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狂小子被推荐给了北大作为首名由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给北京大学的高中生,他学业优秀。甚至成为“传说” 。他“热血” ,有理想,甚至有点张扬。他崇拜领袖和伟人,并在镜头前狂言要改变世界。在北大推出的校长推荐制度饱受争议之时,他作为第一个样本受到关注,并引发种种猜测和探讨。 2009 年 11 月均日下午,匡超跟在几位老师身后走进会议室。为他准备的座位前已经摆满了话筒和录音笔。 在北京大学宣布全国三十九所中学获得校长实名推荐资格后仅_天,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1)班的学生匡超就已经被确定为该校的推荐人选。一下子,这座百年老校里涌进了各路媒体记者。 在一小时的访谈电,这个 17 岁的年轻人侃侃而谈,
2、学他的偶像奥巴马那样挥动着手臂,还时不时地挑挑眉毛,依照心理学的观点。这些动作都是为了加强语气。 “我觉得自己的出生不是偶然的, ”匡超说, “说不定历史选择了我,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 至少从外表看,这个突然出名的男生与普通中学生没件么差别。他有些挑食,比如从不吃茄子,但一顿至少要吃四两米饭。他有着阿凡提式的大鼻子,架着一副四百度的眼镜。即使下雪天冻得感冒,他也只穿一件毛衣和一件敞开的外套因为穿上棉衣后,有点儿像企鹅,会束缚住他的手脚。 就是这样一个高中生被推荐去读北大。 2按照该校已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的高三学生赵鹏的解释,学生中公认的“牛人”有三种,要么学习成绩好,要么学科竞赛成绩好,要么
3、课外活动能力强。而匡超“三样都很厉害” ,因此被公认为“大牛” 。 班主任刘文庆进一步论证了上述三点。首先,匡超高一进校时就是年级第一,三年后总成绩仍然是年级第一。其次,他连续两年都拿到省物理竞赛一等奖,2009 年更是获得了保送生的资格,此外,数学竞赛也拿过省二等奖,更不可思议的是,作为理科生,他的语文和英语也都是强项。再次,他是班长,性格很阳光,搞活动能力强。 “选他最没有争议,大家都服,这是没办法的事。 ”他这么总结道。 不过,这位“最没有争议的”候选人却引发了全国性的讨论。许多批评北大该项改革的评论,都拿匡超做例子。有些具有怀疑精神的网友,开始人肉搜索他的出身。 “我生长在丹阳农村,父
4、母都是普通教师。 ”这个还没有成年的学生坦然地面对这一切。 这位读书读到半饱的学生自称“匡夫子” ,走在校园里总是迈着八字步。在班级日志上,他总是以“匡夫子云”起笔,模仿太史公的笔调,指点江山。他的宿舍床头放着三个不同版本的毛泽东传 ,还有资本论 ,以及“暂时看不太懂的王小波” 。他在自己的网站醒目处改写了毛泽东的诗:“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 ” 早在公众瞩目之前,匡超在南师附中就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人物,校园里流传着关于他的种种传说。有人说,宿舍晚十点熄灯,别人都在海聊或沉睡,只有匡超一个人躲在男厕所昏黄的灯光下,读英语,看数学3书,如痴如狂。有人说,物理竞赛前太紧张,他有二十天没洗澡。还
5、有人说,在这座省城最好的高中里,谁也考不过匡超,有他在,连组织活动当个头儿都难。因此,有位学生只好在高一下学期转学回乡读书。 匡超本人认为,这些故事中,演绎的成分居多。他觉得,学习从一开始就是快乐的。 上小学时,他就是故事大王,还自编相声,擅长打架子鼓。不过,当他从相对闭塞的农村来到省城,起初还是有些不适应。 高一时,他被任命为徒步 11 公里活动的首席执行官。他给同学们作动员:我们的目的地是从从级景区雨花台。他一字一顿地把 A 说了四遍。同学们在偷着笑,老师小声提醒,说“4A”就好了。 从此,在学习之余,他开始有意识地拓宽视野。有一次,江苏省教育厅选了十名优秀学生访问澳大利亚的某个城市。第一
6、天在飞机上, “个性突出,有点思维深度”的匡超就给同行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对方市长在市政厅接待,事先没打招呼,突然让中国代表团学生发言。在学生们的一致推举下,匡超用纯熟的英语即兴作了关于“国家有国界,但友谊无国界”的演讲,受到澳大利亚当地媒体的称颂。 实际上,在被校长推荐给北大之前,就在 11 月初,匡超与自己心仪的北大也有过一次交锋。 在这个由北大某位副校长带队的座谈会上,匡超先是反客为主,与北大那位副校长一起追忆了北大的历史,谈到北大“对中华民族的意义” ,谈到北大是新思想的重镇,北大的兼容并蓄,并且是一所大学撑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然而话锋一转,匡超问对方:“老北大一枝独秀,但今4天
