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耳病讲稿.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58586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耳病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耳病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耳病讲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耳病讲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耳病讲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耳 疖耳疖是指发生于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化脓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以耳痛、外耳道局限性红肿、突起如椒目为特征。相当于西医学的外耳道疖或局限性外耳道炎。病史:多由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或耳道进水致表皮软化,细菌感染(多为金葡菌感染) ,或脓耳之脓液浸渍,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症状:早期剧烈跳动性耳痛,张口、咀嚼时加重,并可放射至同侧头部。疖肿堵塞外耳道时听力可减退。可有周身不适、发热、恶寒、头痛等全身症状。检查:外耳道软骨部可见局限性红肿、隆起,触痛明显,牵引耳廓或压迫耳屏时疼痛加剧。疖肿成熟后,红肿处变软,其顶部有化脓黄点,溃破后可有脓血流出。疖肿位于外耳道前、下壁者,耳屏前、下方可出现肿胀。

2、疖肿位于外耳道后壁者,肿胀可使耳廓外突,耳廓后沟消失。鉴别诊断外耳道炎:中医称“耳疮” ,是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分急、慢性两种。急性者外耳道灼热、发痒、疼痛,耳道流脓,或耳鸣耳聋,并可出现全身发热不适等症状。迁延为慢性者,主要为耳部不适和痒感,常有少许流脓,听力稍减。急性脓耳有脓耳病史、耳深部疼痛及乳突部压痛,鼓膜穿孔,有多量粘性脓液流出。耳疖位于外耳道后壁,可引起耳后肿胀疼痛,但有耳廓牵拉痛,疖肿穿溃后溢出少量纯脓清稀,若未波及鼓膜,一般不会鼓膜穿孔。辨证及治疗一、内治法1、风热邪毒外侵主证:耳道灼热疼痛,张口、咀嚼、牵拉耳廓或压迫耳屏时疼痛加剧,可出现听力减退。检查可见外耳道

3、局限性红肿,局部隆起,形如粟粒,大者可如椒目。成脓时顶部可见化脓黄点。疖肿破溃后,流出少许带血黄脓,症状随之减退。全身可伴发热、微恶风、头痛、周身不适。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方药:五味消毒饮或银翘散加减2、肝胆湿热上蒸主证:耳痛较剧,痛引腮脑,或有患耳听力减退,有堵塞感。耳前、耳后之臖核肿大压痛,周围皮肤肿胀,外耳道局部红肿,高突如半球状,顶部有黄色脓点。触痛明显,如耳痛三、五日后,疖肿软,则有成脓,若破溃则有稠厚之黄脓或脓血流出。疖肿破溃后,耳痛等症状随之减轻。全身可有发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治法:清泄肝胆湿热,解毒消

4、肿止痛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脓已成者加皂角刺、穿山甲,或用仙方活命饮加减二、外治法1、外敷 初起未成脓时局部可用 4%硼酸乙醇或 70%乙醇或 2%酚甘油或抗生素软膏纱条外敷,促其消肿或成熟溃破;或用口服中药渣再煎取汁外敷或如意金黄散、三黄膏、紫金锭、九华膏调敷,以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止痛。2、排脓 已成脓未溃者,需在耳道纵轴平行方向切开排脓或挑破排脓,将脓腔内脓栓排净,用 75%乙醇纱布敷压切口;若脓性分泌物多,可行引流后再用 75%乙醇纱条敷压切口。或可局部敷紫金锭或黄连膏、如意金黄散、九华膏等。3、换药 耳疖破溃、脓液排尽后,为防止外耳道狭窄变形及肉芽组织增生,可用大小适当的碘仿纱条填压外

5、耳道,12 日换 1 次,直至痊愈。4、针刺 合谷、内关、少商等穴位5、其他疗法 耳疖早期可局部热敷或作超短波理疗以促使消肿止痛;用 10%鱼石脂软膏纱条或 2%5%酚甘油纱条敷于患处,每日更换一次。护理与预防1.注意耳部卫生,戒除挖耳习惯。2.避免污水入耳,若有污水入耳则应及时将水弄出。3.保持外耳道清洁,如疖肿成脓溃破,应清除脓液。睡眠时向患耳方向侧卧以利于脓液排出。4.患病期间,忌酒类、辛辣食品、腥物、淡水产品、海鲜等,不宜用手揉搓、挤压,未成脓时不能用针挑,可以热敷以促其消散。预后及转归及时治疗和局部处理适当,本病可治愈,一般不留后遗症。但如局部处理不当,可形成外耳道狭窄变形。盯 耳盯

