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拌混凝土物流管理规范编制说明0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安全规程编 制 说 明标准编写组2016 年 11 月1目 录一、标准编写工作简况 .21.任务来源及编制单位 .22.主要工作过程 .23.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 .3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31.标准的编写原则 .32.标准的主要内容 .42.1 标准的适用范围 .42.2 标准的主要内容 .4三、根据需要提出实施标准的建议 .5四、 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的说明 .5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 .5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6七、标准性质的建议 .6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建议措施 .
2、61贯彻标准的要求 .62标准实施建议措施 .7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7十、其它应说明的事项 .72一、标准编写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及编制单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能源消耗进一步增加,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已充分利用现有的水泥生产线对全国各地城市废弃物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实现资源再利用。在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了本标准,并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4年第四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立项本标准(计划编号:2014-1910T-JC) 。编制单位包括: 。2.主要工作过程标准制订计划下达后,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 201
3、5 年 6 月成立了标准制订小组,开展了国内外资料搜集分析、国内现有城市废弃物实际情况调研、水泥窑协同处置利用效率研究、召开专业人员研讨会等项工作。2015 年 6 月至 8 月,课题组到北京水泥厂、北京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华润水泥有限公司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了当前我国城市废弃物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统计了目前有能力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水泥企业、调研了国内外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的发展趋势与现状、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优势,并做了我国现有水泥生产线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可行性分析。课题组还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技术研究成果,搜集了
4、相关的的法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等。在标准起草过程中,标准编制组与北京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礼泉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华润水泥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河北鼎鑫水泥有限公司、北京水泥厂等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了研讨,专家们对本标准的制订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2016 年 5 月 4 日,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特邀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来我院详细商讨标准的完善与修订,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水泥窑处置废弃物方面具有丰富宝贵的经验,后续两单位各派出专家,详细修改标准,借鉴发达国家水泥窑处置废弃物的成功经验
5、,3将本标准落入实处,解决协同处置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标准起草过程中,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混凝土及水泥制品协会、全国水泥制品标委会、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领导单位)的专家也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帮助。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标准编制组对本标准的草稿进行认真修改及完善,于 2016 年 11 月提出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安全规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开始广泛征求各个方面专家的意见。3.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包括:石兴、 。起草人员负责标准制定工作的组织、协调,相关资料的查阅、收集、整理,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起草、撰写、修改、完善,组织召开座谈会,通过电子邮件、传真
6、等方式,征集、整理和归纳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1.标准的编写原则在标准制定与起草中遵循了全面科学原则、安全与效益并重原则、广泛调研原则、起草规范原则。(1)全面科学原则。本标准制定过程中遵循了全面协调、科学可操作的原则,既充分考虑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生产工艺特点,还重视了处置过程中工艺安全、人员安全的管理,而且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废物进行了定义和说明,对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了全面规范,还通过多次多方式研讨和实际经验的引入增强了标准实施的可操作性。(2)安全与效益并重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好水泥窑协同处置对废弃物消纳的能力,对废弃物消减存量
