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教学法及活动设计.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331763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8.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教育教学法及活动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环境教育教学法及活动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环境教育教学法及活动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环境教育教学法及活动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环境教育教学法及活动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環境教育教學法與活動設計,1,教材撰稿者:劉冠妙/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 劉思岑/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及管理研究所副教授,2,簡報大綱,透過這個簡報,你將明白只要懂得運用環境教育教材資源及教學場域,提供適合目標對象的教學活動一點都不難。Why? 環境教育的起源與發展What? Who? 了解不同對象的需求How? 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與活動What and Where? 有哪些場域、單位或環境教育教學法相關參考書籍可以協助我呢,2,3,4,環境教育的目的(objectives),環境教育的目的(objectives)(Belgrade Charter, 1976)覺知:幫助個人或團體

2、覺知或敏感於環境和相關的問題知識:幫助個人或團體對整體環境的基本了解、和它相關的問題及人們在當中重要的責任與角色。態度:幫助個人或團體建立社會價值、強烈的關懷環境之情、有動機參與環境保護和改善的行列。技能:幫助個人或團體建立解決問題的技能評價的能力:幫助個人或團體能以生態、政治、經濟、社會、美學、教育評量環境項目和教育計畫。參與:幫助個人或團體發展一種對環境問題的責任感和急迫感,以確定有適當的行動解決問題,5,教育的環境意涵為何?,與環境主題或議題相關。 結合各種不同領域(科際整合)的學習。 符合學習者需求、興趣和動機的訊息。 終身學習的過程。 提供正確並有事實根據的知識。 促進批判性與決策性

3、思考,並以解決問題為目的。 視情況運用室內或戶外環境作為學習場域。,6,環境的價值6E,Ecological services生態功能,Economic output 經濟效益,Esthetics美學,Ethics 倫理,Education 教育,環境,Experiences 體驗,價值,7,WHAT is 環境教育,為環境而學習 (Learning FOR the environment):環保保育教育:污染防治、生態管理在環境中的學習 (Learning IN the environment):戶外教育:自然體驗、探險教育有關環境的學習 (Learning ABOUT the enviro

4、nment):自然教育:生物學、生態學、地球科學,8,了解不同對象的需求,環境教育的實施對象包羅萬象,你可能會面對不同年級有學習目標的學生或班級有自主學習能力的成人希望輕鬆愉快的參訪者你想推廣環境教育觀念的普羅大眾,9,環境的教育/解說/傳播之區別,10,了解學童的認知發展皮亞傑(Piaget)的認知發展階段(引自林生傳,1994),11,環境教育的內容,覺知:協助個人和社會團體獲得對整個環境及其相關的問題的意識和敏感度知識:從環境中獲得多樣化的經驗,並對環境、其問題、人類角色、責任的瞭解價值、態度:環境的社會價值、關切感、並有主動參與的意願技能:解決問題及合作的技能參與:採取適當行動去解決問

5、題,年幼的學習者,年長的學習者,12,環境教育的教學重點,13,成人學習的動機(Boshier, 1971),求知興趣(cognitive interest)職業進展(professional advancement)逃避或刺激(escape/stimulation)社會服務(social welfare)外界期望(external expectation)社交關係(social relation),14,成人與兒童學習間的差異,成人想學習立即能派上用場的事物;而孩子們所學的則被期望終身受用。成人將豐富的經驗帶入學習;相較之下,孩子們的生命經驗是受到限制的。成人知道自己想學什麼;而孩子們不知道

6、。所有成人學習方式不同、效率也不同;孩子們的學習方式不同,但他們在發展的階段上是類似的。,15,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與活動,教學方去可以說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所採用的教導方式及學生的學習方式。思考啟發取向探究教學法、問題解決教學法、創造思考教學法(含腦力激盪法)、批判思考教學法、STS教學法情意陶冶取向道德討論教學法、價值澄清法、角色扮演法、欣賞教學法實作取向練習教學法、發表教學法、設計教學法合作取向協同教學法、合作學習教學法、個別化取向精熟學習法、IGE個別化教學法、凱勒式教學法、自學輔導法,16,永續價值環境行動感動省思具備知能多元體驗,解決問題創作體驗模仿操作對話訪問看

