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闸北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 专项 规划 为推动闸北老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并与闸北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根据中 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闸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结合闸北老龄 事业发展趋势和老年人的需求 ,制定本规划。 一、 “ 十 一 五 ” 期间 闸北 老龄事业发展的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本区的 老龄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惠老政策不断健全,涉老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逐步推进,为老服务的内容日益丰富, 9073 养老服 务格局日趋完善, 养老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养老保
2、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本区城镇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逐年提高,从2006 年的 1256 元增长到 2010 年的 1863 元,并按月足额发放。建立了养老金托底性增长机制,全区高龄无保障户籍老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了困难老人的救助机制,近 4 万人次老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2055 名特困老人享受困难救助。建立了高龄老人补助机制,95 岁以上老人每月享受营养补贴。全区老年人医保体系基本建立,为 2500 名困难老人提供慈善医疗救助卡;为 95 岁以上老人提供助医卡。 ( 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推进 至“十一五”期末,全区共有养老床位 4299 张,每年新增养老2 床位 580
3、 张,占老年人口总数的 2.76%;至 2010 年底,新建和改建老年活动室 161 家;新建 老年人日托机构 9 家, 老年人助餐服务点22 家。 (三)为老服务内容不断拓展 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 60 周岁以 上低保、低收入、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受惠人数 14099 人。“三网合一”老年人保障工程进一步拓展,组建一支 36 人的独居老人巡视报告员队伍,对 1065 名高危独居老人进行安全巡视,组织 1 万多名老年志愿者结对关爱社区独 居老人。对 23656 户独居、纯老家庭进行电器、煤气设备的安全检查服务。 8 千余户老人家中安装老年人紧急援助呼叫装置。对有特殊困难的 2
4、5000 名独居老人无偿提供“银发无忧”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对 80 岁以上行动不便、符合安装条件的独居老人家庭在卫生间安装方便扶手。对无沐浴条件的老年人免费提供 5 万张沐浴券。建立 45 个社区卫生服务点,开设 3600 多张老人家庭病床,组织 10 个社会组织联合投标,承接“老年乐园”、“情暖空巢”、“心灵家园”、“健康小屋”等 12 个为老服务项目,为 39060 名老人提供便民服务,深受老年人欢迎,社 会效益明显。 (四)老年教育网络基本形成 全区已形成区、街道(镇)、居(村)委会老年教育三级办学网络,至 2010 年底,共有 2 所老年大学, 9 所社区老年学校、 185 个集体收视
5、点,开设了适合老年人需求的八大类 60 多门课程,参加各级各类老年教育的学员有 11 万人次。积极推进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组3 织举办了老年歌咏、舞蹈、戏曲、服饰比赛,至 2010 年底,本区老年文艺团队 321 个,参加人数 9145 人;老年体育团队 319 个,参加人数 126560 人。 (五)老年人合法权利有效维护 建立以区法律援助中心为主体,街镇司法所为工作站, 居(村)委会为联络点的三级法律援助网络。至 2010 年底,接待老年人来信来访来电 13990 人次,调解率达 98%以上;办理疑难涉老维权案件 20件;法院审理涉老案件 1700 件。组织律师与居(村)委会开展结对服务活动
6、,定期举办法制讲座和法律咨询服务,为老年人阐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有关条款。组织老年维权法律援助宣传版面巡展,发放老年维权便民手册近万份。 二、“十二五”期间闸北老龄工作面临的挑战 “十一五”期间,我区的老龄事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但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按照“六个老有”的要求,老龄事业的发展还 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 (一)养老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与闸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老年人的收入保障和医疗保障水平相对较低,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老年人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二)养老服务资源紧缺 养老机构床位总量和老年护理床位数与我区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相
7、比仍然不足,布局与结构不尽合理,设施较为简陋,服务水平4 较低,现有养老设施以及服务难以满足多层次老人的需求。 (三)老年群体多样化需求尚难满足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高龄化、家庭小型化进程的推进,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老 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突出,但目前社区老年活动设施、各类文化娱乐体育活动、老年教育等现状远不能适应和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的实际需求。 (四)涉老社会组织培育不够 与不断发展的老龄化趋势和日益增长的老年人需求相比,目前涉老社会组织的政策支持、培育力度不够;社工队伍和为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准都需进一步提高,承担政府委托为老服务项目的能力需提升。 三、“十二五
8、”期间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 七大的总体部署和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战略目标,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为依据,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 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明确发展重点, 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 (二)总体目标 完善养 老保障体系 ,加强养老设施建设,探索建立适度普惠型的老年福利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社会化运作体制机制, 提高为老5 服务总体水平 ,改善 老年人养老环境,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9、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得到有效落实。 四、“十 二五”期间闸北老龄事业发展主要任务 (一)完善“ 9073”养老服务格局 1、确保养老福利设施建设。 根据不同的养老需求,将养老机构、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等养老设施纳入社区建设规划。每年新增养老床位 200 张,确保全区养老床位数达到老年人口的 3%;新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 5 家;老年人社区助餐点 10 家;新建、改建老年活动室30 家。建立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的扶持政策,探索形成“补老人、补服务、补项目”的公共财力供给方式。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政府、社会共同投入的多元化财力保障机制。 在确保养老福利设施建设中,不断完善养
