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芳香植物在城市商业空间中的应用摘要:在对芳香植物的概念、芳香植物的应用历史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芳香植物的特性、作用,对城市商业环境中芳香植物种植种类展开了调研,并对芳香植物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芳香植物;商业空间;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Q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104-04 1 引言 芳香植物是兼有药用植物和香料植物共有属性的植物类群,其组织器官中含有芳香油(Aromatic oil) 、香精油(Essential oil) 、挥发油(Volatile oil) 、或难挥发树脂状分泌物等芳香物质,具有芳香气味1,2。芳香植物分
2、为两类:木本芳香植物和草本芳香植物,我国传统的芳香植物大多属第一类,如桂花、荷花、梅花等;而薰衣草、迷迭香等大多数草本,主要用于制作精油。芳香植物可以通过茎、叶、花、果等各部分散发出香味,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并且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可净化空气和杀菌消毒。芳香植物的挥发物质基本上可以分为萜类、醇类、酚类、酮类和酯类五大类,且含量高于其他植物,可用于提炼天然香精、医疗制药、化妆品生产、食品加工、盆栽观赏及绿化香化环境等3,4。2 国内外芳香植物的应用历史 2早在五千多年前神农氏就发现了植物的芳香性。在殷商时期就有焚香艾叶、菖蒲来驱疫避秽。先秦时期,人们将芳香植物主要应用于祭祀。诗经中就记载了“周人尚臭
3、” ,指周朝人在祭祀祖先神灵时喜欢使用芳香性植物如白蒿、香茅等,这其中包含了古代人对先灵的敬畏及对来年丰收的期望。春秋时期,芳香植物本身的香气和保健功能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古代宫廷女性都流行“香汤沐浴” ,并将一些芳香植物和药草植物放入袋中,做成香囊随身携带或制成香。 周记 、 礼记 、 史记 、养生论 、 神农本草经等书籍中均有芳香植物相关记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芳香草本植物就有 56 种,香木 35 种,可见芳香植物在我国使用和发展的历史悠久59。 国外对于芳香植物的应用历史同样悠久。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人们认为在浴室撒播香气有益于健康10。古埃及人用纯粹草药、桂皮以及乳香等芳香植
4、物作为防腐剂制造的木乃伊,在金字塔里保留至今11。17 世纪,英国流行黑死病,而在英国的伯克勒小镇却因种植着大量的薰衣草,空气中总是弥漫着薰衣草的药香而奇迹般地避免了此病的传染、流行、蔓延。在法国,凡尔赛宫周围配置了迷迭香、鼠尾草、百里香、牛至等芳香植物,这样的田园风光成为了当时贵族们的乐园12。意大利人食用鼠尾草、罗勒和牛至等芳香植物的历史已久,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 近现代,国外学者在芳香植物的医疗保健功效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1926 年,法国化学家 Gattefoss 首次提出了芳香疗法(Aromatherpy)的概念,其机理是进入体内的挥发物或精油的某些成分,3产生生理、心理反应,
5、从而达到治疗、减轻或预防疾病、感染和不舒服等症状的方法13,14。现在,芳香疗法在西方国家已被广泛认定为是代替近代医学的自然?法中最重要的一项,在美国,芳香疗法是补充与替代医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门类,用于治疗患有智能不足、脑性麻痹、自闭症等病症的人群。1980 年末,日本钟纺公司推出了采用微胶囊技术开发的芳香织物,芳香纺织品内衣以香味杀菌等综合作用为主,外衣通过香味刺激起到镇静、安神、觉醒及各种特殊作用为主15。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薰衣草、玫瑰、橙花、柠檬、侧柏等精油,能够使人放松,消除疲劳,给人以爽朗、愉快的感觉。芳香疗法在近代欧洲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渐推广到世界各地。SPA 馆及一些医院能够提
