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瑶族手工艺品保护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7951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华瑶族手工艺品保护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华瑶族手工艺品保护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华瑶族手工艺品保护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华瑶族手工艺品保护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华瑶族手工艺品保护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江华瑶族手工艺品保护研究摘 要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位于地势复杂的湖南省最南端,山系盘亘,木材和石材资源丰富,瑶族文化资源深厚,比如手工艺品。近年刮起的民族风,加之市场对手工艺品越来越严格的审美标准以及质量要求,造型优美、质量上乘的民族手工艺品成为家居装饰或节庆礼物的优质选择。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新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应运而生,为手工艺品市场营造了可观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江华瑶族 手工艺品 保护 江华瑶族手工艺品行业受到现代化生产的冲击,缺乏自我变革动力,在新与旧的更换中始终走原生态路线,连贯性不强,且缺乏合适的保护应对措施。成功典范如老北京兔儿爷,曾消退于市场,因一些手工艺人用新工艺和新材

2、料创造的样式受到了欢迎,后期逐渐恢复,风格由写实转为多变,兔儿爷不仅得到了良性的保护且又焕发新生。由此可见,保护手工艺品需要融合民族特色文化于产品中,以此为支撑,创新发展与传承并进。发挥带动旅游经济效益和活跃民族元素的作用,形成潜移默化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习惯。 一、江华瑶族手工艺品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江华瑶族手工艺品保护的现状与重要性 由于江华商业市场的不断发展,商家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考虑,选择更具经济价值的现代化商品。这些大批量机器生产的商品既廉价又实用,2成为瑶族消费者的不二选择,也是导致江华瑶族的手工艺品在商业市场逐渐消退的原因。不过在近些年,国家强调传统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价

3、值,在各行各业都有体现。比如学术界,2014 年 5 月 18 日,在宝镜古建筑群之新屋召开的江华瑶族自治县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以及 2015 年 11 月在沱江镇举行的建县六十周年庆祝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瑶族盘王节开幕盛典等。因为这些举措,江华瑶族手工艺品独特的品质逐渐被得到重视。 由于江华瑶族历史源流错综复杂,族群特性鲜明,瑶族手工艺品地域性显著。手工艺品始创造于农耕文明时期,形式与内容都脱离不开瑶族的生存方式。江华瑶族山区竹木材料充足,瑶民擅以此为原材料制作篓、篮、席、垫等器具。瑶民的服饰和绣品多用红、黄、黑、白、橙五色绣制几何文字或花草鸟兽。瑶族手工艺品内容一般反映当地生产活

4、动、美好祈愿、民间故事等喜闻乐见的通俗题材,体现了瑶族的特色文化,蕴含着江华瑶族的民族文化?r 值。 江华瑶族绝大多数手工艺品都可以同时满足日常物质需求和审美需求,实用性较强。比如瑶族织锦(如图 1) ,因不受经纬线限制的特点,花纹运用灵活,常制成被、毯、腰带、头巾等实用又美观之物。再加上年轻设计师的创新设计,使其更为百搭实用(如图 2) ,符合现代化审美习惯,扩大了消费群体。 江华瑶民在生产活动中,在有限的环境和条件下,靠双手发掘原材料并开创新工艺,纯手工制作具有瑶族审美的手工艺品。现代化机器取代不了手工性,因为手工艺创作是一种动态的、生气的灵感突然涌现,3无法重复的过程,而机器批量生产会磨

5、灭手工的韵味和艺术性,纯手工制作的唯一性正彰显出它的价值所在。手工原创包含着记忆和情感,蕴含着生命力, “舶来品”永远只是形式的附庸。正因为其珍贵的价值,一些做工精良、材料优等、工序复杂的瑶族手工艺品成为高端手工定制商品,被收藏家收藏,瑶族手工艺品在社会的重视度逐渐提高。 (二)江华瑶族手工艺品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缺少观念创新、品牌意识。起初手工艺品制作操作性强、外观简单,注重培养生产活动的技能和满足基本需求,后来才逐渐重视审美的需求。但手工艺品原本的固守性使其难以脱离传统的乡土社会,更难与现代化元素相融洽,缺少从“新”出发的勇气,江华“神州瑶都”的美誉没有发展成为“金字招牌” 。经

