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康德美学思想中的趣味理论摘要:由于味觉的打开,16 世纪欧洲的文献中开始大量出现趣味概念,尤其在 17 世纪末到 18 世纪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趣味成为了思想界热烈讨论的题目,康德对趣味概念的重视,正是由于这个背景。在讲授人类学的过程中,康德逐步将趣味纳入先验领域,最终使趣味成为判断力批判中一个专用的美学概念;以此,康德提出了对批评的批判,引领出提倡个性的新批评观念。? 关键词:康德;判断力批判;趣味;批评?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在康德的美学思想中,趣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判断力批判实际上就是“趣味批判” ,其中“美的分析” 、 “崇高的分析”等“一切都归宿于趣味(
2、鉴赏)的概念” 注:参见德康德著,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 ,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第 79 页;或德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 ,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 77 页。,实际的分析也是对“趣味(鉴赏)判断” (Geschmacksurteil)的分析。这足以说明趣味在康德美学体系中占居核心地位。但康德并没有对趣味概念本身作出分析,这可能是康德美学的研究者不注重趣味的主要原因。康德一向严谨,这么做自然有他的理由,但研究者如果也像康德一样“得意忘言” ,只注重分析过程及其由此而得出的“规定性”结论,对赖以支撑这些分2析的“趣味”概念弃之不顾,就有些问题了。可惜我们的康德美学研究恰恰就是这么做
3、的。曹俊峰先生的康德美学引论 (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 年)倒是对趣味概念比较重视,追寻了其来历,也对康德的相关论述集中做了分析,可以说部分地解释了康德不分析趣味概念本身的原因。这对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康德的美学思想有很大的帮助,也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不认真研究康德的趣味理论的局限性。但是曹先生对康德的著作非常熟悉,因而对康德有关趣味的论述有深入的分析,而对于趣味概念的“来龙去脉”就显得有些简略,而没有放到一个更大的背景当中去。本文想“接着”曹先生的分析继续作一点探讨。? 一 首先要解释的是关于“趣味”的翻译问题。趣味是一个名词,而通常汉译为“鉴赏”或“鉴定”的西文 Connoisseurship
4、才是一个动词,该词是法国作家安德烈?费利比安(Andr Flibien,16171695)针对日渐兴旺的艺术收藏,在他 1685 年的谈话 (Entretiens)中提出的一个术语。这个术语所指有二:其一是确定作品的作者归属;其二是对作品做出评价。 注:E. F. van der Grinten, Enquiries into the History of Art-Historical Functions and Terms up to1850, Amsterdam, 1952, p.53.之所以有时将 taste 译作鉴赏,主要是因为中文的习惯。如康德所谓“鉴赏判断” ,原文为 Geschm
5、acksurteil,是由Geschmack(趣味)和 Urteil(判断)组合而成,实即趣味判断,但因中3文习惯,宗白华与邓晓芒两个译本都译为鉴赏判断。 克罗齐 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历史 中译本有一节 “鉴赏及鉴赏一词的各种意义” 注:参见克罗齐著,王天清译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版,第 3436 页。,这里的“鉴赏”实际上也是“趣味” ,笔者虽然未能见到原文,但据克罗齐在该节里专门讲到“这个词实际上是指谁能从不好的食品中把那些美味的食品选择出来”注:参见克罗齐著,王天清译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6、社,1984 年版,第 36 页。,亦可推测而出。幸好两词都有对“品评”之意,不致误差太大,但“鉴赏” (connoisseurship)所提出的两项要求,构成了西方艺术史写作的基本框架,而“趣味” (taste)则是对西方科学与艺术的区别所需要的一个重要尺度,两者相差极大,需要仔细辨别。 有了这个基础,下面将“鉴赏”全部置换为“趣味” 。 “判断力批判”实际上就是“趣味批判” 。在当时, “判断有各种名称,例如斟酌 、 直接的理智活动 ,有时它叫做好的趣味或精审的鉴赏力” ,注:参见穆拉托里论意大利诗的完美化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