6、供芳香按摩或治疗,如将芳香疗法用于孕妇分娩中,能起到镇痛作用16。芳香植物的抗氧化作用在食品、医疗和保健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17,18。 3 芳香植物的特性 芳香植物除了自身具有的观赏性外,还具有芳香性及健康保健性。这三种特征决定了芳香植物的应用优势和前景。 3.1 芳香植物的视觉观赏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艺术已经由传统的形态美升华到意境美,视觉享受是园林造景的一个重要方面,更多的要求进行深层系的观赏。应用观赏性的芳香植物造景,能提升城市整体景观层次,恰好到处的诠释了天地与人和谐的真实感觉,直抒胸臆,达到了园林中的意境美的境界,实现园林艺术从形态美到意境美的升华。故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芳香植物,
7、首先要考虑其观赏性。 4芳香植物的观赏性可分为观花、观叶、观果等。草本芳香植物由于植株矮小,故观赏的是草本植物的群体效果。很多芳香植物因其花形奇特,应用于园林造景独特,且有的叶片的颜色也会发生改变,观赏特性较强,如鼠尾草、月季、薰衣草、玫瑰等。木本芳香植物可以观赏其树姿、花形、不同质感的枝叶以及各色的果实,常见的如白玉兰、广玉兰、桂花等。桂花小而集簇的淡黄色花朵,紫黑色的核果及光亮的绿色叶片在初秋的季节都有观赏价值。作为中国传统的芳香植物,中国人在观赏桂花时会带着传统文化的意识,想到“双桂当庭” ,想到古人那份悠远的情怀。 3.2 芳香植物的芳香性 能散发香气是芳香植物的最大特征。这里的芳香既
8、是指花香,也指叶香、果香及枝干香。花香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种,如木兰科、蔷薇科、腊梅科、木犀科等科属植物中的大部分植物取其花香等。叶香的植物散发的香气没花香浓烈,只有近距离接触时才会闻到香味,如通过揉搓藿香的叶片,手上就会留下藿香的气味。果香是指果实在成熟过程中散发的一种香甜的气味,如园林绿化中应用木瓜、枇杷、柑桔、佛手等就是取其果香。枝干香是指植物的根茎能散发香气,香樟、松柏类、茶属等即是取其枝叶清香。 3.3 芳香植物的健康保健性 芳香植物通过挥发性物质,对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达到保健作用。侧柏、孔雀草、薄荷、驱蚊香草、番茄等芳香植物能通过分泌挥发性物质驱除蚊虫等侵害生物,形成
9、病菌隔离区,直接或5间接达到保健作用19,20。油松、白皮松、桧柏枝叶通过释放 VOCs 能降低人体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使人体处于放松状态,情绪松弛、缓解紧张21。薰衣草的香气可以缓解神经衰弱;水仙花的香气可以使人感到放松;艾叶的气味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天竺葵的香气有镇定的作用;香蜂草对提升记忆力有帮助。菊花和薄荷香气可激发儿章的智慧和灵感,使之萌动求知欲和好奇心,故在校园绿化中可以菊花、薄倚等作为主要配置材料;对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应在其工作环境附近配置水仙、柠檬和茉莉等芳香植物以减轻大脑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4 芳香植物的作用 芳香植物的特性决定了芳香植物作用,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芳香
10、植物能净化空气,改善生活的环境,能增加景观植物的多样性,具有生态作用。芳香植物能够散发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具有保健作用;芳香植物是精油的主要来源,可以促进新产业的发展,具有经济作用。 4.1 芳香植物的生态作用 芳香植物挥发物如苯甲醇、芳樟醇、香茅醇等可杀灭多种有害微生物,其强烈的杀菌、消毒作用,是绿色的、无污染的天然杀菌剂,如松柏具有杀菌作用22,紫茉莉分泌出的气体对白喉、结核菌、痢疾杆菌等极具杀伤力23。同时,芳香植物?能吸附灰尘,吸收 SO2、CO2、及土壤和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等功能,对空气、土壤、水环境进行净化。刺槐可吸收氟化物22,月季、木槿、紫薇、米兰、栀子等芳香植物能吸收SO