7、的北大对自己的追求是不是发生了改变?北大又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教育?” 此后,当这位副校长回答了一名学生的提问时,他觉得“不太满意” ,便继续追问,甚至还拿刚去世的钱学森做例子,给北大挑毛病。 有时评者据此评价,从这一问一答之间,依稀看到老北大的锐气与今日的北大过了一招,几乎使人忘了这是保送生的见面会。北大过来是先做筛选的。 而据南师附中校长王占宝介绍,北大那位副校长私下里对匡超的评价很高,认为这个学生的思辨力、责任感和使命感非比寻常。 “如果北大都容忍不了我的张扬,那我想不到中国大陆还有别的什么地方?”匡超直言不讳地说。 他心仪北大多年。在高三(1)班教室的墙上贴着每个学生的志愿和对自己的寄
8、语。别的同学都写着北大、清华、南大等著名学府以及“加油、努力”之类的寥寥数语。唯独匡超在北京大学下写了一句话:“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个 5000 年的辉煌中华。 ” 因此,当他日后在电视上嚷着要改变世界,同学和老师早就习以为常了。 在南师附中这所出过巴金、袁隆平,出过五十多位院士、近百位将军的百年老校里学习,大多数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但很少有人像匡超这样敢当众说出来。 在看了媒体报道和网络视频之后,很多同学好意劝他,中国社会需要的是沉稳低调。连父亲也觉得儿子有些年轻气盛,对人生社会的看法5过于理想化。 每到这时,匡超总是反驳说:“毛泽东年轻时就在湘江评论上撰文,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
9、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 。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周恩来上中学时也立志为中华蜩起而读书 。哪个不是狂得一塌糊涂?只是当时没有互联网来让人品评而已。 ” “不一定接受,但我能够欣赏。 ”在学工处主任高蔚云看来,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似乎就是不断收敛自己、藏起锋芒的过程,但在匡超身上难能可贵的正是他保持自我的精神气质。 站在高等学府的门前,这个高中生如今已经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压力,但他仍在刻意保持距离。 如今最热的话题之一是大学生就业,匡超发现连高中生也开始未雨绸缪。理科生愿意选工科,数学好的争着学金融,因为“工作好找,赚钱多” 。匡超并不打算过早地圈定自己的未来,他觉得如果能上北大,就选择
10、实行通识教育理念的元培实验班,晚两年再确定专业。 有好友评价,匡超是个“过激的理想主义者” 。而他自己则觉得:“如果真是这样,我选择保持一分稚气,至少无愧我心。 ” 有一次,他在附中门前的马路上走。碰见一位乞讨者带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在争抢一瓶讨来的“营养快线” 。后来不慎打翻在地上。那位乞讨的父亲马上站起来给了孩子“啪啪”两个巴掌,特别用力的两个巴掌。 也许是听多了关于“乞讨者是骗子”的故事,很多人漠然地走过。6匡超却百感交集,他把身上所有的钱掏出来给了他们,一瞬间突然想,要用自己的一生去帮助这些人。 “如果我被北大录取,有机会要到中国的农村转一转。我出生在农村,但苏南的农村不是真正的农村。
11、 ”他欣赏奥巴马在上海对话中国青年时说的一句话:“真正值得敬佩的人,心中装着的不光是自己,还有民族,还有国家。 ” 他表示,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有棱角,后来被磨平了。 “我现在只希望有很多棱角,被磨掉一点儿,至少还剩一点儿。 ” 如今,被推荐上北大的匡超无暇顾及由此带来的余波。他正忙着组织班上的“内阁成员” ,针对本班期中考试整体滑坡的问题,拿出一整套整改方案。同时,不顾自己“形象不算上佳”的事实,仍在争取作为学生形象大使,代表南京市申办 2014 年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而对于最近发生在他身上的风风雨雨,他引用了一句在南师附中学生中流传甚广的话:“二十年后,这不过是人生中的一朵小浪花。 ” (福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