7、93 页。康德自己在判断力批判出版之前,也自称第三批判是“趣味批判” 。在 1787 年 9 月 31 日(三年后判断力批判问世)致友人莱因霍尔德(Reinhold)的一封信中,康德写道:“我现在正忙于趣味的批判这一题为趣味批判的作品,在复活节前即使不能付印,至少4也要完稿。 ”注:参见德康德著,李秋零译彼岸星空康德书信选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年版,第 156157 页。后来之所以改为“判断力批判” ,也许是因为趣味一词与个体的经验联系太紧,与“基于先验规律的认识能力”知性和理性还是有所距离,为了同前两个批判相对应,以康德的严谨,应该会舍趣味而取“属于理论认识的能力的”注:参见德康德著
8、,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 ,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 3 页;或德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 ,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 页。判断力。但“批判”的名称有变, “批判”的内容仍然未变,还是“趣味批判” 。康德揪住趣味不放,乃是因为“趣味批判”就是美学的另一个名称。在“美学”被提出之前,美学诸问题的探讨,就归属在趣味批判的名下。康德甚至在 1781 年即美学之父鲍姆加登美学出版 31 年之后,还明确地反对用“美学”之名,他说:“唯有德国人现在用?sthetik 一词来表示其他国家的人称为趣味批判的东西,这种用法导源于优秀的分析家鲍姆加登的错误愿望,即想把对美的批判评价归之于理性原则,并使
9、其规律上升为科学。但这种努力是徒劳无益的。因为这类规律或准则就其源泉来说仅仅是经验性的,因而决不能成为我们的趣味判断必须遵循的先天法则。正相反,我们的判断正是这些规律是否正确的真正的试金石。因此,放弃在趣味批判的意义上使用这一名称,而用它去表示作为真正科学的感性论(即先验感性论,德语原文为Die Transzendentale ?sthetik笔者注) ,是可取的。 ”注:参见德康德著,蓝公武译纯粹理性批判 ,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48 页。11 年之后,他也仍然没有采用“美学”这个名称。可见康德5对趣味的重视是非同寻常的。其实在康德之前,休谟所说的“批评学”也是关于趣味的学科。法国的
10、伏尔泰也有论趣味的专门著述,康德浸染在这样一个重视趣味的传统之中。 对趣味这个概念的重视,显然首先与味觉本身的打开、味觉体验的深入与敏锐相关。如果西方人的饮食仍然只能满足粗陋的口腹之欲,缺乏对味觉的刺激,趣味这个概念决不会受到重视而进入精神领域。直到十六世纪,西方的文献才开始大量出现趣味这个词汇,其原因不难追寻。这时的欧洲已经开始殖民扩张,东西方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正是东方的香料如胡椒、桂皮、生姜等调味品的出现,大大刺激了欧洲人的味觉。于是,先是意大利人,作家阿里奥斯托(Ariosto, 1474-1533)在他的长篇叙事诗疯狂的罗兰第 35 歌里谈到奥古斯都(Augusto)时写道:“因为他
11、对诗有着好的趣味,所以就宽免了对他的惩罚。 ” 注:参见克罗齐著,王天清译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版,第 34 页。同一时代的作家多尔切也说:“一个具有精微趣味的人,除了卡图洛(Catullo)和卡尔沃(Calvo)的诗句外,不会吟唱别的。 ”注:同上,第 36 页。接着是西班牙人,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洛佩?德?维加(Lope de ve-ga, 1562-1635)和一些西班牙人以各种方式反复强调西班牙戏剧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的趣味和娱乐。据塞万提斯所说,由于“要去迎合演员们的趣味” ,被当时的人们称作“天才”的维加的作品因而“不能全部都达到十