11、2、HCl、氟化物等有害气体,铁线蕨、常春藤能吸收苯类污染物24。6城市的人口众多,空气污浊,种植芳香植物不仅能起到绿化装饰环境,也能改善空气质量,创造出一个宜居舒适的城市环境。 芳香植物的种类丰富,从低矮草本到高大木本植物,从四季常绿到秋季落叶,各色的芳香植物被应用到景观设计中。芳香植物中的很多品种均花色稀有,如薰衣草的紫色、迷迭香的蓝色、百里香的紫红色等,这类芳香植物的使用极大丰富了景观植物的种类。不仅如此,有些草本芳香植物适应性强,在北方地区也能种植。如 2007 年,北京成功引种薰衣草、百里香、芸香等芳香植物并用于城市园林绿化。这些芳香植物经多年引种筛选,具有耐寒、耐旱的特性,适合我国
12、北方地区大面积种植和城市绿化21。随着科技的发展,将培育、引种、驯化更多具有良好遗传品质的芳香植物,对于增加植物品种多样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4.2 芳香植物的保健作用 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构建适宜人们生活的园林型城市成为必然。许多芳香植物因其含有抗生素和具抗病毒作用的挥发性化学物质,通过呼吸系统或皮肤进入人体,起到防病、抗病、保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在不同的空间适当配置不同的芳香植物具有不同的保健作用。如白兰、黄兰、串钱柳、海桐、含笑、九里香等植物不但挥发油含量高,同时对呼吸系统有保健作用;人心果、白兰、串钱柳、含笑、鹅掌藤等植物富含一些对心脏有保健作用的挥发物质, 对心血管系
13、统有保健作用24,25。 芳香植物的色彩对于人的心理亦影响深远。红色能使人愉悦,充满活力;蓝色让人感到安静、忧郁;绿色给人充满生机的感觉;黄色让人7温暖舒心;紫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故在城市绿化空间配置过程中,芳香植物的应用既要体现芳香植物的保健作用,同时应考虑其香气和颜色对心理的影响,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芳香植物。 4.3 经济作用 我国芳香植物资源丰富,已发现的芳香植物分属 100 余科 200 余属共 500 多种,约占世界上已知芳香植物的 18%26,其中富含精油的芳香植物达 370 余种27。应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的芳香植物资源,研制不同种类的精油,促进精油产业的发展。芳香植物除提取芳香
14、油外,还具有药用、食用、林用、果品观赏等功能。芳香植物亦可提取生物碱、单宁、有机酸、色素等成分,故在加工利用同时,须充分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完善芳香植物的产业链。 大面积地种植芳香植物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借鉴法国普罗旺斯的成功经验,值得注意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地土壤、气候环境以及经济和交通条件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植物对于土壤、气候、光照和水分等生长条件均有要求,只有充分合理地、因地制宜,才能达到经济、人文、环境和谐。 5 芳香植物在城市商业空间中的应用建议 5.1 引进芳香植物,增加嗅觉感受 芳香植物作为植物界的特殊群体,可以美化环境,创造绿意空间。而芳香植物区别于其他植物的最大
15、优势是芳香植物散发的香气可杀虫抑菌,起到身心保健的作用。对于开放式的商业空间如步行街、商业广场而言,因处于整个城市的大气环境下,故各种污染性气体充斥着整个空8间,配植芳香植物可以起到过滤、净化空气的作用;封闭式商业空间如百货、大型商厦,空气不易流通,加之人流密集,CO2 浓度较高,配植芳香植物不仅能吸收 CO2,且能带来宜人香气,同时香气中的各种化学物质亦可起到消毒杀菌作用。据研究,万寿菊能吸收大气中的硫化物,米兰、栀子花能吸收 CO2,茉莉、蔷薇、玫瑰及桂花的香气能抑制结核杆菌、肺炎杆菌、葡萄杆菌等生长繁殖;桂花、腊梅等吸收汞蒸气28。 在选择芳香植物时应注意几个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植物均