10、老机构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建设,确保老年人的安全。 2、落实为老服务项目。 进一步完善 居家养老服 务中心 功能 , 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化发展,加大对高龄、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力度,力争达到居家养老 服务 占老年人总数的 7%。按照 90%老年人以社区养老服务为主的养老服务格局,不断丰富社区为老服务内容,拓展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 、就餐送餐、洗衣 助浴 、康复锻炼 等服务项目 , 逐步实现集约化、产业化运作,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满足不同老年人的个性化养老需求 。 继续做好独居老人结对关爱工作 , 完善关爱措施,丰富关爱内容。拓展 “三网合一 ”(生命安全、生活方便、情感温馨)保
11、障 工程内涵,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丰富6 为老服务内容 。建立为老志愿 队伍及 服务制度。 3、发展老年慈善事业。 加大老年基金的筹集力度,动员更多单位参与老年慈善事业,扩大慈善帮扶力度,形成政府和社会共同投入的多元化财力机制。 (二)完善社区老年医疗保健体系 1、加强老年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网建设。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 网络布局,区中心医院建立老年病科,加强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对老年医疗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依托社区卫生中心,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加大 老年人“社区健康干预”力度。 2、发展老年护理床位和老年家庭病床。 加大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建设 , 增加老年护理床 位 90 张,扩大老年人家庭病床数
12、量,不断扩大服务内容,设置治疗、护理、康复、临终 关怀等服务项目,通过 多种方式 为社区老 年 人提供就近、方便、及时的医疗服务。 3、完善医疗服务措施。 落实各项惠老服务措施。继续 为 95 岁以上 老人发放医疗帮困卡,并逐步扩大受益人群。 做好特困 、高龄 老人的助医工作。 逐 步为 60 以上老年 人 建立健康档案 ,实施健康档案动态管理 。 (三)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1、完善老年教育网络。 发挥区老年教育 工作小组作用,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发展规划。 到 2015 年底,建立 1 所辐射性强的标准化老年大学,加强老年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强老年教育专职干部、专职教师队伍
13、建设。将老年学校教学点延伸到居村会7 和养老机构。完善区、街(镇)、居(村)三级办学网络,开设适合老年人需求的课程。充分利用现代化远程教育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2、丰富老年人文体生活。 加大对老年文体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区、街道(镇)、居委会老年体协 、老年协会等 作用,根据老年人兴趣爱好,适时举行适合 老年人身心特点的歌咏、戏曲、时装、 拳操 等汇演 和 健身活动。 加强老年民间组织的管理 ,引导、组织老年人参与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 。 3、加强老年健身场所建设。 积极整合资源,加强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建设,改进健身器材,社区健身器材常年完好率达
14、到 95%以上 。充分利用 社区各类 文化、体育、教育、娱乐设施 及场所,满足 老年人体育锻炼需求 。 (四)健全老年维权保障体系 1、健全老年维权网络。 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的机构和网络,在街道镇普遍设立老年法律服务网点。督促 各项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法律法规 的实施 。 2、落实老年法律服务制度。 开展定 时定点的法律咨询服务 , 为老 年 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援助。积极创建 “老年维权示范岗 ”,提高服务质量 。 3、加大维权宣传力度。 广泛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 努力营造尊老、敬老、助老、养老的社会氛围 ,依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 8
15、(五)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社会化 1、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 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社会组织实施、社会化运作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吸引 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机构、老年照料、居家养老等为老服务行业, 促进老龄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2、规范发展为老服务 社会组织。 加强老年社会组织的建设,规范涉老社团组织的管理,充分发挥老年社会组织的独特作用,运作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支持非营利性的为老服务组织和老年社会组织的发展。 3、搭建社会参与助老工作平台。 发动 社会各级组织参与和支持助老事业 , 设计载体,构筑平台,鼓励和倡导 低龄健康老年人、青年学生、干部职工、社区居民开展各类为老服务志愿行为
16、,共同推进老龄事业健康发展。 五、推进“十二五”期间闸北老龄事业发展的 保障措施 (一)完善组织保障机制 发挥各级党 委 和政府的主导作用, 切实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把老龄工作纳入 议事日程,积极发挥老龄委委员单位的作用,按照各自的职能把老龄工作纳入本部门的规划,纳入政府部门和干部考核机制,形成人财物和制度上的保障机制 。 (二)完善财力投入机制 政府部门将老龄事业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逐步加大对老龄事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围绕各项惠老政策安排老年事业专项经费,保证9 基层老龄工作和老年活动设施等管理运营,支持老年人保障机制的建设。 (三)完善宣传教育体系 加大老龄工作宣传力度,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纳入普法教育计划。重视抓好中青年和学生的敬老传统 教育,开展各类敬 教育 活动 , 宣传敬老助老事迹,表彰敬老助老典型。 (四)完善督查评估激励机制 加强老龄工作的综合协调能力,完善督查、评估和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与闸北人口老龄化状况相适应的,符合闸北实际的老龄工作体制,充分发挥老龄工作机构在整合资源、协调推进老龄工作中的作用;完善老龄委委员单位老龄工作评估工作,开展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 闸北区民政局 二一二年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