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知识增加: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十六大以来党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保守国家秘密法(国家秘密,国家秘密范围,法律责任)医疗、药品、保健品广告发布要求;中波与短波广播;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视听业务,广播电视覆盖方式,广播电视传输方式基础知识增加:中新闻工作的任务(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 ;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统
2、一;新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中国广播网;国际在线;央视国际;1.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主席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这个主题。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
4、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始终紧紧抓住这个主题,抓好这个第一要务,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我们党在不断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
5、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不仅要满足生存的需要,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就要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就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有利于人们平等竞争、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就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建设学习型社会,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
6、体现了我们党一贯的宗旨和最新的执政理念。我们党 80 多年的一切奋斗,我们执掌政权所做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加自觉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经验得出的一个重要启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的一个紧要课题,也是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必然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与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
7、传统和作风的重要体现。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表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在坚持党的宗旨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 以人为本是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和各项有关政策的基本出发点。至于人民利益和要求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取决于生产力发展达到的水平,取决于通过经济建设创造了多少财富。因此,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而且是一个漫长和不断进步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具体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在优化结构、提高质
8、量和效益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第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 第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第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第五,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
9、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六,坚持改革开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适应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七,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 “统筹”就是统一筹划;“兼顾”就是全面照顾。 “统筹兼顾”就是统揽与筹
10、划大局,兼顾与协调各方关系。科学发展观中的“统筹”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中的“兼顾”就是正确反映和协调不同方面、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党和政府在领导和管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事务时,在制定发展战略、实施发展政策、采取发展措施时总揽全局,全面规划,兼顾各方,加强薄弱环节,协调发展。 5.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一,提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根本上来说,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提高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 第二,进一
11、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务之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没有根本转变。 第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当前,法治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 第四,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是统一的,创造政绩是为了发展,为了造福于民。 新闻基础知识:1.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第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物质存在决定主观的思想意识。这一基本观点体现在新闻工作中,就是要求新闻报道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客观事实作为新闻的本源,真
12、正做到依据现实生活、依据物质存在、依据客观事实来反映和报道新闻。 第二,新闻工作者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搞好调查研究。有事实才能写新闻,没有事实就不能写新闻;有什么样的事实写什么样的新闻,按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描述; 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才能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尚未变为现实的猜测和设想不能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 2.新闻工作的任务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努力学习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13、,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维护新闻工作的严肃性和声誉,对于发挥新闻舆论和引导作用,对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保证新闻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应该是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操守和富于敬业精神的新闻工作者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3.广播电影电视部 广播电影电视部是中华人民共和
14、国国务院曾经存在的一个部门,1986 年,将文化部电影局,与广播电视部合并,成为广播电影电视部,1998 年 6 月 25 日,全国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改组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4.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 (CRI Online)是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的政府重点新闻网站,1998 年12 月 26 日正式对外发布。 “国际在线”主要提供新闻、文化和经济类信息,并以丰富的音频节目为特色。目前拥有简体中文网、繁体中文网和英语、西班牙语、德语、葡萄牙语、法语、俄语、朝鲜语、日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世界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印尼语和越南语等外语网站,共 44 个站点,是一个依托中国国际广
15、播电台的广播资源和27 个驻外记者站以及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 31 个省市记者站的多语种、多媒体集群网站。 中文网包括网络电台、新闻、财经、娱乐、教育、体育、文化、旅游等频道;英文网设置了新闻、体育、生活、英语和汉语教学等栏目;其他外语网站结合广播节目的构成设置了不同栏目,一般包括新闻、时事、音乐、经济、文化、旅游、汉语教学等,旨在介绍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网站每天发稿近千篇,其中中文 400 篇左右,英文 200 篇左右。 “国际在线”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外语优势和品牌优势,培育了高学历、高层次的受众群体,访问者遍布世界各地。 5. 央视国际 央视国际(CCTV.com
16、)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网站。1996 年 12 月建立并试运行,是我国最早发布中文信息的网站之一。2000 年 10 月,CCTV.com 被列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成为新闻媒体网站的国家队和主力军。2001 年 5 月 25 日,中央电视台成立网络宣传部,将网站纳入节目宣传部门。自此,CCTV.com 建设全面推进,并迅速成长为有影响力的网络媒体。2006 年 4 月 28 日,中央电视台成立网络传播中心和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央视国际(CCTV.com)同时实现全新改版。 CCTV.com 是一个集新闻、信息、娱乐、服务为一体的具有视听、互动特色的综合性网络媒体,目前已实现 CCTV1、4、9、
17、10、新闻频道等 12 套节目网上同步视频直播。此外网站对 CCTV 重点栏目、特别报道、大赛晚会还制作网上视频点播节目,并提供多种视频码流,满足不同上网条件用户需求。2005 年 12 月 27 日,CCTV.com 具有视听特色的栏目视听在线被国务院新闻办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评为“2005 年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 目前,中央电视台近 400 个电视栏目主要内容及其主创人员已实现网上传播,栏目内容整体上网 270 余个。CCTV.com 每年与电视在特别节目、晚会大赛中的直播互动达 100 多场,网上社区全年组织在线访谈近 300 场,社区可支持 10 万多人同时在线。 依托
18、CCTV 节目网站还创办了英语、西班牙语、法语和台湾频道,用 CDN 技术向全球推送 CCTV 外宣节目,通过互联网扩大电视外宣覆盖面。海外网民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6.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 教材 P39 7.党性原则是马克思注意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教材 P43 8.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 教材 P51 9.以辨正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 教材 P64 10.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教材 P66 11.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五十、实事求是的作风 教材 P67