6、耳是指耵聍堵塞外耳道引起的疾病。盯聍乃耳道之正常分泌物,多可自行排出,不发生堵塞和引起不适。若盯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盯聍凝结成团,阻塞耳道,致耳道不通,则成盯耳,即盯聍栓塞。症状:耵聍小者可无症状,大者可出现耳堵、耳胀、耳鸣、耳痛、听力减退、眩晕头痛等症状。检查:可见棕黑色或黄褐色块状物堵塞外耳道,可大可小,质地不等,或松软如泥,或坚硬如石。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鉴别诊断外耳道异物:是指外来物质进入并停留在弯曲的外耳道内。临床上小而无刺激的异物,可长久停留于外耳道内,而无任何症状。如异物较大,可有阻塞感,耳内发胀和听力减退;异物压迫耳膜可致耳鸣、眩晕、疼痛;昆虫类入耳,在耳道爬行、搔动,使患

7、者惊慌不安,耳痛耳痒,甚至耳膜被抓破穿孔,外耳道皮肤可有红肿、糜烂。通过耳镜局部检查可发现异物,应尽早取出。基本用药及治疗1.对可活动的、部位浅、未完全阻塞外耳道的耵聍可用膝状镊或耵聍钩取出。2.耵聍较大而坚硬、难以取出的,先滴 5%碳酸氢钠,待软化后用吸引法或外耳道冲洗法清除。3.已有外耳道炎症者,应先控制炎症,可配合热敷、超短波及微波理疗,再以上法取出耵聍。护理与预防1.一般少许耵聍,大多可自行排出,不必做特殊处理。2.耵聍较多、堵塞耳道,应由专科大夫处理,以免因处理不当而将耵聍推向深处或损伤外耳道及鼓膜。3.有脓耳病史或鼓膜穿孔病史者,忌用冲洗法。预后及转归 本病预后良好,但可反复发作。

8、如清理耵聍时损伤外耳道皮肤,可引发耳疮。耳 瘘耳瘘是指发生于耳前或耳后的瘘管。 发生于耳前者,称为耳前瘘,相当于西医学的先天性耳前瘘管;发生于耳后者,称为耳后瘘,相当于西医学的耳后骨膜下脓肿后遗症。耳前瘘多属于先天性,单侧发病多于双侧;耳后瘘多由痈疽、耳根毒治疗不彻底,或体虚邪毒未尽,脓液从窍内蚀骨成瘘,瘘口经久不愈,脓水长流,古代也称作“漏”。主要症状:未染毒的耳前瘘,一般无自觉症状。若感染邪毒,则局部红肿疼痛,且常反复发作。耳后瘘常流出清稀脓液,瘘口难愈。检查:耳前瘘可在耳轮脚前、耳廓或耳垂处见到一个或多个瘘口。未染毒的耳前瘘,只在挤压时有少许豆腐渣样物或稀薄粘液从瘘口溢出。用探针探其内,

9、瘘道通向四周或深处,可有分叉。若感邪毒,则瘘口周围红肿,时有脓液从瘘口渗出。耳后瘘可在耳后完骨处见到瘘口,经常有清稀脓液从瘘口渗出,日久不愈,并可见耳流脓或鼓膜穿孔。乳突 X线拍片或颞骨 CT 扫描多见骨质破坏。鉴别诊断耳后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是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后,腺体内因皮脂腺聚积而形成。这是最为多见的一种皮肤良性肿瘤,很多人都曾有过长粉瘤的经历,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青年人。皮脂腺囊肿好发于头皮和颜面部,耳后更为多见,其次是躯干部。多单发,偶可多发,可挤出白色豆腐渣样内容物。感染后,造成囊肿破裂分泌物排出而暂时消退,但会形成瘢痕,且易于复发。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辨证及治疗一、内

10、治法1、禀赋不足,复感外邪主证:一侧或双侧耳轮脚前或耳廓、耳垂处可见一个或多个瘘口,瘘口周围红肿疼痛,可伴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不适,甚则患侧头痛难忍,瘘口有脓液流出并有臭味。舌红,苔薄黄,脉数。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2、气血耗伤、邪毒滞留主证:耳后完骨处可见瘘口,时时有清稀脓液流出,瘘口周围皮肤潮红,经久不愈,甚则同侧鼓膜穿孔或流脓。并可见到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纳呆,头晕耳鸣等气血不足之象,舌质淡红,苔白或黄,脉沉细或弦细。治法:益气养血,托里排脓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二、外治法1、耳瘘染毒:未成脓可外敷如意金黄散、鱼石脂膏或抗生素软膏消肿止痛;成脓应切开排脓,放置引流条;

