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居正开源节流的经济思想.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4765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张居正开源节流的经济思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张居正开源节流的经济思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张居正开源节流的经济思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张居正开源节流的经济思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张居正开源节流的经济思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论张居正开源节流的经济思想明朝中后期,大明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所患病症是综合的,为了挽救明王朝的统治,张居正进行了全面改革,包括政治、军事、水利整治、经济改革。其中经济改革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经济改革也正是张居正开源节流经济思想的体现。下面从张居正开源节流的经济思想的背景、两者谁重谁轻以及这种思想的具体表现来论述。 一、张居正开源节流经济思想的背景 明朝中后期严重的财政危机。封建王朝的财政来源主要是征收赋税。明初的赋税制度基本上是沿袭唐中叶以后的两税法,向土地所有者征田税,按人头派差役,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土地和户口是王朝财政和劳动力的主要来源,这两者都要有相应的计量为前提。明初经过战争的重

2、创,大量土地抛荒,人口成批逃亡,田地和人头都已失实,为此重新进行审核整顿,以户为主,登记造册,用黄册记载户口,鱼鳞册绘制田亩,详列丁口、田产及应负的赋役,一式四份,分置各级官府,作为定额征收的根据,每十年重新编订一次,增删补漏,这是税收的主要来源,其他如鱼课、盐课、茶课、桑丝、药材等商品生产的税收都有定制。有了确切的人口和田亩,也就稳定了王朝的税收。两税法虽然使国家的财源有了保证,但在明中叶后,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土地集中的私人规模2愈来愈大,皇亲国戚争先恐后吞并土地,一旦占为己有,就利用特权瞒田逃税,土地兼并越多,国家的税收愈少。嘉靖皇帝四子朱载圳在湖广占有良田数万顷,隆庆皇帝的儿子的王庄、

3、王店遍及各地,他们占有的土地比明初的藩王猛增数十倍。有爵位的勋臣、有权势的太监、有功名的乡绅,利用他们不纳税、不当差的优免权,纷起效尤。抢占土地,各类庄田迅速扩张,连大同、宜府等要塞的数十顷良田。也几乎全被豪强权贵占有。大批土地被隐占逃税,使得“私家日富,公室日贫“,税源逐渐枯竭。面对严重的财政危机,迫使统治阶级采取开源节流政策来应对。 二、张居正开源节流经济思想中突出开源 开源节流是封建社会通行的经济原则,张居正比先辈更高一筹的是,不拘泥于节流,而是把开源列为重中之重。在他看来,堵塞节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匮乏的问题,必须突破耻言利的局限,以理财作为国本,使百姓得利。张居正公开倡导以理财“

4、植国本,厚元元” ,这是对明代祖训的突破。明初就有人提出“理财以纾国用”的建议,朱元璋予以严厉驳斥:“宋神宗用王安石理财,小人竞进,天下骚然,此可为戒。 ”后来又有:“老校丁成者,言河南旧有银矿,采之可资国用。太祖谓侍臣曰:君子好义,小人好利,好义者以利民为心,好利者以戕民为务,故言利之人,皆戕民贼也。 ”儒家只是不屑于言利而已,朱元璋却把言利之人视为“戕民之贼” ,杜绝一切言利的主张,这是把言利的传统发挥3到极端的言论。这一切都给一条鞭法带来阻力。张居正顶住这些压力,把他的开源的经济思想付诸实践,如清丈田地,以均税扼制兼并、推行一条鞭法。张居正这些“言利”的措施,增加了王朝的财政收入,挽救了

5、明王朝的统治。 三、张居正开源节流思想实施的具体表现 开源政策表现如下: 1 清丈田地,以均税扼制兼并。万历六年,正式通令重新丈量全国田亩,有户部尚书张学颜来主持,清丈各州县所有的庄田、民田、职田、屯田、荡地、牧地等一切生产用地。按照实际田亩分上、中、下三等纳税。从严惩办欺隐之罪,对于最狡猾的江南豪强,选派精悍的大吏督责。一定要做到详审细核。国家向地主征田赋,田多得多征,田少的少征,按亩数核算,从法制上说十公平的,这也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条件下均税的实质内容。如果田多的纳税少,田少的多纳税,甚至田地已被豪强占有,而田赋仍留在原田主的名下,造成田去税存的现象,这就会出现赋税不均的现象。清丈的出发点,

6、就是做到“粮不增加,而轻重适均,将来国赋既易办纳,而小民如获更生。 ”农民既为逃避赋税而投献,就由受献者承担赋税,清丈查出隐占的土地,一律补交税款。万历九年(1581)又规定,凡是功臣之家,除拨赐公田以外的田土,尽数报官,与庶民一样纳粮。谁有田谁交税,使得兼并者无利可图,从而达到扼制兼并的目的,这在十六世纪的中国不失为赋役均平的最佳办法。 42 推行一条鞭法,厚商利农,增加明王朝的财政收入。明朝的赋役正赋田税外,其他各种税和力役的名目繁多,重重征收。弘治时夏税秋粮多达四十一项。万历时又增至五十多项,额外增收难以计数,税粮交仓,一石米要三石米的运费,田粮折银,每两加火耗二至五钱。一条鞭法,即是将

7、赋役中的各项目如杂税、均役、力差等各项合为一种,将力役归入田赋,一律按田亩核算,统一征收。除了漕粮外,都可改折银两,以货币代替实物税,允许被征调的差役出银雇人代役。同时简化征收的手续,减去由里甲征收的中间层次,改成官收官解。一条鞭法的施行,将赋役归入田赋,虽然同样都是由民众承担,但以身充役,此人身就不由自己支配,以银充役却使人身有了自由支配的选择,这是封建社会从未有过的创举,在实践中大大超出均赋役的意义。自此以后,在全国记亩征银的同时,又有以银代役的机制,只要交钱就可以免除力役,削弱了人身依附,扩大了货币流通的范围,使商贩和工匠获得了人身的自由。节流政策表现如下: 要求皇室节用。在国家各项开支

8、中,以宫廷耗费最大,扰民最多,要节流就要从上层抓起。皇室的日用器物都由地方作坊生产,在苏州、杭州就有供给各种绸缎衣料的染织局,这本身就是地方的沉重负担。万历七年(1579)南方遭灾,大臣纷纷上疏要求撤销织造,神宗不允,张居正连上请酌减增造段匹疏等奏疏,苦口婆心地劝说:“索之库藏,则库藏已竭;加派小民,则民力已疲。 ”建议除了赏赐俺答的绸缎以外,凡属宫廷所需的绸缎都要减少供应。 请罢织内臣对中记录了张居正说5服神宗的对话,表明他内外有别,有理有节的节流思想。 总之,明王朝中后期严重的财政危机是张居正开源节流经济思想产生的背景,张居正把这种经济思想付诸实践,增加了明王朝的财政收入,使明王朝暂时度过了危机。张居正那种敢于突破祖训,打破常规推行自己经济思想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