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讲地理环境与中国农业一、 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争论:1、 顾撷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2、 植物学者李惠林的观点:根据气候、地理以及植物之不同,中国农业并非起源于一个地区。他主张北方以抗旱、耐冷的粟、黍为主,另配合其它的干果作物如柿、栗、枣等,构成了一个复合的旱地作物农业系统;南方则以水稻为主,结合其他的水生作物如菱、藕等等,构成一个符合的水生作物农业系统。3、长江流域发展缓慢的原因:人口的缓慢增长; 长江流域人体弱多病;气候的差别;
2、 东汉末年,北方移民大批迁入南方,促进了南方的开发。三国时,移民较多的成都平原、太湖流域和淮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导致这次分裂的物质的与根本的因素,是几个对立竞争的经济区的兴起。这些经济区的生产力及其位置,能足以使它们成为同统治主要基本经济区的君主的权威,作长期抗衡的基地。蜀的日益成长,和长江下游吴的新兴昌盛,就属于这种情况。冀朝鼎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北方大量移民再次南下,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作物品种。水利的兴修,发挥了江南水利资源的优势。东晋:新丰塘“溉田八百余顷,每岁丰稔” 荻塘“溉田二百余顷” 宋:吴兴塘“灌田二千余顷”梁:豫州 “苍陵立堰,溉田千余顷。岁
3、收谷百余万石”唐宋经济重心的转移: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特别是长江下游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黄河中下游。这除了人为的因素(如战乱及人口迁移等)以外,地理环境的缓慢变化也是因素之一。 二、关于地理环境的定义1,地理环境决定论。主张地理环境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社会理论;确认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一种思潮。简称“决定论” 。即以自然过程的作用来解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从而归结于地理环境决定政治体制; 2,斯大林的观点:地理环境无疑是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和必要的条件之一,它当然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加速或者延缓社会发展进程。但是它的影响并不是决定的影响,
4、因为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比地理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快的不可比拟。欧洲在三千年内已经更换过三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占有制度、封建制度;而在欧洲东部,即在苏联,甚至更换了四种社会制度。可是,在同一时期内,欧洲的地理条件不是完全没有变化,便是变化极小,连地理学也不会提到它。这是很明显的。地理环境的稍微重大一些的变化都需要几百万年,而人们的社会制度的变化,甚至是极其重大的变化,只需要几百年或一两千年也就够了。由此应该得出结论:地理环境不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决定的原因,因为在几万年间几乎保持不变的现象,决不能成为几百年间就发生根本变化的现象发展的主要原因。 2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3,地理环境的定义。宁可: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或可能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地理环境是上述诸方面及其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复杂系统。不仅如此,不能只从自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来看待地理环境,还应当从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来看待。这样,地理环境不仅和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人类活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而且在今天,整个人类社会和整个地球已经形成了一个十分复杂的更大系统。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地理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