6、过调研,这里主要是建材、餐饮、农产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几大企业类型,少数与手工艺品相关的民族服装店,也只是附带一些银饰、绣花鞋、编织包之类的商品,做工精致但数量较少。像这样个体商户规模较小,缺乏系统的经营,难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形成品牌连锁效应,更不论打开江华瑶族手工艺品的知名度并带动旅游经济发展了。 2、缺少管理协调机制,保护意识薄弱。首先,未对江华瑶族的手工艺品资源进行系统的规划,行业市场单薄,对已有的企业品牌缺少制度保护,没有制度、技术、策略上的良好引导。其次,市面上的工艺品类型相互掺杂,没有类型化管理,生产、流通以及推广没有形成连锁的生产模式,属于放任松散型的发展机制。再次,手工艺人的保

7、护意识较弱,没有专属的商标,被模仿的可能性大。最后,市场缺乏管理协调机制,4难以给手工艺品企业有效指导和约束,个体经营虽然灵活,但势单力薄,很难形成文化经济双向繁荣。 3、不注重人才培养,技艺流失。以前的瑶族少女出嫁之前会自己亲手制作荷包、腰带用于相亲活动,这样既增长了手工技艺又使得瑶族手工艺流传至今。但是如今这种习俗已经消退,原本的技艺传承方式也遭受工业生产的冲击,年轻后辈面临升学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对手工技艺失去关心和兴趣,逐渐背离了家家相传的模式。失去传统习俗这个载体,能熟练操持技艺的只剩下老一辈手工艺人,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懂创新传承,只能遗憾地看着技艺流失。 4、现代化生产制作模式与

8、已有技术条件不接轨。多数旅游城市的纪念品都是批量化生产,运用的是比较现代化的流行元素,价格低廉,质量较差,既没有必需品的实用,也没有艺术品的收藏价值,却无形中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推广造成了阻碍。手工艺人往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打造一件独具匠心的手工艺品,却找不到彰显价值的推广展示平台。很多民族原生态的手工艺人在这样的困境下,无奈在生存难题和技艺传承上做出退让的选择。 二、江华瑶族手工艺品的保护路径 (一)从理论出发的路径 1、文化资源保护观念的转变: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文化传统可以视作艺术产生与发展的重要的文化生态基础,彼此之间的关系又是全面的、动态的、联系的、

9、发展的。 ”2人们在认识自然时形成了依赖的习惯,对具有神秘属性的自然事物抱以崇5敬的态度。古代神话故事就能体现人对自然的崇拜,像古代编织、雕刻类的艺术活动,更是作为一种人与自然交流的载体而存在。 “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寸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 ”1人通过主观能动性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理性的选择,发掘并利用万物之间的规律,建立和谐的原则,运用工具和技术,创造出人类的造物科学。艺术门类中最能体现和谐造物规则的是民间手工艺术,这种和谐并非过度依赖,而是和谐共处、双向发展。中国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中, “天工”和“开物”就解释为

10、“天然界靠人工技巧开发出有用之物”2,这也正是手工艺品淳朴本质的源来。 2、创新应用转型:冯骥才先生说“生活的艺术依赖着生活的应用, 许多民间文化就是在它失去了应用功能时立即消亡的。 ”3手工艺品从生活中走来就要回到生活中去,作为实用之物始终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即使年代久远也不会被遗忘。手工艺品的“艺”字使之被保护机构束之高阁,直至近年才回归人们的视线。怀旧的感情牌开始打响,如旗袍兴起,利用传统的结构和现代化的电脑印花,符合现代消费者希望展示个性、衬托出个人品味的审美习惯。手工艺品需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将传统手工艺和现代化设计理念结合。 (二)从政府出发的路 大多手工兴趣爱好者习惯通过网络了解

