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文学理论课程作业答案第一章:绪论1、通史;断代史;国别史;专题史;2、宇宙;作家;作品;读者;3、文学的观念;文学的构成;文学的创造;文学的接受;文学的发生、发展和演变;4、审美;5、内部研究;外部研究;6、自下而上;自上而下;7、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史;文学理论史;8、狭义的文艺学专指文学理论,它是研究文学活动的性质、特征、构成、创造、接受及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的一门学科。9、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对以文学文本为中心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活动。10、首先,要坚持整体的、综合的研究视野。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文学的审美规律与其他规律之间
2、的关系。再次,要坚持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相结合。第四,要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研究方法的相统一。 (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第二章:文学的观念1、摹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客观说;体验说;2、诗言志;3、摹仿说;4、贺拉斯;5、梁启超;6、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结构主义;德国文本主义;英美新批评;7、英加登;姚斯;8、意识形态领域;9、萨特;10、情感符号;11、 礼记乐记 ;12、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13、形象性;14、首先,从文学的媒介语言来看,文学具有社会属性;其次,从文学的主体作家的社会属性来看,文学具有社会属性;再次,从读者阅读活动的社
3、会属性来看,文学具有社会属性。15、首先,就反映对象看,文学的反映对象是人和人的社会生活;其次,就反映目的看,文学是以情感体验的方式来占有世界的,因此,文学作品中就会处处含情,带着作家强烈的情感色彩。再次,就反映的方式来看,文学是以感性、生动、具体的方式,而不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抽象方式来反映世界,因此,文学的世界是一个完整、鲜活、栩栩如生的世界。16、第一、文学的形象性;第二、文学的情感性;第三、文学的想象性、虚拟性;(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17、第一、语言艺术的形象具有间接性、概括性、意象性和模糊性特征;第二、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广泛自由地反映社会
4、生活;第三、更富有思想内容和情感色彩;第四、具有鲜明的文化意蕴;(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18、 (略)19、 (略) (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20、 (略) (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第三章:文本的构成1、人物语言;叙述人语言;2、叙事类文学;抒情类文学;3、悲剧;喜剧;4、发展;高潮;结局;5、直接经验材料;间接经验材料;6、叙述和描写;抒情和议论;对话和独白;7、史诗;故事诗;8、有价值的东西;9、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种要求实际上的不可能实现;10、题材是作
5、家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出来的、作为艺术创作的直接依据的感性材料,它包括储存在作家头脑中的表象材料和情绪材料。11、文学文本中为作家所执意所表现的贯穿全篇、统帅全局的基本思想,就是文学文本的主题,又称主题思想。12、情节是指在特定环境中由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的发展变化所构成的一个事件的进程。13、文学文本的结构是指整个文学文本的组织架构,它具有布置全局的作用。14、表现手法是指作家借助语言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艺术途径和手段的总和。15、叙述是作家对人物、事件和场景进行概括地交代和说明的一种表达方式,叙事类文学发展的早期多用这种表现手法。16、对话是通过人物之间交谈方式来进
6、行的一种艺术手法,它需要对话的双方共同维持才能进行下去。17、独白是人物单独的语言,是个人内心活动的表白,它不像对话那样需要双方的共同维持才能进行下去。18、体裁是指构成文学文本的内容的具体文学样式。19、首先,人物性格是情节开展的原动力,作家在文学文本的创作中只有深入把握了他所塑造的人物的性格,才能塑造出合情合理的情节;其次,人物性格有只有在具体的情节中才能得到显现。20、第一、小说能够多方面、细致地刻画人物性格;第二、小说大多具有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第三、小说可以描写具体可感的环境。21、第一、结构应符合主题表达的需要;第二、结构应符合自身的审美原则。22、第一、情境性;第二、创造性;第三
7、、非语义因素的语义性;(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23、第一、注重通过叙事主人公对外在的人物、事件、场景进行客观的描绘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第二、作家反映生活的基本表达方式是叙述;24、第一、语言富有高度的表现力,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戏剧类文学的语言富有个性;(二)戏剧类文学的语言富有动作性;第二、具有尖锐的戏剧矛盾冲突;第四章:文学的创造1、 礼记乐记 ;2、钟嵘;诗品序 ;3、荣格;4、素材积累;艺术构思;艺术传达;5、萌发阶段;孕育阶段;成形阶段;6、艺术想象是指文学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7