7、、控制增量作出贡献;同时要注重在处置前期、处置过程中设备、人员的安全管理。(3)广泛调研原则。标准起草过程中注重了广泛调研,既通过网络技术等现代手段进行资料查询分析,还通过多次实地参观调查讨论丰富标准内容,在进行充分水泥企业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力调研和国内外标准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标准初稿,从而增强了标准的全面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4(4)起草规范原则。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符合 GB/T 1.1-2009的规定,标准的内容要求达到国内标准的要求。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国家其它有关法令、法规的规定;与已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调一致;技术内容符合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具有可操作性。2.标准的
8、主要内容2.1 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旨在规范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过程,将此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求明确提出并以标准的形式发布,以便为水泥企业协同处置废弃物提供参考,为城市废弃物减量献力。本标准规定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安全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过程的安全控制和管理。电子废物、各位电池、医疗废物、无机酸和腐蚀剂、爆炸物、放射性废物及未分类城市生活垃圾不列入。2.2 标准的主要内容标准包括 12个章节: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设备设施安全技术要求、危险废物和处置设施评估、接收、 (运输、转运、贮存) 、预
9、处理、投料与焚烧处理、应急救援。标准重点内容在后 6章内容,给出了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求,对协同处置过程中存在危险的环节进行明确规定,并给出适宜的操作方法与步骤。首先术语和定义对“水泥窑协同处置” 、 “固体废物” 、 “危险废物” 、“生活垃圾”进行了定义,基本规定中明确规定了协同处置过程中管理机构、处置单位、处理处置的厂房厂区、处置的设备容器、废物处理环节、运输过程、装卸过程应达到的要求。第 6章开始分别对入厂前的审查要求、贮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素、预处理过程的环境及技术要求、投料与焚烧中的控制要求、安全监控的技术要求、应急救援的力量配备要求作出详细规定以规范。5三、根据需
10、要提出实施标准的建议建议政府部门组织统筹规划发挥各行业的优势,按照“同贡献、共得益”的原则,规范城市废弃物处置的管理体制、回收机制等。进一步加强对产废单位的管理,严格规范城市废弃物的产生与处理标准,实现污水厂、垃圾焚烧飞灰等废弃物的达标生产,以便为水泥窑协同处置上游环境打好基础。支持对废弃物处置进行管理协调的单位制定城市废弃物利用发展规划和技术方案,尽快实现城市废弃物的安全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再利用,并由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建立健全城市废弃物产生和处置的量化动态监控系统,确保城市废弃物的产出达标、处置彻底。为城市发展和环境安全护航。同时,要求有能力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单位根据本标准加强
11、对协同处置过程中安全技能的培训,让环境安全、人员安全共同进步。4、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的说明经文献检索,目前还没有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安全规程的国际和国外相关标准,本标准属于行业领先水平。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本标准规定的条款严格与我国现行法律、标准规范保持协调一致,部分内容严于国家要求。本标准设涉及的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条款,有相关标准的,均引用标准要求;有多个相关标准时,主要考虑引用通用性、较新的标准,同时兼顾其他标准,保持协调。本标准制订过程中主要引用的标准有: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 一般工业固废储存处置场污
12、染控制标准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HJ/T 20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 176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 298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6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重大分歧意见。七、标准性质的建议工信部行业标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安全规程为推荐性标准。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建议措施1贯彻标准的要求工信部行业标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安全规程的制订,规定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企业全程处置过程中的安全技术内容,对当今正在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企业有指导作用。因此,水泥企业应该严格贯彻执行制订后的本标准 ,落实好各
13、项相关条款,做好水泥企业水泥窑废弃物协同处置的管理工作。为保证标准的贯彻执行,具体要求如下:(1)对制订后的标准进行必要的宣传。首先要通过发文件、行业的各种媒体把标准介绍给有关评价机构和各水泥生产、产废企业、环保企业,还要按要求做好标淮的出版发行工作。(2)进行培训。首先要在有能力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的企业的管理人员中培养一批宣传贯彻标准的骨干。要请标准的制订者给他们讲解标准,使他们了解标准的技术特点,掌握标准的要领,从而成为各评价机构和工业企业贯彻标准的中坚力量。其次要对产废单位相关的人员进行必须的培训,使其了解标准中的职责要求和处理上游要求。(3)大力推动各水泥生产企业、产废企业执行该标准,努力按标准的要求做。(4)注意实践中反馈的信息,不断总结,使标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一旦标准落后于实践,就应对其进行修订完善。72标准实施建议措施(1)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实施该标准。(2)具有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力的企业应当按照标准的要求组织培训,贯彻标准的实施。(3)对行业标准的实施建立监管机制,对违反行业标准规定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以推动标准的实施。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无。十、其它应说明的事项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