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复习要点.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39397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复习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复习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复习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复习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复习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人的心理现象就是指,通常所说的人的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P23、 人的心理现象大致分类:p3(1)心理过程:又分为认识过程(感知、表象、思维、想象、记忆等) 、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2)心理状态-注意、灵感、激情、犹豫等; (3)个性心理:又分个性倾向(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个性心理特点(能力、气质、性格) 。4、心理学的任务: (1)描述。描述即对心理事实用科学语言予以描述,一般人们认识它

2、;只说明事实的真相,不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 (2)解释。解释是对个体行为作为进一步分析,探索产生该行为的可能原因。(3)预测。预测是根据现有的资料,估计将来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4)控制。(5)提升。5、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高等教育心理学要为实现高校的社会职能和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P126、高等教育心理学定义:是研究高等教育情景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7、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基础、高等学校的教学心理、高等学校的

3、德育心理与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基础包括高等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看法。(2)高等学校的教学心理学是高等教育心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种种心理问题,具体包括学习心理的一般理论问题、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学生的学习迁移、大学生的学习策略、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等问题。(3)高等学校的德育心理是高等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品德的形成及其一般理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及特点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等问题。(4)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高等学校培养的大学生不仅

4、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8、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第一,探索、构建本学科的理论任务;第二,以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效率、学生素质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教育实践任务。9、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p20答:作为高校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学术水平,只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而掌握有关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则有助于解决怎样教和如何教得更好的问题。因此,高校青年教师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高等教育心理学理论是十分必要的。(1)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提高师资水平。作为一种职业的从业者来说,青年教师必须对教师职业的心理学基础理论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对职业心理技能熟练地

5、掌握和运用,这样才能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从而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2)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从宏观而言,这过程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四种的变量,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与反思过程交织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取决于对这些变量和过程的操纵和控制能力。高等教育心理学,是旨在揭示高等教育过程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的科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3)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随着创新教育理念的确立,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和教学观的确立,传统的高

6、校教师角色必然不能适应新的教育需要,而必然要代之以新的角色形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高校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4)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和心理咨询方法。这样,才能在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时,沉着应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2第二章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1、 教师的含义:教师主要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2、 教师

7、角色分类:根据我国教师的活动、职责和任务,可把教师的角色划为以下几种:(1) 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角色。这是教师作为教学者的角色,是教师职业的中心角色。(2) 父母形象角色、朋友角色、管理员角色。(3) 青少年团体工作者、公共关系人员、心理辅导人员等社会活动家角色。(4) 榜样、模范公民角色。(5) 学生灵魂塑造者角色。(6) 教育科学研究者角色。4、 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影响:研究材料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学生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5、 教师期望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证

8、明: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信任,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因而这些学生也就容易取得老师期望的效果。反之,学生学习成绩与品行一天天变坏。这种师生态度产生的相互交流与反馈即是罗森塔尔效应。6、 教学效能感的含义: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7、 教师效能感分类:分为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育效能感两方面。8、 教学反思的含义: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

9、途径。教学反思是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包括:对于活动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为活动反思。P349、 教学监控能力的含义: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思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10、 教学监控能力分类:(1)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分为自我指向型和任务指向型。自我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自己

10、的教学观念、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操作因素进行调控的能力。任务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等任务操作因素进行调控的能力。(2)根据其作用的范围,分为一般型和特殊型。前者是指教师对自己作为教育者这种特定社会角色的一般性知觉、体验和调控的能力,是一种超越具体教学活动的、具有广泛概括性的整体性能力;特殊型的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个具体环节进行反馈和调控的能力,他决定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的具体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行为。11、 教学监控能力的因素:通过对教学监控能力的过程所做的因素分析,据其在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将教

11、学监控能力分成以下几方面因素:(简答题)(1)计划性与准备性;(2)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3)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4)沟通性;(5)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6)对教学效果的反省与评价;(7)职业发展性。12、如何提高专业技术能力?p40答:从教师监控能力的训练技术入手答题。(1) 自我认知制导技术。本方法通过认知行为策略改变教师的思维定式,学会自我陈述的方法,使教师的认知和情感得以重建,最终形成自动化的教学监控能力。(2) 角色改变技术。本方法旨在使教师形成新的教育观念,提高其参加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终使教师的角色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由“教书匠”向“教学专家型”转化。(3

12、) 归因训练技术。本方法旨在改变教师对自己教学状况的不合理的认识,强调通过自身努力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4) 教学策略提高技术。本方法旨在使教师了解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为教师掌握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奠定基础。3(5) 教学反馈技术。其目的在使教师对自己教学各环节有一个准确而客观的认识。(6) 现场指导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帮助教师针对不同教学情景,选用最佳的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其最终能达到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调节和校正。13、 教学机智(新添内容)含义:教育机智是教师的胜任力的一种,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各种变现,特别是对意

