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doc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628927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析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析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析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析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析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分类号: 密级:毕 业 论 文(本 科 生)论文题目(中文) 论文题目(外文) 学 生 姓 名 导师姓名、职称 学 生 所 属 学 院 专 业 年 级 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析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兰 州 大 学 教 务 处诚信责任书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 ,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在网上发表的论文。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

2、 关于毕业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兰州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兰州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兰州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兰州大学。本毕业论文研究内容:可以公开不易公开,已在学位办公室办理保密申请,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请在以上选项内选择其中一项打“”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

3、期: 日 期: 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析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I浅析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摘要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现今属于发达国家的日本在于中国交流日益频繁的同时,日本人隐忍的性格为其带来了很多正面的评价。隐忍的性格表现在讲礼仪、做事专注认真等方面。但是也有一些负面的现象,比如校园欺凌,家庭暴力等。是否每个人生来性格中就有隐忍的一面,究竟是何种原因对其造成后天的影响,哪些需要改进,哪些需要发扬,借助本文的研究,希望能找到后天对其形成造成影响的因素,借助本文希望能帮助国人更加了解日本人的性格心理,学习其中的优秀方面,尽量消除两国民间误解和隔膜,这对于两国民间互相了解,将来在政

4、治、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的合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日本,隐忍,性格心理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析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IIAbstractJapan and China are close neighbors separated only by a strip of water, today part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Japan is Chinas increasingly frequent exchanges at the same time, Japanese forbear character has brought a lot of

5、 positive evaluation. The forbear character say etiquette, work seriously focus.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negative phenomena such as bullying in schools, domestic violence, and so on.Whether the character of each life there forbear side, exactly what is the reason causing the day after tomorrow, what

6、 needs improvement, what needs to carry forward, with the help of this research, hoping to find the acquired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formation, with this paper aims to help people learn more about the Japanese personality psychology, learning excellent, try to eliminate civil misunderstanding betwee

7、n the two countries and the diaphragm, for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two peoples, the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on in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other areas in the future of great significance.Key words: Japan,forbear,character, psychological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析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目 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第一章

8、隐忍在不同学科的表现 .11.1 隐忍的含义 .11.2 隐忍在心理学中的表现 .3第二章 日本人隐忍性格特点概述 .42.1 日本人隐忍性格的鲜明特色 .42.2 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具体表现 .2第三章 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形成因素 .33.1 地域心理因素 日本人隐忍性格形成的动机与补偿性 .33.2 历史心理因素 日本人隐忍性格形成的理念基础与信念基础 .43.3 人文心理因素 日本人隐忍性格形成的共性与社会需求性 .5第四章 日本人隐忍性格对当前社会造成的影响 .64.1 浅析日本人隐忍性格对本土社会与国际社会影响 .64.2 本人隐忍性格的现实适应性 .6参考文献 .7致 谢 .8附件 4

9、:目录页示例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析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浅析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绪论】隐忍是日本国民性格中的共性,也是在世界范围内颇具特色的民族个性。随着我国与日本的民间交往日益频繁,研究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对促进两国间的相互了解具有积极意义。由于世界各国历来对日本人的隐忍性格褒贬不一,所以在对隐忍性格的研究中,产生了大量的歧义和争议。本文只旨在通过分析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从心理学角度发掘隐忍性格的形成根源,并就其对本土与国际影响进行论述。第一章 隐忍在不同学科的表现1.1 隐忍的含义在汉语解释中,隐忍是指把对某些事件的情绪或反应藏在内心,强力克制忍耐,不作表

10、示。隐忍可以是一种性格,也可以是一种行为,但无论是哪一种表现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出于理性而高于理性。从人类的心理本能来看,隐忍与快乐或痛苦这些本能感受截然不同,隐忍是通过后期的社会性的历练而形成的一种性格特点,在心理学中,也称为“超预期心理” 。隐忍可以根据现实情况的不同,发挥出完全不同的两种作用,积极或消极。这两个极端也与人的本能情绪有本质的区别。隐忍的性格与中国儒家推崇的“中庸之道”背道而驰,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就是典型的隐忍精神的代表。虽然中国也有“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的精神框架,但是“服从”和“隐忍”有着质的区别。 “服从”倾向于被动,而“隐忍” ,则是自愿的、主动的、有主

