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洋服装史李当岐 编著第一章 史前人类的穿衣文化第一节 兽皮衣服的穿用一、旧石器时代的克罗马农人已经用骨针缝合兽皮。第二节 织物的出现一、新石器时代的湖上住居已经有了麻织物和毛织物。二、纺线技术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创造。三、在欧洲,新石器时代初期才出现石制或陶制的纺轮。第三节 欧洲的史前文化一、欧洲最古老的衣服是件皮革做的丘尼克,是吊带式、肩上系结、衣长及膝,外套斗篷,头戴半球形帽子,脚穿短靴,上半身半袖毛线衫,下半身短裙,裙摆有流苏装饰,外罩毛织物长裙,系腰带,前有带扣。第四节 关于人类穿衣动机的学说一、物理的保护保护说气候适应说、人体保护说。二、心理的防护道德性的隐蔽说羞耻 说、礼仪说;宗
2、教性的护符说巫术说、魔力说。三、心理的表现艺术性的装饰说猥亵说、性的魅力说、拥有说、象征说。第二章 古代服装第一节 古代服装文化的特点一、古代的范畴1.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西方文明分为两大块:一是古代东方世界(包括地中海南岸、非洲北部的古埃及、地中海东岸的南亚地区) ;二是古希腊和古罗马。二、古代文化的性格1.古埃及是平静的,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跃动的。三、古代服装文化的特点1.地理环境和民族性格是构成服装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2.受地理环境和民族性格的影响以及当时生产力的制约,古代服装的共同特点是:造型单纯、朴素,一般不做剪裁和缝制。与北欧日耳曼人的窄衣文化相对,地中海周围是南方型的宽衣文化。第二
3、节 古埃及衣服一、古埃及的服装特色1.古埃及的服装构成及其单纯,种类很少。造型本质上分两种形式:无垂褶(丘尼克)和有垂褶(罗印克罗斯) 。2.埃及的服装美是由相对固定不变的样式和多变的表面装饰交错而成。3.古埃及的主要衣料是亚麻织物、羊毛、优质的皮革、棉布、丝绸;加工技术有浆硬、织花、压褶、起皱加工、漂白、染色、刺绣、滚边等。二、古埃及的男装1.古埃及的男子服装主要有绳衣、腰衣(罗印 克罗斯) 、丘尼克、贯头衣 “卡拉西里斯”、长袍“罗布”、披肩“肖尔”等。三、古埃及的女装2.女装和男装在品种和造型上基本相同,只是丘尼克和肖尔比男装富于变化(表现在色彩、纹样、装饰方面) 。3.女子丘尼克与男子
4、相比的特点:其一是较长,其二是腰身较高、腰部紧身和体。4.女装的肖尔变化丰富,通过着装技巧形成形形色色的卷衣,叫“多莱帕里”(drapey) 。第三节 古代西亚的服装一、 古代西亚服装的特性1.古代西亚地区集中了许多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因而,其服装形态十分多样,这些民族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又不断产生新的样式,使其服装文化更加丰富和复杂。2.古代西亚、古埃及、古希腊服装文化比较 古埃及 古代西亚 古希腊材料 亚麻织物 羊毛衣物 亚麻羊毛织物包裹 裸出 包裹 包裹或裸出形态 单纯 复杂 复杂中的单纯衣物 罗印克罗斯 丘尼克 西顿外衣 生硬垂褶 紧身螺旋卷衣 宽敞披挂式重叠 一般为单衣 重叠穿衣
