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桐庐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2017 年工作总结 和 2018 年思路2017 年以来,为全面做好农村生或垃圾分类收集及资源化处理设施长效运维工作,进一步提升源头分类三率,县环保局在督查考核、宣传指导、长效管理方面不断探索,进一步完善了垃圾分类“ 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产业化” 标准体系。一、2017 年主要工作1.强化督查考核,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一是完善机制。进一步完善定岗定责、积分公示、督查通报、奖惩考核等系列制度;充分发挥农村“ 熟人社会” 独特 优势,建立源头分类“可追溯” 体系,落 实 “联村领导驻村干部村干部村级收集员、管理员、巡查员和统管员”网格化四级管理四员职责,采取“ 榜、
2、帮、 奖、罚 ”方式,鼓励先进、鞭策后 进,全面提高投放正确率和户收集率。二是督促后劲。在一周一抄告、一月一通报的基础上,围绕垃圾分类“七个一 ”的要求,每两月评选一次最差、最佳村并下发专项通报。督促乡镇全面建立垃圾分类督查考核机制,成立乡镇村二级的攻坚小组,强化考核。三是强化指导。邀请浙大专家,召开座谈会,讨论村分类难点,把脉问诊,目前已召开座谈会 4 次;成立垃圾分类基层专家团,向全县召集垃圾分类基层专家,成立县级垃圾分类智囊团,智囊团成员 4 人,实现点对点帮扶。2.强化宣传指导,营造全民参与氛围。一是加大媒体宣2传。为进一步扩大最佳村经验做法的交流和传播,联合FM89.3 开展“生态环
3、 保在线谈” ,通过村 级管理员质朴生动的话语将最佳村的垃圾分类做法传播出来,形成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目前富春江镇芝厦村、旧县街道西武山村等已播出。同时我县垃圾分类工作先后被中央国际电视台、中央新闻频道、中央财经频道等 15 余家主流媒体报道。二是加大活动宣传。针对村干部、党员、学生、妇女等群体,全方位、多载体开展分类进厨房、小手拉大手等宣教活动,营造全面参与氛围,截止目前垃圾分类知晓率 99%。同时将垃圾分类工作自编自导成垃圾分类等小品,在村级、镇级欢乐大舞台演出 30 余次,寓教于乐。3.创新智能管理,提升科学化管理体系。一是试点太阳能科学管理。在 2015 年实现 71 个微生物模式智能
4、化管理平台全覆盖的基础上,创新太阳能站点科学化管理模式,目前城南街道金牛村已完成称重仪、摄像头、物位传感器安装,试运行数据也接入平台。二是升级智能管理平台。对原智能化平台功能进行提升,新增农户分类评分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试点垃圾分类全过程监管。实 现 了 “垃 圾 监 管 可 视 化 、绩 效 评 估 规 范 化 、分 类 决 策 科 学 化 ”等 多 种 功 能 。同时开发手机移动 APP,实现 垃圾资源化利用站的 GPS 定位、设备运行情况监控、进出料统计、运行绩效分析等功能。通过智能化平台和 APP,管理人 员能 24 小时 “全天候”对垃圾分类全程管控,高效运营,助力垃圾减量。4.强
5、化内生动力,完善产业化运作体系。整体规划、统一3布局,引入中科院等先进技术,与欧鹏、英力等社会资源一起倾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垃圾分类产业链,实现多方共赢的可持续模式。成立可堆肥垃圾、畜禽粪便有机肥生产中心,实现“统一收集、 统 一运作” ,落实“三步曲”,同时注册了“ 世外桃源”牌 农家土肥。 变废为宝的农家土肥也摆上了全省 110余家世纪联华超市、大润发超市及县内民宿、景点货架,每包 500 毫升售价 6.6 元(县内 4.8 元),走进寻常百姓家。同时为满足不同需求,特设立普通大包装有机肥,面对县内种植大户,2016 年已销售 1000 吨。该模式不仅促进了产业链与生态链的融合,也在全国领先
6、。5.试点 PPP 模式,垃圾分类迈入“智能时代”。在富春江镇试点建设智能投放点,村民投放垃圾后,垃圾重量、类别、时间等基本信息都会出现在投放点的 LED 屏上,村民随时可看;这些信息会通过云端传输至智能平台,并在电子屏幕上、公布、更新。每次投放垃圾都能获得三个积分,复核投放正确的居民还能再额外获得三个奖励积分,这大大提高了村民定点投、分类投的积极性。同时村民可以用积分在“生态微站” 购买 生活用品,并享受优惠。村民本身的身份证、市民卡、银行卡等能代表个人身份的卡,只要到中航公司进行绑定与开通,就可以在投放站进行使用,或者直接扫描微信二维码,即可直接进行分类投放。目前,这一套系统是全国首次运用
7、在基层农村,12 月底前在富春江镇试点建设完成 30 个生态投放点和五个“生态 微站” ,方便村民进 行垃圾分类、投放。46.强化基层自治,垃圾分类草根模式遍地开花。在无保洁员、积分奖励、红黑榜、 “星级评比” 、“绿色账本”等 14 种草根经验模式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创新,形成了“鸡毛换糖” 、美丽基金等 4 种新模式,被市农办印发成册,在全市农村垃圾分类培训会上推广。在鸡毛换糖模式种,村民可按照兑换表,拿垃圾兑换物品,如 300 个烟蒂换 1 个打火机,50 只塑料袋兑换鸡精一包,20 个塑料瓶兑换牙膏一只,10 节旧电池兑换酱油一包兑换时间为每月 10、20、30 日上午 8 点至 10点
8、,鸡毛换糖的开设既解决了垃圾分类的“最先一公里” ,又解决了垃圾分类的“ 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回收 25000 个塑料瓶、酒瓶、农药瓶,回收垃圾袋 200 斤,回收烟蒂 10 万个。二、存在问题1.源头分类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行政村存在可堆肥和不可堆肥垃圾混置现象,集镇大垃圾桶分类准确率相对较低。2.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有人管事” 是垃圾资源化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但部分乡镇存在“四员” 不齐、责任心不强、技能不熟, “四本” 未按要求填写等 问题。3.产业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我县已初步构建垃圾分类第三方运作体系,但存在产品相对单一、市场竞争能力相对不足、资金相对匮乏等问
9、题。三、2018 年工作思路和举措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资源5化利用工作,下一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主抓源头分类,提升工作绩效。以督查通报为抓手,组织开展“一周一抄告、一月一通报、一季一 评议” 工作,同时持续开展最差村评选,实施督查通报与综合考评挂钩考核机制,确保制度的刚性执行,进一步夯实源头分类工作基础。2.优化产业体系,提升内生动力。在现有的产业化体系基础上,持续开展有机肥产品研发,拓展有机肥农产品示范基地,进一步衍生绿色产业链,形成双产品、双品牌、多效益。3.创新基层自治,提升自治水平。在 18 种基层自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村民收费机制,继续开展“无保 洁员村” 创建等活动 ,全面提升村民自治水平。4.探索多元模式,提升监管水平。结合富春江镇、旧县街道第三方市场化托管成功案例,探索第三方购买服务模式,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设备维护服务市场化,提升镇村运维管理水平,形成多元化管理新格局。同时持续创新科学监管的基础,试点太阳能模式在线监控系统安装及农户两维码推广工作,所有数据纳入“智慧环 保” 体系,实现科学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