前提1、人是理性的2、信息是完全和对称的二、研究对象:单个经济主体三、解决的问题:资源最佳配置微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前提有
29、两个,一个是人是理性的(宏观经济学也是以这个为前提的) ;一个是贯穿整个微观经济学始终的假定,经济信息是完全的和对称的,你可以获得你所需要的任何信息。这是微观经济学暗含的假定,也是微观经济学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现实中的信息是不可能完全的和对称的。例如假冒伪劣产品为什么会有市场?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经济主体它不能对这个产品的相关信息进行足够有效的判断。所以经济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微观经济学正是在信息完全的和对称的前提下去研究对资源如何进行优化配置,它研究的对象就是我一个经济主体,即单个经济主体。单个经济主体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家庭等。微观经济学是从单个的经济主体入手去分析研究问题的。市场经
30、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决策的分散化,分散决策需要对某一个决策主体它的行为进行分析,所以微微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单个经济主体。那么它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解决稀缺资源如何最实现佳配置。具体的来说,它要解决的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生产多少?还有生产要素的价格如何决定,价格如何对资源的配置产生影响,这就是微观经济学的三大问题。那么微微经济学中最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解决价格问题,所以微微经济学实际上是一门价格科学。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微微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口述:第一,绪论,基本观念、基本方法、基本角度及内容;第二,价格理论,强调供给与需求如何决定价格,价格机制被破坏以后,对资源的配置会产生如何不利的影响;第三
31、,从需求的角度来分析消费者的行为;第四,生产者的行为。下面开始讲微观经济学中,最最重要的价格理论。第二章 价格理论现在讲最最重要的价格理论,所谓最最重要就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主要强调价格如何决定供求关系;供求关系的变化如何影响价格。板书:一、需求需求的概念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定理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概念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说明一下,第一,什么叫做消费者:在微经济学中,是指能够独立支出购买决策的经济单位。三岁的小孩叫不叫消费者?一般情况叫,但是在微观经济学中不叫,因为他不能独立决策,他的消费是纳入到整个家庭里面的,所以微观经济学中的
32、消费者最主要的代表就是家庭(households) (居民户) ;第二,形成消费者需求的要点就是消费者要有购买的欲望,购买欲望的高低取决于这个产品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就是以后要讲到的效用) ;光有欲望是不够的,他需要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所以他能够购买。能够购买的含义是要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有足够的支付能力结合在一起,在微观经济学中才能称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需求。如果二者缺一,在市场营销学中就叫做潜在的需求。潜在的需求与实际的需求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所以市场营销中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把消费者潜在的需求转换成实际的需求。例如房地产开发商把房子盖好了,没有人买,那么就要分
33、析原因,如果是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那么就要想办法让消费者满足这个条件,比如与银行联系给予贷款,这时消费者就可以购买房子了,潜在的需求就转化为实际的需求了,但是这种需求带有很大程度的虚假成分。如果需求是实实在在的需求,那么支撑的繁荣是真实的繁荣;如果需求是虚假的需求,那么支撑的繁荣就是虚假的繁荣。虚假的需求支撑虚假的繁荣就是泡沫;第三,需求量总是指一定时期的量,所以它是一个流量,而不是存量。板书:影响需求的因素在正常的条件下,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1、商品本身的价格2、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3、消费者的收入4、收入的分配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6、消费者的偏好7、人口的规模口