5、 单纯的重叠装饰 单纯衣服的 极具装饰性 复杂衣服的表面装饰 素色或单纯的纹样装饰二、 美索不达米亚的服装初期王朝:羊皮裙子巴比伦时代:披肩或多莱帕里亚述时代:带披肩或无披肩的丘尼克(1).美索不达米亚的服装材料1.主要衣料是羊毛织物、羊皮皮革、卡吾那凯斯(最大特征是流苏装饰,是指满地流苏的材料) 。2.亚述人是伟大的刺绣师也是优秀的皮革工艺师。(2).美索不达米亚的男装1.苏美尔王朝时代:男子服主要有罗印 克罗斯、卡吾那凯斯、披肩、斗篷。2. 巴比伦王朝时代:大体上是卷衣(其一是螺旋状卷衣;其二是袈裟式斗篷),丘尼克型的衣服,流苏装饰的罗印克罗斯,款腰带,筒形高帽子。3. 亚述帝国时代:直线
6、裁剪的短袖丘尼克,流苏装饰是亚述的一大特色。(3).美索不达米亚的女装1. 巴比伦时代的女装样式较为丰富:有流苏装饰的卡吾那凯斯、披肩式的卷衣、丘尼克。三、叙利亚、巴勒斯坦的服装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因为长期处于殖民地的地位,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化特色。1.叙利亚、巴勒斯坦的男装:短裙型的罗印 克罗斯、披肩或斗篷、白色紧身丘尼克、腰部缠裹披巾、宽袖衬衫形的上衣、下身裹螺旋状短裙。2. 叙利亚、巴勒斯坦的女装:男女差别不大,长长的丘尼克、外衣有套头斗篷和带披风帽斗篷。四、小亚细亚的服装:非常紧身的短衣;宽敞的斗篷。(1)小亚细亚的男装1.毛皮披肩和短裙,即卡吾那凯斯。2.缠裹式短裙,宽腰带、流苏、滚边
7、、横向带状纹样。3.短裙与装在裙子里衬衫形丘尼克组合。(2)小亚细亚的女装赫梯的女装是一种宽松式的长衣,上身穿衬衫式丘尼克,下身穿百褶装饰的高腰长裙,还有头纱、带风帽的外衣。五、米提亚、波斯的服装(1)雅利安人与裤子1.合体的前开式长袖上衣与长裤的组合今天男子装束。2.制板、裁剪、缝制技术逐渐形成的窄衣文化。(2)波斯服装的特性1.波斯服装的最大特性是北方型的窄衣造型。2.衣襞确定了波斯服装在西洋服装史的重要地位。3.波斯样式是集古代东方服饰文化大成,把东西方服饰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现在体积感的不料和亚述风格的纹样) 。(3)波斯的男装代表样式有两种:宽松的大袍子“康迪斯”candys(米
8、提亚人的) ;丘尼克与裤子的组合(波斯人自己的) 。(4)波斯的女装男女差别不大,也是宽松的大袍子、丘尼克与裤子的组合。披面纱、风帽大斗篷。第四节 希腊文化圈的服装一、希腊文化圈分为爱琴文明(克里特时代和迈锡尼时代)和希腊文明两个时代。二、希腊文化圈的服装特性(1)爱琴文明的服装1.造型完美、夸张适度、人体与衣服高度谐调。2.女装用紧身胸衣束腰、膨大化的裙子及外面的围裙,裁制技术难度极高。3.克里特女装夸张曲线美,把亚洲风格的纹样融入其中。(2)荷马时代1. 荷马时代被称作几何样式时期。2.束细的腰身和夸张的臀部。3.直线是衣服构成上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古风时代) 。(3)古典时期1.垂褶是其特
9、点。2.多利安式是毛织物,爱奥尼亚式是亚麻织物。3.希腊的服装是一块布的艺术。三、爱琴文明的服装文化(1)克里特、迈锡尼的男装1. 克里特安装极为单纯、朴素富有活力,一般只穿罗印 克罗斯。2. 迈锡尼的男装的罗印 克罗斯略长,是有裆的短裤形。3.袖子“T”字型构成的直线裁剪的丘尼克,领口有点弧,有边饰。4.男子穿半长靴,克里特男子的装饰集中在勒细的腰身、 *鞘和发型的变化上。(2)克里特、迈锡尼的女装1.层叠式卡吾那凯斯。2.利比亚风格的长裙(是无袖紧身上衣与裙子的组合,领子高耸,只有袖窿没有袖子,系着粗壮的腰带,下穿向左右膨大化的裙子) 。3.象裤裙的裙子。4.各种罗印克罗斯。5.迈锡尼风格
