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日关系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一、中日关系发展的轨迹二、中日关系的发展现状三、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问题四、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一、中日关系发展的轨迹,(一)中日关系的历史(二)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关系,(一)中日关系的历史,1.古代中日间的交往史2.近代时期日本的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3. 20世纪40年代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前的关系,4、1972年后,公元前210年,泰始皇再次派徐福携带童男童女以及百工巧匠技师、武士、射手500多人,装带五谷种子、粮食、器皿、淡水等,入海去仙山求药。徐福东渡没有获得“不老药”,却在东瀛(日本)定居,教化当地百姓,传授最先进的农耕技术,据传与当地女子结
2、婚,繁育后代。 日本学者:30%的日本人有中国血统。,日本新宫市徐福公园内的徐福雕像,“徐福东渡”与中日“血缘关系”,友好交往(秦汉宋元),两汉时期,汉武帝时期,日本三十多个小国与汉有往来。东汉光武帝时期,赐给日本使者金印,中国铁器、铜器、丝帛技术传到日本。,日本皇室为汲取隋唐王朝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多次遣使到中国和唐朝修好。自舒明天皇2年(公元630年)至宽乎6年(公元894年)间,共任命遣唐使19次,其中成行并到达长安的有13次。,日本遣唐使纪念碑,隋唐时期日本全面学习中国文化,遣唐使,仿照唐制;学习建筑;教授儒学;贸易往来。人物: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高僧鉴真。,宋元时期经济文化交流
3、频繁,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远销日本,日本成为中国最密切的贸易伙伴,中国海船可直通日本,日本从中国招聘雕印工匠发展印刷业,日本在与中国交往中不断发展,中日差距开始缩小。,对抗与友好并存(明清时期),明朝时期,日本一些浪人和武士勾结中国沿海奸商形成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俞大猷英勇抗倭; 1592和1597年,日本丰臣秀吉两次派兵攻打朝鲜,中国明朝先后派李如松和邓子龙入朝抗击日本侵略军; 明朝中期,中日贸易往来成为双方关系重要纽带;后期,因倭寇的骚扰,明政府实行海禁,影响了中日贸易的正常发展;,清朝时期,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中日交往基本断绝;晚清时期,中国以黄兴、蔡元培、陈独秀等为代表留日学生,
4、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革命思想的传播。,(1)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也积极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提倡“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成为亚洲的强国。 (2)在向帝国主义过渡后,日本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矛头对准了朝鲜和中国。,近代日本西化,国力全面超过中国,明治维新与工业革命成为推动日本发展的关键,日本侵华概述,1874年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通过签订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和台湾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北京大肆抢劫,并获得大量赔款1904年挑起日俄战争,从俄国手中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即南满铁路
5、)1915年乘袁世凯复辟帝制之机,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夺取了山东和青岛,取得了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霸占东三省,并建立伪满洲国,实行殖民统治;又先后发动“一二八”事变和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1937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侵华,在政治上进行殖民统治,经济上进行殖民掠夺,思想文化上实行愚民同化政策。,两次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创痛,1894189519311945,冷战对抗(19491972年),战后美军以“盟军”名义,对日单独占领,东京审判对一些战犯免于起诉,保留了天皇制。企图利用日本控制东亚,遏
6、制共产主义。日本在美国的操纵和支持下,大力发展经济。在对华问题上,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周恩来总理对中日交往关系史的概括,周恩来总理概括为“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 1972年 9月29日建立两国间外交关系周恩来总理会见了田中角荣首相。,(二)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关系,1.从1972年至1989年2.从1990年至2000年3.从2001年至2006年4.2006年以来的中日关系,1.从1972年至1989年,1978年10月23日上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与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在日本首相官邸互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1978年10月23日,邓小平副总理和夫人卓琳在日本皇宫与裕仁天皇
7、和皇后良子会见,2.从1990年至2000年,1992年10月2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并宴请了日本明仁天皇和皇后美智子,1998年4月21日,正在日本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与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东京首相官邸会见。,3.从2001年至2006年的中日关系,小泉纯一郎执政期间连续五年参拜靖国神社。使中日关系达到最低点,出现“政冷经热现象” 这是自72年中日建交以来,这是两国关系最糟糕的时期”,2005年4月23日晚,刚刚参加完亚非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下榻的饭店会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 新华社记者刘建生摄,2004年中国民众的对日亲近感
