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连续报道写作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创新的蓬勃发展,新闻报道出现了很多新的报道形式,特别是连续报道越来越受到各类新闻媒体的发展。一、连续报道的基本概念任何一个新闻事件,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对于比较重在的新闻事件,记者应当尽可能把这个过程完整地报道出来,使受众能够认识其全貌。连续报道就是对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新闻人物或事件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进行的一种深度报道形式,也称追踪报道。一般用于重大题材或者正地发展过程中的事物,它不断从新的角度反映过程的进展及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应,达到集中、突出的传播目的。一般来说,连续报道的数量不会少于 3 篇,而且篇章布局、修辞风格大体一致。在很多时候,由于新闻价值
2、度的限制,连续报道中的一些组成部分无法单独成为一篇相对独立的深度报道,但通过连续报道的整合,这些连辍起来的报道能成为连续报道的一个侧面或一个部分,从而完成从一般报道向深度报道的高层次转变。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就是连续报道的最积极倡导者,他的名言是:在一件事情的真相被彻底弄清之前,决不放过它!连续报道,连续报道!二。连续报道的基本特点和作用连续报道告诉受众的是新闻以后又发生了什么,它可以使媒体报道过的事实有头有尾。它是对新闻人物、事件或问题,从开始到发展、结果,作“一环扣一环”的过程报道,使信息传播得以强化,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意向得以增强,进而使受众对报道对象及其蕴涵的意义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理解,
3、并能有效地形成广泛的社会舆论和强烈的社会震动。连续报道虽然出现得很早,但受到重视,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当前的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历史变革,单有传统的一事一报、一事一议的动态新闻与述评新闻,已无法作出全面客观的反映,只有报道新闻的全过程,才足以适应这种变革。另外,受众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参与意识的加强,要求新闻加强思辩色彩,提高透视能力,讲清事物的来龙去脉、原因结果,预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及规律,以利于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同时,也得到智慧上的启迪与积累,加快自我完善的过程,并决定行动的方向。没有连续报道的参与,就无法满足受众的这些要求。三、连续报道的写作要求1.注意报道的整体性、节奏性和可读性连续报
4、道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篇报道都是整个报道的一个子系统,各篇报道不是新闻事件的简单相加。连续报道要求记者不要过于枝节横生、四面出击,对材料要严密取舍,不要把在性质上并无多大相关的材料统统包揽进去,否则势必会影响到连续报道的整体性。连续报道需要掌握报道节奏。既然是对同一对象进行连续、追踪性的报道,那么,掌握好报道节奏性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具体处理时的方法是,根据报道对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阶段性,抓住其在量变过程中某些质的飞跃,或于某日组合几条信息作“倾盆大雨”式的突出传播,或逐日、逐月地搞“绵绵细雨”式的发布。总之,不要搞平均主义,不要搞硬性凑合,一切以事物质的变动为准。例如,我国媒体对三峡大坝
5、修建过程的连续报道、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连续报道等等。这里我们分析一下美联社的一组连续报道:1982 年 6 月 27 日至 7 月 4 日,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 ”号进行了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航天飞行。美联社发了一组连续报道,记录了这次飞行的全过程。报道内容是怎样克服的。出了哪些事故,碰到哪些危险等等。受众看了这些报道,就会对航天飞机在太空飞行中所发生的事情都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第一篇报道航天飞机即将升空的预告性消息,第二篇继续预告飞行前的详情,第三篇详细介绍发射成功和飞行情况,第四篇报道飞行中的新情况,第五篇继续报道飞行情况,第六篇报道宇航员在空中的情况,第七篇报道人们关心的科学实
6、验,第八篇报道另外一次科学实验,第九篇报道航天飞机准备返航的情况,第十篇报道太空飞行中发生的一件偶然性事件,第十一篇报道航天飞机顺利归来,第十二篇报道飞行结束后,记者从相关部门获得的一次关于太空试验失败的信息。这组连续报道,美联社记者逐日报道了“哥伦比亚”号进行的太空飞行试验。但记者并不是记了一本流水账,而是抓住每天试验的主要特点并在稿件中充分报道出来,这就增加了每条报道的可读性。把这一组报道看完,犹如欣赏了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绝不会感到单调。这组报道的成功,就在于它打破了程序性报道的常规,着眼于报道重要的、受众欲知的或者能使受众发生兴趣的事实。2.连续报道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连续报道要求记