6、响1, 地理环境的特性决定生产方式不同;中国的地理环境的特性是造就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原因。中国农业经济是建立在精耕细作基础上的以土地经营为核心的综合经济。畜牧业、商业、手工业并不占主导地位。 2, 地理环境的变化影响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与变化;3,地理环境对人类 向其施加的影响反馈: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等。四,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社会制度。我国土地垦殖率低的原因:1,自然条件的限制。 我国有 2/3 的土地为高原沙漠,处在海拔 1000 以上,根本不适宜农业的种植,而最适宜的 500 米以下,只有14%。2,经济条件的限制。受经济实力的影响无力进行大的工程建设及环境改造。3,社会条件的限制。
7、除战乱、灾荒外,封建土地占有关系、租佃制度等制约因素很大。农民租地但收入很少,而地主不关心生产的改善。有的农民宁肯逃亡,也不愿租地。导致出现剩余劳动力与土地抛荒面积益广的悖论。 五,当代的挑战江河上游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围垦湖泊,加剧泥沙淤积,降低蓄洪能力;黄河断流,日趋严重;水资源与水污染问题;耕地减少;海洋环境恶化趋势加剧 ;食物安全的挑战;第二讲 灾害背景下中国若干问题一、 中国灾害状况1、中国古代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灾(包括洪灾和渍涝)、旱灾、病虫灾、地震灾、火山灾、低温灾(包括冰雹、雪灾、霜冻、寒潮)、风灾(包括大风、干热风、龙卷风、热带气旋、沙尘暴)、海啸灾、风暴潮灾、崩
8、塌灾、泥石流灾、水土流失、盐碱化、瘟疫、滑坡、火灾、沙漠化等。这些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难以统计,带给人类的精神影响更无法估量。也可以这样说,传统农业的发展变化,完全是在与自然灾害的不断抗争中进行的。2、中国历史上的灾害群发期夏禹灾害群发期(公元前 2000 年前后)两汉灾害群发期(公元前 200 年至公元 200 年)明清灾害群发期(1500 年至 1800 年)清末灾害群发期 3、灾害频发的原因:中国大陆的特征是,在气候、水资源,以及由此决定的农业生产方面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季风的无规律性,主要河水流量的突然变动,这些河流上游盆地的侵蚀,以及随之而来的淤积和
9、洪水,靠近干燥不毛的沙漠地区,所有这些都是造3成不确定的因素。相比之下,欧洲温和、良好的气候无疑是相当有利的。魏丕信, 18 世纪的官僚制度与荒政人类在这里所要应付的自然环境的挑战要比两河流域和尼罗河的挑战严重得多。人们把它变成古代中国文明摇篮地方的这一片原野,除了有沼泽、丛林和洪水的灾难之外,还有更大得多的气候上的灾难,它不断在夏季的酷热和冬季的严寒之间变换。 汤因比, 历史研究二、中国历史上的救荒制度1、 减灾备荒的先事之政;灾荒时期的临时之政;灾后的善后之政。参阅文献: 南宋董煟, 救荒活民书 2、先事之政的发展演变1) ,雨雪粮价的发展;汉代: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 ;唐代:知
10、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这状白使司,丰则贵籴,歉则贱粜,或以谷易杂货供官用,及于丰处卖之。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如干蠲免,某月须如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不待其困弊、流亡、饿殍,然后赈之也。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金朝:河防令;明朝:黄河飞马报汛制度。 清代建立了雨雪、收成、粮价奏报制度和晴雨录。2) ,仓储制度礼记:国无三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九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方法:常平之法;入粟补官。 种类:义仓、社仓、常平仓、惠民仓、广惠仓、社仓、和籴仓、预备仓。3) ,水利兴修制度4) ,农业抗灾技术与作物的推广:农书的利用;抗
11、旱耐涝作物的引进。3、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救荒制度1,灾害的奏报与勘查;2,灾害的赈济;3,赋税的蠲免;4,移民就食;5,平粜与禁遏籴;6,度牒与劝分;(一) 主要制度简介:1,灾害的祈祷;2,反省“六事”及其演变:君主自谴制度;改元制度;策免三公(宰相)制度;因灾求言制度;大赦制度;因灾虑囚制度;避正殿制度;厌胜制度;减膳制度。 第三讲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一、 中国古代赋役制演变的基本线索:赋役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剥削、掠夺人民的工具,是运用国家政权对农民进行超经济剥削的手段。封建财政管理图 2-1 传 统 社 会 中 央 政 府 精 神 救 灾 系 统 理 想 运 作 图 大 赦 德 音 祈 祷
12、 避 殿 改 元 奉诏祈祷 其 他 各 级 官 吏 奉诏祈祷 后 宫 宰 臣 ( 政 事 堂 ) 台 谏 京 师 祠 庙 地 方 祠 庙 出宫女 规诫皇帝,上表待罪 规诫皇帝,探讨帝王为政得失 弹劾 求 直 言 求直言 派遣祈祷 奉诏祈祷 派遣祈祷 奉诏祈祷 皇 帝 派 遣 祈 祷 奉诏祈祷 内 侍 百 姓 4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点,就是如何保证赋役来源和加强对赋税的攫夺。自战国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主要有四种:战国秦汉时期的租赋制、魏晋至隋唐的租调制、中唐至明中叶的两税法、明中叶至鸦片战争前的一条鞭法和地丁合一。9两汉赋税制的主要内容是“租”10和“赋”两项。租是土地征收的税额,11交纳
