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龙门也是鱼.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6376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跳过龙门也是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跳过龙门也是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跳过龙门也是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跳过龙门也是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跳过龙门也是鱼以往考进来的是学生,毕了业的是人才;而今则完全不同,进得来的是自带高额加工费的原材料,抛出去的是产品,且用不着管推销 进入 6 月,人个个都烧心燎肺的,比天气还燥得厉害。因为这 个季节,是千千万万的学子们向各类升学考试冲关的关键时节;又是高校各类毕业生求职的最后冲刺时刻。升学和就业成了当今年青一代的宿命,也成了每一个家庭的生活主宰,它支撑着所有的家庭,也折磨着所有的家庭,谁也逃不掉避不开。 中国人读书的目的向来都是实实在在的。虽然也曾畅行过“为追求真理而读书” 、 “为救国救民而读书” 、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口号,却均不能称为主旋律。只有读书改变命运才是渗透国人骨髓的主流观

2、念,朝登状元郎,暮入天子堂,成了世世代代不破的美梦。虽然科举制度已经消亡了一个世纪,但状元情结依旧纠缠着世人,无论什么样的考试,只有得了第一名,才会被戴上状元的桂冠,高考状元也由好孩子们的偶像,上升为被消费的品牌。读书考试确实成就过无数个家庭和个人,使他们跨越了社会等级,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甚至鸡犬升天。 于是便有了“鲤鱼跳龙门”的神话。 无奈的是,今天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正在无情地挤压着人们的梦想空间。龙门还在,但跳过去的鲤鱼却变不成龙了。手持文凭怀抱2幻想的学士、硕士、乃至博士,走出校门依然前路漫漫,不知所终。然而回首校园,各类升学考试的竞争惨烈依旧。炒作高考,炒作名校的风气还是甚嚣尘上

3、,中学教育还是死瞄着高考,千奇百怪的辅导书还是越出越多 在高考统领下的应试教育依然像箍在孙猴子头上的那个怪物一样,锁住了国人的成才理想,孩子们对自己的成长道路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只能花费一生中最为宝贵的 10 多个春秋,在升学考试的马拉松赛道上拼命。闯关一般通过一次次考试,到头来还是敲不开命运之门。中国教育制度在商业化的包围中,束手无策步步后退,只能以牺牲甚至出卖教育对象的利益维持自己的特权。尤其是各级公办学校,在市场面前既不愿意放弃垄断优势,又不想错失市场机会,左右逢源,占尽便宜,却对对象不承担任何义务,不负一点责任。每一年看到高考咨询人山人海的场景,笔者都十分困惑,这原是应该由校园承担的义务

4、,如今却全方位地推向了社会,推给了家长。难道说,对于自己学生的未来,学校甚至教师连一点参考和指点的兴趣都没有了?遗憾的是如今的学校关心的只是有多少人上了录取分数线,多少人进了名牌大学,因为这是他们招徕新生的资本和诱饵。招生季节,常常看到学校门前的电子屏幕上大张旗鼓地宣传本校某学生考入了哪所名牌大学。至于那些不入流的学校,置办不起电子屏幕也不甘示弱,买几米大红布标做个横幅挂在门前以提高身价。好在学生和家长厚道,换了本人定要向他们重重地敲上一竹杠,不高兴了还要告他们侵害姓名权。反正大家都是一锤子买卖的交情,不要白不要,要了也白要。 3自从高等院校产业化成为潮流并取消了毕业分配制度后,高校便转轨为挂

5、着学校招牌的来料加工企业,而且全是高产企业流水生产线。一名“硕导”一届能带出一个大班的硕士,一个“博导“一届能奉献出十来名博士,招生多多益善,财源滚滚。以往考进来的是学生,毕了业的是人才;而今则完全不同,进得来的是自带高额加工费的原材料,抛出去的是产品,且用不着管推销。前不久不知何人提了句聪明的口号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各媒体一哄而上狠炒了一番。可近日找了几份今年的招生简章来看,却是找不到“普通劳动者”的字样,标榜的依然是培养精英。笔者并非是斗胆包天敢轻视“普通劳动者” ,只是对这类自相矛盾且不能自圆其说的言语表示不解。就算你们掌握着话语权吧,也不能这么信口开河呀。消费者受欺骗将假名牌当真名牌买

6、回家,还有消协管着呢。可家长连救命钱都投进去了,交了培养爱因斯坦的学费,结果只领个武大郎回来,还得自认倒霉。虽然蒸得一手好炊饼,混个温饱不难,但这只要买斤白面在家就能自学成才,何必苦巴苦熬考那么多年的试。有人总爱说外国的大学毕业生出来还扛大个呢,在就业观念上也得与国际接轨。可人家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却远远低于我们。投入产出总要合理,这说法也是与国际接轨。把人家的钱忽悠到手了,就翻脸,这可该不是装着一肚子大学问的人所为。 最近听了件更荒唐的事:某地一些高校毕业班学生即将毕业离校,却拿不到毕业证书。原来是校方为了提高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要求毕业生必须提供就业协议书和就业接收函,否则不发放毕业证书。学生被逼无奈只好造假,随便找个什么地方胡乱签份合同,拿给学校换毕业证,4个别甚至找到学校附近的小店随意“签约” 。有评论家认为高校以“毕业证”逼“就业率”的手法,虽然有点下作和卑鄙,但是在上级部门巨大的行政压力下,高校难免要挟“毕业证” ,以拉高毕业生“就业率”了。不知道上级部门是否具有什么“就业率”的指标,但学校在招生时却忘不了吹嘘一句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是常有的事。原本想上大学混个文凭就走人,与学校也就不欠什么了,不想连这点愿望也难实现,听了人家那么多年的课,不能马上找到份工作,也太让母校没面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