8、、艺术构思是指作家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引下,在已然激起的创作冲动的驱使下,在选定创作对象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概括、艺术变形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最终形成完整的艺术世界的心理过程。8、艺术直觉是指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涵与意义的思维方式或心理能力。9、艺术灵感是指在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激动、思路畅通、创造力极强的思维状态。10、艺术传达是指作家运用艺术语言把头脑中构思的审美意象加以物化的过程。11、艺术情感是指文学活动的主体在文学活动中产生的并促使这一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心理体验。12、艺术理解是指作家、艺术家在艺术创造活动中所进行的分析、判断、识别、比较等理性思维活动
9、。13、创作个性又称艺术个性,是指文学创作的主体在文学创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的才能特征。14、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文本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的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特性。15、文学的时代风格是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征,它是该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16、文学的流派风格是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它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17、这种观点源自中国传统诗学,核心主张是文学创作乃作家心灵与外在景物相互触发、彼此整合的过程。此种论
10、点最早见于礼记乐记 ,它在解释文学创作时依据的是“物心文”这样一条路径,先有外物激荡人心,然后由人心因物而感动,最后将这种内在之感动外化为文。这实际上就是“乐由中出”思想。这种思想至于魏晋六朝,几乎成为古人解释文学创作之通则。如钟嵘诗品序亦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等,它们都与乐记之论一脉相承。此后历朝历代诗论家中坚持感物说的不乏其人。感物说的主旨在于强调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主体心灵与客观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当然,作家受外物刺激而激起创作欲望,这个“外物”不能仅限于外在的自然景物。因为社会生活也同样可能成为激起创作欲望的契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之说和韩愈的“不平则
11、鸣”之说都讲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对作家创作欲望的激起作用。 “感物说”仅止于外在自然,当然是其所短。18、第一、文学创作是个体性精神需求的产物;第二、文学创作也是社会需求的产物;第三、文学创作又与无意识心理因素有着紧密联系;(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19、第一、作家应该经常处于创作激情之中;第二、作家应该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第三、作家对于语言应该有着超常的敏感;(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20、第一、暂时放弃对现实的直接功利性关系;第二、想象力被充分调动起来;第三、向创作对象投注强烈的情感
12、;(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21、其一,文学是人学,离不开人的喜怒哀乐与生活情景。只有反映了人们熟悉的,至少是能够理解的情感与生活现象的文学作品才能为人们所接受。其二,文学的客体是作为整体的社会生活。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也以社会生活为研究客体,但它们所研究的是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或某种规律。而作为文学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则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是完整的生活场景,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三,文学的客体是具有特征性的社会生活。文学创作的客体是社会生活,这并不意味着随便什么生活现象都可以进入文学的殿堂。只有那些富于特征性的生活现象才能成为文学的对象。这是因为,只有
13、富于特征性的生活现象才有可能是生动的,是包含着深刻意韵的。把握了这样的生活现象就能够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文学形象来。其四,文学的客体是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这并不是说文学创作的客体只能是美的事物,而不能是丑的事物。所谓审美意义是指社会普遍认可的审美原则,或者人们普遍具有的审美趣味。至少,文学的客体应该是那些经过艺术加工之后能够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本身就不具备审美意义,经过艺术加工之后依然不具备审美意义的生活现象就不应该进入文学作品之中。其五,文学创作的客体有时是那些看上去完全是自然状态的景物,似乎与社会生活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实际上也属于社会生活范畴。因为根据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作为人的审