13、粮食。从景帝二年(公元 155 年)12起,终汉一代田租基本是三十税一。 赋以丁计,包括算赋、口赋。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是专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赋交钱币(在历史上,租、赋、税的概念又往往相互混用) 。曹魏时,战乱频仍,人口流移,官府籍簿散佚,无法按丁征赋,而户比丁易于统计,且较稳定,故改为按户征收,是为“户调” 。户调又何以纳绢或布帛而不纳货币?这是由当时商品货币关系减弱以及纺织业的兴起所决定的。曹魏时将调以固定的赋税形式确定了下来,并按户征收,遂形成“户调” 。 从西晋至唐中叶,商品货币关系虽有所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各封建政权仍然使用租调这种赋税征收方式,有所变化的是隋
14、唐在租调制的基础上开始征收“庸” ,故又称“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开始实行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加以完善。 唐中叶德宗时期,宰相杨炎颁布“两税法” 。明朝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一条鞭法的实行。1581 年张居正在丈量全国土地的基础上,把嘉靖初已在福建、江浙、直隶、广东等地施行的一条鞭法,( 一 ) 古 代 赋 税 制 度 的 基 本 脉 络1、 秦 以 前 的 赋 税 制 度 :夏 商 周 时 期 : 贡 赋 制 , 是 我 国 赋 税 制 度 的 雏 形 。春 秋 后 期 鲁 国 : “初 税 亩 ”, 法 律 规 定 按 田 亩 收 税 , 实 质 是 承 认 土 地 私 有 。 是 我 国 征
15、 收土 地 税 的 开 始 。2、 秦 朝 : 农 民 把 收 获 物 的 三 分 之 二 交 给 政 府 。3、 汉 朝 : 编 户 制 度 , 依 据 资 产 多 少 征 收 赋 税 , 征 发 徭 役 、 兵 役 。 是 我 国 完 整 的 赋 税 徭 役制 度 正 式 形 成 。4、 北 魏 : 租 调 制5、 隋 朝 : 租 调 制 , 并 出 现 “庸 ”。6、 唐 前 期 : 租 庸 调 制 , 租 是 田 租 , 调 是 人 头 税 , 庸 是 指 纳 绢 或 布 代 役 。 唐 后 期 : 两 税 法 : 按 田 亩 分 夏 秋 两 季 纳 税 , 改 变 了 以 人 丁 为
16、 主 的 收 税 标 准 , 是 赋 税 制 度 的 一 次 重 大 改 革 和 进 步 。7、 宋 朝 : 方 田 均 税 法 和 募 役 法 : 实 质 上 是 按 亩 纳 税 和 纳 钱 代 役 。 8、 明 朝 : 一 条 鞭 法 , 把 田 赋 、 徭 役 和 杂 税 合 一 , 按 田 亩 多 少 征 收 银 两 , 反 映 了 我 国 商品 经 济 的 发 展 。9、 清 初 : 摊 丁 入 亩 , 征 收 统 一 的 地 丁 银 。 废 除 了 汉 唐 以 来 长 期 实 行 的 人 头 税 , 表 明 封建 国 家 对 农 民 的 人 身 控 制 松 弛 了 。 13在全国范
17、围内推广。清初的赋役制度沿袭明朝,但也开始着手整顿赋役制度。为了有一个稳定的税收额,先是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 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永不加赋使丁银额固定下来,这是赋税发展的一大进步。因为以丁之多少为课税标准,会逼跑贫户,隐匿人口,岁收并不能确定;而丁银定额,就相对减轻了贫民的负担。这既减少了贫户逃亡,保证国家岁收,又给日后的“地丁合一”创造了条件。 (二)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主要特点 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可以两税法为标志;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税法为标志;农
18、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三)中国赋税制度产生的根由:1, 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2, 将百姓拘束在这样一个事先规划好的行业; 即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四、影响古代赋税制度变革的因素1、政治经济背景因素“初税亩” 。两税法。深层次影响政治、经济制度是生产力因素。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中各个产业发展的比重的变化也影响着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革。比如,商业的发展
