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看中职生普通话朗读教学摘要:朗读是提高中职生普通话测试成绩的重要途径,应该紧紧围绕测试大纲要求,加强语音训练,注重培养语感,突出朗读表达技巧的训练,充分发挥朗读在普通话教学中的作用,提高中职生的普通话水平。关键词: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职生;朗读教学 普通话水平测试主要是考查应试者说普通话的能力,朗读短文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一个重要的测试项目,其目的是“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 ,作为测试的第三部分,分值占总分的 30%。朗读在促进人们日常口语语音规范化、标准化方面是非常有效的,作为中职生应该自觉地提高朗读水平,进而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 但是,在多年的普通话水平测
2、试中,相当一部分中职生在这一环节中失分过多,达不到要求,主要表现在: 1.常用字的读音不准:声母或韵母、或声调出现误读。 2.多音多义字读音不准,形近字经常读错。 3.轻声词、儿化词和“啊”的音变读错较多。 4.停连和轻重音等技巧表达不恰当,失误较多,回读现象较常见。 5.语气、语调处理不当,缺乏语感,方音明显,有的只是照字读音,2读不出“个中滋味” ,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出现以上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认识不足,特别是对朗读能提高普通话水平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一部分学生轻视朗读,自认为朗读很简单,或自认为朗读水平高,不屑于下功夫。 第二中职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大
3、部分学生的普通话语音面貌较差。 第四中职生在朗读时,习惯使用“念书式” 、 “唱读式”和“念经式” ,长期形成的习惯一时难以纠正。 第五没有掌握好音变规律,如轻声、儿化的运用不好,有的没有掌握“啊”的音变规律。 第六对朗读知识了解较少,对朗读技巧掌握甚少。语流不自然流畅,读破词、 、句的现象时有发生,腔调固定。 第七中职学校对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普通话的重视程度不够,课时量较少,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较落后。 要想改变目前职业中学的学生朗读短文作品质量不高,失分过多等状况,我们应该引导中职生充分认识朗读教学在普通话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
4、阅读活动,是汉语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朗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深刻地体味文章所3抒发的鲜明独特的思想感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在普通话教学中,应该要求学生明确朗读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自觉练习朗读作品的意识。 朗读短文作为测试的一个重要测试项,它重点考查的是应试者在有文字凭借情况下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和熟练程度。具体地说,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音节要素的准确发音;轻声、儿化、变调、语气词的变读等音变要素的准确发音;停顿、重音、速度、语调等朗读要素的运用。 大纲对朗读提出了
5、明确的要求,即“准确、流畅、有感情” ,在普通话朗读教学中,应紧紧围绕新大纲要求和朗读一项的评分要求,针对中职生不正确的朗读状态进行教学,以使学生在语音规范的基础上,加强对朗读作品内容的理解,提高朗读的表现力,可以说,朗读是提高普通话测试成绩的重要途径。 如何通过加强中职学校普通话朗读教学来提高中职生的普通话水平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语音训练,做到读准字词读音 “准确”是贯穿作品朗读全过程的基本要求,首先指每篇短文 400个字的音节发音准确,实质是要求发准所有声母、韵母和声调。练习时,应注意首先扫除朗读中的字词障碍,做到声母、韵母、声调准确到位,读音完整,同时注意避免复韵母
6、单音化,词末上声不到位等现象。重点是生字、难字; 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 形似音异的字;一字多音。 4其次,注意音变现象。 “准确”还指音节与音节间的音变发音准确,由于朗读时音节是连续的语流,音节的读音由于受临近字音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包括变调(上声、 “一” 、 “不” ) 、轻声、儿化、 “啊”的音变,其中轻声和儿化是练习的重点。 再次,注意不可出现增读、漏读、颠倒等现象。 由于中职生文化基础较差,所以在朗读教学中要重视字词的教学,应该按照一定的朗读要求,通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中的 60 篇短文反复的朗读练习,达到一定的量的积累,减少声母或韵母的系统性语音缺陷,从而使中职
7、生的普通话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二、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朗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语感是指朗读者在分析、理解和朗读文字作品时对语词所产生的相应的感受,它实际是人对语言的感应能力,是语言训练到熟能生巧的表现。由于中职生普遍存在语感较差的现象,因此,加强朗读练习是训练学生普通话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语感作为一种感性经验,需要从长期的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品味中慢慢习得。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规定的 60 篇短文,明其义理,悟其趣味。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同样对学好普通话适用。通过对语感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养成全身心地投入到所读作
