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西南山地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传承发展与保护分析摘要:指出了在长期的山地生活中,西南山地各少数民族形成了本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以哈尼、苗族、侗族、仡佬和傈僳族等山地民族为例,提出了西南山地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传统及现代产业开发式、民俗节庆活动式,村规民约式,学校家庭式等传承发展与保护方法及路径。 关键词: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传承发展;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7015603 1 引言 西南山地少数民族是大山的民族,他们热爱大山,敬畏自然,在崇山峻岭、高山峡谷之间,长期的山地生活中,创造、积淀和传承了其民族的传统文化乃至传统生态文化。这
2、些传统生态文化和知识大多体现为其本民族的原始宗教文化,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采集文化、渔猎文化、花鸟文化,也夹杂在民俗节庆、音乐舞蹈、村寨布局、民族服饰、天文历法知识、禁忌习惯和制度之中。在开垦梯田的少数民族中间,还体现为梯田湿地文化和稻作文化。因此,挖掘、提炼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生态观念的合理内核,实现传统生态文化的现代转换,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元素,为当代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提供有益的借鉴。 22 产业开发式传承发展与保护 2.1 传统产业开发式传承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在物质层面,可以为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如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西南山地少数民族意识到农林间作是利用
3、森林的防护效应,实现农业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贵州苗族、侗族在低处河谷种稻,在高山上育林。苗族人采用枫竹混植、桐茶混种、农林间作、以耕代抚、以肥促林等农林开发模式,以减少病虫害,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分布于云南、四川的傈僳族村寨,有的采用芒果、石榴、核桃、枇杷与柴胡、金银花、当归、魔芋、甘蔗、早春蔬菜等农林混种、林下种养殖模式,有的采用棕榈、麻栎、香果、桤木与玉米、荞子、水稻、蚕豆、茶叶、蔬菜、小麦等传统农林混种、立体套作模式。根据清水江文书记载,苗族、侗族农林混种或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在唐宋时期就已有之,在明清时期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在长期的山地生活中,山地民族原始的
4、刀耕火种、轮作和休耕制度亦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和恢复,保持生态平衡。现在安宁河谷一带推行标准化设施栽培,推行稻菜轮作、粮菜套作和蔗菜立体套作等高效种植模式,实现特色蔬菜“春提前,秋延后” ,使特色蔬菜产业效益明显,成为四川最大的设施蔬菜基地。除林粮间作外,哈尼、侗、苗等山地民族开拓的梯田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止滑坡、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高山原始森林下沿等高线通过梯田坡沿湿地的建构,雨季缓解地表径流,旱季保障充裕的农田用水,可以将水资源长期保持在高海拔区位。所构建的“森林水系村寨梯田”四素同构的良性3循环复合生态系统,被认为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以及“山地农耕文化的典范” 。 在万物有灵
5、、礼敬万物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山地民族对大自然不妄自取获,不随意以刀斧向之,对山区林中产品的采摘,通常也是有选择分季节地进行。他们主要从山中采集山药、菌类、野菜、野果、地瓜根,捕获蜂蜜或飞虫来补充食物,作为生活的重要来源,以较少的获取维持着生存。这种包含着节制贪欲、适度索取、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自律意识,为林业开发及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及启示。林下经济是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加工业和森林旅游业,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通过构建农林牧渔各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促进效益的
6、提升和林业的长期发展。 2.2 现代产业开发式传承 在无霜期长、光热资源丰富的山区开发新能源、生物质能,实施农村能源建设项目,推广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伏提灌、太阳能热水器,其中太阳能提灌站可实现无耗能、无人化运行。发展农村小水电,改善农村能源结构,使用干净卫生的新能源,可以使群众不再上山砍柴。继续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和干热河谷生态修复工程。按照高山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通过招商引资,有的民族地区建立起国家级的现代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通过将养殖区产生的猪场废水粪便与生活污水进行分别收集,经过一体化厌氧处理器发酵厌4氧处理,沼气净化处理,产生的沼液经沉淀后流入厂区周边的
7、果园管道成为液体肥料,产生的沼渣经晾晒后又送入周边的果园作为有机肥使用。在猪沼果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作用下,不仅实现了生猪的规模化养殖,芒果、牧草、早春蔬菜等植物的种植也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通过构建种养平衡、农牧互动、生态循环、环境友好的现代农牧业发展体系,形成“养殖沼气种植”良性循环发展,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整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扶贫开发、高效节水灌溉、五小水利等惠农项目资金,运用现代农业装备和技术,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基础设施,完善高效节水现代农业支撑体系,推进产业化、品牌化和组织化建设,着力培育早春
8、枇杷、晚熟芒果、核桃葡萄、苹果石榴等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促进特色农业发展,推进山区农业向基地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专业化转变。促进农业基地景区化建设,开发观光农业和花卉产业、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促进农耕文化与生产要素有机结合, “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以古朴村落为形” ,促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互动,推动产村融合,一、三产业互动发展。 3 民俗活动式传承发展与保护 与民俗文化一样,传统生态文化只要还继续存在,就始终是生动鲜活的。作为民族民间文化,它的存在形态必须依靠本民族群众的实际参与,内化为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