10、有边饰的丘尼克。四、希腊的服装(1)希腊分为内衣和外衣。内衣从形态上分为四种:1.有袖子,衣服几乎覆盖整个身体。2.遮挡住胸部,*出四肢。3.*出四肢和胸部的一部分。4.其他形式。外衣分为1.几乎把全身缠裹起来。2.把大部分身体包起来,在一侧肩上固定。3.把上半身和一侧的肩或双肩都包起来。4.披挂在双肩使衣服垂下莱。(2)希顿1.多利亚式希顿:没有袖子,造型单纯、粗犷。2.爱奥尼亚式希顿:侧缝留出伸手一段外,其余部分缝合,成筒状,系腰带,用细绳捆扎“衣袖“。(3)多利亚式与爱奥尼亚式相比的区别:1. 多利亚式希顿用毛织物,衣褶厚重、粗犷,具有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爱奥尼亚式希顿用亚麻织物,衣褶
11、细腻丰富,具有柔和、优雅的女性特征。2. 多利亚式希顿有折返下来的阿波太革马;而爱奥尼亚式希顿没有。3. 多利亚式希顿只用两个别针在双肩固定;而爱奥尼亚式希顿用安全别针自肩到两臂固定多处。4. 多利亚式希顿侧缝一般不缝合;而爱奥尼亚式希顿的侧缝必须缝合。5. 多利亚式希顿没有袖子的构成;爱奥尼亚式希顿有袖子构成。(4)希玛纯(指穿在希顿外面的所有外衣)从着装效果上分为四种:1.包裹全身的多莱帕里。2.叫克拉米斯的小斗篷。3.迪普罗依斯 diplois4.迪普罗依迪昂 diploidion,把布裁成花瓣状,花瓣尖部有铅垂,穿时将头钻进中间的洞。第五节 古罗马的服装一、罗马服装的特性1.罗马人注重
12、服装的象征意义,色彩单纯,边饰强烈,用服装表征人的社会地位和阶级意识,有制服的作用。在古代世界,罗马人最先明确在服装上表现阶级差别。2.与希腊一样,罗马时代有了纺织业的行会组织,是经营者的组织。3.紫色衣服在罗马是高贵的王权的象征。二、伊特鲁利亚人的服装尖头鞋、帽子、大胆的滚边装饰、女子长长的紧身丘尼克、螺旋状的装饰。品种有:1.丘尼克:很短、有边饰;女性较长且紧身,领口和后面有开衩,肩缝和腋下侧缝有编带边饰,刺绣的花纹。2.泰本纳:是一种披肩或斗篷,后来发展成罗马的斗篷 “帕鲁达门托姆“。3.菲莱特:是把泰本纳做成带状的饰物。4.斗篷:类似希腊的希玛纯,有边饰的铅垂。5.鞋:皮条凉鞋,半长靴
13、,尖头鞋,有边饰。6.男子头发短,女性头发长,戴尖角帽或圆锥帽。三、罗马的男子服与希腊服装文化相比,特点一:在衣服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上是从单纯和朴素向复杂化发展;特点二:罗马服装具有更加明确的性别意识。(1)托加:1.托加普拉:没有任何装饰的白色毛织物的罗马市民的正式服装。2.托加普莱泰克斯塔:紫色边饰的官员制服。3.托加康迪达:经漂白处理过的竞选官吏专用的托加 普拉的一种。4.托加普尔拉:灰暗色、深褐色、接近黑色的丧服。5.托加佩克塔:紫色织物上有金线刺绣花纹的豪华托加,凯旋将军和皇帝穿用。6.托加特拉贝阿:是大礼服,有紫色边饰的彩色托加,颜色依据地位而不同。(2)其他以方形为基础的外衣:1.
14、拉凯鲁那 2.萨古姆 3. 帕鲁达门托姆 4.阿宝拉 5.帕留姆 6.佩奴拉 7.比尔鲁斯 8.莱纳(3)丘尼卡内衣丘尼卡,是一种宽大的睡袍一样的袋装贯头衣,在肩部和腋下缝合,呈“T”字形,袖长及肘,也有长袖和无袖,男子的丘尼卡衣长及膝,女的衣长及踝,腰部系带子。贵族或官吏的丘尼卡还在前后各装饰两条紫色的条饰,“克拉比”,用其宽窄表示官阶的大小。根据丘尼卡衣长、袖长、用途、及其装饰“克拉比”的变化,可分为:1.丘尼卡塔拉里斯:衣长及踝、一般有长袖,主要用于女性。2. 丘尼卡印提玛:作为内衣,男女都穿。3.达尔玛提卡:衣身前后都有两条紫色的装饰线“卡拉比” ,帝政后期成了基督教徒的象征物。5.