7、者要采用系统思维的方法来组织采写稿件。传统思维具有平面性、单向性、静态性的缺陷,而系统思维可以使记者的思维立体化、多向化、动态化,使报道对象作为完整清晰的模型呈现在受众面前。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求我们在思维过程中,把事物的各组成部分有机地统一起来,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多变量的考察。做到了这一点,可以使受众对事件本身及其社会意义的认识大大深化,在对事物多种联系、多种质的认识上,其完整、深刻的程度是不言而喻的。3.防止连续性报道的不连续有的报道在开头时向受众宣布这是连续报道的开始,以后还是下文。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连续报道不连续,中途夭折了。一次重大新闻事件的发生,一般都会引起受众探究结
8、果的欲望,记者除了及时地向读者报道已经发生了的新闻事实,还必须及时地向受众展示其后发生的新闻事实,否则会使受众感觉不满足,或者虎头蛇尾,有前无后。受众翘首以待,对“下回分解”充满了渴望,如果连续报道中途收场,就会使受众产生极大的不满意。2004 年 4 月 7 日 人民日报刊登了济南:一位民工的“工伤”之痛的连续报道,反映的是一位民工从施工架摔下受重伤,他为之“效劳”的建筑公司拒不承认其“因公负伤” ,将其医疗费转嫁到包工头身上,而包工头则打算均摊给 30 余个打工者。这篇报道见诸报端后,引起了鄂鲁两省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而记者也并未就此罢手,而是抓住这一事件连续深入采访,告诉受众以后又
9、发生了什么。4 月 12 日和 4 月 15 日, 人民日报又连续推出了两篇报道,使问题最终得以圆满解决。这组连续报道使受众关心的事件有头有尾,来龙去脉清晰,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对类似问题的关注。下面就是这组连续报道的后两篇。一位受伤民工牵动鄂鲁两省领导南通六建济南项目部经理拒绝记者采访(连续报道)记者何勇本版 4 月 7 日济南:一位民工的“工伤 ”之痛报道了湖北民工王亨旺在南通济南项目部施工中受重伤,而建筑公司和“工头”为医疗费互相推诿的消息后,引起了湖北、山东两省领导和其他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而南通六建济南项目部却拒绝记者进一步采访。4 月 7 日,报道见报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
10、记俞正声,立即致电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韩寓群,通报报道的有关情况。韩寓群省长委托山东省卫生厅领导代表他去看望王亨旺,要求受到妥善解决有关问题,并表示如病人有需要山东方面解决的困难,一定要解决好。4 月 9 日上午,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刘玉芹带着民政厅有关处室负责人,看望了正在治疗中的王亨旺,并要求负责治疗的武警医院一要保证治疗效果;二是尽量减轻经济负担。医院副院长田英军介绍,在患者没有交医疗费的情况下,医院通过绿色通道及时为患者实施了手术。他表示,医院专门为王亨旺制订了科学的“康复方案” ,只计成本,也需医疗费近 5 万元。目前,王亨旺已被院方转进单独病房。院方介绍,从王亨旺住院起,当事方之一、
11、 “包工头”陈爱杨就两天一次前去探望其病情。报道 4 月 7 日见报后,记者不间断地联系陈爱扬,只有 4 月 11 日下午接通了电话。记者询问其情况,电话传来的声音很急促:“公司还没有退还我的借款条”话未说完,就挂断了电话,记者再拨,已经关机4 月 11 日下午 3 时许,就报道中涉及的王亨旺医疗费一事,记者拨通了南通六建济南项目部经理汪志强的小灵通:“汪经理,您好。我是人民日报驻山东记者站记者。请问您现在方便吗?我想去工地了解一下医疗费纠纷解决了吗 ”“我在南通。你的报道不实。我们可以请其他媒体来采访。 ”“哪些地方不属实?请告知。 ”“我们对王亨旺病情很关注,救治也及时。 ”“这一点,我在
12、报道中有所涉及。那医疗费纠纷呢?”电话那边挂断了。随后,记者以手机和座机不断拨打汪经理电话,均不接听,采访只好暂时中断。耐人寻味的是,手持济南市小灵通的汪经理竟然能在江苏南通市与记者通话。连续报道:南通六建同意承担救治民工全部费用主管部门将在省内行业整改记者:何勇本版 4 月 7 日刊登济南:一位民工的 “工伤”之痛 ,并于 4月 12 日刊登连续报道,反映湖北籍民工王亨旺在济南一建筑工地从施工架上摔下,致重伤住院,而建筑公司(南通六建公司)和“包工头”均不愿承担医疗费用。这两篇报道引起了湖北、山东、江苏三省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4 月 12 日晚,江苏省建设厅驻山东办事处负责人陈守华约见
13、记者,通报了对“对王亨旺事件”的处理情况。他介绍说,报道刊出后,江苏省政府两位领导先后指示江苏建设厅配合山东地方政府协调处理好此事,切实维护受伤民工的权益。陈守华表示,江苏省建设厅山东办事处作为江苏建筑企业在山东的主管单位,对南通六建公司提出了五点整改意见,并逐步在全行业进行检查:一是规范用工管理,加强对项目负责人及民工的安全教育;二是对南通六建济南项目部与“包工头”签订、不符合现行法律条文的协议书、合同、立即遵照法律进行调整;三是马上与公司的每一位工作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四是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法规、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五是对违反国家法律和省市规定的项目负责人,按规定进行处理。南通六建山东公司负责人王洪海表示,南通六建将承担王亨旺的所有医疗、生活费用;马上和公司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对施工现场完全隐患进行检查;对济南项目部负责人汪志强予以停职处分,汪目前正在接受安全、法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