19、,一方面使得商业税收及关税等在国家税收收入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从量上影响土地赋税的变革;另一方面,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货币化的进程,为赋税制度由实物赋税向货币赋税变革奠定了基础。经济发展中相应的经济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的变革更是主导着土地赋税制度的变革。 2、政权稳定及财政状况因素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迁属于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政府进行赋税制度变革的原动力即是财政状况,其次才是尽量简化征管方式,降低税收成本。3、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因素税制变迁就其本质来说,归根结底是对社会各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关系进行的重新调整,而经济利益的获取又源于各个利益集团对资源的控制。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导致的土地兼并的现象以
20、及由此引起的政府和大地主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始终是赋税制度变革的一大原因。 政府对人口资源的控制也至关重要。国家对人身的控制程度促成了以丁身课税到以资产课税再到完全以土地课税的变革历程。五、古代赋税制度变革的历史启示1、正确处理国家与民的关系:“多予、少取、放活”“多予” 。实行“以税惠农” ,让农民长期休养生息。 “少取” 。不应考虑以土地资源税取代农业税,而应考虑建立城乡统一的税制。“放活” 。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14主权,尊重农民的创造。消除所有制歧视,对进城务工就业的民工给予国民待遇。 2、对当前我国税制改革的现实意义(1)必须考虑国内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背景,尤其是税制改革必须与一定程
21、度经济体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相适应。 (2)必须考虑财政状况的变革,根据总量以及结构上面的变化适当调整各项税收的税率、起征点等相应变革。 (3)必须适当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保证税收制度在参与资源调配中发挥着合理调配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 (4)从整个古代赋税制度的变革的总趋势看,税制改革历来都是围绕着税制的公平、简化的方向变革,这对于遵循“简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制改革值得借鉴。3、对“后税费时代”的启示(1)当正税之外的杂派已经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税费和财政制度,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就必须进行整顿治理,实施税费改革。黄宗羲定律明末三次加征(2)彻底取消农业税,实行实行城乡税制
22、一体化。从“税人”到“税地”再到“税商”,这是税收制度发展的方向。(3)历史上的税费改革都是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标。现在的农村税费改革确定的目标是减轻农民负担,必须保护农民应该享有的利益。六、李约瑟之谜:一、为何现代科学,即伽利略时代的新的,或者说实验性的哲学只兴起于欧洲文化,却不见于中国或印度文化呢?二、为何在科学革命前的大约 14个世纪中,中国文明在发现自然,并将自然知识造福于人类方面比西方有成效得多? 第一类是中央集权说。戴尔蒙德是这一学说的代表之一(Diamond,1999)。欧洲的海岸线犬牙交错,且近海岛屿众多,而中国的海岸线平滑有序,近海几乎没有大的岛屿;前者有利于形成众多竞争的小国
23、,而后者则有利于形成大一统的帝国,从而也决定了两个区域不同的发展轨迹。戴尔蒙德以哥伦布的航海为例来说明他的观点。如果欧洲统一在任何拒绝哥伦布的计划的君主之下,则欧洲对美洲的殖民可能永远不会发生。相比之下,中国明朝的郑和的命运就要坏得多了。郑和七下西洋,其舰队规模之大,远不是哥伦布所能及的。但是,在大一统的皇权之下,宦官一旦失势,郑和的远洋航行也就终止了。因此,戴尔蒙德将中国的落伍归咎于其完整的地理环境所造成的大一统的国家体制。但是,这个假说无法解释中国在此之前为什么能够领先世界一千多年。1税收的观点也属于此。第二类是制度说。黄仁宇(1997)引用诺斯等人的观点,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的原因,在于财产所有权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黄仁宇认为,不顾“内在的公平”,而只意在维持由血缘关系、社会身份和道德品质所支撑的社会等级制度的思想,扼杀了社会的商业动机,中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也就不足为奇了。黄仁宇从产权保护方面所做出的解释具有相当强的说服力。但是,问题在于,所有权的建立是否真如诺斯所说的那样,是资本主义起飞(更确切地说,是工业革命)的充分条件呢?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恰恰表明,所有权不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1第三类是戴尔蒙德所说的“英雄理论”:技术创新是少数“英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