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656715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反复诵读,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2、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3、品味朴素自然、意味隽永的语言。能力目标:1、通过诵读,培养语感。2、培养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感情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作者旷达的心境,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2、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心境。教学方法:朗读法 合作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歌曲水调歌头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 年)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轼是一位且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

2、。他的诗浪漫瑰丽,气势不凡;他的词境界高远,开启宋词豪放一派;他的书法大气淋漓,并列“宋四家”之一;他的绘画也自成一家,为后人所称道。在散文方面,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创作数量很大,而且以气势纵横,变化多姿,畅达明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 年) ,当时,作者被贬官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断章取义。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他几次都差点丢了性命。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

3、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三、欣赏影片,初步感知2课文视频四、疏导字词遂至 ( ) 亦未寝 ( ) 藻荇 ( ) 竹柏( ) 五、指导朗诵(配乐)记 承 天 寺 夜 游苏 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 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 如积水空明,水中 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六、咬文嚼字,解释字词七、疏导文意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与苏轼同游了承天寺,现在我们通过小组合作来将原文翻译成现代文,自然分组,选出中心发言人。八、合

4、作探究,品味文本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提示:一是因为作者被贬谪,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 遂至承天寺相与步于中庭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门 高兴的想 的人于是 一起、共同清澈透明交错纵横原来是只是、罢了32. 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这月色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色:皎洁 空灵比喻3.你是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九、拓展练习:1.收集有关写月的著名诗句及篇章,并作好摘录。2.试采用文中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发挥你们丰富的想象力,描绘月夜下你们认为最迷人的景色。十、板书记承天寺夜游景 人 苏轼 张怀民情 郁闷 乐观豁达 惆怅月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