34、述:第一,商品本身的价格。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就越少。因为价格是一种支付,价格越高,支付的能力就越弱,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呈反方向变动。这是理想状态。现实情况不一定时这样的,比如炫耀商品首饰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价格越高,炫耀的功能就越好,如果有一天这个炫耀商品的价格不断地下降,下降到很便宜了,那么它炫耀的功能就不存在了,这时价格便宜了,但买的人却少了;还有一种,在一个不同的非常时期,碰到了自然灾害,结果土豆大米都在涨价,当时市场需求非常大,因为大家想的是要囤积,这个是很有趣的现象。但是这是非常时期,一般情况下是反向变化;第二,是相关商品的价格,经济学中讲的相关商品它是两条,
35、一条是两种商品具有相同的用途,可以互相替换,我们叫做替代品,还有一种是互补品,两种商品互相补充才能成为一个整体,才能有用。比如传统的照相机需要胶卷;汽车需要汽油补充等;第三,是消费者的收入,正常情况下,收入越高,支付能力就越高,购买力就越大,当然需求就越大。但是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是这样的,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需求反而减少,我们把消费者收入增加需求反而减少的商品叫做低档品;第四,是收入的分配,丛两个角度影响的需求,一个是国民收入在家庭中的分配,比如电脑,在家庭使用电脑的人一般文化程度比较高,如果他的收入不如卖茶叶蛋的文盲,那么电脑的需求肯定是下降的,所以我们现在要支持一个产品的发展,经常在
36、生产领域里通过降低生产者的成本来做这个事情。另一个就是培育市场,就是要让用这个产品的人用得起这个产品,那么对企业来说很有意义,就要给市场定位,我这个产品是给谁用的,用这个产品的人收入的高低。现在企业都不太愿意给老头老太太提供商品,因为他们年纪大了,收入又不高,又不喜欢赶时髦。大家愿意提供儿童的、女性的产品,因为价格高、利润高;另一个收入分配的格局影响一个国家的总需求,如果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平均,那么整个社会的总需求会很小;第五,是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当一种商品的价格被消费者认为有可能上涨的时候,即消费者存在一种通货膨胀预期的话,这种商品的价格会提高,结果消费者会在价格没有提高以前购买。这样做
37、的结果会造成商品的需求量急增,比如房子、股票等有一个共同现象就是买涨不买跌,这是消费者的心态,所以经济学里面还有一种比较重要的分析方法就是心理学的分析方法;第六,是消费者的偏好,就是对某一种商品的特殊爱好,比如我喜欢大白兔奶糖,这种偏好会使得商品的需求稳步上升,偏好的反面是厌恶,如果消费者对某一个商品产生了厌恶以后,要扭转这种局面也是很困难的。我买了两次温州的皮鞋,一次不到一个月脱胶了,另一次皮鞋是纸做的,以后只要看到温州商标的皮鞋就放回去不买了。强调一个好的牌子要倒掉是很容易的;第七,最后一个就是人口的规模,人口规模决定市场规模,所以中国人口规模大,市场份额就大,这也是我们与发达国家谈判最重
38、要的筹码。这里强调消费行为有一种社会行为,不仅仅有一种心理因素,而且还有一种文化的传承、历史的记载、宗教的信仰、消费的习惯共同形成的。所以有人就有市场,这句话对不对,不能说不对,但是对某一种具体的商品而言,就不一定,比如阿拉伯人多,你如果把很多的猪肉运到阿拉伯是错的,因为阿拉伯人不吃猪肉,是卖不出去的。上面强调的是在正常的条件下,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影响需求的因素非常复杂,非常多,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经济学家能够把所有的因素都说得出来。我们把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分成两块,一块就是商品本身的价格,除了价格以外其它的我们都把它叫做非价格因素,非价格因素与价格因素我们分析是有区别的,我们先来讲
39、一个需求定理。板书:需求定理*定义: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扩大,这种趋势我们叫做需求定理。*需求曲线 我们假定非价格因素不变,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变动,如下图所示:(新建文件夹里面图 JPG3.bmp)0 Q需求定理揭示的是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这里一定要注意,价格的变动是原因(在数学上叫做自变量) ,需求量的变动是结果(应变量) ,因为价格变动了,所以需求量也变动了,这因果关系非常清楚。需求定理有很多种表示的方法,第一种叫需求函数,D=f(P)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价格是自变量) ;第二个叫需求量表,书上都有
40、的,我们这里要求大家特别注意、特别要掌握的是需求曲线,整个微观经济学中要用到的最重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后面要讲到的) 。板书: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商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购买量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上的不同点,或者说是沿需求曲线移动。我们称之为需求量的变动。 (价格为因,需求量为果,见图 A)*影响商品购买量和非价格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购买量的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左右移动。我们称之为需求的变动(见图 B) 。P2图 A 图 B(新建文件夹里面图 JPG2.bmp)口述:需求曲线揭示的就是需求量的变动。在分析非价格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购买量的变化时,我们假定价格不变,如果收入提高引起购买量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