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苏州工业园区疾病防治中心2008.04.11 病毒性肝炎 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麻疹、肺结核等;病毒性肝炎的种类 病毒性肝炎 (简称肝炎 )是由 肝炎病毒 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根据引起肝炎的病毒种类,可将肝炎分为甲型肝炎( HAV)、乙型肝炎( HBV)、丙型肝炎( HCV)、丁型肝炎( HDV)和戊型肝炎( HEV)。不同型别的肝炎其发生、发展、治疗、转归和预防控制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 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相似,以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肝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 甲型和戊型肝炎多表现为急性感染;乙型、丙型、丁型大多呈慢性感染。 乙
2、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 乙肝的实验室检查 乙型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 乙肝实验室检查常用的血清学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 1)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膜蛋白,在感染乙肝病毒的早期出现,表面抗原阳性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 ( 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抗 -HBs)。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由表面抗原诱导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在乙肝感染恢复期或注射乙肝疫苗后出现,它的出现标志着对乙肝病毒产生了特异性免疫能力。 ( 3)乙肝病毒 e抗原( HBeAg)。乙肝病毒 e抗原是组成乙肝病毒核心的成分,是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和传染性较强的标志。 ( 4)乙肝
3、病毒 e抗体( 抗 -HBe)。乙肝病毒 e抗体是由 HBeAg诱导产生的非保护性抗体。在病程中, HBeAg消失,抗 -HBe 出现是病情稳定好转,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低的象征。 ( 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 -HBc)。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是由核心抗原诱导产生的非保护性抗体,是乙肝感染的标志。乙肝病毒感染常 见 血清学指 标 及其 临 床意 义号 检验 名称 临 床意 义HBsAg 抗HBs HBeAg 抗 HBe 抗 HBc1 + - + - + 病毒在 强 复制( 大三阳 )2 + - - + + 病毒低水平复制( 小三阳 )3 + - - - - 乙肝病毒携 带 者 4 + - -
4、 - + 病毒复制弱或基本停止5 - - - + + 感染恢复期6 - + - -/+ + 感染后恢复,已 产 生免疫力7 - + - - - 乙肝疫苗注射后已 产 生免疫力8 - - - - + 旧感染 新感染 变 异 “ 大三阳 ” 是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e抗原( HBeAg)及核心抗体(抗 -HBc)阳性。血清学检测结果呈 “ 大三阳 ” ,说明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 这类患者的血液、唾液、精液、乳汁和阴道分泌液都有传染性,如果同时有转氨酶增高者,首先应注意隔离,在家庭内,患者的日常用具可与家人分开,定期消毒,并到医院定期检查。“大三阳 ” “ 小三阳 ” 是指表面抗
5、原( HBsAg)、 e抗体(抗 -HBe)及核心抗体(抗 -HBc)阳性。 “ 小三阳 ” 表明乙肝病毒繁殖减低,传染性弱。如果随访半年肝功能均为正常,又没有什么症状,我们称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 “小三阳 ”乙型肝炎的传染源、易感人群 传染源 :( 1) 主要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急性患者在潜伏期末期及急性期有传染性,但不超过 6个月。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最大;( 2)乙肝病毒存在于人体的体液及肝细胞内。人体的体液包括血液、伤口渗出液、精液、阴道分泌液、唾液、尿液、汗液、泪液、乳汁等。 易感人群 : 人对乙肝病毒普遍易感。婴幼儿是获得 HBV感染的最危险时
6、期。高危险人群包括 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 HBsAg阳性者的家属、反复输血及血制品者、血液透析者、多个性伴侣者、静脉吸毒者等。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围生期传播、分娩后感染,其中围生期传播和分娩后感染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婴儿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母血、羊水等而传染。 血液、体液传播:血液中 HBV含量很高,微量的污染血进入人体即可造成感染,如输血及血制品、注射、手术、剃刀、共用牙刷、器官移植等可造成传播。现已证实唾液、汗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含有 HBV,因此,密切的生活接触 、 性接触 等也是获得 HBV感染的途径。 其他传播途径:包括消化道、昆虫等方式,虽然经破损的消化道黏膜或昆虫叮咬在理论上有可能,但实际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