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关于深化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围绕这个主题(如何深化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我提几点想法,供朋友们参考。 一、关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估计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在教育部领导下,已开展十多年。我体会,它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一个是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高教界热烈讨论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必要性,与此相应,在建立了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大学开展了有关的理论研讨和实践活动,影响很大。后来逐渐进入第二阶段,从本世纪开始,在一些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基本建成;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对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进行了专题研究,取得很好的成果;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大幅增加(2006
2、 年经过评审,新建 61 个基地,连原有的 32 个,共有 93 个基地)。近些年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在媒体上的报导少了,可是建设性的、研究性的学术论文不断刊出,反映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实际上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在一些大学已经成为整个教育链条上不可缺少的部分,有的大学关于报导和研究文化素质教育的刊物(内刊)并没有中断,促进了信息和经验交流。以上一些事例说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正在有序地开展中。不过,这方面的教育进展并不平衡,2需要进一步推广,加以深化,并加强研究和经验交流。 我觉得正确地估计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成绩,这是深化这方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立足点。 从党中央文件来看,对文化素质教
3、育一贯是重视的。例如,2006 年6 月 5 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的讲话中,分析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别是领军人物的基本素质和特点,在第三条中指出,科技人才应坚持学习, “构建广博而精深的知识结构,养成比较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 。还要着重提到,在 2007 年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同志对我国的教育理念,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做了深入的阐释,并指出应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些都和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坚持使用“文化素质教育”这个重要的称谓 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组成部
4、分,与其他素质教育如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身心健康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离开素质教育的理念,就难以理解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质。我国教育部高教司所发关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文件和开会通知,一直都用“文化素质教育”一词。我国一些大学出版的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刊物,也都使用这个称谓。这不仅仅是使用名词的问题,而且包含3了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 我国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和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一词,是 20 世纪西方教育研究中流行的术语,一般用来指专门学科之外的公共课程,强调大学应当博、专结合,避免狭隘的专业化和纯
5、粹娱乐化的误导,使学生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跨学科的思维能力。有人调研美国 200 所大学和学院,发现在它们的课程表中,通识教育达到 3040左右。近些年来,我国有些学人研究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特别是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情况,对我国大学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有借鉴意义。不过,也要看到二者间的区别。 我们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也有自己的理解角度,并不是把大学所有选修课都称之为“文化素质教育课”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在我国,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 ;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是题中之义。大学的国际化并不排斥民
6、族化。如果离开具体的社会制度和民族传统,那也谈不上教育的国际化。 另外,我觉得没有必要把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等同于美国的博雅教育(Liberal-artseducation)。关于博雅教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美国有极少数的学校,保持中世纪传统,以 Liberal arts college 命名学校,主张更加传统式的课程设置,重视艺术教育,开小班授课或讨论。根据美国教育学者沃尼克(GergoryWolniak)等人对 16 所学院和大学4900 名学生的跟踪调查,认为这种专门的博雅教育成效并不大。对这种博雅教育,我国香港地区有学人颇感兴趣,主张内地大学向之学习,这在媒体上可以看到。不过我国大学
7、本科生选读文化素质教育课,人数很多,小班开课,还要遵循一定的形式,这很难做到。 主要问题还不是学生人数多少,而是我们向大学生介绍中华文化,并不是为了保持“中世纪传统” ,而是力求做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既保持其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上要防止形式主义。 近些年来,媒体上介绍西方人文教育哲学,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术语,如自由教育、自由人教育、普通教育、公民教育、宏通教育、宽宏教育、博雅教育等等。作为教育学方面的专门研究,对众多名词术语加以厘清,以便进一步研究,有其必要。但是在基本的教育理念方面,我们应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其中包含文化素质教育。即或用“通识课程”
8、这样的词,也应指出这是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通识课。 三、继续完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推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建设,一是课外的文化娱乐活动,即第二课堂活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年 8 月 26 日)中这样指出:“应大力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的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地结合起5来。 ”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取得很大成绩,已有专门会议对此进行过总结和交流。 当前需要深入研讨的,主要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使它在实践中更加趋于完善。据我所知,
9、这个课程体系,一些大学基本相同,由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华文化、外国文化、跨学科几大类构成。关于艺术类课程,有的归属人文学科,有的单独列为一项。关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都有相应的选课目录,以及大学生选读后的学分数量规定,逐渐规范化。 应当承认,在大学认真落实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工作量很大。问题主要是:课程质量、学生选读的若干技术性问题的处理等等。去年我看到清华大学一份关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问卷(抽样)调查。统计分析表明,70应届毕业生对课程的评价是“较成功” ,27同学的评价是“一般” ,可见在大学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要做到大多数学生满意,并不容易,需要不断总结经验,
10、提高质量。 近些年我留意媒体上刊载的关于大学文 化素质教育课程的一些材料,其中专家们的意见对于推进这方面的工作,很有意义。这里我想简要地加以介绍。提出的主要问题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特色是什么?在这方面诸多课程中应体现怎样的精神?这些课程大体可以分为几类?许多专家认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总体上应体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这些课程大体上可以归属于以下五类:一、关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包含我国古代的人文经典;二、介绍全人类优秀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引导大学生阅读其中的优秀代表著作,使之有益于提6高他们的文化(人文)素养;三、艺术与美育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应占有重要的位置,这对提高大
11、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涵养性情、进行心理疏导,都会起很大的作用;四、介绍生态文明问题,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哲学理论,包含环境伦理、科技伦理的基本精神,这些对于现代公民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五、研究关于构建人类公平、正义社会的探索性成果,客观地加以评价,作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参考。 十多年前当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刚刚开始的时候,对于什么是文化素质教育,有这样的文字表述:“主要是文史哲学科的基本知识、艺术修养,国内外的文化精华。当然,对文科的学生需要加强自然科学知识。 ”这个定位是正确的。上面所提到的五个方面可以看作是对于这个定位的补充。 这里我还想对大学文化素质教
12、育中有关中华文化方面的课程说几句。有些大学早已开设中华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 、 中华人文经典选读 、中华文明史等课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受到大学生的欢迎。这些课程还要继续开设下去。 今天我们需要从民族复兴的高度去认识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及其重要性。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节的第四个要点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这些论断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认识。他的报告用“中华文化” 、 “祖国传统文化”这样一些大家熟知、具有明确内涵的名词。没有出现“国学”这7个词,这可能是由于对此可能产
13、生歧义,所以没有用它。在大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一直都是用“中国传统文化” 、 “中华文化” ,大家耳熟能详,便于进行讨论和交流。至于在大学进行专门性的历史文化方面的学术研究,在特定的含义上使用“国学”一词,我想,这也是可行的。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提出如何进一步深化研究中华文化,是从全国社会主义文化工作指导思想的高度来论述的,当然其中也包含大学关于中华文化的教学和研究。他说:“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这就把中华文化与民族虚无主义以及复古主义区别开来。在中华文化的研究和教学中将民族性与时代性密切地结合起来,这需要通过教学实践,做得更好、更加准确。总之我们在大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需要不断学习,将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上。许多新课题需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