12、全十美的程度” 。注:参见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 (上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年版,第 215 页。特雷维萨诺(Trevisano)在给意大利新古典主义美学6家穆拉托里(Muratori,16721750)著的一书作序(1708)时曾提到西班牙人对趣味一词的偏好:“在合适的比喻中,西班牙人比任何人都能以这个雄辩而简洁的词语好的趣味来表明一个事实” ;注:参见克罗齐著,王天清译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版,第 35 页。再接着是英国、法国、德国,到 17 世纪末期,趣味已经成为了一个被频繁使用的词汇。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家为启迪和教育民众,想
13、尽办法提高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如艾迪生认为有一种方法,即精通最高雅的作者的作品,每一次对优秀作品的阅读都会在其中发现高妙的艺术美,受到更强烈的感染。雷诺兹甚至赞同他同时代的批评家哈里斯(James Harris)的观点,认为附庸风雅、假装喜欢欣赏高雅的艺术是一种必要的方法,因为久而久之,也就真的喜欢并能理会高雅艺术,从附庸风雅变为真正的高雅了。休谟则认为,要提高鉴赏力,首先“莫过于在一门特殊的艺术上进行实际锻炼,经常地观察和沉思一种具体的美。 ”注:参见休谟著,杨适译人性的高贵与卑劣休谟散文集 ,上海三联书店,1988 年版,第 154 页。夏夫兹伯里也将这种美育视为塑造完美人格的理想手段之一
14、。他甚至“把趣味提高到美的感官的地位:它是秩序和比例的感官,这个感官以它的先天的感觉或表象 、理性的追忆,和先天的道德感是一致的”注:参见克罗齐著,王天清译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版,第 5051 页。法国的启蒙主义者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也都参加到对趣味的讨论中来。更引人注目的是,因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而引发的“古今之争” ,促使了人们思考科7学进步与艺术灵感之间的差异,最终导致了科学与艺术的学科分离,趣味(与天才)正被人们“选作”艺术学科的基础概念,以与科学的基础概念“进步相区别。这样,对趣味的探讨就逐渐集中到美学上来。18世纪初期,趣味已经成为
15、了“理论上详细阐发的题目”注:参见韦勒克著,杨岂深、杨自伍译近代文学批评史 (第一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年版,第 32 页。,一位德国批评家甚至认为趣味这个概念是“最重要的,有待现代人发现的美学定理”注:参见克罗齐著,王天清译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版,第 40 页。康德对趣味的分析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展开的。? 二 康德对趣味的使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在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中,康德注重从主体先天的精神质素、性情气质来解释趣味的差异性,趣味的内涵还偏重于伦理方面,有些类似于中国魏晋之时的人物品评,与诗、艺术关系不大。而在实用人类学中
16、,康德认为“美仅仅属于趣味的领域”注:参见德康德著,邓晓芒译实用人类学,重庆出版社,1987 年版,第 139 页。,因此专门针对趣味进行论述。 趣味这个词, “其本来意义是指某种感官(舌、腭和咽喉)的特点,它是由某些溶解于食物或饮料中的物质以特殊的方式刺激起来的,这个词在使用时既可以理解为仅仅是口味的辨别力,但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合8口味。 ”注:同上,第 137 页。这种感官感觉之所以被应用于其他感性领域,是因为,一方面“没有一种场合象一群好朋友吃一顿美餐那样,能够如此长久地在一次享受中保持住感性和知性的协调,如此经常地重复那种兴致”注:同上,第 140 页。,另一方面,要想让自己准备的饮食合
17、社场合中大家的口味,东道主显然不能只考虑一己的趣味,而应该照顾到所请每一个客人的不同口味,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智慧拉丁文“智慧”sapientia 一词正是起源于滋味“sapor” ) ,要具备“在想象力中对外部对象作出社会性评价的能力”注:同上,第 139 页。所以,一种特殊感官的感觉就具备了普遍的性质,而可以应用到其他感性领域。 趣味作为一种感性的评价能力,既可以是经验的,如德国人吃饭前先喝汤而英国人先吃饭,它不能要求有真正的普遍性,因而也不能要求必然性,可称之为反应的趣味(Gustus reflexus) ;也可以是先验的,即玄想的趣味,它指示着必然性,对每个人都具备有效性,可称之为反思