15、丘尼卡昂古斯提卡拉比亚:前后各装饰两条紫色的窄条装饰的达尔玛提卡,是上流阶级的标志,公元 300 年后纯粹成了装饰。6. 丘尼卡拉提卡拉比亚:指那两条紫色装饰条较宽,是元老议员门穿的不束腰的丘尼卡。7. 丘尼卡帕塔嘎塔:女性专用的丘尼卡,衣身前中央有一条宽阔的装饰带。8. 丘尼卡帕尔玛塔:在紫色衣料上用金线绣纹样,由凯旋将军发展为皇帝专用,拜占庭时成了宫廷服。9. 丘尼卡佩克塔:也是一种有刺绣装饰的丘尼卡,是神官穿的衣服。毫无装饰的丘尼卡叫丘尼卡 阿塞玛。四、罗马的女装(1)斯拖拉:与希顿是一个意思,已婚妇女的衣服,穿在丘尼卡印提玛外面,衣长直达地面,甚至后下摆托地,贵妇下摆有滚边装饰。(2)
16、帕拉:是女服中礼仪性的衣服,是外衣,穿法与希玛纯相同,在左肩用饰针固定。五、公元 34 世纪,有了乳罩鼻祖“斯特罗菲吾姆 ”,及女用三角裤衩的原型“帕纽”。结婚戒指是罗马人的创造。第三章 中世纪服装文化一、中世纪分为 5-10 世纪的“文化黑暗期” 、11-12 时期的“罗马式时期”、13-14 世纪的“哥特式时期 ”。二、中世纪服装的最大特征是:基督教文化的强烈影响,中世纪的西欧人苦恼于精神与肉体、理性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中,服装上出现了否定肉体(掩盖体形)和肯定肉体(显露体形)的矛盾现象。三、从服装形态上看,中世纪复转从古罗马南方型宽衣文化经拜占庭文化的润色和变形,经“ 罗马式时
17、期 ”和“歌特式时期”的过渡,最后落脚到以日耳曼人为代表的窄衣文化。从此,西洋服装脱离古代服装那平面性的单纯结构,进入追求三位空间的立体构成时代。四、现代与古代、西洋与东洋,服装文化以“哥特式时期 ”为交点分道扬镳。第一节 拜占庭时代的服装文化一、拜占庭文化是希腊、罗马、的古典理念,东方的神秘主义,新兴基督教文化,三种异质文化的混合物。二、拜占庭染织业发达,拜占庭织物的特色是绚丽丰富的色彩。三、拜占庭时代的服装(1)初期沿用罗马帝国末期样式,后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由自然、朴素、单纯,变得呆板、僵硬,色彩绚丽、华美,流苏、滚边、宝石装饰非常普遍,表现重点转移到衣料的质地、色彩、表面装饰上,充满东方文
18、化的特征。给人一种强烈的否定人存在的绝对的宗教性,人们穿衣是为了包藏和掩盖身体。服饰成了“别等威显贵贱 ”的工具。(2)主要衣物1. 达尔玛提卡:没有性别区分的平常服,构成单纯、朴素,是把不料裁成十字形,中间挖洞,在袖下和体侧缝合的宽松的贯头衣,从肩到下摆装饰着两条红紫色的条饰克拉比。克拉比作为基督血的象征,已纯粹是一种宗教色彩的装饰,可以随便使用。公元 4 世纪后,女子的达尔玛提卡袖口变宽,胸部多余的量被裁掉,逐渐显出身体的自然形;男子的袖子则是变窄。这是从裁剪方法上使衣服合体的第一步,使向开始追求裁剪技法的中世纪服装迈进的先兆性举动,暗示着衣服脱离了古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贝尔(V
