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宗教精神與其哲學,一、宗教是甚麼?有何作用?,上天堂?下地獄?尊敬玉皇大帝?拜關帝?初一十五供齋?大年初三往車公廟?往黃大仙廟求籤上香?出家人出外化緣?,宗教是,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驚奇和敬畏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便稱為 宗教 。宗教起源於人類恐怖的心理。有人說:古代人對生物與非生物不知分別,對萬物都尊敬,因之產生宗教。古代人民對自然界之偉大,而產生恐怖、奇異、希望的心理,因此有敬拜偶像的拜物教,與拜精靈的精靈教。以上這種對宗教的定義是人本的宗教。以人的心理對自然的反應,所產生的理論。,一般宗教都有以下特點,有特定崇拜對象有系統的教義教人
2、知道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理解目前的生活、或解釋自己的際遇屬於精神世界形而上靈性層次,【新大英百科全書】對宗教有如下的說明:,宗教通常被視為人與上帝、神明或精神之間的關係。崇拜也許是宗教最基本的因素,而道德行為、正信及加入宗教組織,常當作構成宗教生活的要素,這是信仰者及崇拜者所實踐的,並且是作為聖訓及聖書之命令,二、中國人有宗教信仰嗎?,古代之宗教精神:商人尚鬼:祖先、社神、山川之神、蠶神、 帝周人信天與上帝:祖先、日月星晨之神、山 川之神、土神、穀神、上 帝、同時拜祖先與天帝中國的原始宗教中國的宗教精神,乃一種人文精神的體現墨子的宗教精神:天志、明鬼儒家的宗教精神:天人合德,無否定天或上帝 的
3、存在道家的宗教精神:生天生地之道,中國的宗教精神,乃一種人文精神的體現墨子的宗教精神:天志、明鬼儒家的宗教精神: 1.天人合德,無否定天或上帝的存在 2.孔子以道德實踐代替宗教信仰 3.祭天地、祭祖宗、祭聖賢、祭人即祭天道家的宗教精神:生天生地之道,與天地同 遊,中國宗教中重人的思想:佛教:-崇敬佛,亦即崇敬一種人格-人可成佛道教:人通過修煉成仙總結:中國宗教之涵蓋面極大中國文化對人、祖先的崇敬,其境界與宗教 敬拜無疑,具宗教精神的內涵,三、哲學是甚麼?,蘇格拉底(Socrates):不經過反省的生活,不值得活。 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巴斯卡(Pascal):人是
4、會思考的蘆葦。 西塞羅:哲學、人生之導師,至善之良友,罪惡的強敵,假使沒有,人生又值得什麼呢?,簡單來說,哲學是,哲學一詞在西方原指愛智,是一種藉由人的理智去探討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最高原理之學問。在東方,哲學除包含上述意義外,尚包含如何通過實踐行為以實現道德理想人格。,四、中國哲學有何特點?,內容方面:不重邏輯、知識論及自然哲學之討論,反重於探討人生意義、人倫道德、人格修養及人文化成的智慧表達方面言簡而義微,多用譬喻、類比,少用繁複的論證3.理解方面要作親切的意會與體證的工夫,得意於言外,4.感覺方面平實親切、易知易行5.範圍方面廣闊,表現於整個文化之中,與中國科學思想、政治思想不能斷然劃分,孔
5、子論人格修養的例子,仁者對生活處境的態度:仁者安仁:仁者實行仁德便心安, 不會因處境苦樂而改變仁者對富貴的態度: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去)之,不去也,何謂邏輯?,是研究思維的形式和規律的科學例如:歸納法、演繹法、例證法等,何謂知識論?,關於人類認識的來源、發展過程,以及認識與實踐關係的學說,何謂自然哲學?,即宇宙論研究宇宙的起源、演變、結構和發展的學問,孟子用類比說明行仁政的態度,力足舉百鈞 vs不足舉一 羽恩及禽獸 vs恩不能及百姓論證: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論證:王之不王,非挾泰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孟子用譬喻論性善,水之向下=人性之向善因為:水向下流是自然之理,猶如人之 向善乃自然之理一般,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 言重點:較重顏淵自己的領會,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 夷狄,不可棄也。重點:具體做法仍有賴樊遲自己的意會,言簡而義微,例: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