11、观价值感的一种理性行为。1.2 隐忍在心理学中的表现隐忍在心理学中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两种。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由处于意识不到的潜意识世界中的性本能(性冲动)所决定的。作为显意识,隐忍是在长期训练的外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常规行为,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析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最初可能具有强迫或被动因素,但是随着隐忍意识潜移默化的深入,这种性格惯性就会形成真正的性格表现,并影响一个人的社会价值观与社会行为。而潜意识中的隐忍行为,则是对自身的自卑感、缺乏安全感、焦虑感、恐惧感的本能压抑,这种长期压抑的行为,在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Classical Psych

12、oanalysis)中被称为 “人格动力” ,也就是隐忍性格形成的原动力。心理学中隐忍性格的特点,或多或少都有歪曲现实或否定现实的倾向,经由无意识的历程来运作,在日常行为中,这是一种主观自我保护意识。但是,如果过分的压抑隐忍,又会造成压抑型人格的发生,形成概念驱动加工,从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变为个体的主动加工认知。 第二章 日本人隐忍性格特点概述2.1 日本人隐忍性格的鲜明特色日本人的隐忍性格,在其国民集团意识中,有着内外有别的心理特征。他们的内外界限非常明显,团队意识极为一致,在与“内部”沟通的过程中,日本人的隐忍性格表现为“和” ,他们谦和有礼,礼仪周全,能够牺牲个人利益为他人着想,整体表现

13、十分克制,极少与周围环境发生激烈冲突。这种积极的隐忍态度,形成了日本人心理的明显特点,那就是“从众安全感” ,一旦失去这种平衡,就会产生一些极端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体现:2.1.1 对于集团外部的人和事,或者投入到一个陌生崭新的环境,这种隐忍性格又会呈现全新的表现形式。 “从众安全感”被带入一个新的框架中,隐忍心理的压抑机制就要全部发挥和释放,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更具攻击性和傲慢的根源。隐忍性格会不自觉的升级自身的民族优越感,而对其他民族产生心理与行为上的双重歧视。2.1.2 他们对自己的放任行为丝毫不会有心理负担,从这个“好战民族”的一贯表现来看,一次次对其他民族的主动攻击行为,正是隐

14、忍性情的能量释放。在日本高层领导不断参拜靖国神社这一事实来看,也是隐忍心理释放是一种表现,公众的谴责不能造成对此行为的正面影响,反而会使这种心理能量释放更加变本加厉。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析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2.1.3 隐忍个性具有隐匿性、沉淀性、聚集性和爆发性,这些矛盾的综合表现,使日本人的性格特点一方面趋于平静谦和,一方面又具有明显的排异性和攻击性,而且常常会产生不计后果的整体行为。侵华战争中日本人的残忍与冷酷的灭绝人性的行为,也可以作为其隐忍心理长期积压发泄的有力佐证。恰恰是这种性格最大的缺陷,以自我为中心的隐忍性格,决定了其“造势”与“失势”时截然不同的行为表现。2.2 日

15、本人隐忍性格的具体表现在世界范围内,日本人是最具隐忍精神的代表民族,他们历来推崇武士道精神。而武士道精神,也正是隐忍精神的最高体现。他们的隐忍性格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是隐忍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质。日本人的隐忍性格,在团体意识和强烈依赖心理中,都具有明显的体现。团体意识可以说是日本人最具特点的国民性。其起源和稻作文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稻作文化和小农经济有本质的不同,他们必须团结协作,才能形成农村共同体,这也激发产生了集团意识,这个集团意识是以绝对服从为建立基础的。而日本社会有具有传统的家族制度,绝对服从家长的权威,已经成为日本人的行为共识。正是这种普遍的认知结果,促进了其

16、隐忍性格形成和发展,乃至沿袭和传承。隐忍性格的具体表现,就是对权威支配和对权威的无条件追随,不允许一切自主性批判反省的社会规范,集团内部的家族式气氛与对外部的敌对意识的对立。在这样的服从氛围中,个人的价值与团体融为一体,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是隐忍性格的一个积极表现方面。上述事实也体现隐忍性格的另一面,那就是日本人强烈的依赖心理。日本人普遍存在和想要依赖他人的心理,这一点是日本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心理特征。因为有依赖心理,所以他们更加追求集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所表现出的行动和认识的强烈的一致性,是集体隐忍心理的显性特点。日本人提倡为了集团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这和欧美地区的“人权”理论形成了鲜明