7、到具象聽講閱讀,環境教育,參與 技能 態度 知識 覺知,多樣方法,多元呈現,17,講述法,優點:經濟方便,適用於知識結構完備繁多的學門。缺點:忽略學生的認知發展及學習動機、缺乏師生間的互動、容易養成學生被動學習注重記憶的習慣。,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團隊專業成長研習照片提供:劉冠妙,小組討論,可由教師或學生主持藉學生間相互影響,引導學生思考尤其適合爭論性問題會場不要為少數人把持,人人有發言機會可先將發言要點寫下培養公共場合發言之技術學習接受他人意見以修正自己觀點,18,19,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樹人計畫課程照片提供:劉冠妙,運用圖鑑進行溪流生態調查照片提供: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20,運用圖鑑進行

8、溪流生態調查照片提供: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教師研習計算樹高拍攝者:蔡木寬,21,創造思考教學法,腦力激盪的基本原理只專心提出構想而不加以評價。 不局限思考的空間,鼓勵想出越多主意越好。具體原則延緩批判,禁止批評 歡迎自由運轉異想天開構想(idea)越多越好 統合與改進,國立台灣博物館青少年生物多樣性俱樂部課程世界像一張網照片提供:劉冠妙,22,運用腦力激盪提出可能的教學內涵圖片來源: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腦力激盪,提出問題,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提出各種解決方案,鼓勵每人都可提出多項方法,並不批判各方法,等到收集到充足的方法後,再做優劣勢判斷以決定最佳方法。可讓學生練習如何集

9、中思想。,23,STS教學法(1/2),所謂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科學-技學-社會)教學,是以學生日常生活中或社會上所發生與科技有關之問題為主題,讓學生自己主動設計解決問題的學習策略;教師站在指導者的立場,指導學生學習。學習活動具有下列特徵:(a)以學習者為中心(b)以問題為中心(c)根據學習者的已有知識(d)連結於教室外的世界(e)連結於社會、文化和環境相關議題(f)培養能作抉擇及解決問題的高層次思考和(g)鼓勵個別學習,同時鼓勵合作學習,以提昇倫理及社會價值觀。,24,STS教學可行的教學步驟和技巧要求學生收集一些值得做研究的問題分組各組收集個人所提

10、出的問題,討論後,提出待研究議題清單分組報告質詢各組決定最後的研究議題各組提出研究計畫書進行觀察或實驗以收集資料分析資料並撰寫報告結果報告,STS教學法(2/2),25,26,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提供,27,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提供,28,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提供,29,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提供,30,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提供,31,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提供,32,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提供,33,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提供,34,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提供,35,閞渡自然公園進行水質檢測活動照片提供:劉冠妙,價值澄清法:辯論會、角色扮演、兩難困境,36,價值澄清法,理念主張為並沒有所謂絕對正確或錯誤的價值。價值是經

11、過個人澄清、檢式的過程建立其價值體系。強調價值必須是由選擇、反省、行動所形成。價值教學法的模式及步驟1.呈現價值主題:教師呈現價值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及討論。2.價值的澄清:討論相關價值觀點,角色扮演策略評估並演示解決問題的方式。 3.價值指導:引導學生兩難困境問題討論,從正反兩面探討每一個解決方式可能造成的結果。 4.評鑑:學生選擇問題解決的方式,解釋和檢討其所選擇的答案,並付諸行動於生活中。,37,辯論法,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支持論題,另一組持反對意見。兩組輪流派代表上台發言,每人發言時間以不超過3分鐘為原則。論題必須是現實的爭議性題目。每個人都可能提出他的觀點。,38,39,角色扮演法,指

12、透過故事和問題情境的設計,讓學生在設身處地的情況下,嘗試扮演故事中的人物,然後再由團體的共同討論,及再扮演技巧的運用,幫助參與者練習各種角色的行為,以增進對問題情境的認識和洞察。設定某種情況,讓學生扮演各種角色,譬如討論鎮上設置垃圾場的位置,商人、議員、主婦、衛生隊員、鎮長都可自由發言。,劇場、角色扮演、說故事照片提供:劉冠妙,40,照片提供:劉冠妙,41,批判思考教學法,指著重在決定何者應當相信或應當去做的反省性及合理性思考,並正確而合理地反省、分析與評價,據以引導出實踐行動的能力。,國立台灣博物館青少年生物多樣性俱樂部活動:蒐集充足資料,做出個人判斷照片提供:劉冠妙,42,你對環境有什麼期