19、eil):贝尔就是面纱,是一块长方形的布。3.帕留姆和罗鲁姆:帕留姆是女子用的帕拉在罗马末期逐渐变窄而来,只是把自左肩垂在前面的部分折叠成二三层;到拜占庭时代,帕留姆演变为表面有刺绣或宝石装饰的带状物,叫罗鲁姆。4.帕鲁达门托姆:是拜占庭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外衣,是一种方形大斗篷,罗马时代披在左肩,右肩固定,拜占庭时代衣长变长,方形变为梯形,胸前缝一块四边形的装饰布。5.佩奴拉:原来是一般庶民用的,后变成象征性极强的礼仪服。6.丘尼卡:是从臀围线往下侧缝开衩的白色丘尼卡,从开衩处到下摆有刺绣纹样,两肩装饰着徽章样的纹样,叫塞葛门太(Segmentae 片断、局部、缘饰) ,是拜占庭特有的装饰,是绣
20、完纹样后剪下缝到衣服上的。另外,拜占庭贵族的衣服中最突出的是下半身的裤子,有紧身和宽松两种。第二节 欧主文化黑暗时代的服装文化一、日耳曼人的服装文化(1)为了御寒形成了封闭式、窄小紧身、四肢分别包装的体形型样式,是上衣和下衣的二部式结构,需要裁剪。(2)女子上身穿短小紧身的丘尼克,筒袖长及肘部,裙子为筒形,用带穗的带子系扎;男子上身穿无袖的皮制丘尼克,下穿长裤,膝下系着绑腿。(3)受罗马文化影响,男子在丘尼克和长裤外穿上了罗马式萨古姆(斗篷) ;女子沿用了罗马末期的达尔玛提卡,卡拉比变成沿领围一圈后中心一条的形状,为御寒,常两件达尔玛提卡重叠穿用,内层窄袖口的紧身长袖,外层为宽松的半袖或喇叭状
21、的长袖,袖口装饰带状刺绣纹样,系腰带,头包长及下摆、披肩似包住双肩的贝尔,贵族妇女在贝尔外戴冠。二、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的服装文化(1)墨洛温王朝:长及膝丘尼克,腰系皮带,男穿长及膝或踝的裤子不莱,小腿十字交叉式捆扎。女穿长丘尼克,外罩前开式长长大袖子的长袍,腰带很长,头戴面纱,脚穿黑皮鞋。(2)加洛林王朝:丘尼克外穿达尔玛提卡,外罩长袍。(3)昂格鲁撒克逊:男上身穿短丘尼克,下穿半截裤,外披斗篷;女穿内衣是叫“卡特尔 ”的贯头衣,外套叫 “萨科特”的贯头穿长袍,外披斗篷。第三节 罗马式时代的服装文化(公元 11-12 世纪)一、罗马式在建筑上表现为:半园形拱顶、十字形交叉拱顶,厚实的墙壁,
22、狭小的窗户,雕塑造型抽象,超自然,形成一种宏伟的,超世的神秘感觉。二、罗马式时代的服装(1)一方面,形式上继承了古罗马和拜占庭的宽衣、斗篷、风帽、面纱,宗教服和礼仪服原封不动继承拜占庭样式;另一方面,保留了日耳曼系腰带的丘尼克和长裤等紧身窄样式。这个时期,世西洋服装从古代宽衣向近代窄衣过渡徘徊于两者之间的阶段。表现在服装上,即不显露体形,从头上垂下面纱,把全身掩盖起来,罗马式后期,女服出现出现收紧腰身、显露体形曲线的举动,这是显示性差的前兆,预示着明朗造型的哥特式来临。(2)罗马式时代的服装特征是:除了男子穿裤子外,男女同形,几乎没有性差。品种有:内衣鲜兹;外衣布里奥;斗篷曼特。1.鲜兹和布里
23、奥都是长长的筒形丘尼克式衣服。鲜兹有窄长的紧身袖子,袖口装饰刺绣和带子,领口有滚边作缘饰,衣长及地。2.布里奥是从达尔玛提卡演变来的这个时代特有的外衣。领口、袖口、下摆都有滚边或缘饰,衣长较鲜兹短,及膝或腿肚子,袖子有七分袖、八分袖,袖口呈喇叭状。袖子变化很多,是这个时期服装上最具特色、最精彩的部分。3.布里奥着装特征是长长的腰带,12 世纪后半叶,布里奥开始收腰身,只从两侧收,并非立体性构成,仍是平面的直线型裁剪,缺点是出现难看的横褶,于是在两侧开口用带子系起来,裙子部分接上三角形的布,使下摆量增大。4.十字军东征后,布里奥出现纵向的褶,女子外穿紧身背心一样的胴衣科尔萨基,领口滚边,背后开口
