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基督教歷史與文化(1)導論,共同教育中心 鄭仰恩 教授,1,【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歷史是透視過去的明窗,當代歷史名家包斯瑪 (William J. Bouwsma) 在他所著可用的過去(A Usable Past) 一書中明確指出,歷史是可用的過去,是透視過去的明窗。包斯瑪主張,歷史應該如同水電一般,成為公共的資產 (public utilities),並成為轉化社會的助力。,2,包斯瑪的可用的過去,3,歷史是透視過去的明窗,引用哥德 (Goethe) 和尼采 (Nietzsche) 的觀點,包斯瑪指出,歷史不應該是少數專家的
2、所有品,它應該為社會大眾提供觀點並指引價值。尼采主張任何時代、文化,或國家,都和歷史有一種自然的關係,這關係應該使得歷史能對這些時代、文化,或國家之存在目的產生規範的作用。,4,觀點:歷史的智慧,什麼是歷史觀點呢觀點(perspective) 一詞是由看(specere) 和通過 / 透 (per) 所組成,意思是看得透澈。換句話說,善用歷史者才能看得透澈,看得透澈才能指引價值、改造社會。,5,歷史記憶的重要性,英國經驗哲學家柏克萊爵士 (Lord George Berkeley) 曾經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歷史記憶與重述的重要性。設想在一個無人曾經涉入的森林中,有一棵樹倒了下來,可是,如果沒有任何
3、人曾聽到它的倒下,那麼,就歷史記憶的角度來看,這棵樹的倒下可曾發出過任何聲響?,6,柏克萊爵士 (Lord George Berkeley),7,回到歷史現場,馬丹蓋赫返鄉記 / 軍士返鄉記曾於 1982 和 1992 年時,分別在法國和美國被搬上銀幕,大獲觀眾激賞。在法國,Le Retour de Martin Guerre。在美國,男兒本色 (Sommersby, 1993)Natalie Zemon Davis, The Return of Martin Guerre, 1983;中譯本:娜塔莉澤蒙戴維斯著,馬丹蓋赫返鄉記,8,軍士返鄉記(Le Retour de Martin Guer
4、re),9,男兒本色(Sommersby, 1993),10,回到歷史現場,尋找更深層的歷史意義 (the uncertainties, the “perhapses,” the “may-have-beens”)。十六世紀中古歐洲村民(villager) 的認同問題:他們的心境、盼望、感受、動機、價值觀,以及現實取向的生活態度與處事方法,充分展現歷史檔案中的人性特質。非文字資料的使用:通俗喜劇、法庭審判記錄、教區法庭記錄、犯罪記錄等。,11,奴隸 電影 歷史(Slaves on Screen),12,避免化約 / 簡化主義,何謂化約主義(reductionism)?In the philos
5、ophy of science, the belief that all fields of knowledge can be reduced to one type of methodology, or to one science, which encompasses principles applicable to all phenomena. (例如物理學?)歷史研究是錯綜複雜的 (with complexity)歷史 / 人文研究牽涉人性,具有色度(nuance),不是黑白或善惡分明的,13,貝拉 (Robert Bellah) 的心的習性,14,貝拉 (Robert Bellah)
6、 的心的習性,15,在當代美國文化的情境中,貝拉 (Robert Bellah) 和一群社會學家藉助對數千位一般美國大眾的訪談、研究,發覺一種可以以一位平凡女性席拉(Sheila Larson) 為代表的普遍心態 (Sheilaism),這可以說代表一種極端的個人主義宗教,是一種宗教走向隱私化(privatized faith) 的結果。,16,貝拉 (Robert Bellah) 的心的習性,貝拉 (Robert Bellah) 的心的習性,我信上帝,但我不是宗教狂,我已經不記得上一次去教堂是什麼時候了。上帝就是我內心的聲音,他會指引我如何做!總之,上帝就是要我們對自己好一點,多愛自己一點。
7、,17,基督教的興起(社會學觀點),18,葛德泰森那個加利利人的影子,19,研究基督教歷史的價值,簡要地說,基督教的歷史發展和西方思想史、文明史緊密交織、互動,認識基督教的歷史發展,不但可以理解一個世界主要宗教的思想和體系,更可以認識她對西方文明發展的深厚影響,包括政治、社會、哲學、文化、藝術、科學等。,20,基督教的多元性(diversity),歷史學者沃爾斯 (Andrew F. Walls) 及卡麥隆 (Euan Cameron)都指出,自初代基督教開始發展起,不同地區的信仰團體的禮拜形式、聖餐觀、經典 (Scriptures)、倫理關懷、生活方式、世界觀、信仰議題的差異性 (diver
8、gences) 與不同強調點 (emphasis) 等,自始就展現多元性。這些多元性的成因主要有二:社會文化情境的變遷、教會內部的張力(鐘擺原理)。,21,基督教的多元性(diversity),22,基督教的多元性(diversity),23,印度基督教之旅,24,25,印度基督教之旅,26,印度基督教之旅,27,印度基督教之旅,28,印度基督教之旅,29,印度基督教之旅,30,印度基督教之旅,31,印度基督教之旅,32,印度基督教之旅,33,印度基督教之旅,34,印度基督教之旅,35,印度基督教之旅,36,印度基督教之旅,認識論 (epistemology) 的課題世界觀的轉變,37,Pro