18、的趣味(Gustus refletens) 。由于人类有着将自己的行为举止同某个更重要的人物作比较的自然倾向,个人的趣味就能够得到改善,最终达到“与别人共同地(社会性地)感受到在这上面的欢喜(complacentia,娱人自娱) ,这种欢喜就不仅能被看作适用于感受主体,也能被看作适用于每个别人,即看作普遍适用的。 ” 注:同上,第 142 页。这样,反思的趣味同反应的趣味也就区别开来,看似一种纯粹个人的感受,实则其中已经隐含着一种普遍性。?因为有着反思的比较,因此, “理想的趣味具有一种从外部促进道德的倾向” 注:同上,第 143 页。,在这9一点上,康德就像休谟将“道德学和批评学宁可说是趣味
19、和情趣的对象”注:参见休谟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研究 ,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 145 页。,站在启蒙主义的立场,试图借此提高民众的素质。另一方面,也由于比较,趣味与时尚联系紧密, “入时是一件趣味的事情” 注:参见德康德著,邓晓芒译实用人类学 ,重庆出版社,1987 年版,第 144 页。康德此番对趣味与时尚关系的论述,在 20 世纪获得了新的阐释。20 世纪的艺术史家哈斯克尔(Francis Haskell)在研究 1790年至 1870 年之间趣味变迁史之时,将时尚(fashion)即“集团趣味”与传统的“趣味”联系起来进行讨论,贡布里希则运用波普尔的“情境逻辑”理论分析时尚与趣味
20、的关系注:参见邵宏著美术史的观念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28129 页。,都与康德的探讨形成呼应。 既然趣味是整个美学界大力探讨的概念,又在实用人类学中有了这番分析, 判断力批判当然也就没有必要专门对趣味本身展开分析了。这时的趣味,是“判断美的一种能力,判定一对象为美时所要求的是些什么呢,这必须从分析趣味判断才能发现” 注:参见德康德著,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 ,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第 39 页;或德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 ,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37 页。,已经是一个专门的美学概念了。 趣味进入康德思辨哲学的领域,其字面意义或者说味觉意义上的趣味似乎被剥
21、离出去。但实际上排除味觉意义而使用趣味一词指称一种辨别美与其他审美性质的能力是“自相矛盾”的。趣味的双重意义,反映10出人之作为生物性的人与社会性的人的双重本质。它“提醒我们注意直接或凭直觉判断审美价值的官能意义上的趣味,与可辨识食物美味的能力意义上的趣味是不可分离的。 ” 注:参见考斯梅尔著味觉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 年版,第 58 页。审美过程中感性与理性、直觉与思考、差异性与普遍性、物质性与精神性、情感与理智相互交织,康德在分析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二律背反”正是这样的一个注脚。这方面的论述较多,这里不赘。 我想要说的是康德对批评的批判。 批评的传统来自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经过贺拉斯
22、的诗艺 、朗吉努斯的论崇高一直到布瓦洛的论诗等一系列著作的强调,批评被视为是一种权威的、准确的、分析的艺术。批评“所作出的一些一般性的公式是作为门径和规则,来指导艺术创作的”注:参见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 (第一卷) ,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第 19 页。,正是通过这些“门径和规则” ,批评使真实性、道德真理等原则成为判别文艺作品高下优劣的标准,从而影响创作者和接受者。批评的力量在此是勿庸置疑的。而对于批评家来说,这些批评的“门径和规则”也需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才能掌握。 康德对趣味的分析将批评置于了批判的视野之中。这种批判与休谟对批评的审视一脉相承。休谟认为:“批评家比厨师或香料制造者能更有理由论究和争论” ,但是“全人类的一致性并不妨碍在美感和价值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