24、,穿时用绳或细带系合。5.男子下半身有裤子“不莱”和袜子“ 肖斯”,14 世纪中叶,长统袜“ 肖斯”越来越长变成紧身长裤,不莱变成短裤。女子只穿肖斯。男子鞋出现了鞋尖很尖的样式。6.曼特是一种无袖的卷缠状或披肩状的长披风,是男女皆用的外出服。第四节 哥特式时代的服装文化一、文化背景(1)直线和锐角的强调是哥特式的特征。(2)手工业的发展、工种被细分化、纺织技术和染色技术的发展。二、哥特式时代的服装(1)13 世纪,出现了立体化的裁剪手段,衣服由二维空间构成向三维空间构成方向发展;14 世纪中叶,出现了男女衣服造型上的分化:男子服是短上衣和紧身裤组合,上重下轻、富有机能性;女装上半身紧身和体,下
25、半身裙子宽大、托裾,上轻下重,更富装饰性。(2)衣服构成上古今、东西的交叉点1.裁剪方法上的突破:从前、后、侧三个方向去掉胸腰差的多余部分,从袖根到下摆,在侧面加进数条三角形布,形成许多棱形空间,即“省”Dart,产生的以前没有的侧面,把衣服的裁剪方法从平面的二维空间构成的宽衣那里彻底分离出来,确立了近代三维空间构成的窄衣基形。西方和东方的衣服在构成形式、构成观念上彻底分道扬镳。2.裙子上形成的许多纵向的长褶,强调了垂直线感觉,与哥特式建筑那向上升腾的垂直线特征一脉相承。(3)13、14 世纪的男女装1.新式外衣“科特” ,内衣改称“ 修米兹”,下半身内衣男穿不莱,女穿肖斯。2.科特仍是男女同
26、形的筒形衣服。女服收腰,强调曲线美,袖子是宽松的多耳曼式连袖;男子科特原是日耳曼人穿的丘尼克,13 世纪变长。3.修尔科,是贯头式筒形外衣。男子修尔科在腋下开口,胳膊可从这口伸出来,女子系一条腰带,修尔科前摆夹在腰带里。4.希克拉斯,是无袖宽松筒形外套,前后衣片一样,两侧一直到臀部不缝合,礼用衣长托地,底摆装饰流苏。5.盛装时,外披大型曼特,有半圆、圆、椭圆等,常带有风帽。6.科塔尔迪,是 14 世纪出现的外衣,起源于意大利,从腰到臀非常合体,在前中央或腋下用扣子固定或用绳系合,领口大得袒露双肩,臀围往下插入很多三角形布,群长托地,袖子为紧身半袖,袖肘处垂饰着很长的别色布,叫“蒂佩特”,臀围线
27、装饰的腰带是合体的上半身和宽敞的下半身的分界线。男子的科塔尔迪是紧身合体的丘尼克型衣服,衣长在臀围线上下,一般为前开,用扣子系合,袖口开得很大,可以及地。7.萨科特,罩在科塔尔迪外的无袖长袍,这是 14 世纪女服中修尔科的发展(是有开口的修尔科,是没有腋下部分得长袍) ,袖窿开得很深,前片比后片挖得更多。4)家徽图案的流行14 世纪,尊崇身份和门第,人们把家徽图案装饰在衣服上。(5)中世纪的斗篷和毛皮文化(6)男装二部式的确立14 世纪中叶,男子服出现了普尔波万、肖斯组合的二部式,使男服与女服在穿着形式上分离,衣服的性别区分在造型上明确下来。1. 普尔波万,是“布纳起来,绗缝的衣服 ”,很紧身