14、美对象的自然景物已经不是纯粹客观的自然物,而是“人化的自然” ,它们在被人们当作审美对象时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而非物质的存在,是人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22、其一,要有新鲜、独特的感觉;其二,要有深入和细致的体验;其三,要伴随着新鲜活泼的联想和想象;(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23、第一、科学想象是一种纯粹的认知活动,艺术想象则是审美活动;第二、科学想象是发现的过程,艺术想象则是创造的过程;(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24、艺术想象与艺术直觉有
15、许多共同点:首先,二者都与感性形象紧密相关,离开了感性形象就不可能展开艺术想象和艺术直觉的心理活动。其次,二者都伴随着强烈的美感享受。第三,二者都具有创造性,是由记忆表象升华为艺术形象所必不可少的心理机能。但它们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这表现在:首先,艺术想象的过程一般是有意识的,而艺术直觉的过程则是无意识的。其次,艺术想象的过程是由感性形象到感性形象,期间虽有创造,但也主要是形象层面的加工改造,艺术直觉的过程则是从感性形象人手,却终结于对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与韵味的把握。 (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25、自然情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体验,它是主体对
16、于他与客体之间利害关系的功利性评价的心理反应。自然情感具有明显的私人性,它是一种纯粹个人的感受与体验,一般不具有普遍的可传达性。艺术情感则具有共通性的特点。所谓共通性是指这种情感不是纯粹个体性的,即它不与个人的利害关系相联系,它能够为人们普遍理解,在人们心理上引起共鸣。艺术情感的这种共通性使艺术具备了既能动人心弦、催人泪下,又能令人与对象保持一定距离的独特魅力。另外,自然情感既有快感也有痛感,艺术情感则只有快感而没有真正的痛感。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有着本质的区别,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就毫无关联了。实际上,艺术情感是自然情感的升华,没有自然情感也就不可能有什么艺术情感。26、二者常常被搅在一起。
17、中国先秦两汉的思想家就经常将道德情感当作艺术情感来看。古希腊也有这种现象。其实二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道德情感是道德规范、道德观念的心理反应,它本质上是一种理性原则,只是由于这种理性原则长期深入人的心理,以至于人们以为这就是固有的自我,是良心。道德情感的产生乃是出于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因此也就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即使在今天它也是与艺术情感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情感。作家们常常依靠道德情感来增强艺术效果。但这两种情感毕竟有着本质的不同:艺术情感指向美,道德情感指向善;艺术情感的心理效应是美感,道德情感的心理效应是好恶;艺术情感能够消解人的心理紧张,使人各种心理机能和谐一致,引导人进人心灵自由的境界;
18、道德情感则对人的心理具有强制性,它驱使意识去限制人的某部分心理机能,给人以压迫感、紧张感。27、第一、艺术情感是文学创造活动的推动力;第二、艺术情感是文学创造活动的表现对象;28、认知直觉又称为科学直觉,它主要表现在人们的一般认知活动与科学研究过程中。无数科学研究的实践都以确凿无疑的事实证明了认知直觉的存在及其在科学发现中的巨大作用。一般研究者都认为,认知直觉具有直接性(无逻辑推理过程)、无意识性、创造性等特征。艺术直觉也同样具有这些特征。这两种思维方式在心理机制上有诸多相近之处。但它们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这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首先,二者的对象不同。所谓不同的对象,并不是说二者所面对的事
19、物是完全不同的,而是说即使是同一个事物,也是以不同的面目呈现出来的。认知直觉所要把握的是事物内在的特质或规律,艺术直觉所要把握的是事物蕴含的审美价值,如“趣味” 、 “神韵” 、 “格调”之类难以言说的东西。其次,艺术直觉带有明显的主观性,认知直觉则排斥任何主观色彩。再次,艺术直觉的过程带有强烈的情感性,而认知直觉的过程没有或较少情感色彩。 (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29、 (1) 、突发性;(2) 、直觉性;(3) 、创新性;(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30、第一、有助于作家开辟自己独特的反映领域;第二、有
20、助于作家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见解;第三、有助于作家找到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31、第一、多样性;第二、独创性;第三、稳定性;(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第五章:文学的接受和批评1、文学的期待;生活的期待;价值的期待;2、审美性;朦胧性;期望性;3、口头传播;书写印刷传播;电子传播;4、审美体验;理性分析;价值判断;5、孟子;6、文学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种活动。7、第一、文学消费活动使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产
21、品的价值和目的得以最终实现;第二、文学消费活动生产着生产与生产者;第三、文学消费活动的主体参与生产着文学产品;8、第一、既是意识形态消费与审美消费,又是商品消费;第二、既是有形的实物形式的损耗(如书籍、vcd、dvd、电影拷贝等) ,又是无形的精神文化的享受;第三、既是产品的欣赏与接受,又是产品的再创造与再生产;第四、既要遵循商品消费的一般规律(如等价交换原则、市场供需原则等) ,又受制于意识形态体制与艺术法则;9、首先,在消费需求与目的上,文学消费主要为了满足消费主体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以审美性、娱乐性为目的;一般商品消费主要为了满足消费主体物质生活的需要,以实用性、功利性为目的。其次,在消