13、許呢?照片來源: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43,道德討論教學法,討論假設的或真實生活的道德兩難式困境故事,闡述故事的道德問題,辨明其中的道德觀點,以刺激學生對道德衝突情境的興趣,促成道德認知結構的發展。步驟:引起動機呈現故事提出兩難困境問題並分組分組討論團體討論結束討論。注意:教師不做公開報告,以免被讓會標準答案。,44,實作取向練習、發表、設計等,日本林業實作課程,以及實作後的一字心得分享照片來源:劉冠妙,45,國立台灣博物館青少年生物多樣性俱樂部活動照片來源:劉冠妙,羅東自然教育中心戶外教學觀察分享照片來源: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46,其他教學法DIY,花蓮海鯨號舉辦的後山精靈體驗營DIY

14、活動照片來源:劉冠妙,47,日本農場舉辦的DIY奶酪及飯團活動照片來源:劉冠妙,環境戶外教學:戶外參觀、機關內戶外活動、野外觀察,48,把學生帶到社區練習使用GPS系統,學習如何利用衛星定位建立社區文化景點地圖遊客前往金瓜石旅遊,發現一塊特別閃亮的石頭,因而提出金礦形成的問題由教授帶領,一群大專生飛到美國落磯山國家公園,參與魔鬼訓練營,從一開始的活動設計,到實際的攀岩泛舟,一次全體驗在職老師參加暑期進修,在茶山部落認識當地的樹木與花草,並了解當地鄒族文化三年級老師利用暑假帶班上學生到花蓮做四天三夜的露營活動,學生們學習釣魚,野炊,露宿於星空之下長青會舉辦一年一度的會員活動,帶到森林遊樂區,一群

15、人透過自然步道健行,呼吸新鮮空氣,聆聽蟲鳴鳥叫一群對台灣帝雉有興趣的學生,帶著照相機,跑到南投的山裡,追隨帝雉的排泄物,嘗試拍到鳥兒的倩影,增進野營教育,增進探險教育,增進自然教育,提供特殊族群機會,增進環境教育,增進科學教育,促成區域課程,何謂戶外教學?,49,戶外教學的功效,學習效率基本慨念寫實性教學覺察環境自然欣賞環境素養娛樂體驗,50,戶外教學設計考量,教具,時間,場地,科目,目標,戶外教學,對象,51,戶外教學基本技巧,直接面對主題, 詢問與解決跨越學校,延伸教學 探索式教學:不要講授探索式學習 (clue chart, trail design)詢問 (field trip gui

16、de sheet)解決/解釋問題 (only yes/no answer),52,詢問技巧,回憶性的問題計算、描述、辨識、配對、觀察、回想、揀選過程方法性的問題分類、比較、實驗、解釋、組合、推論、順序應用性的問題原理應用、評估、推測、假設、判斷、預測、理論化,53,戶外教學時教師的角色,不需提供標準答案,但要懂得“引導學習”, 並且與孩童一起扮演學習者的角色,鼓勵學童觀察,提出問題,並蒐集資料以獲得答案。,最佳授課時機,來自於 “學生質疑” 或 “非預期的事件、景物”,皆為戶外教學珍貴的時刻,54,季節性主題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地景生態特色丘陵溪谷野生動物天文岩石鳥類環境品質水資源土壤,科目數學

17、語文社會自然地科衛生、體育、休閒藝術,針對不同情況可設計的內容,55,流水學習法,美國的自然教育家約瑟夫柯內爾(Joseph Cornell)所創立的一套學習及體驗情意自然的教育理論。 第一階段喚醒熱忱 (Awaken Enthusiasm)第二階段集中注意力 (Focus Attention)第三階段直接體驗 (Direct Experience)第四階段分享啟示 (Share Experience),56,模擬遊戲,57,PLT-#63 Tree factory(1/3),如何生存?需要什麼?不能動,那如何取得食物?需要的水從哪來?如何得到水?如何得到食物?如何抵擋風吹?,58,PLT-#

18、63 Tree factory(2/3),樹的構造Leaves:光合作用Trunk and branchesHeartwood心材:支撐Sapwood邊材:將水和養分從根送去葉子Cambium形成層:形成內外其他部分Phloem韌皮部:將醣份和養分從葉子(根儲存)送到樹木其他部分Bark樹皮:保護Roots:吸收水分、養分和抓地Taproot主根Lateral roots側根,59,PLT-#63 Tree factory(3/3),變成大樹哪個部份在中心並且提供支撐力量?心材(站中間/威武樣)哪個部份輸送水份?邊材(手環心材/水流動動作)邊材吸的水分從哪來?根(坐和躺下手張開/吸水聲)邊材把