13、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做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教育机智实质就是教师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等在教育工作中有机结合的表现,是教师优良心理品质和高超教育技能的概括,也是教师迅速地了解学生和机敏地影响学生的教育艺术。14、 教师胜任力含义:是指能将在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的个人与普通人区别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人特征。教师的胜任力就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心、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觉察

14、能力、挑战与支持、自信心、自我评估等特征。15、 教师胜任力的结构:胜任力是由胜任特征所构成。胜任特征分为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六个层次。教师的胜任力特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或能力、专业态度或价值观。第三章 自学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1、 学习的概念:学习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人类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

15、验的过程。2、 学习的作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提高素质。3、 学习的特征:计划性;间接性;高效性。4、 学习的分类:主要掌握 (1)按学习方式的不同,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 (2)按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不同,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有意义的联系。 (3)依据传授经验分类

16、,国内专家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5、 学习的基本理论:掌握 p78(1) 学习的联结理论:所谓联结,就是结合、关系、倾向,指的是某种情境只能唤起某种反应,而不能唤起其他反应的倾向。桑代尔认为联结即本来(本能)的结合,是先天决定的本能趋向。他把联结的观点搬运到人类的学习上,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行为和活动,都能分解为基本的单位刺激和反应的联结。此外,他还强调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建立的。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增加,而终于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2) 奥苏贝尔德有意义学习理论:P

17、81 奥苏伯尔认为: 观点一:接受学习既可以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机械的,只是因为一些教师使学生进行的是机械学习而采取的优势接受学习方式,才使接受学习被认为是机械的。同样,发现学习既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也可以是机械的学习,那种只发现点滴的事实,而不理解其中的规律的发现学习便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奥苏贝尔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但他更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认为它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这正是教学的首要目标。观点二: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以符号代表的新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认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具备以下

18、三个前提条件:第一,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第二,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联系起来的倾向性。第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实现有意义的学习。6、 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P847、 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4第五章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激励1、 动机的概念: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

19、标的内部动力。2、 动机与需要的辩证关系:动机与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 (1)动机与需要是统一的,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表现需要的形式;(2)动机与需要存在差异,动机是需要转化而来(并非任何需要都可以转化为动机。只有需要达到一定强度后,才会转化为相应的动机) 。当个体需要的目标存在并强烈企图实现时,需要转化为动机。3、 动机与活动的辩证关系:动机与活动的关系十分复杂。动机是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由一定动机引起的活动应指向能满足个体动机的对象。从这种意义上说,动机与活动具有一致性。正因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个体的活动来推测起动机的性质和水平。根据个体活动的对象可以推测其动机的内容;根据其活动

20、的显著性,推测其动机的强度。但动机与活动的一致性并不意味着动机与活动是一一对应的。首先,动机与活动的目的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具有相同动机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活动目的。同时,具有相同目的的人则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其次,动机与活动的效果的关系也十分复杂。一般来说,动机与活动的效果是一致的。良好的动机一般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不良的动机则会产生不良的效果。但在现实生活中,动机与活动的效果往往不一致。4、 动机的形成: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5、 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指在学习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进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6、

21、 学习动机的功能:学习动机在学生活动中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P897、 学习动机的结构:分为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相互作用。(1) 学习需要与诱因。学习需要与诱因作为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而存在。学习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所谓学习诱因是指能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其学习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学习需要与学习诱因是紧密联系的。一般来说,既没有无学习需要的学习诱因的存在,也没有无学习诱因的学习需要的存在。(2) 学习期待。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的又一基本要素,在大学生学习活动中,

22、大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对自己力图达到的学习目标的自我评价与判断,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经验、客观条件、目标难度等各方面加以权衡、考虑之后的综合预想水平。8、 学习期待与学习目标是一致的。 (辨析)答:学习目标是各个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而学习期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是学习目标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在学生现实学习过程中,学习期待与学习目标可能相一致,这是因为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使自己的学习目标得以实现。但二者往往不相一致,它表明由于种种原因,设定的学习目标与学生的自我主观判断之间存在差距。9、 学习动机的种类:主导学习动机与非主导学习动机;内部

23、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直接性学习动机和间接性学习动机;近景的学习动机和远景的学习动机。10、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学习动机的多元性;学习动机的复杂性;学习动机的间接性;学习动机的社会性;学习动机的职业性。11、 学习动机理论:p96强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为什么具有某种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学校中的强化,既可以是外部强化,也可以是内部强化。前者是由教师施予学生身上的强化手段,后者则是自我强化,即学生在学习中由于获得成功的满足而增强了学习的成功感与自信心,从而产生更加努力的学习动机。有正强化和负强