8、调查结果,二、中日关系的发展现状,(一)总的状况(二) 2006年后中日关系发展状况,(一)总的状况,总的来说,友好是主旋律。具体从三个方面看: 1.从政治上看 2.从经贸发展看 3.从文化交流看,1.从政治上看,两国先后发表了四个确定中日关系基础的政治文件。,1972年9月27日晚毛泽东主席将一部楚辞集注作为礼物,赠送给田中角荣首相,2.从经贸发展看,20世纪80年代,中国主要向日本出口原油、煤炭等资源和农副产品等初级产品,以换取日本的机械设备、汽车、家电、钢材等。 进入90年代以来,工业产品出口占中国对日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初级产品为中国对日出口主力产品的格局已经转变。2006年,中国对日
9、本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和音像设备及其零部件、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贱金属及其制品、食品饮料和烟酒制品等。中国从日本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和音像设备及其零部件、贱金属及其制品、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光学和医疗等仪器设备等。,日本从中国进口十大商品类别(2004年),3.从文化交流看,2007年4月至11月,中日举办了文化体育交流年活动。温家宝在贺词中说,一年来,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举办了近300项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温家宝总理出席在东京举办的“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中方开幕式,(二)2006年后中日关系发展状况,1.“破冰之旅”2.“融冰之旅”3.“迎春之旅”4.“暖春
10、之旅”,1.“破冰之旅”,(1)中国政府邀请安倍晋三访华的前提 (2)安倍晋三访华的成果,2006年10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中国政府邀请安倍晋三访华的前提,2006年10月6日,安倍晋三在接受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各党代表质询时,承认继承“村山谈话”精神,是安倍晋三访华的重要前提和条件。,(2)安倍晋三访华的成果,上任13天后,安倍晋三实现了正式访华。这是日本首相第一次把中国作为上任后第一个出访的国家,也是5年来日本首相对中国的首次访问; 打破了中日关系僵化的局面; 将中日关系的定位: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到“战略互惠关系”。,2.
11、 “融冰之旅”,“融冰之旅”的任务,确认“战略互惠关系” 的内涵。,行程安排,11日:同安倍首相举行高峰会谈; 12日:上午:同众议院、参议院议长会谈,在参议院发表演讲;下午:会见日本明仁天皇,出席日中双方共同举办的高层经济对话会,并会见日本各政党党首; 13日:参观京都西郊岚山;访问日本农户;和京都立命馆大学学生进行交流;参观京都著名的西京棒球场,和日本的青年学生打棒球;晚上乘机回到北京。,双方还拟订了改善中日关系具体的行动计划,中日联合新闻公报中的具体政策可大体概括为“启动一个机制”,即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推进六个领域”,即节能、环保、金融、能源、信息通信、高新技术合作,“加强两个层面
12、”,即投资和经济合作。,3.“迎春之旅”,福田康夫首相应邀访华。 在北京大学发表的演讲中,他表示,只有认真看待过去,并却勇敢而明智的反省该反省之处,才能避免今后重蹈覆辙。,12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养源斋会见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迎春之旅,4. “暖春之旅”,访问期间,中日双方领导人就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广泛共识,双方发表了两国间的第四个政治文件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暖春之旅”,胡主席提出发展中日关系的六点建议,一、巩固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二、加强战略互信;三、深化互利合作;四、增进两国人民感情;五、建立健全各领域合作机制;六、扩大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
13、的合作。,2008年5月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在日本皇宫会见日本天皇明仁和皇后美智子。,5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东京早稻田大学出席2008日中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这是开幕式后,胡锦涛与日本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握手。,5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东京早稻田大学出席2008日中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这是开幕式后,胡锦涛、福田康夫和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王楠、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合影。,中日东海开发达成原则共识,2008年6月8日,中日两国政府同时宣布,双方就东海问题达成原则共识。,5.麻生太郎访华
14、,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京举行访华记者招待会。会上麻生首相宣布此次访华在经济、节能环保与信息技术领域合作、促进两国人民交流等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6.鸠山由纪夫,鸠山由纪夫,日本政治人物。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后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工业工程学,取得博士学位。他8次当选众议院议员,2009年8月30日,鸠山由纪夫带领民主党在众议院选举中取得历史性的胜利,终结了自民党长期的执政地位。9月16日,他当选日本首相。,政治思想,第一,友爱外交; 第二,修改宪法; 第三,“慰安妇”问题 ;第四,日本战争罪行问题 ;第五,靖国神社问题; 第六,中国西藏问题。,对华政策,三利:重视中国 ;历史问题 ;两党沟通 。三弊