11、信息,而且江华地处偏僻,群山环绕,所以线上渠道比线下渠道方便有效。由专业部门建立全面的江华瑶族特色文化推广交流网络平台,开展特色手工艺品文化资源保护论坛。线下部分以政府为主导:其一,设立监管部门,因地制宜,建立6江华手工艺品市场规则。其二,对已有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和营销指导。其三,定期举行手工艺品评选和展示,向上级地区推广优秀作品。最后,引导良性竞争,带动江华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从市场出发的路径 鱼不如渔,市场提供内部充足的原始动力,改革内在结构。手工艺品市场环境复杂,新的艺术品行业冲击着传统的手工艺品行业,所以手工艺品行业需要改变传统的小作坊模式(不排除在江华当地老街区实行这种

12、小作坊模式) ,深入了解市场需求,统筹配置资源,制定科学的生产销售策略。手工艺品行业可向现代新型文化产业学习,带动旅游业发展,树立鲜明的文化品牌,建立江?A 专属的网络购物平台,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信息共享,形成连锁的产业模式。 (四)从主体出发的路径 1、建立地域文化名片:江华瑶族文化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符号,这里的人民有着相同的文化认同感,相同的价值观念归属,有着相同的信仰,这些都可以作为瑶族地域特色文化的名片。类似于盘王节江华最成功的节庆品牌,对江华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打响江华瑶族手工艺品品牌,以及为建立地域文化名片提供了途径。 2、培养创新意识:大多数老辈手工艺人作为经

13、营个体,往往陷在传统的维度里,对于新的设计理念敏感度不高,其手工艺品虽原汁原味,但缺少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手工艺人如果在制作时灌注瑶族本家的文化记忆和审美品格,运用传统的内涵+新式的形式,或是传统的形式+新式的内涵,传统手工艺肯定会焕发新的生机。与重视社会和艺术价值一7样重视经济价值,符合相对应消费群体的审美习惯,这也是为手工艺品谋求新的出路。 3、提升当地民众的保护意识:保护江华手工艺品不能仅靠手工艺人完成,也不是全靠政府或市场,还要靠全体民众之力。一方面,可在江华当地设立宣传平台(在一些乡镇街道悬挂标语) ,发放宣传手册(以图文为主) ,让当地民众认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自觉肩负起保护民

14、族文化的责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民众的手工技能,培养民众的创新合作意识,提升审美水平和生产积极性。形成政府保护为主、部门共管、市场个体合作、民众共同参与的全面的保护模式。 综上所述,瑶族手工艺品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劳动美,体现了人在生存过程中积极向上的力量。手工艺品与其所处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依附于本原的土壤,才能生长出独立的品格,经得起时间的洗涤,而其中随大流并摇摆不定的注定被淘汰。鲁迅先生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5对民族手工艺品的保护,不仅要从其优秀内涵出发,还要立足于江华瑶族的实际情况,依靠政府、市场和民众的力量,相互合作。保护孕育手工艺品的文化生态环境,根基稳才会延续

15、出源源不断的力量。既要改变过去只重视艺术价值的观念,认可其经济价值同样可以为手工艺品保护带来不可忽视的作用,又要引导建立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实施保护的同时也为当地的民众营造可观的利益收入,形成文化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在合理有序开发文化资源的前提下,保护文化生态,传承和保护发扬民族文化,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手工艺文化留住这一抹亮丽的色彩。 8(责任编辑:杨建) 参考文献: 1 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7. 2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 3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M .潘吉星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05). 4 冯骥才.传统民间美术的时代转型J.光明日报,2008(02). 5 鲁迅.且介亭杂文集M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