24、化之分。无论是外部强化还是内部强化,都有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起增强学习动机的作用,负强化则削弱学习动机的作用。(1) 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成就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他指出,规定某一动机强度的因素有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其中成就需要是5个体稳定地追求成就的倾向(M) ,期望是个体在某一课题上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或概率(P ) ,诱因是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课题所带来的价值和满足感(I) 。这一理论的一个特殊假定是,如果成功的可能性低,那么,成功的激励值就大。他认为避免失败动机的作用也基于这么三种因素,即:避免失败动机的强度;失败的主观性概率即期望;避免失败的激励值的强度

25、。(2) 归因理论:归因理论认为,个人对其成败原因的归结广泛地影响着后来行为的动机。人们会把行为归结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对于内部与外部原因而言,个人若把其成功的原因归于内部原因,则将来其类似行为的动机则大大增强。若把成功归于外部原因,则会体验到宽慰或感激,却对后来的行为动机影响不大。12、论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P99通过学习动机的培养,使大学生产生了学习的需要。但是,要使它真正成为学习中经常起作用的动力,还必须采用相应的措施,把学习动机激发出来。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它主要依

26、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通常采用下列方法和措施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的学习材料、条件,能够使学生产生兴趣,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成功地解决问题。教育实践证明,这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2)增强学习材料的科学性与趣味性(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有一种迫切要求了解的心情,大学生也不例外。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就是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让学生知晓自己的学习结果,不仅能够使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而且能够提高其学习热情,激起进一步学习的

27、动力。(4)进行恰当的表扬与批评(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成败归因理论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是解释了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对以后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不同的归因方式对学生今后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不同,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改变学生的归因方式来改变其今后的行为。(6)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成功感竞赛是按照人们自尊的需要、获得成功的需要而激发人们奋发努力、力求上进的一种手段。它被认为是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强烈诱因。(7) 科学设计任务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激发水平最佳的动机激发水平与任务难度有关:任务越容易,动机激发水平较高;任务难度越困

28、难,动机激发水平越低;而任务难度中等时,动机激发水平适当。因此,科学设计大学生学习任务难度,适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活水平,从而实现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优良成绩目的。第六章 大学生的学习迁移及其促进1、 学习迁移的含义: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学习迁移的本质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贯穿于整个教学系统。2、 学习迁移的类型(五种类型,十个含义):(1) 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普通迁移指的是一般概念、原理或态度的迁移,特殊迁移也叫特殊成分的迁移,指的是具体知识与技能的迁移。(2)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

29、移。前者是指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后者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3) 侧向迁移和纵向迁移。前者是指习得的概念或一般规则在新情境中的简单运用,一般不会产生新的概念或规则。后者是指习得概念或规则在新情境中运用之后产生新的高级规则。(4) 低路迁移与高路迁移。前者是指经过充分的变式练习之后技能运用达到了自动化境地,这样技能就可以产生自动迁移,不需要反省认知的参与。后者是指在新的情境中有意识地运用先前学习的抽象知识解决问题。(5) 两类知识迁移。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由此将学习迁移分为四类:程序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迁移,即先前习得的程序性知识直接运用于迁移任务;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迁移,

30、即先前习得的陈述性知识有助于迁移任务中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程序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迁移,即原有的技能促进新的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陈述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迁移,已经习得的陈述性知识有助于(或干扰)新的陈述性知识的学习。3、 学习迁移的过程:编码;组织;辨别;心向。64、 心向(辨析题):心向也称定式,是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学习迁移既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起阻碍作用。当后面的任务是前面任务的同类课题或它的特例时,心向能对后来课题的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当新的学习任务与先前任务不是同类或者是需要灵活变通的相似任务时,心向就可能干扰新的学习,对学习迁移起阻碍作用。5、 为迁

31、移而教?是正确。 (从迁移意义着手答题)p107答:(1)从实践上看,研究学习迁移有助于指导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按照学习迁移的规律展开教学活动,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将知识、技能顺利转化为能力,促使学生将道德规范知识转化为稳定的态度和品德结构,这对大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3) 学习迁移不仅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学习迁移问题是整个学习和教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和突破口,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对整个学习规律的揭示,从而有助于推动整个学习和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6、学习迁移的促进(论述、案例)P115答:迁移理论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十分巨大