11、脓液有臭味,可用退肿膏外敷瘘口周围,或用槟榔散、东垣截疳散外敷,中留小孔以利脓液流出,有疏风、活血、祛湿、清热的作用。 2、久瘘:脓水长流,清稀量少,不臭,可用治漏外塞药敷于瘘口,待脓液渐减或干净后,用药线如九一丹插入瘘道,使药物直接腐蚀瘘道壁,有化腐生肌的作用,促使瘘管脱落,然后敷生肌散或生肌膏以生肌收口。此法用于耳前瘘比较多见。3、耳前瘘脓肿形成时应切开排脓,放置引流条,局部换药,待脓尽口收后再行瘘管切除术。4、耳后瘘者可行乳突根治术或改良乳突根治术。 护理与预防1、如患有先天性耳前瘘管,应注意局部清洁,防止感染。2、应积极治疗脓耳,耳窍内有脓应及时清洁,引流通畅,以免脓汁向耳窍其他部位穿

12、溃而形成瘘管。3、若耳瘘已成或流脓难止,应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 23 次后敷药,直至脓水干净瘘口变小为止。预后与转归耳瘘应积极治疗,促使瘘口愈合。若失治或治疗不彻底可反复发作。脓 耳脓耳是指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耳病。本病是耳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以小儿及青年为多见。因小儿脏腑娇嫩,容易染患各种传染病,以致体质虚弱,邪毒容易乘虚而入,引致脓耳之患。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而以夏季发病或慢脓耳急性发作者较多,可能与夏季游泳的人较多,水入耳中以致患病机会较多有关。仁斋直指方云:“热气乘内,随脉入耳,聚热不散,脓汁出焉,谓之脓耳。 ”病名与别名:有缠耳、聤耳、耳

13、疳、耳底子、耳痈、耳湿、耳中生毒等。其共同特点是耳内流脓,为了统一病名,突出其主要特征,故将鼓膜穿孔、耳内流脓为主在要表现的耳病,统称为脓耳。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病史:初发者多有外感病史或鼓膜外伤史,病久者有耳内反复流脓史。症状:急性者,起病急,耳深部疼痛并逐渐加重,搏动性痛或跳痛,患侧头痛,耳鸣,听力下降。全身可有恶寒发热、怠倦,食欲减退等,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或惊厥。鼓膜一旦穿孔流脓,耳痛顿减,全身症状明显减轻。慢性者,主要表现为耳内反复流脓或持续流脓,时有臭味,听力下降。检查:1、初期鼓膜充血呈鲜红色、肿胀,血脉显露或标志不清;鼓膜穿孔前局部可见小黄

14、亮点;穿孔后有脓液流出。穿孔位置多在中央部,或在边缘或松驰部,若穿孔较小,脓液常随搏动流出,穿孔较大则无搏动现象。2、乳突部有轻压痛。3、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聋,后期可出现混合性聋。4、血常规检查:早期鼓膜穿孔前,WBC 总数偏高;鼓膜穿孔后或慢性者,血象可正常。5、影像学检查:初期颞骨 X 线或 CT 检查可无异常,后期可示上鼓室、鼓窦或乳突有骨质破坏,有助于鉴别脓耳的类型。鉴别诊断耳疖、耳疮虽耳痛较剧烈,但部位较浅,按压耳屏或牵拉耳廓时疼痛较明显,脓液来自外耳道,量较少,鼓膜无穿孔。脓耳脓液来自耳内,流出积于耳道,量较多,有鼓膜穿孔。辨证及治疗一、内治法1、风热外侵主证:起病较急,耳内疼痛、胀

15、闷闭塞感,耳鸣,听力下降,耳痛逐渐加剧,呈跳痛或锥痛,痛连及患侧头部,常于剧痛之后,流出脓液,耳痛随之减轻。全身见外感风热症状。检查:鼓膜潮红,表面标志不清。鼓膜穿孔后流出脓液,若穿孔较小,可见有“灯塔征”。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耳聋。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方药:蔓荆子散加减2、肝胆火盛主证:耳内剧痛如锥刺,痛引患侧头部,耳鸣耳聋,耳内流脓量多质稠色黄或带血色。全身见发热、面红,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小儿可见高热、呕吐、泄泻或惊厥等。检查:鼓膜红肿外突,或鼓膜穿孔,耳道积脓黄稠,量较多或带红色。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耳聋。 治法:清肝泻火,解毒排脓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3、