28、,前面用扣子固定,胸部填充,腰部收细,袖子为紧身长袖,从肘到袖口用一排扣子固定,无领或立领,绗缝是其特点、也是装饰,左右对称。扣子固定是普尔波万的又一大特点。从此,扣子正式进入欧洲历史。2.肖斯,英语称霍兹,是与普尔波万组合穿的下衣,是男女。左右分开、无裆,很像紧身裤,有的保持了袜子状、有的进化为裤子状,左右不同状,不莱变为短内裤,穿在肖斯里面。(7)15 世纪的男女装1.科尔赛,原是法国农民男女穿的一种科特。2.吾普朗多,是装饰性外衣,哥特式后期服装的代表。造型特点是:肩部合体,从肩下起宽松肥大,男衣长及膝,套头穿或前开,系腰带,下与肖斯组合;女衣长及地,套头穿,高腰身,裙子肥大。初期立领,
29、后无领或翻领。袖子很大,袖口呈扇形,后变为窄袖。有锯齿形边饰,配色常左右不同,后演变为嘎翁 Gown 和罗布 Robe。3.女子的吾普朗多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是很稳定的上轻下重的造型。男子的吾普朗多是历史上最后一件筒形衣服,堆砌各种装饰技巧。吾普朗多最大特征是不显露体形,只注重外表装饰,与同时期的科塔尔迪形成强烈对比。一方面是对肉体的肯定,一方面是对肉体的否定,反映出中世纪西欧人在神权统治下、在禁欲主义支配下被扭曲的矛盾心态。(8)服装色彩的象征意义中世纪的欧洲人热衷于色彩的象征作用,拼命追求服装的社会性符号功能。1.绿色:男女恋爱,暗示结婚和生育。2.蓝色:愚蠢,低劣。3.红色:权利,权威。4
30、.黑色:清贫、谦让,丑陋,悲哀、痛苦。5.黄色:被判,憔悴、衰老,疯狂的颜色。(9)内衣、手套的象征意义1.只穿内衣,是罪犯和俘虏的特征,还表示谢罪。2.手套,是力量、权利的象征。三、哥特时代的鞋、帽子和服饰品1.尖头鞋波兰那;2.圆锥状尖顶帽子汉宁;3.男帽夏普仑;4.女子头饰艾斯科菲恩第四章 近世纪服装文化一、近世纪分为文艺复兴时期、巴罗克时期、洛可可时期。(1)文艺复兴时期:把衣服分成若干个部件,各部件独立构成,然后组装在一起形成明确的外形。(2)巴罗克时期:把这些部件完整的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流动的、统一的基调,界限消失整体感增强,表现出强有力的、跃动的外形特色。(3)洛可可时期:巴罗
31、克男性力度被女性的纤细和优美取代,窄衣文化在服饰人工美方面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二、近世纪服装的共同特征:性别的极端分化,性差的夸张和强调,形成性别对立的格局。男子是雄大的上半身和紧贴肉体的下半身,重心在上半身,富有动感;女子上半身胸口袒露和紧身胸衣,下半身是膨大的裙子,表现出胸、腰、臀三位一体的女性特征,是一种静态。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文化一、文艺复兴的服装:意大利风、德意志风、西班牙风。(1)意大利风时代:具有开放、明朗、优雅的风格,男女向横宽方向反展,男装变得雄大,女装变得浑圆。在关节处留出缝隙用绳或细带连接,出现了可以摘卸的袖子,袖子开始独立剪裁,独立制作。1.男装仍为普尔波万和肖
32、斯的组合,内衣修米兹变短,英语称为夏次 shirt。普尔波万衣长及臀底,系腰带,有圆领、鸡心领、立领、高立领。衣身向横宽发展,肖斯很紧身,穿半长靴,外穿大翻领嘎翁和曼特,装饰有假袖子和毛边装饰。2.女服在腰部有接缝的连衣裙,叫罗布,领口很大,胸口袒露很多,高腰身,衣长及地,袖子有紧身筒袖和莲藕似的袖子,在肘部、上臂部、前臂部有许多裂口,露出修米兹。裁剪上上下分离,是把整件衣服分成若干个部分构成的基本构想。3.女子外衣是曼特,色彩明快,高腰身,托裾,有装饰性袖子,曼特领子很大。4.高底鞋乔品,16 世纪后半叶,乔品被高跟鞋取代。(2)德意志风时代德意志风的主要特色斯拉修装饰,即裂口、剪口。1.德