9、组成部分,体现为特定文化空间下5的一种立体复合的能动活动。如果离开这种活动,其生命力便难以延续,无可避免地成为绝唱。 3.1 仪式、节庆式传承 民族节日可以集中展现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与艺术风貌,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弘扬、传播和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平台。节日中的仪式礼仪正是民族记忆、文化传统、地方性知识得以积淀、传播和流通的一种重要方式。西南山区民族有许多祭山拜树习俗、仪式和节庆。如仡佬族的拜树节,傈僳族的拜树仪式。作为古老的民族,仡佬族形成万物有灵的观念,他们敬畏自然,将自然万物人格化,认为自然之力是神圣的。拜树节及其拜树仪式体现了山地民族万物同源、万物有
10、灵的原始宗教观,体现了崇尚自然、礼敬万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生态观念和生存行为方式。 在参与祭祀仪式过程中,民族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精神气质、审美情趣和行为规范等都会对下一代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实现民族文化在代际之间的传授与传承。在有的地区,拜树仪式被当地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拜树节过后,家家户户、村村寨寨便自发地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形成习俗。 3.2 口传文学式传承 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在节日里,在生活中,跟广西壮族一样,山地少数民族常常以歌代答,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得不唱” 、 “能走路就会跳舞,能说话就会唱歌”之说。
11、通过大量的比喻、排比,即兴创作,即兴演唱。因此要通过山歌、仪式歌,古风俗歌、古事歌和即兴编唱歌曲等形式,通过民间流传的丰6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民歌、民谣、谚语等口传文学作品,习得本民族的语言和习俗,建构民族历史的族群记忆,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生态文化。 4 村规民约式传承发展与保护 4.1 传统习惯法式传承 西南山地少数民族恪守着不少的祖训、戒律和生产生活禁忌。这些生产生活禁忌属于传统的习惯法范畴。在哈尼族,保护龙树和龙林的戒律执行起来比法律还严。除此之外,村规民约亦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规” 、 “村规” 、 “族规”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秩序的“习惯法
12、”的作用。村规民约来源于民间传统村落,产生于聚落或族群日常生产、生活、交往和协调关系中的行为习惯,具有自发性、乡土性、延续性和传统性等特点,其契约型规范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民间法” 。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如瑶族、仡佬族将制定的具体习惯法条文用文字刻在石碑上,形成村规民约的石牌制度。苗族有“鼓社制” 、 “议榔制” ,仫佬族有“会款禁约” ,羌族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还作出细致的规定。一些乡规碑明确规定了保护森林和水源的禁忌和处罚条款。 4.2 融合渗透式传承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中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增加当代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和内容。包括封山育林,不得滥砍滥伐;自觉维护节水灌溉设施,合理使用
13、水资源;不得随意放火烧山,随意垦荒;保护乡村公路及其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等。在传承方式上,结合民族村寨的实际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并结合法治进乡村, “法治示范村”创建7工作,基层政府提出一些易于操作又切实可行的示范性意见,这就为当代生态保护理念和国家法律融入民族村落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 5 学校家庭式传承发展与保护 5.1 学校传承 一些山地少数民族如傈僳族很多文字的创造来源于傈僳人在森林里的生产、生活活动。因此通过编写傈僳文字教材 、 傈汉小词典 ,以供民族乡各村小、中心小学使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设立传习所等方式,改变傈僳青少年对傈僳族文字、傈僳族自然历不熟悉、不了解、不使用的状况;
14、民族中学和民族院校举办、承办民族体育运动会,开展传统民族体育活动,选送文艺节目,参加各类文艺会演。在大自然中,傈僳人模仿动物、鸟类的生活而创作出形象生动的舞蹈,他们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讲述了傈僳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傈僳族人民热爱大自然,与动植物沟通交流,与大自然相亲相近,和睦相处的质朴情感。通过文艺会演,参加少数民族艺术节,参加国际国内艺术交流,使本民族传统音乐舞蹈艺术走出大山大箐,走出深山老林。 5.2 家庭传承 不仅在学校,而且还通过家庭、族群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使传统文化基因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仡佬族崇拜青冈树,每年都要定期带上供品前去拜祭它们。有的仡佬族小孩在成长过程
15、中,常会拜祭树为“宝爷”或“干爹” 。俚?W 彝族人还与松树结亲,让儿童认它作干爹妈,拜寄“树父树母” ,求其庇护。在傈僳族传统的“煮酒月” ,在收获的季节,为了追忆一个久远的传说,傈僳族家家煮酒尝新,全寨人篝火狂欢。8在火塘边,在弹奏中,老人演唱古事歌古风俗歌,讲述远古的传统和史诗。年青人?脚打跳,且歌且舞,通宵达旦。其中有许多舞蹈是表现生产劳动场面的,如挖生地、蒿秧舞、洗麻舞等,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西南山地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知识和技能还必须通过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来获得。包括制酒酿酒、田间稼穑、织麻纺麻、印染刺绣、制造弓弩等,每一项活动都有一套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体系、禁忌
16、习俗和信仰观念,抑或演化出传统节日、民间歌舞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因此,要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来寓教于乐,丰富校外生活。 参考文献: 1何星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1):4856. 2胡展耀.西南山地民族文化生态耦合传承关系探析:从苗侗民族混农林文书谈起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4):1720. 3袁礼辉.遵义仡佬族民间信仰中的伦理观念J.文学教育(下) ,2015(7):2425. 4李金海,史亚军.林下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5苏 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关于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2014(1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