22、费方式与评价上,文学消费只损耗产品的物质形式方面的价值,其文化审美价值并不因消费而减损,甚至还会增加,而一般商品消费则都会造成实物的减少或破旧,引起其价值有形或无形的损耗。再次,在消费实现上,文学消费既是对产品本身的消费,同时又是对产品本身的创造性生产,一般商品消费则是为消费而消费,并不对消费产品本身构成新的生产与再生产。10、文学接受是指审美文化范围内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11、首先,从过程的持续上看,文学消费既指非阅读活动的购买、占有文学产品的物质消费行为,又指阅读、欣赏文本的精神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则专指阅读、欣赏文学文本的精神消费行为。其次,从隶属范畴上看,文学消费属于
23、文艺社会学范畴,它是文学的生产、出版、传播与消费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文学接受则属于审美心理学范畴,它突出接受主体精神活动中的审美反应与再创造性。再次,从相互关系上看,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必备条件与初级状态,它包括但并不等于文学接受,文学接受则是文学消费的现实延伸与高级状态,它是文学消费的最终完成与价值实现。12、阅读期待又称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 ,是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是接受主体已有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于文学文本的欣赏水平与接受要求在具体阅读行为中的表现。13、预备情绪是指接受者从现实关注向文学接受过
24、程跃进的中间环节,是阅读者受文学文本的基本特质的激发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情绪,它是一种“前审美”的心理状态。14、审美心理结构,又称审美心理图式,是指由接受主体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文学文本等所积淀形成的存在于接受主体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图式。15、召唤结构(Appellstruktur )是由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德国美学家伊瑟尔所提出的一个范畴,它是指由文学文本中所具有的“空白点”和“未定点”而形成的文本的潜在结构和图式化框架。16、文学接受的审美效果是指接受者在审美体验的高潮阶段或实现阶段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一系列心理效应与最终成果。17、心灵共鸣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在文学
25、接受的过程中接受主体与作家或文本中的人物所产生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情感感应,或者是不同的接受主体在阅读同一部文学文本时所产生的大致趋同的审美心理体验;其二是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接受主体在阅读同一部文学文本时所产生的大致相同或相类似的情绪激动和审美体验。18、文学传播是指传播者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产品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即人们平常所理解的文学的出版发行与社会流通活动。19、口头传播也称有声语言传播或口语传播,是指传播者通过口腔发声与受传者进行信息交流的传播方式。20、书写印刷传播指通过纸张和印刷术为手段的传播方式。21、电子传播指 20 世纪兴
26、起的以广播和电视这两种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传播方式。22、第一、文学批评对作家具有规范、引导的重要作用,是社会对文学文本的主要反馈形式之一;第二、文学批评可以帮助接受主体深入理解文学文本和文学现象,对接受主体的文学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塑造作用;第三、文学批评通过文学文本、文学现象的分析、评价表达出某种价值观念与理想,从而对社会发生实际的影响;23、所谓文学批评的标准,就是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艺术质量和艺术价值进行鉴别和判定时所依据的尺度或准绳。它是一定时代、一定阶级或处于一定社会文化共同体中的人们根据对文学的认识和要求,在反复比较各种文学作品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审美效果的基础上总结和制定出来的,
27、应当注意的是,任何文学批评的标准都是相对的。24、首先,思想维度,它是衡量文学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性的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的尺度。其次,艺术维度,它衡量文学作品的艺术水平和审美价值的高下优劣的尺度。文学批评的两个维度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因此在实际的批评活动中,对思想性的考察必须兼顾艺术性,对艺术性的考察也必须兼顾思想性。而且,绝不能把这两种标准简单地等同于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思想性只是作品内容的构成要素之一,并不是作品内容的全部;艺术性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文学作品的形式。25、道德批评是指以道德标准为基本尺度来进行的文学评价活动,又称伦理批评。26、社会学批评,是以人类的社会
28、生活为比照系统,以描绘社会生活的逼真程度作为评判文学作品优劣的尺度的文学批评。它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它看重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它发现作家虽然是文学作品的创造者,但实际上并非任意创造,其或明或暗地要受制于一种更为本源性的力量,这便是人类的社会生活。社会学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批评之前最有影响的批评方法。 27、英美新批评也称本体论批评、文本批评、形式主义批评。20 世纪 20 年代发端于英国,四五十年代在美国盛行,代表人物为休姆、理查兹、兰色姆等,该派主张文学文本中心论,认为文本本身就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实体,倡导“细读原则” ,注意文本词语的搭配、选择、句型、语气、上下文、语境,强调文本的暗示、象征、联想、言