19、水送去哪裡?葉(心材牽線給葉子/吃東西光合作用動作)葉子做成的食物由誰傳送?韌皮部(手圍大圈/手收和放食物動作)誰變成邊材和韌皮部?形成層(站在邊材和韌皮中間/手左右搖擺)誰保護樹木?樹皮(面朝外最外層/武裝樣),60,PLT-#27 Every tree for itself,樹木變多種植間隔變小遇到乾旱大樹遮蔽陽光土壤貧瘠,61,經常採用教學法及活動方式花木領養、環境主題活動及教學(如市樹花票選活動)、環境學習棲地營造、生物棲地營造、環境學習步道及步道手冊、社區營造參與,62,綠色學校,參訪後發起全校實施廚餘回收與落葉堆肥,植樹節活動,節能減碳一起來,63,參考自綠色學校網站,花園馬賽克,

20、64,Photos provided by Professor Matt Kaplan,社區地圖,65,臺中市何厝國小提供,Landuse Mapping,Treasure Hunt,Model Building,“Walk about-Talk About”,社區規劃與走讀,66,Photos provided by Professor Matt Kaplan,67,其他教學法自然體驗型,日本KEEP農場提供的自然體驗課程照片來源:劉冠妙,68,其他教學法戶外教學型,搭配學校教學需求進行戶外教學照片來源:劉冠妙,69,其他教學法野外活動型,日本的野外活動(如單車)強調安全裝備及行前檢查照片來

21、源:劉冠妙,70,野營、露營創造人與人、人與自然的互動機會照片來源:劉冠妙,71,其他教學法服務學習or工作假期,工作假期或服務學習,讓參加者在理論中實踐,在做中學習。照片來源:劉冠妙關渡自然公園,72,慎選教學方法,依據教學目標選用教學方法(認知、情意、技能等)依據學習者特性選用教學方法依據教學內容與環境選用教學方法依據教學者專長選用教學方法注意:教學活動各具有某些特質,雖然其教學所能達到的目標可能彼此之間都有相互包含的成份,但是卻各有自己想達成的焦點目標。,73,什麼教材資源是你可以參考的?,想了解環境教育,你可以參考。全球重要的環境教育著作專業但是好懂的環境教育專書實用有趣的環境教育教材

22、重要而且實用的環境相關網站當然,你也可以自行蒐尋市面上各種科普書籍善用自然環境資源進行教學,74,專業好懂的環境教育專書,周儒、呂建政譯(1999)。戶外教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戶外教育領域的經典之作。這本書撰寫在幫助學習並瞭解在戶外可進行之各年級、各科目的基本學校課程,並期望協助提供學如何在戶外教學的有效指引。,周儒編譯(2003)。環境教育最佳實務準則。臺北市: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此書(Best Practices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Guidelines for Success)翻譯自美國俄亥俄州俄亥俄環境教育2000推動委員會(Ohio

23、EE 2000 Steering Committee)的出版資料。對環境教育有興趣的大眾而言,此書以簡要的文字說明,是環境教育專業人員人手一本,重要的入門書籍。,周儒、張子超、黃淑芬譯(2003)。環境教育課程規劃。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原著出版年:1994)。本書是美國威斯康辛州出版的環境教育課程指導,內容包括哲學理念、教育目標、教學理論、教學策略與評量等。本書提供了一個州級的、完整的、廣泛性的、全區的大型方案計畫,並持續加以實施,值得環境教育主管單位借鏡參考。,75,實用有趣的環境教育教材,1 藍字為妙妙個人加註之書籍簡介及個人心得,請各單位斟酙參考。_,大地旅人環境教育工作室(200

24、7)。KEEP K-12能源教育電子書。臺北市:大地旅人環境教育工作室、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http:/eeweb.tnc.edu.tw/k12/index.htm適用於幼稚園到高中的能源教材,包含:我們需要能源、能源的開發、能源開發的效應、能源的管理。運用此教材,你將明白能源經濟、環境或政治議題,而是影響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互與能量轉換的重要媒介。本教材目前僅以電子書型式出版。,中華自然資源保育協會(2004)。大地圓舞曲探索森林的30個活動。臺北市: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本書與森林遊蹤探索森林的30個遊戲同屬林務局編印的活動手冊。內文的活動設計以森林為主軸,運用自然體驗的精神,強調結合感官體驗

