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化引领内部审计新发展.doc

上传人:bo****0 文档编号:3894682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数字化引领内部审计新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数字化引领内部审计新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数字化引领内部审计新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以数字化引领内部审计新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以数字化引领内部审计新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以数字化引领内部审计新发展近年来,面对技术的快速发展、业务的快速变化,数据的互联互通,*农商银行内部审计在不断总结实践的基础上,以大数据审计思维引领转型升级,探索建立了“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精确定位、系统研究”的审计模式,有力地保障了该行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至*年 5 月末,各项存款达 313.62 亿元、贷款达 191.55 亿元,不良贷款率仅为 0.96%,实现了全行存款、贷款、涉农贷款、小微贷款、税收贡献总量与增量*年度“十个*市金融业第一” ,连续 6 年名列金华农信系统年度考核第一,连续九年跻身全省农信系统劳动竞赛活动前三甲,位列年度县级同类(B 类)行社榜首。以阳光文化

2、为引领,搭建数字化的审计环境以“阳光文化”为引领,在“同筑梦想?共享阳光”理念下,提出审计要会“治病” ,更要会“防病” 。将审计的价值观与企业的“阳光文化”有机融合,促进了审计与业务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得到了全体员工的普遍认同,审计建议被有效采纳,审计工作环境持续改善。(一)建设数字化审计领导机制。该行紧跟大数据时代业务发展方向,探索实施大数据审计领导机制。内部审计工作由董事长直接分管、监事长协管,审计委员会主任由独立董事担任,年度审计立项计划经审计委员会及董事会审批通过。探索开展实时监测,依托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引入大数据分析预警技术,做好每月的数据预警报告,透过问题表象,筛选疑点线索,形成

3、董事长、监事长亲自听取非现场审计监测分析预警报告机制,有的放矢的确定审计对象和排查重点,努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统一审计模式导出的违规问题线索和预警结果,以标准化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性,又较好实现了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二)营造和谐协作的审计氛围。该行领导一直要求,审计人员要敢查问题、敢报实情、敢说真话,并提出“业务发展过程中,审计要不要怕得罪人” ,强调“审计人员不得罪人,那就是得罪组织”等,对审计人员实施“该发现而未发现”的责任倒追机制,上述要求的实施,使审计工作得到了更多的认同与支持,各职能部门和辖内分支机构均能积极配合,认真研究落实审计整改措施,使审计工作效用得到了较充分的发

4、挥。在提升审计质量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内审监督地位,营造了良好的审计环境。如 2015 年以来,三年时间共对 300多人次实施了 153 万元的经济处罚,但在每年无记名投票评先中,审计部门始终排在前列,优秀得票数还呈逐年上升态势。(三)形成完善的审计监督体系。非现场审计改变了传统审计模式,面对当前“大数据”环境下的新形势,该行依托“大数据”为基础的数据采集、加工,初步建成了审计项目基础作业、流程管理和过程控制为一体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平台。改变了以往没有系统,不能进行数据分析,无法进行实时监测的状况,通过编写非现场审计监测报告等,及时提示风险隐患,实现违规问题的快速查处。同时,为互通有无,使非现场

5、审计疑点数据分析更加精准,该行通过“上挂下派”“双向交流”等方式来提升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安排 5 名审计人员先后去国际业务部、投资银行部、信贷管理部、运营管理部学习,吸引信贷管理部、信息科技部及支行后备业务人员等 3 人到我部交流。以挖掘分析为抓手,搭建非现场审计平台2014 年 12 月, *农商银行成立“非现场审计中心” ,实现了T1 审计模试,三年来,通过实践探索和总结分析,逐步形成了“模型专题化、思维灵活化、资源合理化”的非现场审计理念。向信贷管理部、风险管理部、电子银行部、会计结算部共提出系统控制建议 17 条,促进修改完善相关制度 28 项,有效对部分风险控制薄弱环节进行了完善,切

6、实防范操作风险。(一)非现场审计数据核查常态化。非现场审计中心成立后,该行非现场审计工作进入常态化,由按季或半年定期运行向“T1”和不定期运行转变,随着小额、分散贷款的投放力度加大,贷款的投放结构发生转变,审计人员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中分析模型 293个进行梳理调整后,按员工行为、贷款准入、贷后资金流向及业务风险程度进行分类,对分析模型进行专题设置,结合模型特性及业务风险类型设立了按日运行模型 196 个,实现按日“一键式”批量数据分析,输出监测结果,分析模型日常使用率达 65.8%。通过实时监测,系统、连续、动态地收集数据并发现问题,分析相关性、趋势性问题,数据偏离和异常等情况,把风险消灭在