16、脾虚湿困主证:耳内流脓,经年累月,时轻时重,缠绵日久,流脓量多而清稀,无明显臭味。全身可有头晕头重,倦怠无力,纳少腹胀,大便时溏,面色萎黄无华,唇舌淡白,苔白润,脉缓细弱。检查:多见鼓膜中央大穿孔,耳道积脓较多,脓质清稀,或通过穿孔可见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听力检查多呈传导性耳聋。治法:健脾渗湿,补托排脓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4、肾元亏耗主证:耳内流脓,日久不愈,或时流时止,反复发作。流脓量不甚多,或污秽或成块状,或如豆腐渣样,并有恶臭味,听力减退多较明显。全身可见头晕神疲,腰酸膝软,脉细弱等症状。检查:多见鼓膜边缘部或松驰部穿孔,脓稠粘成块状。乳突部线摄片多示骨质破坏或胆脂瘤形成,听力检查呈传导

17、性聋或混合性聋。治法:补肾培元,祛腐化湿方药:肾阴虚者,知柏地黄丸加减肾阳虚者,肾气丸加减基本用药及治疗1、滴耳:鼓膜穿孔前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湿去脓作用的中药或 2%酚甘油滴耳。2、吹耳:用具有清热解毒、敛湿去脓作用的药物吹耳,如烂耳散、红棉散等。吹药前清洁外耳道积脓及残留的药物,吹药不宜过多,以免妨碍引流。 3、清除脓液:鼓膜穿孔后可用 3%过氧化氢清洗耳道脓液并拭净,也可以用负压吸引法清楚脓液,再以抗生素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滴耳;若鼓膜穿孔小,可采用加压滴药法,至炎症基本消退。4、涂敷:如病情严重或脓液刺激,引起耳前后有红肿疼痛,可用紫金锭磨水涂敷,或用如意金黄散调敷,有消肿止

18、痛的作用。5、滴鼻:有鼻塞流涕者,可用滴鼻灵、鼻炎滴剂、呋麻滴鼻液等滴鼻,以消除鼻粘膜的肿胀,恢复咽鼓管的正常功能,也有助于脓耳的治疗。6、摘除肉芽、息肉:对外耳道或中耳腔有肉芽或息肉堵塞、妨碍引流者,可涂鸦胆子油,使其腐蚀缩小或消除,或手术摘除,以利于脓液引流。7、乳突根治术:适用于胆脂瘤型中耳炎。目的在于清除病灶,预防并发症。8、为改善听力,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但宜在中耳腔炎症消退、停止流脓23 月、咽鼓管通畅者施行。 针灸疗法:可针刺听宫、听会、耳门、翳风、外关、曲池、合谷、阳陵泉、侠溪等穴;或艾灸翳风、足三里等穴。护理与预防1、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19、尤其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患本病,故更要注意预防,发现耳部症状,及时进行诊治。2、对有鼻塞流涕症状者,要及时彻底治疗,并要注意擤涕的方法,避免将涕液迫入咽鼓管,引起邪毒入耳,以致形成脓耳。3、乳儿哺乳,要保持正确体位,要戒除卧位哺乳的不良习惯,预防乳汁溢入耳窍诱发本病。4、不要在污水中游泳,若有水液进入耳道,可用单足跳跃方法,使其流出,或用棉签拭抹干净,避免水液浸渍,引起本病。5、戒除挖耳习惯,以防损伤鼓膜。6、滴耳药、吹耳药要注意合理使用。7、对于某些诱发或加重本病的食物,要适当加以避忌,如蛋类、竹笋、豆类、竽头、鱼虾及其他可能引发邪毒的药物。当然也不是一味强调忌口,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20、预后与转归脓耳治疗及时彻底,脓液引流通畅,脓液逐渐减少以至干水,鼓膜穿孔愈合,可以完全恢复正常功能。若遗留鼓膜穿孔者容易因水液进入耳内等原因引起复发。脓耳反复发作者则多影响听力。部分脓耳患者因失治或误治,可出现并发症,如耳根毒、口眼歪斜、脓耳眩晕、黄耳伤寒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耳鸣耳聋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中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又称脑鸣或颅鸣。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杂病源流犀烛:“耳鸣者,聋之渐也,惟气闭而聋者则不鸣,其余诸般耳聋,未有不先鸣者。 ”病史:详细询问耳病史,如耳外伤史、爆震史、耳毒性药物史、噪音接触史、嗜烟酒史及眩晕史等。还应询问心脑血管病史、内分泌系统病史、变态