16、有适宜的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在选择芳香植物时要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上海的气候是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四季分明,故其适生的基本条件是喜阳、耐寒;上海的空气质量不佳,因此,植物应具有耐污染、抗污染能力。若选择不适宜生长的芳香植物,不仅养护麻烦,景观效果亦会被破坏。整体效果好的植物景观不在于所配植的植物物种稀有或附属物昂贵,而在于整体景观效果是否和谐。商业空间因其空间有限,在配置芳香植物时应考虑植物所能展现的景观效果。如薰衣草不适宜单独种植,需有一株主景植物;桂花则不适合大面积种植,更适合做主景植物或与南天竹、置石,与草本植物搭配种植。香气的选择控制。不同芳香植物散发的气味不同,在配置时应考虑香
17、味搭配及浓度控制。一般来说,配置时种类不宜过多,一到两种芳香植物为主,否则会造成香气紊乱。香气浓度较高的植物占主导地位,其他辅助植物应选择香气淡或无香气的植物。能闻到香气是因香气在空气中的传播,故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地形、建筑物和不同的植物进行围合,并要考虑不同季节的风向,以创造一个空气与风向均利于香气传播的空间。一般来说,应9在人流密集的上风向区配置芳香植物。室内空间,香气难以发散,故香气浓烈的植物应设置于远离人群的角落,香气清雅的植物可在人流相对距离较近的地方种植。 以南京路步行街为例,可选择薄荷或鼠尾草等草本芳香植物替换原先的沿阶草;灌木可选用藿香、栀子等;盆栽植物可选择迷迭香、铃兰、
18、茉莉等植物,这些芳香植物无论是乡土品种还是经外来引种驯化的品种,均能较好地适应上海的土壤及气候环境。重新配置后,不仅增加了植物物种多样性,亦丰富了空间立体层次感和美感。 5.2 巧用藤本芳香植物,创造多重感受的立体化空间 商业空间是立体的,故在建筑立面绿化设计时应配置藤本攀援类芳香植物,可实现视觉、嗅觉与触觉的三位一体的立体空间感受,如香水月季、木香等,只需搭建一些?o 助设施,就能美化建筑立面,增加绿色空间。在建筑外立面周围设置花坛,其内侧支起一些构架,配植蔷薇等攀援类芳香植物,并用草本花卉修饰,比配置单一植物品种绿篱要有趣、美观得多。 上海商业空间中种植栽培的部分芳香植物种类及其在各类型商
19、业空间发挥的景观作用调查(表 1) 。 参考文献: 1王羽梅.中国芳香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10. 2刘志强,刘士敏.芳香疗法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06(4). 3郑九森,孙 磊,唐宇力.杭州地区芳香植物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10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75217553. 4姚 雷,张少艾.芳香植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陈 辉,张 显.浅析芳香植物的历史及在园林中的应用J.陕西农业科学,2005(3):140142. 6姚 雷.观赏芳香植物待开发J.中国花卉园艺,2004(10):67. 7金 涛.寻觅芳香的世界J.知识
20、就是力量,2005(2):5659. 8刘斯能.芳香植物在华南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3(9):39703971. 9张彦博,钟国华,胡美英,等.植物挥发性有机物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30(5):604608. 10Gammage R B,Berven B A.Indoor air and human healthM.Boca Raton:CRC Press,1996. 11王群红,李宏建.芳香疗法与芳香油的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1,23(6):326330. 12吴凌峰.四种芳香植物自然香气的助眠作用初步探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1(4):2224. 13Gattefoss M.Aromatherapy M.London:C.W.Daniel Co.Ltd.,1993. 14杜 建.芳香疗法源流与发展J.中国医药学报,2003(8):454456. 15熊 葳,顾 平.香味保健纺织品的开发现状与微胶囊生产技术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