25、、親身觀察、藝術、人文、想像力等方式接近大自然,在自然中獲得美好的經驗。本書另附有一本活動單搭配文中活動共同使用。,76,張老師文化出版一套四本約瑟夫柯內爾(Joseph Cornell)的體驗自然書籍,包括:探索大地之心、傾聽自然、共享自然的喜悅、與孩子分享自然。其中,探索大地之心以固定的自然環境場域為據點,進行長期觀察的教學活動,適合高年級學生長期觀察;傾聽自然則是以一天一篇文學作品引領閱讀者領略自然之美,適合作為成人自然體驗的引導活動;共享自然的喜悅及與孩子分享自然,則強調體驗自然活動的教學流程與方法,是台灣體驗自然活動帶領的重要參考書籍。,77,這兩套教材由世界自然保育基金會(Worl

26、d Wildlife Fund,WWF)所出版,台灣於2003年和2006年編譯出版。野生新視界教材關懷的不只是生物,而是全球的自然環境、經濟、文化、社會、以及人類的生存。教材共分為教師手冊和學生手冊兩本搭配使用,教學主題依序為生物多樣性是什麼、生物多樣性為什麼重要、生物多樣性現況、以及如何保育生物多樣性,總共有33個教學活動可以自由搭配使用。海洋生命則以海洋為主題的生物多樣性教學手冊。本教材用五大主題進行模組教學,包括:海洋生物多樣性概述、珊瑚礁、蝦子、鯊魚、外來種等。每一個模組約有4-5個單元活動,配合適當的戶外觀察,讓參與者對海洋生態與環境議題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世界自然保育基金會(20

27、06)。野生新視界生物多樣性基礎篇(教師學生)。臺北市: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世界自然保育基金會(2006)。野生新視界海洋生命。臺北市: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78,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Learning to Be,讓人與自然有個對話的機會學習與環境互利共生,照片來源: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參考文獻,方潔玫(譯)(2005)。Cornell, J.著。共享自然的喜悅(Sharing nature with children 2)。台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王佩蓮(1995)。各級學

28、校環境教育的內容與教學法。教育資料集刊,20,113-145。王順美(2004)。環境教育領域中的對話。環境教育研究,1(2),47-69。李文昭(譯)(2006)。Carson, R.著。寂靜的春天。台中:晨星出版公司,二版一刷。周儒 (1992)。環境教育基本概念建構的探討。中華民國第八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周儒(1998)。環境教育的神話與迷思。現代教育論壇(三):環境教育國小階段之角色探討,18-21。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立教育資訊館。周儒、呂建政(譯)(2008)。Hammerman, D. R., Hammerman, W. M., & Hammerm

29、an, E. L.著。戶外教學。台北:五南。,79,參考文獻,周儒、呂建政譯(1999)。Hammerman, D. R., Hammerman, W. M., & Hammerman, E. L.著。戶外教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周儒、張子超、黃淑芬(譯)(2003)。Engleson, D. C. & Yocker, D. H.著。環境教育課程規劃。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周儒編譯(2003)。環境教育最佳實務準則。臺北市: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林生傳(1994)。寂靜的春天。高雄:復文書局。林明瑞(1994)。國民小學環境教育概念研究。臺中市: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林靜伶、周儒(譯)

30、 (1989)。環境教育的教學模式。環境教育季刊,1, 29-38。許世璋、高思明(譯)(2007)。Tilden, F.著。解說我們的襲產(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楊冠政(1998)。環境教育。台北:明文書局。,80,參考文獻,楊冠政(2003)。環境教育。台北:國立編譯館。蘇宏仁(1997)。環境教育-教學法及學習方案之介紹。國教世紀,175,48-52。Boshier, R. (1971) .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of adult education participants: A facto

31、r analytic exploration of Houles typology. Adult Education, 21, 3-26.Stapp, W. B., & Polunin, N. (1991). Glob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oward a way of thinking and acting.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18(1), 13-18.UNESCO-UNEP (1976). The Belgrade Charter. Connect I(1), 1-2.,81,82,82,教材編撰人:劉冠妙副執行長、劉思岑副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