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课程教学的五种呼唤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六年了,仔细反思我们的新课程教学,总感觉到虽然教学形式变得新颖了,但是缺少了实用性。尽管教学气氛变得活跃了,但是缺少了严密性。类似于“对不对” 、 “好不好” 、 “会不会”等无需思考就能答出的简单提问在课堂上用的太多、太滥,这种提问表面上有问有答,双边活跃,但是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却没有起到什么真正的促进作用。一些课程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在色彩斑斓的多媒体教学中只是看到了热闹,却没有学到该学的东西。其实新课程教学改革呼唤真实,它拒绝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教育就是教育,它求真求实,需要的是教师的真心投入,需要的是教师的
2、真情付出,它容不得一丁点儿虚假的东西。 一、新课程呼唤“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智慧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精神是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倡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动口、自己动手去获取知识,它是唯物辩证法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它把教与学的过程解释为教师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矛盾统一的运动过程。 2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倡导的是过程式启发,而不提倡结果式启发,更是反对暗示性启发。因为只有过程式启发才能起到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作用。讲课中老师要善于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由浅入深,从一个个
3、小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在讨论中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积累创新能力。力争在教与学的互动中让学生学会知识,学活知识。 二、新课程呼唤“赞美式教学” 赏识是为了尊重人,是以人的自尊心为突破口来激励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把它用在教育上,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尊重学生,赏识学生,会给学生带来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在新课程教学中,建立在赏识教育基础上的赞美式教学是常用的教学方式。正确的“赏识”应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并且该“赏识”时才“赏识” ,该“批评”时要“批评” 。如果一味地胡乱“赏识” ,那么也难以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学生犹如田野庄稼之幼苗,
4、赏识犹如农夫浇灌之清水。水太少,幼苗会因旱而死;水太足,幼苗会因涝而亡。赏识、批评都有个度。一味地赏识,或者一味地批评,都不足取。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赏识与批评的比例达到五比一时,教育效果最好。在新课程教学中,要求我们教育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用 好赏识教育,让学生健康的成长。 3三、新课程呼唤“探索式教学”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给人带来疲倦”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 。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
5、分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天性,抓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大力开展探索式教学,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充满疑问的情境,点燃学生的“发现”之火、 “研究”之火、 “探索”之火,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的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 在探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层次不同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从而强化学习兴趣,激起对学习的热爱。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的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 ,想方设法帮助各类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这是因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这能使学生产生强力的求知欲。 ”有的学生是因为
6、勇敢的发言而成功;有的学生是因为完整的回答而成功;有的学生是因为发表了精辟而独到的见解而成功。总而言之,成功不但属于学有余力的同学,更要为学习困难的同学创造成功的机会。在这种时候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并让其他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让其感受到自4己的价值。这样,学习将不再是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魅力。 四、新课程呼唤“合作式教学” 合作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起着重要作用。肖伯纳有段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你和我交换
7、仍然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 ”这就启发我们应给学生提供发言讨论、交流思想的机会。教师要提供探索材料,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合作探究,以形成集体探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中群体智慧,提高学习效率。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合作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探索的活动,在实践中养成主动思考、认真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遇到棘手的问题,学会开动脑筋,从多方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五、新课程呼唤“传统式教学” 5现代化教学媒体
8、的介入,为教学传递创设了一条最佳的通道,许多教师借助电教手段来突破教学难点,把握教学重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这种直观性的教学手段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然而,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主动性,趣味性、直观性,教学过程一概地将电教媒体呈现于课堂教学结构的起始阶段,贬低或排斥传统教学手段,片面地注意到电教媒体的表面性,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人们都在强调要构建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的现代教育模式,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有人人为地在现代教学和传统教学之间设置了一道鸿沟,全面排斥和否定传统教学,这是不对的。实际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不应该是“完全取代”的关系,也不是“附属关系” ,而应该是“相容并蓄” 、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并重,不能偏颇。因为二者各有特点,各有长处,所以只有互相补充,恰当结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常言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而“无法之法乃为至法。 ”这恰恰说明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内蒙古扎兰屯林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