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燃料及其燃烧复习课说课 常松 三新学校 一、 学情分析 本章内容主要延两条线展开 ,第一条线索 属于 STS 性质的内容 ,从学生的生活及认知水平出发进一步认识燃烧的化学本质 ,呈现一系列接近他们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如 :自燃、爆炸、 灭火原理 、燃料的充分利用、 化学燃料与能源等。帮助学生 认识身边生活、生产中的化学现象,初步学会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感悟节能环保、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体会 内因和外因之间的辩证关系 。 第二条线索从学生熟悉的碳与二氧化碳为突破口,围绕碳单质、碳氧化物及碳酸钙的性质与用途、二 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展开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学习,其中穿插了几个
2、初中化学重要的概念如:同素异形体、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 此部分内容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初中化学的许多反应都与碳和碳的氧化物以及碳酸盐有关,这部分内容是学 生以后学习化学反应的基础 。因此, 关于碳的单质、 CO2和 CO 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碳酸钙的性质和用途 的复习与巩固 , 帮助学生建立此部分内容的有意义联系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 经过两个多月的化学学习,九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核心的化学现象与化学原理,也能运用一些简 单的化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但我们也看到由于九年级学习任务 较 重, 大部分学生出现了被动学习现象 , 对化学用
3、语的掌握也 是不容乐观的,由于本章涉及众多的化学反应, 我还认为复习本章内容是学生锤炼化学方程式的 契机 之一 。 因此制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参照教材 129 页及教师提供的概念图半成品,小组合作完成本章知识脉络图; 掌握 碳单质、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及碳酸钙 的性质 与用途 , 尝试从微观角度分析金刚石与石墨、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性质的不同 ; 能区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 图示法建立化学知识间的联系; 观察并描述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到化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问题的重要意义; 感受到化学知识的系统美。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4、掌握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熟练准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 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及转化途径。 难点:其中也是复习的难点。 二、教学策略与过程分析 在复习本章之前,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但这些 知识是零散的。必须帮助学生对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帮助他们构建 整体有序的 认知 结构;同时,要拓宽知识面,提高运用能力和迁 移能力。 本节课的设计上教师 以二氧化碳为学习线索, 设置多种有意义的活动 ,帮助他们穿针引线,将零碎的知识 有效整合。另外,2 本章内容是在 学习化学方程式书写之后, 很多学生对已学过的化学方程式还借助于机械的记忆, 书 写不是很熟练,因此教师 必须让学生当场 书写并
5、及时评点矫正,帮助他们打下扎实的基础。 为了在复习课上 构建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在复习本章内容时,教师 带着激活课堂的意识, 设置层层递进的学习情境,推陈出新, 我想会获得较好效益。 1、 猜谜语 ,导入复习内容。 谜语: 小精灵遇险 小精灵很寂寞,少年宫里去玩乐。 一头扎进紫水中 ,紫水变得红彤彤。 忽然感到浑身热,来到空中急匆匆。 学生读完谜语,老师提出以下问题: 小精灵是什么物质,你猜的依据是什么? 谜语中含有几个我们已学过的化学反应,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探究, 拓展延伸 在学生正确书写两个化学方程式之后,教师继续追问:紫水变红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呢
6、?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可拿出三朵用石蕊处理好的干燥的纸花及实验用品,请学生设计实验并上台展示。 3、 迁移情境,辨析不同 在学生 盎然兴趣之际,教师再进一步提出问题: “小精灵”扎入石灰水中 ,命 运 将如何? 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什么物质可以将小精灵从石灰水中救出来?请 再 写出化学方程式。 如果小精灵是小妹一氧化碳,扎入紫水中,紫水能变红吗?扎入石灰水中石灰水能变浑浊吗?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 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讨论,学生 可以将二氧化碳的性质及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区别牢牢地记住了。 在此将问题情境进行迁移和拓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知识整合能力和迁移能力。 4
7、、 由点及面,构建联系 通过三个环节的复习,学生已把本章所学的 大部分 化学反应 进行了回顾,为了活 跃课堂气氛,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已经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 都涉及到二氧化碳,然后展开一个小的竞赛,比一比哪位同学能写出更多的涉及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投影 仪上进行展示与评价,激励学生巩固碳的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 的兴趣。 在评价学生书写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引导,能否用图示表示碳的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联系。鼓励大家小组合作画不同物质间的关系图,教师适时指导评价。 学生通过上述活动初步 找到了整理知识间联系的一些方法,最后鼓励他们小组合作 完 成教师提供的学习卡 即
8、 补充 完整 教师提供的本章重 要知识点关系图 。 5、 巩固 练习,突出重点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投影评价 后,根据教学中已掌握的学生易错的知识点精选课堂练习对本节教学内容及时训练与反馈,纠正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例如:( PPT) ( 1) 、 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3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 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的着火点以下 D水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质 ( 2) 、 下列物质中,被称为理想 “ 绿色能源 ” 的是 A氢气 B天然气 C无烟煤 D石油 ( 3)、 已知二氧化氮( 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现在盛有二氧化
9、氮气体的圆底烧瓶中投入少许木炭,按图装置好。试说明为什么红棕色消失,水会进入烧瓶? ( 4) 如何区别 CO 和 CO2?有哪几种方法?并说出区别的理论依据。 ( 5) 展示长期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壁为什么会变得不透明 ? (追问:与哪句著名的诗歌相符?如何清洗?) ( 6) 猜一猜谜语:小二黑不团结,高温夺宝很激烈。 一个得宝逃跑了,一个失宝在流血。 讨论:小二黑指我们学过的哪两种物质? 它们各承担什么角色? 夺宝中的“宝”是什么? 请写出 谜语中的反应。 通过以五个充满趣味性的活动, 每一个知识点的再现, 都设计了喜闻乐见的复习情景;每一个情景的注入都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
10、记忆;每一个旧知的巩固都伴随新知的拓展、思维的迁移。这种理科文教的方式,让学生的兴趣与日俱增,课堂精彩无限。 三、 学法指导及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注重化学方程式书写技巧的巡回个别指导; 2、注意探究实验设计及观察方法的集体指导 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师精心设置的化学实验,学会全面的描述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的方法。教师注意以下三 点的指导: 在实验之始,要向学生提示对比实 验需控制变量 。 要重视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完整而准确地叙述。 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化学本质。 3、 多感官协同, 提高建构效率 就是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同时并用,把耳听、眼看、脑想、手写等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本节课中学生要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因此需要多种感官同时开通。教师应做好以下指导: 指导正确使用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学习卡; 指导学生正确观察、记录; 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指导学生 用图示法做笔记建构知识点间的有效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