29、外之意、意象结构等。28、精神分析批评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所开创,并波及至欧美批评界,形成为一个文学批评流派。其特点为:强调泛性主义,用俄底浦斯情结来解释创作动机;在作品中发掘潜意识的象征,他们往往把作品中所有的凹面圆形的东西如池塘、花朵、杯瓶、洞穴等都视为女性子宫的象征,把一切长柱形状的东西如塔楼、山岭、龙蛇等都看作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并把骑马、跳跃、飞翔等动作都解释为性快感的象征。29、神话原型批评起源于 20 世纪初英国的仪式批评,20 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兴盛于北美,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弗雷泽和加拿大学者弗莱。他们认为,神话不只是指原始神话,而且还包括现代用神话思维的方式(按:超现实想象
30、方式)创作的一切文本。至于原型,他们认为它既指原始意象、原始模式、原始题旨,也包括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学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象征性交际单位,即人物、情节或意象。而神话、原型的背后则是人类经验与集体潜意识的显现。因此,他们在分析具体文本时,提倡把文本放在某个文学的原型系统中去考察,提倡一种远古神话与现代作品相联系、世界不同民族文学相比较的文学研究的人类学方法。30、结构主义批评是在 20 世纪影响较为广泛和深远的一个文学批评流派。其主要批评观点为:文本是一个“大句子” ,一个符号系统,一个自足的实体,一个语言结构,文学批评的目的就是寻找主宰着文本的抽象结构。结构主义的显著成果在叙事学领域。31、接
31、受美学批评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德国,代表人物为姚斯、伊瑟尔。该派提出文学批评应以读者为中心,反对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重视读者在文学阅读行为中的主体创造性。认为读者对文本的意义的生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学作品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出来的。32、女性主义批评也称女权主义批评。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代表人物为美国的肖沃尔特、米莱特、法国的克利斯蒂娃。其主要观点为:批判以男性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反对性别歧视;研究文学中的女性意识,认为其与男性中心模式有区别;重新评价文学史、理论史和批评史,认为已经形成的文学史、理论史和批评史是男权话语的产物;关注女性作家的创作状况,提倡一种具有女
32、性自觉性的文学阅读。33、后现代主义批评兴起于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代表人物为法国的德里达、罗兰巴特,美国的德曼和希利斯米勒等。其首要特征是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认为文学文本是一个无中心的系统,没有终极的意义,是一种变化不断的语言游戏。34、马克思主义批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它提倡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统一。35、 (1) 、同化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总是企图把具体的文学文本整合到其自身所固有的审美心理结构之中,当文本的信息与其审美心理结构相一致时,审美心理结构就得到强化、巩固与确认。同化在文学接受中的作用:一般来说,文学接受过程中的同化现象对于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扩展
33、不具有积极的作用,它只起到对于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强化、巩固和确证的作用。 (2) 、顺应是指在文学接受的过程中,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与具体文学文本中的新因素发生严重的不一致,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无法同化文学文本,只能通过其自我转换来适应文学文本的新情况,文本对接受主体的原有审美心理结构起到改变与更新的作用。顺应在文学接受中的作用:一般来说,文学接受过程中的顺应想象对于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扩展与更新具有积极的作用,它对于提高接受主体的审美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36、第一、接受者对文本中的形象的具体化,即接受者对文本中的形象的再现、补充、丰富和改造;第二、对文学文本中所包含的情感的再体
34、验,即接受者将文学文本中的人物情感与作者情感转化为自己的具体的情感;第三、接受者对文学文本的意义的“合理误读” ,即接受者对文学文本的含义的创造性理解与主观评价;37、第一、语言的表现力;第二、形象的生动性;第三、构思的新颖性;第四、情感的真挚性;第五、意蕴的深广性;(要求阐述合理,论证充实,思路清晰,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能自圆其说。 )第六章:文学的发生和发展1、德谟克利特;亚里斯多德;2、爱德华泰勒;弗雷泽;雷纳克;3、康德;席勒;斯宾塞;4、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5、摹仿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外在事物进行摹仿的本能。德谟克利特和亚里斯多德是首倡者。摹仿本身却并不构
