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增养殖学鱼类疾病.ppt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842393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类增养殖学鱼类疾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鱼类增养殖学鱼类疾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鱼类增养殖学鱼类疾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鱼类增养殖学鱼类疾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鱼类增养殖学鱼类疾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鱼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鱼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 、 病原、鱼体、池塘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鱼类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水生动物,鱼类的摄食、呼吸、排泄、生长等一切生命活动均在水中进行,因此水环境对鱼类生存和生长的影响超过任何陆生动物。 二二 、鱼病发生的环境因素、鱼病发生的环境因素 (一 )理化因素 1物理因素 主要为溶氧量 、 pH值、水中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 。 2化学因素 主要为温度和透明度。 (二 )生物因素浮游生物和病原体生物 .(三 )人为因素 放养密度不当和混养比例不合理;饲养管理不当;机械性损伤。 (四 )池塘条件 主要指池塘 、 有机物质和底质等 。 二、二、 鱼病发生的环境因素鱼病发生的环境

2、因素三三 、发病鱼的内在因素、发病鱼的内在因素 鱼的体质是鱼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鱼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主要为品种和体质。一般杂交的品种较纯种抗病力强,当地品种较引进品种抗病力强。 鱼病的检查和诊断鱼病的检查和诊断一一 、现场调查、现场调查 (一 ) 了解鱼出现的各种 异常 现象 鱼病发生往往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鱼病,病鱼一般在体色、外观和体质上与正常鱼差别不大,仅病变部位稍有变化,但一经出现死亡,死亡率急剧上升。而慢性型鱼病,则往往体质消瘦、活动缓慢、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死亡率一般呈缓慢上升趋势。鱼类受到寄生虫侵袭时 , 往往出现焦燥不安 。鱼类中毒时,鱼会出现跳跃和冲撞现象,一般在较短时间

3、内就转入麻痹甚至死亡。(二 ) 了解水质情况和周围的环境情况 很多致病菌和病毒在平均水温 25 左右时,毒力显著增高,水温降到 20 以下时,则毒力减弱。 斜管虫适宜在水温 12-18 时大量繁殖。小瓜虫生长和繁殖的水温,一般在 15 25 ,当水温低于 10 以下或高于 26 时,则停止发育。当水源被污染时,因污水种类和性质不同而出现不同的颜色,如红、黑、灰白色等,透明度也会随之大大降低。水中的溶解氧、硫化氢、 pH值、氯化物、硫化物等与鱼病流行的关系极为密切。了解周围的环境中是否存在污染源或流行病的传播源,鱼池周围的环境卫生等。 (三三 ) 了解饲养管理情况了解饲养管理情况 对投饵、施肥、

4、放养密度、放养品种和规格、各种生产操作记录以及历年发病情况等都应作详细了解。另外,对当地气候变化情况,各地敌害的发生情况也应一并进行了解。二、病鱼的检查二、病鱼的检查(一一 )鱼体的肉眼检查鱼体的肉眼检查一些较大的寄生虫和真菌如蠕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幼虫、体型较大的原生动物、水霉等,用肉眼即可识别出来。一般病毒性和细菌性鱼病,通常表现出充血、发炎、腐烂、脓肿、蛀鳍、竖鳞等 。 寄生虫引起的鱼病,常表现出粘液过多、出血、有点状或块状的孢囊 ,以及寄生部位不同,所引起的症状不同。 1 、体表、体表将病鱼置白搪瓷盘中将病鱼置白搪瓷盘中 , 按顺序按顺序 从嘴从嘴 、头部、鳃部、体表、鳍条头部、鳃部、体表、鳍条 仔细观察。仔细观察。 2、 鳃鳃 检查鳃部, 重点是鳃丝 。先看鳃盖是否张开,然后用剪刀小心把鳃盖剪掉,观察鳃片上鳃丝是否肿大或腐烂,鳃的颜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增多等。 3、内脏、内脏检查内脏时,应先把一边的腹壁剪掉,剪腹壁时注意不损伤内脏。先观察是否有腹水或肉眼可见的较大型的寄生虫。其次是观察内脏的外表,然后将靠近咽喉部位的前肠和靠近肛门部位的后肠剪断,取出内脏后,把肝、肠、鳔、胆等分开,再把肠分为前肠、中肠、后肠三段,轻轻去掉肠道中的食物和粪便,然后进行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