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3279458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浅谈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云陵二 小 苏香莲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一定计算能力至关重要,这将为学生思维及各种能力的深化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日后工作生活中的分析、观察、比较、抽象思维以及应变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良好的计算能力不仅表现在计算上正确、迅速,而且表现在计算方法灵活运用、合理安排,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明确“反复机械的识记”并不可能学好数学计算方法,这要求教师要宏观调控、精心编排、循序渐进、举一反三,有目的 、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在课堂中善于启发,巧于引导,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1、寻找联系,形成知识网。 在六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知

2、识网,由整数计算至小数计算,最后分数计算;由加法至减法,由乘法至除法;由口算题至四则混合运算,再至解方程使学生明确计算的知识版图,知道法则的递进,了解计算的顺逆。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以旧引新,去寻找新旧知识的联接点,从而掌握规律。 “比的基本性质”是在比的意义后进行教学,在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教学时,先复习旧知识,之后紧接话题让学生 从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想开去,看能猜想到比的哪些相关知识,由此引出本节课内容,在推导比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先分组讨论、汇报,让学生在观察、猜想、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运用迁移,类推去展开想象,从而获得新知,从而构建知识图

3、(表一),为口算打下坚固的基础。 除 法 分 数 比 基本 性质 在除法里,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分数的大小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比值不变。 2 不变。 举例 150 30=(150 10) (30 10)=5 5 5x2 10 121026 2565 0.9 0.6=9 6=3 2 表一 又如在学习数的混合计算时,教师首先要建立数互化的结构图(见表二),加强数的转化,从而便于学生选择哪种数的形式进行混合计算。 表二 2、感性认识、理性升华。 小学生对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

4、式、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对演示、实验操作的过程更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巧妙设计相应教 学过程,让学生多看、多听、多动手,增加学生的活动,不能满足于学生计算法则都会背诵的表面教学效果,应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让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升华到对理性的认识。如: 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这一部分内容包括 10 以内加减法、 2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从低年级就必须让学生形成技能技巧,以教“得数是 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为例,首先要让学生知道“ 9个苹果”、“ 9个人”、“ 9只猫”等具体数量的基础上,而进一步加

5、深对 9的数值认识,可先让学生用圆圈图表 示 9,再讲 9的组成与分解。让学生用火柴棒摆出 9的组成方式的各种图形等,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然后脱离实物和图形,让学生运用表象回答: 1和 8组成几? 2和几组成 9? 9分成几和几?直到学生能脱口而出,和是 9 的加法与被减数是 9的减法就水到渠成了,教师切不可在课堂上把时间花在3 学生机械背诵口诀上。 至于 2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可有不同计算方法,进位加法可采用“看大数、拆小数、先凑十、再加几”的凑十法规则。以 8+6 为例,可先把 6分解成 2和 4(根据前面大数与几凑十,灵活分解),得 8+2=10,再得 10+4=14。退位减 法以

6、 15-7 为例,可采用(一)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计算,想 7和几相加得 15,得 15-7=8;(二)用“破十法”计算,先从 10里面减去 7 得 3,再用 3+5 得 8,(三)用“连减法”计算,先把要减法的 7分成 5加 2,从 15 里面先减去 5 得 10,再从 10 减去 2 得 8。这三种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在课堂上可经常练习,让学生灵活处理。 这样,在计算教学中不仅运用教具、学具、图例直观演示,也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再运用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形成理性化认识,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 3、循序渐进,深化练习。 这里指的是在数学教

7、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各式各种的难题,直接讲解,突破它,有大部分学生可能接受不了,这样就会大大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时,教师则应遵循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原则,把难点一一化解,学生学起来也就心领神会,信心十足。例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这方面简便运算时,首先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掌握其基本形式( a + b) c= ac + bc 。 出示例题 71241123112)4131( ,引出各式类型,如 ( 1) 7.8)4.053(7.84.07.8537.8 ( 2) 8 9 8 9898 9 0 0)11 0 0(891 0 189 ( 3) 161058)747723(585874772358587477

8、2358 ( 4) 197641)14530(4125.04541413 ( 5) 40)1317(341334341743133417 4 是的,现在的素质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吃饱,而且让学生吃好,用多种眼光去看待事物已成为趋势,从而发展学生的辨析发散思维,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克服思维定势,引导求异思维。 小学生受例题解法和已有经验的干扰,解题往往“轻车走熟路”形成思维定势,长此以后,容易产生思维惰性。因此,在练习训练中,应注意克服思维定势 的消极影响,开拓学生思路,激发学习思维的兴奋点和探索欲望,既要抓住事物的本质,以利于学生掌握基本规律,又要促使学习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具体问题

9、具体分析,从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如,计算后, 可进行以下变式训练,以克服盲目简便运算的心理定势干扰。 ( 1)改变运算符号: ( 2)变换数据: 通过变式训练,能增强抗干扰能力,使思维更灵活性 。 5、善于对比区别,引导正确思维。 “有比较才能鉴明”,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比较这一逻辑方法,可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自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我在教学中经常进行比较训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知道运算的正确顺序,如: 与 通过比较,加强对比,牢记特征。又如:一个数减去 16 的一半,等于两个 3 的和,求这个数与一个数减去 16的一半,等于两个 3的积,求这个数。使

10、学生辨别和与积的正确概念,达到正确解题的目的,从而不被非本质的现象所迷惑。 六、勤能补拙,反复训练。 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最后落在勤于学,苦于练。每天坚持不懈的训练、反馈、再训练,方能达到速度与正确率的统一。所以,我总是每天坚持学生进行口算 20 道题,每周 100 道题,日积月累,持之以4135.45.5413 413)5.45.5(413 4135.45.5413 3135.45.5413 4375.55.5413 6166 61)66( 5 恒,学生的计算水平才有了飞跃的突破,并且善于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进行思考计算。 教学实践中,使我们深知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公式,它更需我们教者长期不懈的积累和探索,正确来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正确地对待、准确地计算,灵活、 正确来选用各种不同算法,开拓自己的视野,从而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为日后的生活、工作中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