33、国男服中,普尔波万与哥特式时代在构成上基本相似,有普利兹褶,立领、内衣领很高,有细小褶饰,这是大褶饰领的先兆。普尔波万此时称达布里特,外穿裙身茄肯,最外穿夏吾贝(法语的曼特) ,衣长及膝或踝,衣身、袖子很宽松有毛皮里子或毛皮边饰,大翻领,有假袖子。2.男子下半身穿膨臌起来的短裤布里齐兹,中间用一块楔形布(科多佩斯)遮挡住裆部,后来发展成小口袋,装饰有斯拉修、填充物。3.德国女服初期模仿意大利,方形低领口,装饰着着带立领的小披肩科拉 Koller,后变成高领,科拉变成有碎褶的小领饰,是后来大领饰的先兆;最初袖子很大,后领口变小、袖子变瘦,袖子有斯拉修装饰;裙子用很多普利兹褶或穿好几层衬裙使量增大
34、,再罩上有普利兹褶的围裙。女服腰节较高,窄肩、细腰、丰臀大裙子,腹部尤其宽大。(3)西班牙风时代西班牙服装的外观特征:威严、正统、沉着的单色,特别是黑色中洋溢着天主教的神秘主义和禁欲色彩。被称为填充式时代,表现为:第一、男子上衣、短裤,男女袖子上施加填充物,表面装饰斯拉修。第二、独立制作、独立使用的褶饰领“拉夫”非常流行。第三、女服中裙撑“法勤盖尔”的发明和使用式女装下半身膨大化称为定型。第四、与下半身膨大化相对,女子上半身盛行使用紧身胸衣“苛尔佩凯”。1.填充物的使用西班牙男服的最大特点是大量使用填充物,普尔波万的肩部、胸部、腹部、袖子都使用填充物。袖子出现三中造型:第一、帕夫 斯里布(pu
35、ff sleeve 泡泡袖) ,袖山头上臌起来,上臂和前臂合体;第二、 “基哥”袖(gigot 羊腿) ,袖根肥大臌起,从袖根到袖口逐渐变细。第三、莲藕状的比拉哥斯里布(virago sleeve).填充物还用在短裤布里齐兹上,使其臌起来。肖斯分为上下两段,上部是离体形的奥 德肖斯;下部是紧身的巴德 肖斯。2.拉夫的流行拉夫是独立于衣服之外的一种褶饰花边的领饰,是文艺复兴时期又一个独具特色的服饰部件。拉夫呈车轮状,又厚又硬,脖子围上后头无法自由活动,人们强制性表现出高傲、尊大、不可一世的姿态。后来下颌处空出一个三角形的拉夫。拉夫制作难度大,穿戴也很困难。拉夫产生后,很快传遍欧洲各国,后出现了前
36、边打开,后颈处高耸的扇型“伊丽莎白领”。3. 法勤盖尔的发明16 世纪后半叶,西班牙贵族创造了 “法勤盖尔”,呈吊钟形或圆锥形,以鲸鱼须、藤条、棕榈或金属丝作轮骨。20 年后,法国人创造了法式法勤盖尔,是用马尾织物做成的轮胎一样的东西,里面有填充物,用铁丝定型,穿在修米兹或衬裙外面,前面略低一些,外罩上裙子,形成腰部平着向四周伸出去,然后向下垂下来的独特外形。这种使用起来更方便,很快风行开来。英国人主要用法国式法勤盖尔,在外面罩上一个圆形的盖,盖的外沿用金属丝或鲸须等撑圆,这样向四周平伸的更大,外沿的轮廓更加清晰,在英国称为威尔法勤盖尔 wheel farthingale。罩在外面的裙子在腰部出现两层,上面一层自腰部向四周放射地捏很多规则的褶饰。4.紧身胸衣与女服二部式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