32、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迁移,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并形成广泛的迁移能力,促进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教师必须按照迁移产生的规律选用教学的方式方法,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1) 合理安排教材,科学确定教学目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合理安排教材,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更要注意教材的整体性、有序性、概括性和实用性;在科学确定教学目标时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系统性原则。二是系列性原则。(2) 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根据学习迁移规律的要求,应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教学程序的安排既包括宏观方面的总体安

33、排即学习的先后顺序安排,也包括微观方面的每一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3) 指导学生合理编码,科学组织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考虑如何让学生进行合理的信息编码,要运用有利于学生以后能够更加灵活地提取信息的方法来传授知识、组织教学。(4)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设利于迁移的学习情境。(5) 进行有效的对比学习,促进迁移的发生。(6) 运用教学方法促进迁移,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7) 帮助学生建构迁移心向,利于学习策略促进迁移。(8)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促进迁移。(9)第七章 大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学习策略的学习(本章自学)第八章 大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 P1721、

34、问题的定义: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2、 问题包含的基本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即问题的起始状态;二是要达到的目标,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之间不是直接的,必须通过一定得认知活动或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3、 问题解决的定义: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4、 问题解决包含的基本成分或条件:一是目标指向性,即在对问题找出一个答案,或得出某种结论。二是认知系列。问题解决是认知的或智力的,即它在问题解决者头脑中进行,不能予以直接观察,只能被推测出来。三是操作系列。即操作自己已有的知识。5、 问题

35、解决类型:一是常规性问题解决;二是创造性问题解决。6、 问题解决与问题解决的本质:不同理论观点不同。 (1)行为主义理论认为,问题解决的本质是有机体通过尝试错误而选择正确的尝试,进而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或有效方法的过程;(2)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认为问题解决的本质是有机体对问题情境中各种关系的顿悟;(3)学习分类理论,认为问题解决是学习者将原有的概念和各种加以综合,在新情境中应用并得到新的认知成果的过程。这种新的认知成果可能是新的规则(高级规则) ,可能是新的解决问题策略,也可能是一篇新的文学作品或一份研究计划等。 (4)信息加工理论认为,问题解决活动具三个基本特征:目的指向性、子目标的分解和

36、算子的选择。7、 问题解决心理过程的模型 P1767(1) 杜威的问题解决模型(经典方法):认为解决问题一般包括以下五阶段:暗示:困惑、挫折或意识到困难的状态。诊断:确定和界说问题。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理:对解决问题的规则假设进行检验,推断这些假设可能出现的结果。验证:进行验证,证实、驳斥或改正假设。8、 问题解决的过程:第一阶段,理解和表征问题;第二阶段,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三阶段,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决方案;第四阶段,对结果进行验证。9、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问题的特征;情绪与动机;对问题情境的知觉;定式;功能固着(概念:也可看着一种定式,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体的一种惯常用途后

37、,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如果初次看到的物体或重要,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 )10、如何促进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论述题)p184答:促进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发展水平,而且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效率和质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掌握一定得知识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一定得知识和经验是成功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研究表明以下知识对于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丰富而有组织的陈述性知识;流畅而熟练的程序性知识;适当而有效的策略性知识。可见,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一方面要通过各门学科教学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知识,同时又要确保知识学习的质量。(2

38、) 进行问题解决策略训练是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3) 寓训练于问题解决过程是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11、创造力的含义:p188答:第一层含义,从教育观点来开,凡是对创造力这个名词不太熟悉的人,大都会把创造力和任何一个领域中的高品质新产品联系起来,尤其是艺术方面的杰作;第二层含义是指“想出别人所想不出的观念”的能力即独创力,并且把创造力视为一种产品或任何创造的结果;第三层含义,便是忽视所谓的质,而把产品的数量看的比创意更为重要;第四层含义强调思维运作的状态比实际产品更重要。以这种观点来看,创造便是某种特殊的心理过程;第五层含义,则认为创造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有关,面对问题能够寻求解

39、决的方法,就如创造性思维的头脑有了品质证明一样。12、 创造力的构成:敏锐力;发散力;变通力;独创力;精致力。13、 创造力的影响因素:(1)认知因素;(2)人格因素。综合相关研究,以下人格因素对创造力的形成尤其具有很大的影响: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创造兴趣;勇敢而独立的个性和批判精神;积极的心理承受力和开放的心胸。14、 论述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p197答:概括起来,要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应该包括以下各个环节:(1)创设促进大学生进行创造的良好环境;(2)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动机;(3)塑造大学生的创造人格;(4)训练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5)大学生创造力训练的具体技巧举例。第九章 大学生的

