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doc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3249850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有了一个自主合作的机会,改变了传统的以接受型为主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大多仅仅是浮于形式,缺乏其内在的实效性,主要问题有: 1、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面,不管什么问题,不管合适与否,不管难易程度,一律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要合作了,问题就解决了,只要合作了,学生就是自主学习了。 2、小组成员之间分工不明确,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合作技能。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的同学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讨论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

2、个人都在张嘴说话,谁也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老师一喊“停” ,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汇报讨论结果时,出来的意见还只是个人的想法,没有形成小组意见,也没有因为小组讨论而对个体的思维产生新的碰撞,小组成员之间也没有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 3、每个学习小组里都有学优生和相对的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是学优生扛主角,他们的意见就主宰了整个小组的意见。久而久之,学困生就习惯于在热闹的环境中做一个旁观者。这样,也就没有真正做到全员参与,没有真正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4、小组评价机制不健全,评价形式单一。以教师评价为主,而这种评价又大多指向单一的个体,对小组整体的评价不够科学和客观;教师没能为学生提供更

3、多的组内自评和组间互评的机会,更缺少组内自评和组间互评的技能训练。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呢?主要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一是要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二是要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将有各种特长的学生放到一个组内,让他们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优等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 1、确定组长 组长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小组学习的关键,他的数学成绩不一定最好,但必须要有较强的自制力,不会因

4、自己的行为影响小组的合作;有较好的协调能力,能独立处理好组员之间的关系问题;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时时、事事想到小组的整体形象;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清楚知道组员的学习状态;当然也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等。因而教师在选定小组长是必须要满足四个条件:一是善于沟通,二是组织管理能力强,三是责任心强,四是成绩中上。 2、确定小组人数 小组人数以 4 至 6 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根据以往的经验,6 人一组最为科学。小组的规模大些,组内可能汇集起来的知识、经验和其他信息的量也相对大些;但人数并非越多越好,人数过多,受课堂时间限制,有些学生就可

5、能丧失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假设每组 8 名或更多学生,组内的交流就容易受到限制。此外,小组的人数尽量是偶数。因为小组学习的基础是合作,合作学习的最好体现是“一帮一” ,结成“学习对子” 。当然也可以是“一帮二” ,但是效果不如“一帮一”理想。 3、自愿结组 所谓自愿结组,即老师预先选定组长后,组员自愿挑选组长。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合理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这样分组为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使课堂有利于学生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异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获得提高。而采取一定程度上的自愿结组是为了避免由

6、于小组成员之间关系的不和谐,造成学生之间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对方,信任对方,并进行清晰正确的交流;当产生不同意见时,不能建设性的提出自己的建议,解决矛盾冲突。如果学生心甘情愿地达成学习共同体就会形成和谐的学习环境。 4、择优选定副组长 为了减轻组长的工作负担,在自愿结组后,可以在本组内择优选定 2 名副组长。这两名副组长严格按照数学成绩择优产生,并且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后,结合成绩及时调整,这样的动态管理可以使组员有赶超的机会,也使得副组长在压力中更加努力。 按照组长-副组长-组员的程序分组后,实际上把每个小组进行了分层。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为了避免有时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多数人

7、游离于学习之外,可以采取逐层带动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即教师对组长负责,组长对副组长负责,副组长对组员负责。一般每个小组设有组长1 人,副组长 2 人,组员 2 人。在这种分组方式下,基本上是组长对两名副组长负责,副组长对一名组员负责。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组长负责,要求所学内容全部掌握;组长对两名副组长负责,要求要掌握所学内容的 7080;副组长对 1 名组员负责,要求掌握基础知识、概念,只要本节课有收获就完成任务。 此外,这种分组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分层进行针对性的学法指导。对于组员或个别副组长要真正关心他们,随时关注着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对他们进行提问。学生一旦感觉到老师是在真正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尽其全力去学习、去努力。对学困生而言,除了帮助他们找出学习困难的症结,还要对他们的个性进行分析,教会他们可行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决不是要消除学生的差异,而是为了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条件,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科学合理分组学习中,学生依据各自的数学现实,调动原有知识经验,运用各自的思维方式解决不同问题。人人参与了思维,亲身经历了探究新知的过程,真正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使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数学素养得以明显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