8、品中,理解、欣赏作品,深刻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可以说,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也有助于中职生减少声母或韵母的系统性缺陷。 三、突出朗读表达技巧的训练 5“准确”是朗读作品的基本要求, “流畅”则是朗读作品的表意需要,是“传情”的重要前提, “传情”则是作品朗读的最高境界。如果说熟悉和理解作品是“传情”的必要前提,落实“传情”还需要具体手段。 “传情”手段主要指朗读表达技巧。朗读表达技巧实际上就是人们在朗读中利用有声语言表达特定思想感情的方法和手段。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朗读一项评分,主要包括停连、重音、语调、节奏四个方面。 (一)停连恰当。 停连是指朗读过程中声音的停顿和连接。朗读最起码的
9、要求是句读正确,语意连贯。无论是朗读还是听众,无论是生理要求,还是心理要求,朗读中的停连都是必不可少的。停连处理得恰当,可以把语言的层次表达清楚,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还可以引起听者对内在含义的深思,即“旧书不厌百回味,熟读深思子自知” 。在测试中,常有中职生因字词读音或朗读不流畅而出现停连不当的现象。只有通过反复朗读,熟悉文章,避免产生歧义的停连,减少因停连不当而扣分的现象,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反复朗读,提高朗读的流畅度,避免回读、崩读现象。教材中的 60 篇短文大都是名人佳作,文质兼美,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只有声情并茂地朗
10、读作品,才能真正感悟了作品的意境,体会了作者的感情。 (二)重音突出。 朗读时出于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音节往往有轻重的不同,重音指朗读中为强调或突出而使用的一种声音形式,能否恰当地运用重音(语6法重音、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是能否准确生动地表现作品的又一关键。在朗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中职生深入分析语句的意义,仔细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正确掌握重音的位置。首先,要根据语境、语气,把每个语句的重音找出来,其次,还要根据语境、语气确定每个重音应用哪一种方法表达。 重音一般把声音加强并配合音节的延长来表现的,但在具体朗读中,为了抒发感情,有时要把重音轻读,即读得比其它语句轻柔。总之,掌握重音需要看具体
11、的语言环境,以如何表现较能传情感人为宜。 (三)语调适中。 语调是在语流中用抑扬顿挫来表情达意的所有语音形式的总和,主要指语句的整体的高低升降变化趋势与意义表达的和谐。语调应随感情和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语调是指整个句子的音高变化,通常以降调、升调、平调、曲调 4种变化出现。借助语调,有声语言才有极强的表现力。在朗读训练中,应注意,不同的语调表现不同的语气:表示陈述、说明、庄重等语气用平调;表示提问、反问、惊讶等语气用升调;表示坚决、肯定、赞扬等语气用降调;表示怀疑、讽刺、气愤等语气用曲调。 (四)节奏得体。 节奏指语言的音乐性,即朗读中声音的徐与疾、抑与扬所形成的表达 技巧。徐与疾是就语速而言
12、,抑与扬是就情感而言。节奏和谐的朗读 7一定是流畅的朗读。在中职生的朗读训练中,应注意对节奏的准确把握,节奏应随作品内容和情感、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真正让它起到烘托气氛、描绘环境、突出变化、增强作品表达效果的作用。 朗读的节奏和文章的样式也有密切关系。文学作品的节奏富于变化,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朗读时的节奏比较明显,特别是诗歌和戏剧。而朗读说明文和议论文时,节奏相对变化少。总之,节奏是受文章内容制约的,是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制约的。 这四种表达技巧在朗读中虽然各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但它们并不是各自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从准确到流畅再到传情的过程,是朗读要求的过
13、程,也是学生不断练习作品、朗读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 普通话水平测试与普通话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以普通话测试为指导,不断探索教学规律,重视朗读训练,研究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朗读在普通话教学中的作用,使中职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减少失误,更好地发挥水平,不断地提高中职生的普通话水平。 参考文献: 【1】崔梅 单春樱主编普通话口语层级训练教程 【M】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2) 【2】王北群浅论职业高中普通话教学 【J】(科学教育家2008 年第 5 期 ) 【3】吕书之 刘婧姝浅谈普通话测试中的朗读作品 【J】 (齐齐8哈尔大学学报2003 年第 2 期) 【4】伍英飞朗读在普通话教学中的作用J(零陵学院学报2004 年第 4 期) 【5】罗红 浅议学生普通话朗读能力培养 【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 年第 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