7、萌芽状态,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近三年通过排查及时收回违规贷款 225 笔,金额 9983.4 万元。从 2015 年监管部门检查来看,银监部门查出的问题基本是非现场审计中心已经自查过,或者自查后已得到整改,做到了问题发现在前,事情解决在先,得到了监管部门的高度肯定。(二)逐步提升数据挖掘分析能力。为提升数据信息排查的方法和手段,推进非现场审计中心数据分析团队建设,突出数据在审计项目的应用,2016 年搭建审计单独作业的服务器和设备终端,在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该平台为非现场审计人员提供了数据二次分析及模型关联分析的环境,近两年的平台应用极大了提高了审计人员数据分析能力,能自行运用 SQL 语句完成

8、数据分析及模型关联分析,通过对非现场审计数据的样本在总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按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进而再按问题的数量层级来分类,最后在分类结果中找出需要重点查证的疑点样本,如员工为多个客户还贷、多个客户资金流入同一个员工(或员工关系人)账户、贷款转给员工账户或员工可控账户等,通过资金流向、交易频率、金额,画出资金链条,进而缩小查证范围等,对数据的运用更加灵活,排查思维也更加宽广,查证也更精准有效,实现了对重要业务环节的数字模型化,提高了非现场业务的应用水平,使数据的针对性、准确性更加突出。(三)有效整合协调内外部资源。非现场审计中心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的整理并合理利用,对涉及账户资金交易类系统

9、信息进行了汇总管理,由非现场审计中心负责使用(如:特定账户交易预警系统) ,同时排查过程中充分有效结合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法院公开网等外部平台信息,对现有的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合理利用。同时,将非现场审计工作充分应用到经济责任审计、员工行为排查等现场审计当中。如:2016 年开展的客户经理专项审计,审前调查由非现场审计中心根据疑点数据的数量,前些年违规问题发生的频率、性质、严重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筛选,有针对性的选择审计对象,提高审计精准度。发现了跨区域发放贷款、借款人资产不真实、贷款经营主体虚假等典型性的问题。共对 30 人进行了经济处罚,处罚金额 6.43万元,收缴“三违”押金 32

10、万元,通报批评 1 人,开除 1 人。以有效整改为目标,共享非现场审计成果审计成果是否有效运用,直接关系到内部审计的价值。*农商银行成立非现场审计中心后,改变了传统的集中整改、统一回复、整改滞后、风险扩散等局面。不断促进实时监测和现场与非现场相结合,审计成果的运用,更多的强调防范风险和提高管理能力。通过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采纳审计建议和审计人员的经验分享等,有效提升成果运用水平。(一)强化审计问题整改落实。建立、梳理包括违规机构、违规人员、违规问题、违规金额、整改及处罚情况等多维度的问题台账,完善非现场审计问题库管理、运用,满足问题整改的跟踪问责,对能够现场整改的现场整改并及时在非现场审计系统

11、上填写整改信息,对不能及时整改的则及时督促跟踪,每月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统计,根据整改情况、问责情况、整改率等进行统计,并纳入考核。通过建立健全整改联动、约见谈话、自查自纠、绩效考核、责任追究、成果运用等一系列审计问题整改机制,强化制度建设和审计问责,切实改善审计问题屡查屡犯的现状,从根本上整治审计整改不力问题,巩固审计成果。(二)多形式发挥审计成果运用。提供知识案例库分享功能,通过经验分享,充分发挥内审增值和服务职能。探索开展编发非现场审计信息简报、开展“蒲公英”课堂、 “啄木鸟工程”实施情况调查、建立非现场审计问题库等形式,搭建审计成果共享平台,总结审计案例和经验,将审计理念、合规意识、风险防

12、控等知识传播至每位员工,实现信息共享,寓监督于服务中。截至目前,累计编发审计简报 17 期, *年“蒲公英”课堂累计开课 12 次,参与人数达 341 人次。(三)注重非现场审计理论研究。在信息化时代,只有深入研究非现场审计的特点,挖掘分析异常交易,才能更准确地提出防范金融风险的审计建议。适应新的形势,从数据中分析哪些管理还混乱,哪些控制还很薄弱,形成非现场审计典型案例、参与非现场审计理论调研,及时总结非现场审计工作经验并大力推广审计优秀成果,实现用先进的非现场审计理论指导审计实践等。 “非现场审计中心”创新模式 搭建信息化平台,促内部审计转型等一批审计信息化研究成果,先后获 2016 年度*省内审协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成果三等奖、*年度* 省内审协会论文二等奖。*年,在全市审计工作会议上,*农商银行做了专题发言,向全市介绍非现场审计中心的先进做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