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类文献.ppt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807190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类文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针灸类文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针灸类文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针灸类文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针灸类文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针灸类文献,针灸甲乙经,全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皇甫谧撰辑于魏甘露(公元256259)年间。该书系由素问、九卷(即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古医经分类合编而成,是它们的古传本之一。尤其是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由于该书已亡佚,主要内容借本书得以保存。针灸甲乙经原书10卷(见隋书经籍志),以天干编次,故名“甲乙经”,但至南北朝时期已被析为12卷,今现通行本亦为12卷。,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而较完整的针灸学专著。唐代太医署将针灸甲乙经列为医科必修书,从而确立了本书在中医学中的经典地位。全书128篇,卷1脏腑、气血津液,卷2经络,卷3腧穴,卷4脉诊,卷5刺灸法,卷6病因病机,卷7至卷12临床

2、各科疾病的针灸治疗。这种按基础理论,经络腧穴,诊断,刺灸操作,临床治疗的编排次序,系统而有条理,对后世的影响甚大。唐代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有关针灸的内容多取材于此书,北宋官颁针灸腧穴专书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也以本书的第3卷为基础加以扩充而成。,本书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刊,后世传本皆据北宋校定本。现存最早刊本是明万历吴勉学校刊的医学六经本,此本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收入吴勉学校刊的医统正脉丛书中,此后各家印本多以此本为祖本。,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第2930卷和千金翼方第2628卷是针灸专卷,此外,其它卷中也间有一些针灸治法,例如千金要方卷10有“针灸黄疸法”,卷21有淋病各种灸法等

3、。孙氏主张“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认为“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强调药物与针灸不可偏废。,千金在针灸文献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存了许多唐前针灸文献,例如徐嗣伯的灸风眩法,支法存的灸脚气法,以及“扁鹊”、郭玉、“曹氏”、范汪、甄权等的针灸资料。记述了大量经外奇穴(有穴名者120多个,仅述部位而无穴名者70余处),其中对“阿是穴”的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收录针灸处方及治案400余条,涉及病症100余种,填补了针灸临床文献的空白。对刺灸法的记载较前大为丰富,例如各种针灸补泻手法、火针及用多种药材施行隔物灸等。孙氏对灸法尤多研究,不但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还提倡用灸法保健。书中

4、收集载录了较多灸法资料,反映了南北朝隋唐时期重视灸法的历史特征和成就。,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又称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本书流传过程中有较多别名简称,例如铜人图经、铜人腧穴针经、铜人针经、天圣针经、铜人经等。本书是对宋前针灸文献的一次收集整理,主要是对经脉的循行路线与腧穴位置的考订和规范,也增加了腧穴的主治症。该书编成后,成为当时针灸教育及临床取穴的主要依据,改变了宋以前经络、腧穴部位及腧穴归经的混乱情况,对宋代及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针灸资生经,简称资生经,7卷,南宋王执中撰,约成书于公元11811195年间。全书分7卷,卷1论腧穴,附经穴图46幅,正文主要采录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

5、经(所载腧穴的排列顺序及腧穴部位、刺灸法等均按铜人图经原貌引录,铜人图经的腧穴主治部分则分别辑入卷3至卷7部分);卷2杂录有关分寸定穴、穴名同异、艾灸法、避人神等内容;卷3至卷7分论各种病症的取穴施治,收载内、外、妇、儿各科病证195种,正文内容主要采自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和素问王冰注等。所引书名常用简称,注文中引录了大量方书及其它文献中的针灸资料。作者在腧穴定位方面做了大量的考订工作,并补入铜人不载之穴11个,使成365之数。所附前人和本人的验方、验案,对针灸临床有较大实用意义。,针灸四书,元窦桂芳集黄帝明堂灸经、灸膏肓腧穴法、子午流注针经、针经指南4书而成,初刊

6、于元至大辛亥皇庆壬子(公元13111312年)间。,十四经发挥,3卷,此书是元未著名医家滑寿(13141386)在元太医院针灸教授忽泰金兰循经取穴图解一书的基础上加以补注、改编而成。原本初刊于元至正初年(公元1341年),但久已亡佚,传世各本均为据明代薛铠校刊本转刻者。十四经发挥的主要学术特点是按经脉的流注次序和循行方向来排列腧穴,不同于甲乙经、铜人按部排列腧穴的系统。他在金兰循经和圣济总录的基础上,将354个穴位分别归入其相应的经脉,并把督任二脉提高到与十二正经同等的地位,是对经络学说的一大发展。,针灸大成,10卷,通常题作明杨继洲编,实为赵文炳“委晋阳靳贤”在杨氏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复广求群书”,补辑重编而成。书中凡注有“杨氏”、“杨氏集”、“杨氏注解”、“玄机秘要”字样的篇目皆出自杨继洲玄机秘要,据王雪苔氏统计,杨氏原著约占全书篇幅的44%。本书卷1为内、难经针灸理论;卷2、卷3为针灸歌赋;卷4为针刺法;卷5为子午流注;卷6、卷7为腧穴卷;卷8为针灸证治;卷9集名医治法和名家灸法,末附杨氏的31个医案;卷10为附录陈氏小儿按摩经。本书汇集了明以前20余种针灸文献,并结合杨氏针灸临床经验,成为集明以前针灸学术大成的巨著。自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首次刊行,至清末300余年间,重刊、重印40余次,对普及扩大针灸学的影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