15、:领土纷争 ;人权话题 ;对华军售 。,三、中日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一)主要问题(二)其它问题,主要问题,1.历史问题2.台湾问题3.东海问题4. 钓鱼岛问题,1.历史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2.台湾问题,历史原因:台湾曾经50年被日本殖民统治; 现实考虑:台湾海峡日本视为海上生命线。,3.东海问题,中主张:“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 日主张:“中间线”划分法 两者相差约30万平方公里 自2004年10月开始中日就东海问题进行磋商 中国提议两国联合在东海开发天然气田,4. 钓鱼岛问题,钓鱼岛争端的由来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在1894年之前,日本对此没有争议。 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
16、约,清政府被迫将台湾及其附近岛屿包括钓鱼岛等割让给日本。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被日本占领的台湾、澎湖列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回归中国,但日本将钓鱼台诸岛同琉球群岛一起让美军占领。 1971年,美国和日本正式移交琉球的行政主权,由日本政府接收。钓鱼岛诸岛正式随琉球交给了日本。 1978年中日谈判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时,邓小平表示钓鱼岛问题可以“搁置争议”、“先放一下,以后解决”。,钓鱼诸岛是由8个无人岛组成,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北小岛、南小岛、大北小岛、大南小岛等,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岛屿周围的海域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五个台湾本岛面积。,飞濑岛,(二)其它问题,日本扩军问题慰安妇
17、问题在华遗留毒气弹的问题日本右倾化战争赔偿问题修改和平宪法问题,四、后危机时代的中日关系,(一)日本的变化(二)我们的对策,(一)日本的变化,目前看来,民主党在外交上与自民党对比鲜明。由于普天间基地、美日核密约等问题,日本对美外交遇到困难,而对华的外交则比较有顺利,主要在于鸠山表示首相任期内绝不去参拜靖国神社,同时承认日本确实侵略过中国,这种表态我们比较能够接受。但鸠山的良好表态,并没有解决中日间的结构性矛盾。例如东海问题、钓鱼岛问题,未来肯定还是会爆发。最近,冈田外相提出,如果中国继续单方面开发春晓油田,日本也将采取相应措施。态度强硬,这在以前自民党政权中都很少见,说明民主党在具体利益上不会
18、有半点退让。,(二)我们的对策,一个是抓住机遇。既然日本提出要建立“东亚共同体”,对美要对等,要跟亚洲推进更密切的伙伴关系,这是推动中日关系的机遇。鸠山这样做是看到整个世界格局力量对比的变化,日本再不能对美一边倒,而是要两条腿走路。目前,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框架中还缺少实质内容,日本政府忙于处理内部危机,我们不妨把握先机,提出创意,掌握中日关系的主动权。 另一个我们也要冷静观察,因为民主党的变数比较多。,五、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一)中日关系发展的有利因素(二)中日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三)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四)胡主席主席提出发展中日关系的六点建议,(一)中日关系发展的有利因素,1.国际形势的变化
19、为中日关系的稳定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2.中日间卓有成效的经济合作作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3.历史文化上的相通为中日关系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二)中日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对历史的认识问题;关于台湾的问题;关于领土的问题等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发展。,(三)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1.正确处理中美日关系,推动中日关系友好合作的发展; 2.中日关系将在合作与摩擦中发展,友好合作是基本走向;,1.正确处理中美日关系,推动中日关系友好合作的发展,中美日“三角”关系“与强者为伍”,日本航空自卫队“爱国者” 防空导弹,2.中日关系将在合作与摩擦中发展,友好合作是基本走向,“合则两利
20、斗则两伤”。 中日关系对两国都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以和为贵”。,(四)胡主席主席提出发展中日关系的六点建议,一、巩固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二、加强战略互信; 三、深化互利合作; 四、增进两国人民感情; 五、建立健全各领域合作机制; 六、扩大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专题小结,中日关系是重要的双边关系;四个联合声明是发展中日关系的基石;能否正确地认识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的本质;从历史、大局、未来角度思考和解决中日关系中的问题就是战略高度的基本体现;“正视历史,面向未来”是中日关系发展的原则;“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是解决中日关系问题的政策;“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是中日关系发展的崇高目标等。,思考题,1.2006年后中日关系的发展状况如何?2.中日关系发展的基石四个联合声明是什么?3.中日关系之间有哪些问题影响着双方?4. 该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 5. 胡锦涛提出发展中日关系的建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