35、成艺术产生的原因,原始人不可能只是“为摹仿而摹仿” ,它总是联系着实用目的,如果将摹仿归结为人的天性和本能,则忽视了原始人的实际需要以及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从事的实践活动在史前艺术发生中的主导意义。另外,用摹仿说也不能说明全部史前艺术的起源,史前艺术并非都是摹仿外部事物的,如音乐、歌唱和舞蹈,就不一定都是摹仿的结果,摹仿说显然存在着片面性。6、游戏说认为发泄过剩精力的游戏是文学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此说滥觞于康德,他认为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审美活动是非功利的、自由的活动。其后,席勒和斯宾塞发挥了这一观点,提出游戏说,如席勒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束缚,得不到充分的自由,于是便用过
36、剩的精力创造了游戏的世界,这也就是艺术的世界。游戏说又称“席勒-斯宾塞理论” 。游戏说仅从过剩精力发泄这一生理学、生物学的现象来看待文学艺术的发生,抹煞了影响文学艺术的社会根源,而将具有较为高级较为丰富内涵的文学艺术与一般的游戏等同起来,这是不能让人信服的。7、巫术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以及法国人类学家雷纳克。泰勒的原始文化提出“万物有灵论” ,认为原始人普遍持“万物有灵论” ,并盛行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弗雷泽的金枝提出“交感巫术说” ,认为原始人有一种希望通过巫术来控制现实的倾向,而巫术的效果是通过交感的方式来实现的。巫术说在西方也不断遭到非议,如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
37、斯基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后指出,原始人的艺术活动未必都包含着巫术意义,诸如原始人把某些图形和符号刻在骨片、树皮、陶片、岩壁之上,用以帮助记忆和传递信息的行为以及原始人在夜晚举行的歌舞活动(出于饱餐后的满足或性欲的冲动)等,它们显然与没有什么关系。8、劳动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原始艺术是适应着劳动的需要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家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依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大量材料,论证了生产劳动与原始文艺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人类最初的审美意识是从实用目的出发的,并提出“劳动先于艺术”, “功利先于审美”的观点。在此基
38、础上,他坚信原始艺术是适应着生存需要或劳动的需要并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艺术的起源确实与劳动关系密切,但是,劳动说忽视了早期艺术创作所需要的心理动力,最早的艺术从实用转向审美所需要的心理结构,以及最早的艺术创作所需要的表现和传达手段等的形成,却离不开巫术、游戏、摹仿等因素的作用,这不是用劳动能够完全讲清楚的。9、劳动创造了人们从事文学艺术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文学艺术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即灵巧的双手、发达的大脑、语言和认识感受能力,这些条件是人类从事文学艺术活动的前提。10、首先,原始人的劳动生活是原始艺术的重要表现对象,从现存的大量史前艺术的内容看,它们往往是表
39、现原始人的劳动生活以及劳动情感的。其次,许多原始艺术是劳动的组成部分,原始人在劳动过程中,常常要创造某种方式和手段来协调动作、减轻疲劳、提高效率,这些方式和手段用今天的眼光看就是艺术,尽管它们很不完善。11、首先,从艺术形式来看,某种艺术形式的巨大成就,只可能出现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艺术形式反而会停滞甚至是消亡。其次,从整个艺术领域来看,文学的高度发展有时不是出现在经济繁荣时期,而是出现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时期;12、文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文学都不可能是在割断其文学历史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恰恰相反,它是在继承前代的优秀文学传统,在汲取前代的文学惯例
40、和传统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13、正如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是必然的一样,其革新与创造性也是必然的,文学继承的目的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革新和创造,创造出新的文学。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所说的“歌谣文理,与世推移”就是这个意思。14、第一、从作家的创作来看,文学的生命在于独创,作家要想使其创作永葆青春,除了要善于继承前代的文学传统外,还必须要不断地开拓和创新;第二、从具体的文学文本的演变来看,革新和创造是文学深化、提高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15、文学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同样也离不开创新,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辨证地统一在一起的,继承是革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继承就没有革新;革新是继承的目的和要求,没有革新的继承是彻头彻尾的复古主义。16、第一、各民族文学的相互交流和影响往往不是孤立发生的,它总是出现在各个民族的政治、经济的交流的同时或其后,而地域、语言上的接近。则有助于这种交流的发生和扩大;第二、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社会关系越是相近、相似,这种交流和影响则会越频繁和越容易发生;第三、各个民族的文学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