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5676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低年级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低年级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低年级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低年级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低年级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浅谈低年级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在以往品德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弊端,那就是教师以讲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其实,教师的空洞说教,枯燥乏味,已无法引起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心中的共鸣,更别谈心灵受到启迪和震撼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我们的品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际生活。为了达到思品教育的目的,促进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我想在教学中应强调“儿童的社会生活”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努力促使他们在自身的经验、体验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并从中晓之以理,导之

2、以行。 一、注重课前准备,让学生“有备而来”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资源,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的课程。可以说儿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是儿童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的另一部分,充分调动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注重课前的准备活动,让学生“有备而来” 。课前的预习是学生把握文本的前提,也是学生课堂学习理解的基础,多让学生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2料,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又便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如在教家乡的物产多又多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问家人、去商场调查、查阅地方报刊杂志、上网搜索等方式去了解家乡的特产

3、有哪些。上课时还可以让学生介绍家乡的特产,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既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再如上我家门前新事多之前,可以让学生去图书馆或上网搜集自己家乡变化的图片资料与文字资料。通过学生的调查来进一步了解小区、村里、学校的变化,从而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人民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注重活动参与,让学生体验、感悟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同时,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

4、性发展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经验,形成了相适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既要让学生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又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如教学我和动物交朋友一文,我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激趣、明理、导行等环节中,使学生能够学会和动物和谐相处,能够关心和爱护动物。 3在激趣这个环节中让学生欣赏视频或学生自己收集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小动物的可爱,激发学生对动物喜爱的情感。 在明理这个环节中,让学生

5、手拿自己喜爱的动物图片,讲述自己喜欢的原因,并阐明理由,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动物的可爱。接着给孩子们讲一些有关“食物链”的小故事,让学生能够明白各种动物的存在对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升华对动物的情感。 在导行这个环节中,首先,讲述明明和小鸟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明明为什么把自己喜欢的小鸟放走了?其次,我将长颈鹿妈妈的诉说编成情景剧,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小组讨论交流:小长颈鹿怎么了?长颈鹿妈妈为什么会伤心?进而引导学生自我反省:自己平时是怎样对待动物的,是关心爱护还是打骂虐待?究竟应该怎样做才好呢?并且交流、讨论,让学生联系到自己的生

6、活实际,去判断课本上小朋友对待动物的行为是否合理,从而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延伸到以后的实际行动中。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并能够达成共识:爱护动物,善待动物,做动物的好朋友。 其实,学生参与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进行讨论、情景模拟、角色表演、游戏、讲故事、编儿歌、做小实验、做手工等各种活动。课堂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明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注重课后延伸,让学生主动发展 4“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

7、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德。 ”活动的结束并不等于教育的结束,每一节课的结束也不意味着儿童认知活动的结束。因此,思品教育更应深入学生生活当中,促进学生发展,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比如,在学完了花草树木点头笑中“我是绿色小卫士”后,可以鼓励学生在学校、在家里,为保护花草做一件事情。如给家里的养的花浇一次水;在家长的配合下,栽一棵树木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爱护环境,在亲近大自然的花草中,感受大自然的慷慨与美好。 再如,学完快乐的少先队员这一单元时,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了解红领巾的意义,体验少先队活动的乐趣,而是要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严格以少先队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能够在红领巾的激励下不断进步,能够与同伴分享快乐节日的同时,还能以自己的方式关爱特殊儿童,而这些都需要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并非仅仅是靠课堂“完成”的。 因此,品德教育要把儿童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去感受、体验、分析。要积极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做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一代新人。 5(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湖中心小学) 责编 / 郑秀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