17、的对比。所以日本人集团内部的凝聚力明显高于其他民族,这也是依赖性隐忍心理对其助力的一个表现方面。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析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第三章 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形成因素3. 1 地域心理因素 日本人隐忍性格形成的动机与补偿性从地域原因,分析日本人隐忍性格形成的动机,可以从颇具代表意义的“孤岛情结”心理说起。所谓孤岛性格,是指日本人在长期的岛国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特异性格,他是矛盾性格的综合体,表现为既开放又封闭,兼收并蓄的同时又带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不可控制的攻击性。由于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其“岛国特色” ,由于岛国资源有限,所以日本人会主动吸纳外国的种种文化精髓。但是,在

18、长期的对外学习中,日本人的民族优越感也会受到心理威胁。他们一方面积极的吸收这些文化,另一方面,又因为不自觉的否定其他文化,这就形成了地域因素的隐忍心理。地域性隐忍心理的产生动机,可以从日本的民族侵略性中一窥端倪。由于对本国资源匮乏的危机感,日本人的教育方式比其他民族多了一项“自我满足”价值观的灌输。无论是经济扩张还是国土扩张,都要面对其他世界国家的谴责甚至反抗,这一过程,以对中国的侵略最具代表性。不得不说,战败后的日本,依靠民族的隐忍性格恢复的速度很快,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丝毫没有反省的意愿,而是继续进行民族的经济扩张,这一点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符合多拉德和米勒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挫折-攻击假

19、说( frustration aggression hypothesis)即在实现目标的途中受阻,产生的挫折感会增加攻击性。而攻击的对象不一定是挫折源,在很多情况下敌意会被转移到更为安全的目标上。挫折并不是在任何情境下都导致侵犯,它只是导致了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也就是愤怒。挫折感的核心不是简单的剥夺,而是相对剥夺。从地域因素来看,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形成过程,也正是民族扩张意识形成的同步过程,他具有鲜明的补偿特性,在长期的岛国生活环境中,隐忍的个性更具张力和韧性。3. 2 历史心理因素 日本人隐忍性格形成的理念基础与信念基础从日本人隐忍性格形成的历史心理因素来看,日本的原始部落是以采集和渔业为主要

20、生存方式的民族。频繁的自然灾害和相对严酷的生存环境,促成了他们隐忍性格的形成。日本人的抗灾心理承受能力较强,他们能用最快的速度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析日本人隐忍性格的心理学成因和耐力完成对家园的重建,这一点从 2011 的日本地震海啸事件中得到了很明显的体现。隐忍性格可以使日本民族更加积极的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但在人为的灾难面前,日本人所表现出来的掠夺性则为人所不齿。在长期的岛国生活中,日本人的自傲与自卑心理已经融合到天衣无缝。这种融合,也是隐忍精神的形成因素,由于日本本土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不具优势,所以他们有更深的危机感和超于人上的理想和目标。以小搏大的成功经验在日本比比皆是,但这也的情

21、况,也造成了日本人的“民族高贵”性。在吸纳别国资源为己所用的同时,又以对他人的否定成就自己的“社会缺失感” ,这一点可以用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交互决定论(reciprocal determinism)来注解。行为是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日本人在长期的吸纳外来文化的历史过程中,个人与环境以交互作用的方式彼此影响,每个人的人格特点是个人和情境变量持续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行为是否达到内在标准而进行的自我肯定或惩罚,就是日本人隐忍性格形成的历史心理因素。在隐忍性格的形成过程中,是以民族共性与排异性为心理基础的,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焦虑(anxiety) 定义,可以作为这种性格形成

22、的理论基础。即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惊恐等感受交织在一起的情绪体验,这是由人格不适应状态引起的痛苦的情绪体验,是自我对待现实、本我和超我三者的软弱状态。同时也是自我防御机制(Ego Defense Mechanisms)的发挥和发展。3. 3 人文心理因素 日本人隐忍性格形成的共性与社会需求性从日本人隐忍性格形成的人文心理因素来看,日本人重视精神,重视精神和意志的无限超越性,而对物质又持蔑视态度。长期的人文教化,已经使日本人的意志力达到了一定的精神高度。他们认为,身体、物质条件的限制不能构成限制,所以日本人的精神意志超越了自然的法则,是以精神意志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去行事。而民众的隐忍性格,正是这种超越的精神力量。在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论述中,有创造性自我(creative self)的理论分析,日本人隐忍性格形成的人文因素,可以通过其人格中的自由成份,使个体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