19、 12.“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 教材 P68 13.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 教材 P98 新闻业务:1.采访对象的选择 教材 P44 2.新闻评论的功能 教材 P104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做好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工作,根据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办法(试行) (广发人字2005552 号) ,制定本大纲。第二条 本大纲是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也可供考生备考时参考。第三条 考试科目:(一)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科目1、公共科目:综合知识;2、专业科
20、目:(1)新闻基础知识;(2)广播电视新闻业务。(二)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科目1、公共科目:综合知识;2、专业科目:(1)新闻基础知识;(2)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第二章 综合知识第四条 综合知识为编辑记者和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公共科目。第五条 综合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要求考生了解所列知识点。第六条 综合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满分为 100 分。(四)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第七条 综合知识内容包括: 一、政治理论知识(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物质概念 世界
21、的物质性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社会意识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二)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新民主
22、主义革命总路线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经验总结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三)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贡献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 依法治国,建设社
23、会主义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国两制 ”构想的主要内容、伟大实践及其重要意义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辩证统一的科学理论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五)时事政治1、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
24、效实现形式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完善宏观调控 转变政府职能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理顺分配关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2、国内外重大事件二、法律常识与相关法律法规(一)法律常识社会主义法制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的标志和条件 宪法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多党合作
25、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的文化制度 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新闻广播电视事业法律地位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二)相关法律法规广播影视法律体系构成 广播电视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广播电视法规规章主要调整范围刑法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 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 侵犯著作权罪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虚假广告罪 诬告陷害罪 侮辱罪 诽谤罪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 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传播淫秽物品罪 民法 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 民事权利能力和
26、民事行为能力 人身权 名誉权 荣誉权 姓名权 肖像权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著作权法 著作权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 著作权权利种类和保护期 著作权权利限制 表演者权利和义务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利和义务 广播电台、电视台权利和义务广告法 对特定媒体发布广告和特定广告内容的限制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本原则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适用范围 广播电视行业管理部门 条例所称广播电台、电视台 禁止制作、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新闻应当遵守的原则 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查节目的要求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 广播电视广告应遵循的原则 不得播
27、放的广播电视广告 广播电视广告与其他广播电视节目的区别 广播电视广告节目播放时间和数量 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监管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暂行规定 执业资格管理 执业资格考试 执业资格注册 权利与义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 广播电视时政新闻及同类专题专栏的制作机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制度境外电视节目引进、播出管理规定 不得引进播出的境外电视节目 电视频道播出境外电视节目总量 境外影视剧禁止播出时间三、经济学知识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与基本框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建立统一、
28、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 资源配置 经济人假设 消费者均衡 机会成本 生产成本 需求和供给 价格机制 市场体系 恩格尔定律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宏观调控任务与目标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充分就业 宏观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手段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 效率与公平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合作 跨国公司 国家经济安全 国际贸易原理 国际贸易方式 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贸易冲突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 国际金融组织 国际金融市场 金融危机 金融风险四、社会学知识社会结构 社会化 社会互动 社会角色 社会规范 社会控制 社会
29、群体 组织 社区 性别 家庭 社会分层 社会流动 社会变迁 现代化 社会工作 社会保障 社会动机 社会认知 社会态度 人际关系 从众行为 群体心理 大众心理五、文学知识 (一)中国文学上古神话 诗经 楚辞 史记 乐府诗 汉赋 唐诗 晚唐五代词 宋词 唐宋八大家 元曲 明清小说 新文学运动 左联 当代文学名家名作(二)外国文学荷马史诗 古希腊戏剧 北欧神话 文艺复兴 法国古典主义戏剧 启蒙时代的德国文学 19世纪的欧洲小说 现代派文学名家名作 日本和印度文学名家名作 拉美文学名家名作六、广播电视技术常识无线广播 卫星广播 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 模拟广播和数字广播 有线电视 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 地面
30、电视 卫星电视 模拟电视的制式 通信卫星与广播卫星 高清晰度电视 图文电视 交互式电视 移动广播电视 网络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传输网络 微波中继传输 光缆、电缆传输 卫星传输 白平衡 黑平衡 三基色 ENG 电子新闻采访 EFP 电子现场制作 数字技术第三章 新闻基础知识第八条 新闻基础知识为编辑记者和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专业科目。第九条 新闻基础知识重点考察考生对新闻工作认知程度,要求考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和工作原则。第十条 新闻基础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满分为 100 分。(四
31、)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第十一条 新闻基础知识内容包括:一、新闻和新闻事业(一)新闻起源与本源新闻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事实第一性和新闻第二性(二)新闻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真实的本质要求与具体要求 新闻的基本形式用事实说话 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报道原则(三)新闻价值新闻价值的含义 新闻价值的要素 新闻价值的客观性与综合性 新闻价值取向(四)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重要的职业能力之一 新闻敏感的主要表现及时发现新闻线索;准确判断新闻价值;预测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五)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 资本主义商
32、品经济导致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 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阶段(六)新闻事业的性质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 新闻事业是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的体现 新闻事业的产业属性 (七)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新闻事业社会功能的含义 报道新闻、引导舆论是新闻事业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传播知识、服务社会、提供娱乐、刊播广告的功能(八)新闻自由新闻自由的基本含义 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自由的主要观点 (九)当代新闻事业发展趋势“地球村” 多媒体 互联网 跨国传媒集团 具有国际影响的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 报团 国际信息交流与民族文化保护 信息霸权与国家信息安全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和工作原则(一)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二)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