40、品德与自我意思及其培养1、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2、 品德与道德的关系:品德与道德时两个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1)首先,品德与道德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其一,所属的范畴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们互相关系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它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是非、善恶、美丑,指导或调节行为。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头脑中的主观映像,其形成、发展和变化既受社会规律制约,又受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制约。品德支配和调节着个体的道德行为,属于个体意识形态范畴。其二,所

41、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总体要求,是对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他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而品德的内容则是社会道德规范局部的具体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部分反映。道德比品德概括的内容多。其三,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事社会需要。而品德产的力量源泉事个体社会性需要。 (2)品德与道德联系又是十分紧密的。其一,品德是社会道德的具体化;其二,社会道德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其三,个人品德能构成和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面貌和对社会道德风气。3、 品德与性格的关系:品德与性格两个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1)品德与性格是相区别的。其一,品德与性格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42、。性格是指个人在对客体事物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它表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意识倾向和行为心理特征。有时也称为“个性” 。品德也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但它是对社会的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的反映。其二,虽然两者有优劣之分,但整体评价优劣上存在差异。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完全是道德评价意义范畴。而性格不同于品德,其既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一个层面,也有不具道德评价意义的一个层面。 (2)两者都作为人的心理特点,品德与性格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又有着必然的联系。其一,二者都是后天通过学习教化获得或形成;其二,二者都有优劣之分。84、 品德的心理结构(各点概念)答:品德的心理结构

43、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一般认为,品德是由四个成分组成。 (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又称道德观念是指个体对道德行为规范的是非、善恶、好坏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道德认识是整个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人在产生道德行为过程中表现的意志品质,是人们自觉克服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的能力与毅力,是为道德既定的道德规范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是

44、人的品德结构中意义重大,它是品德结构的精神支柱。 (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和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对他人和社会的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的外在表现,是评判人的道德品质高低的标志。5、 品德结构各组成部分的辨证关系。答:概括起来,道德与其它事物一样,是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一方面,品德结构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组成成分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处在一个互动的、开放的统一整体中。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并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调节的作用;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动力;道德行为是品德的综合表现和体验依据;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

45、的精神支柱、重要环节。另一方面,品德结构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组成成分又各具不同的特点。在品德发展中,品德结构中各种成分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和变化,使得个体的品德结构由表层向深层由不稳定状态向稳定状态逐渐发展。6、 论述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品德?p219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大学生良好品德意义重大,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塑造。大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同时校正不良的品德,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1) 道德认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首先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对社会道德现象的观察力;其次,要对大学生的行为表现要及时准确

46、予以评价;最后,让大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 (2)高尚道德情感的激发。首先,要知情结合,促进道德情感的发展;其次,以美育为载体,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最后,要以真情感化,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升华。 (3)加强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意志在由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所以,进行品德培养必须加强道德意志的锻炼。首先,通过树立榜样,激发意志锻炼的自觉性;其次,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锻炼道德意志;最后,培养学生抗诱惑的能力。 (4)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首先,教师为学生提供联系与实践的榜样,通过强化帮助大学生掌握道德行为方式;其次,创设良好道德情景,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总之,在

47、培养大学生良好品德的过程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并不是齐头并进的。一般认为,在道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应沿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顺序进行。但无论选择那种开端,最终还是要使大学生品德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都得到发展,形成道德信念,培养良好的品德。7、 自我意识:是心理结构的一部分,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己存在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对自身及其外部世界关系的意识。它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8、 论述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P224答: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是在社会和大学生自我的教育中逐步实现的。社会和高校的教育要建立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积极发展的导向系统

48、,教育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系统,逐步实现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1)建立大学生自我意识积极发展的导向系统。从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入手,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的导向系统。在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中,明确的导向对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最终完善不可缺少;(2)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系统。自我意识的完善归根结底是依靠每个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最终形成的。因此,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更需要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实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的自我意识各成分协调发展。首先,应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其次,引导大学生积极悦纳自我,客观展示自我,让

49、别人了解自己,有助于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有助于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有助于密切人际关系。最后,引导大学生努力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是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节自身行为,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使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第十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 p2341、 人际交往的含义:人际交往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从动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2)从静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起来的关系,既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92、 人际交往的阶段:(1)定向阶段。 它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2)情感探索阶段。本阶段的任务是彼此探索双方在那些方面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正式的交往模式;(3)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4)稳定交往阶段。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广泛深刻。3、 人际交往的功能:信息交流功能;促进发展功能;协调整合功能;自我认识功能;心理保健功能。4、 人际交往原则:平等原则;尊重原则;信用原则;互助原则;宽容原则。5、 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仪表;空间距离;、交往频率;相似性;互补性;能力;个性品质。6、 师生关系的含义:是指师生之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交往和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