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总复习:辩证唯物论(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499713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总复习:辩证唯物论(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三总复习:辩证唯物论(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三总复习:辩证唯物论(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编稿:何石明 审稿:谷红梅 责编:周丽萍一、主要内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要求学生了解解放思想的含义,理解实事求是的内容;懂得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知道人们应该也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明确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理解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是统一的;明白蔑视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二、重点难点:1、是否有主观能动性是人与物的区别人能够认识世界,并且能够改造客观世界。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人则有意识地和客观世界对立,作为行动的主体,既适应于世界,

2、也改变着自然界,在自然界印上自己的劳动和智慧的痕迹。固然,动物也是以它们本能的活动作用于自然界,像老鼠钻洞,蜜蜂造巢;但是,马克思说过,即使最差的建筑师也胜过最巧妙的蜜蜂。建筑师之所以比蜜蜂高明,就因为它的工作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就是人所独具的主观能动性。人能够在观念中预先确定自己的劳动和工作的目的,并通过实践而实现预定的目的。这种本领在人类历史上是一步步地发展起来的。这个发展过程,同时也就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随着自然科学知识的发达,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劳动生产中就越有把握,越有成效,也就是说,人类在这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也越发展了。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社会生活

3、本来是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行动的,但是人类在长时期中不能够真正懂得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甚至不知道在这方面也存在着需要科学地认识的客观规律。因此,在过去的时代中,站在反动阶级立场上的人,抱着违反客观规律的主观愿望,固然要经常在实际面前碰壁;就是站在进步阶级立场上的人,也不能不由于他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足,而在发挥主观性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揭露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它们是对立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一个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所进行的活动。主观能动性必须在认识和依靠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把这两个方面割裂开来,必定要犯这样或那

4、样的错误。如果夸大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认为人们可以超越一切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为所欲为”,甚至认为客观规律可以“消灭”或“改造”,这当然是不对的。人们的行动,要达到预期的目的,主观能动性要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绝不能违反客观规律。如果违反了客观规律,客观规律就会和你“闹别扭”。、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首先,实事求是要求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认识和利用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是轻而易举的。因为规律是隐藏在复杂现象背后的东西,事物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才能使主观与发展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特别在社会领域里,人们的认识往往受落后观念和传统

5、观念的束缚,不解放思想是不能实事求是的;同时,人们在利用规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时候,同样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冲破条条框框的制约,创造条件利用规律,改造规律。第二,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需要勇气,但绝不是头脑发热的空想和蛮干,而是建立在对客观情况和具体条件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使思想既不落后也不超越于客观实际,即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落脚点。总之,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要求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和客观相一致。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条件和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和归宿。4课堂总结: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人们虽然不能创造、消灭或改变规律,但能发挥主观能动

6、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异同方法论 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含义不同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作为根本出发点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从中引出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理论依据不同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辨证关系对立表现不同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常表现为宿命论和“盲目论”总体要求相同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都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事求是是指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时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规律办事。

7、三、易混易错点:、意识的作用与主观能动性意识的作用表现为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亦即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人的意识按照一定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大量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判断,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而揭示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能动地改造世界是人的意识在能动地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按照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指出一定的目的、计划、办法等,指导人们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相反,错误的思想意识会引导人们

8、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甚至破坏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包括: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想”。不仅能了解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做”;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规律具有客观性(1)含义: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是由于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固有的内在联系,它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于事物的,不是人们的意志所赋予的。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指规律是否发生作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着。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规律就必然起作用。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时,规律就不起作用。(2)规律的客观性还指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既然不能被创造,就不能说某某“发明”了一个规律,只能说“发现”了规律。当然,人们也不能改造或消灭一个正在起作用的规律。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3)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