21、反应疾病史等。女性病人应了解与月经期的关系。此外,还应了解家族史。耳鸣情况:耳鸣的起病:有急有缓,如突然起病,其诱因较易明确。若缓慢起病者,感觉神经部分的障碍较多见。耳鸣的特征:一侧性或双侧性,持续性或间断性,有无波动性。耳鸣音调的性质:是高调、中调还是低调。如蝉鸣、哨音、汽笛声、隆隆声、风吹声、拍击声等。是搏动性还是非搏动性,是否与心跳或脉搏同步,是否与呼吸有关。 耳鸣的严重性:对情绪及生活、工作的影响。使病人感到烦恼的程度,可分轻、中、重三级。耳鸣与听力损失的关系,环境声对耳鸣的影响,失眠、疲劳对耳鸣的影响,头位及体位的变化有无影响,心理状态对耳鸣影响等。耳聋的情况:起病:突然起病,或缓慢

22、起病、听力逐渐下降。特征:一侧性或双侧性,听音不清还是完全听不见。伴随症状:可伴有耳鸣、头痛、眩晕等。 检查:耳科检查:耳廓、外耳道、乳突、鼓膜的检查。听力学测试: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测试、听性脑干反应,以感音神经性聋为主,也可为混合性聋。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可作颞骨及颅脑的 X 线拍片、CT、MRI 检查。应与内科及神经科医生合作,根据需要,进行血压、心肺病变、神经系统及脑血管病变、肾病及内分泌疾病等有关病变及功能状态的检查。临床诊断原则:1.以耳鸣、耳聋为主诉,通过病史、检查,能查出引起耳鸣耳聋的原发疾病者,应诊断为原发疾病。2.以耳鸣为主诉,无明显听力下降,通过检查不能确定原发疾病者,可诊

23、断为耳鸣。3.突然发生的明显听力下降,伴或不伴耳鸣、眩晕,排除外耳、中耳疾病后,可诊断为暴聋。4.缓慢发生并逐渐加重、病程较长的耳聋,排除外耳、中耳疾病后,可诊断为久聋或渐聋;若同时伴有明显的耳鸣者,可诊断为耳鸣耳聋。鉴别诊断1.特发性突聋:数小时或 3 日内突然发生听力急剧下降,多为单耳发病,听力检查呈中重度以上的感音神经性聋,可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2.药物中毒性聋:是在某些抗生素、水杨酸盐、利尿剂、抗肿瘤类等药物应用过程中或应用后发生的肝阴神经性聋,以耳鸣、耳聋、眩晕为主。3.老年聋:为伴随年龄老化而发生的耳聋,表现为双侧进展缓慢、无波动的高频的听力减退,常伴耳鸣,一般无眩晕。4.

24、噪声性聋与爆震性聋:长期接触噪声刺激所引起的缓慢进展的肝阴神经性聋为噪声性聋,暴露于一次瞬间高强度脉冲噪声所引起的急性声损伤为爆震性聋。5.梅尼埃病:是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改变,以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感音性听力损失、耳鸣和耳内胀满感为临床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疾病。其确切原因尚不明确,首次发病年龄以 30-50 岁居多,单耳患病者约占 85%。6.全身疾病相关性耳聋:某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与动脉硬化、糖尿病、慢性肾炎与肾衰竭、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低下、高脂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镰状细胞贫血、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等均可造成内耳损伤,导致肝阴神经性聋。辨证及治疗一、内治法

25、1、风热侵袭主证:突起耳鸣,昼夜不停,如闻吹风声,自觉耳中憋气,有阻塞感,作胀,听力稍有下降而自声增强。患耳鼓膜轻度潮红及内陷,大多伴有头痛、鼻塞、流涕、发热,或有畏寒,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散邪通窍方药:银翘散加减2、肝火上扰主证:突发耳鸣高调而持续,耳鸣如潮声,或如风雷声,耳聋时轻时重,暴怒之后,突发或加重。伴头痛头晕,目赤面红,口苦咽干,烦躁不宁,或有胁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治法:清肝泻火,开郁通窍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3、痰火郁结主证:耳鸣耳聋,或“呼、呼”作响,有时患耳闭塞憋气,头重如裹,胸闷脘痞,咳嗽痰多,色黄而粘,口中粘腻,便溏而不畅,