9、f. Neil Ormerold,38,Neil Ormerold:神學傳統及背後的哲學體系,柏拉圖 (Plato, c. 428-348 B.C.E.) 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 384-322 B.C.E.) 康德 (Kant, 1724-1804 C.E.) 黑格爾 (Hegel, 1770-1831 C.E.),39,馬克思 (Marx, 1818-1883 C.E.) 實存主義 (Existentialism, 二次大戰後) 詮釋哲學 (hermeneutic philosophy) 過程哲學 (process philosophy),40,Neil Ormerold:神學
10、傳統及背後的哲學體系,湯瑪斯孔恩 (Thomas S. Kuhn),41,哥白尼 (Copernicus),42,孔漢思 (Hans Kng):基督教的六個範型,初代基督教終末天啟典範 教父時期的希臘典範 中世紀羅馬天主教典範,43,孔漢思 (Hans Kng):基督教的六個範型,宗教改革運動更正教典範 現代啟蒙運動典範 隱約浮現中的普世教會典範,44,德國天主教神學家孔漢思 (Hans Kng),45,基督教歷史的四幅圖像,基督教歷史家 Langford 曾用四幅圖像來形容基督教兩千年歷史中的四個主要階段:教會征服了帝國(The Church Conquers the Empire) 指的是
11、基督教面對羅馬帝國之迫害且贏得勝利的初代時期。教會變成了一個帝國(The Church Becomes an Empire)則描繪了基督教王國 (Christendom) 逐漸確立並拓展的中世紀時期。,46,基督教歷史的四幅圖像,教會震驚了世界(The Church Shakes the World) 指的是人類社會全面革新變化的宗教改革運動時期。世界震驚了教會(The World Shakes the Church) 則描述了教會全面受到衝擊與挑戰的近代歷史階段。,47,古代基督教羅馬帝國希臘文化,48,基督教研究的三個基本向度,49,基督教和國家的關係,韋伯 (Max Weber), On
12、 Church, Sect, and Mysticism, Sociological Analysis 34 (1973): pp. 140-149,50,基督教和國家的關係,特爾慈 (Ernst Troeltsch),基督教社會思想史 國教派 (Church-type) 小派 (sect-type) 神秘派 (Mystic-type),51,特爾慈 (Ernst Troeltsch),52,基督教和國家的關係,國教派 (Church-type):視自己為完成上帝贖罪工作的救恩機構,藉著體制化的神職人員、聖道的宣揚、聖禮的施行將救贖的好處賞賜給個人,因此它廣納群眾,使自己與俗世適應,並尋求與國
13、家體制合作。,53,基督教和國家的關係,小派 (sect-type) :由嚴格信仰基督的人所組成的自願團體,他們與俗世脫離,組成小群,在自己人當中組成以愛為根據的基督教秩序,希望毫不妥協地實現登山寶訓的理想,並期待和準備上帝國的到來。,54,基督教和國家的關係,換句話說,國教派認定自己為基督的國,也就是在世界上見證基督復活主權的上帝國(kingdom of God),或至少是上帝國得以在世上不斷更新的方法;小派則視耶穌為上帝國的前導和引介者,因此傾向帶有末世論味道的千禧年說,並反對國家體制對福音真理的干涉,55,基督教和文化的關係,尼布爾 (H. Richard Niebuhr), 基督與文化
14、 Type 1:基督反文化 (Christ against culture)以初代教父特土良 (Tertullian)、托爾斯泰 (Tolstoy) 為代表。耶路撒冷和雅典有何關係?教會和學術院有何關係?,56,小尼布爾 (H. Richard Niebuhr),57,基督教和文化的關係,Type 2: 基督合乎文化 (the Christ of culture) 以諾斯底主義 (Gnosticism)、推行本色化的基督教為代表。試圖整合 / 融合基督信仰與在地文化,有時被批評為混合主義 / 融合主義 (syncretism)。,58,基督教和文化的關係,Type 3:基督超文化 (Chris
15、t above culture) 表現在游斯丁 (Justin Martyr)、多瑪斯阿奎那 (Thomas Aquinas) 之綜合性神學。,59,基督教和文化的關係,游斯丁:基督是最好的哲學!多瑪斯 / 多默:基督成全了文化! 神學成為眾學科之母(Queen of sciences)。,60,基督教和文化的關係,Type 4:基督與文化相反相成 (Christ and culture in paradox) 以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的基督 vs. 世界二元論(兩個國度論)為代表。,61,路德常問的問題:基督徒可以擔任劊子手 (hangman) 嗎?基督徒生活在世界裡的兩
16、種方式?(把靈魂留在企業門外!),基督教和文化的關係,Type 5: 基督改造文化 (Christ the transformer of culture)表現在奧古斯丁 (Augustine)、加爾文 (John Calvin) 的積極改造思想。上帝的主權 (sovereignty) 必須同時落實在神聖 / 世俗這兩個領域(現實人生的所有層面)裡。代表團體為清教徒 (Puritans):革命的聖徒!,62,基督教自身的發展,羅素 (J. B. Russell) 所謂的鐘擺理論 先知(靈的自由運行) vs. 秩序(體制) prophecy vs. Order基督教的組織架構 / 領導模式?韋伯主張從靈恩 / 魅力領袖(charismatic leader)的草創模式轉移到體制形式(institutional forms) 的過程。,63,羅素 (J. B. Russell),64,羅素 (J. B. Russell),65,古代基督教羅馬帝國希臘文化,66,版權聲明,67,版權聲明,68,版權聲明,69,版權聲明,70,版權聲明,71,版權聲明,72,版權聲明,73,版權聲明,74,版權聲明,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