26、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火化痰,散结通窍方药:清气化痰丸加减4、气滞血瘀主证:耳鸣耳聋,病程可长可短,全身可无明显其他症状,或伴耳周麻木、堵塞感,或有爆震史,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细涩。治法:活血化瘀,行气通窍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5、肾精亏损主证:耳鸣如蝉,昼夜不息,静时尤甚,听力逐渐下降,或见头昏眼花,腰膝酸软,虚烦失眠,夜尿频多,发脱齿摇,舌红少苔,脉细弱或细数。治法:补肾填精,滋阴潜阳方药:耳聋左慈丸加减6、气血亏虚主证:耳鸣耳聋,每遇疲劳加重,或见倦怠乏力,声低气怯,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心悸失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养血通窍方药:归脾

27、汤加减 其他疗法:1. 塞耳:塞耳方以绵裹如枣核大,塞耳中,每日早晚换药两次,有宣通耳窍的作用。 塞耳菖蒲丸以绵裹如枣核大,塞耳中,每日换药 3 次,有温阳行气通窍的作用。治耳铁酒方:饮浸铁之酒,再以磁石塞耳中,每日 1 次,每次半小时。此方即用酒之行气活血通窍,又利用磁铁的磁性感应作用。磁石塞耳法:以磁石一块含口中,将细铁块置外耳道,每次半小时左右,每天 12次,也可含铁块,以绵裹磁石塞耳道或枕于磁石上。此方主要利用磁铁相吸的磁性感应作用以通耳窍。2.熏耳:雄黄散 4 份,加艾叶 1 份,黄柏末 1 份,点燃后向耳熏之,每日 1 次。本方具有解毒通窍作用,不论暴聋、渐聋,均可在各种治疗的同时

28、配合应用。3.塞鼻一粒金丸每次 1 丸,水化开,投入鼻内,再以铜钱咬口中片刻,流口涎数滴,起到行气活血,走窜通窍作用。取追风散少许,吹于鼻中,每日 3 次。此方有疏风祛邪、行气通窍的作用,适用于风邪外袭所致耳聋。取麝香散少许,吹入鼻中,每日 3 次。此方可取嚏行气通窍,适用于暴聋伴鼻塞、头痛者。4、针灸疗法体针:取局部穴位如听宫、听会、耳门、翳风针刺有运行气血、通络助聪作用,还可选用中渚、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以扶正祛邪。风邪外袭选外关、合谷、曲池,疏风祛邪肝胆火盛取太冲、丘墟、中渚,清肝泻火痰火郁结取丰隆、大椎,泻火化痰气滞血瘀取膈俞、血海,行气补血活血气血亏虚取足三里、气海、脾俞,补

29、益气血肾精亏损取肾俞、关元,补益肾精耳针:取内耳、肾、肝、神门、皮质下等穴位。有利于加强、调整脏腑的功能,以求复聪。3.穴位注射:听宫、翳风、完骨、耳门等穴,选用丹参、当归、维生素 B12 注射液等贴穴法以吴茱萸、乌头尖、大黄 3 味为末,水调和,敷贴于涌泉穴,有引火下行作用。此法适用于肝火、痰火或虚火上炎之耳鸣耳聋者。穴位电磁疗法灸法:灸百会、关元等穴,以培补正气5.导引法“营治城廓”法:除耳鸣功:“鸣天鼓”法鼓膜按摩法:6.其他治疗在西药常规用药的同时,配合高压氧治疗有助于耳聋的恢复。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配用助听器。还有病因、心理治疗等。护理与预防积极预防引起耳鸣耳聋的各种疾病;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避免噪声污染;怡情养性,心情舒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睡前热水洗脚,有引火归元的作用,有助于减轻耳鸣症状。预后与转归比较难治,预后与病程、年龄、治疗是否及时得当等诸多因素有关。病程短、年轻患者经及时恰当治疗,可全部或部分恢复听力,耳鸣减轻或消失,预后较好;病程较长、年龄较大患者,往往难以恢复听力,且可能有顽固性耳鸣;小儿可因耳聋而丧失学习语言的机会,导致聋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