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师培训教程(初级)》学习笔记.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901261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8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师培训教程(初级)》学习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师培训教程(初级)》学习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师培训教程(初级)》学习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师培训教程(初级)》学习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师培训教程(初级)》学习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网络安全测评1.1 网络全局1.1.1 结构安全a)应保证主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有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b)应保证网络各个部分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c)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安全的访问路径;d)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e)应根据各部分的工作职能、重要性和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子网和网段,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f)应避免将重要网段部署在网络边界处且直接连接外部信息系统,重要网段与其他网段之间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g)应按照对业务服务的重要次序来制定带宽分配优先级别,保证在网络发生拥堵时优先保

2、护重要主机。1.1.2 边界完整性检查a)应能够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位,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技术手段:网络接入控制,关闭网络设备未使用的端口、IP/MAC 地址绑定等管理措施:进入机房全程陪同、红外视频监控等b)应能够对内部网络用户私自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位,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1.1.3 入侵防范a)应在网络边界处监视以下攻击行为: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 碎片攻击和网络蠕虫攻击等;b)当检测到攻击行为时,记录攻击源 IP、攻击类型、攻击目的、攻击时间,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应提供报警1.1.4 恶意代码防

3、范a)应在网络边界处对恶意代码进行检测和清除;b)应维护恶意代码库的升级和检测系统的更新1.2 路由器1.2.1 访问控制a)应在网络边界处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能够起访问控制功能的设备有:网闸、防火墙、路由器和三层路由交换机等b)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 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 端口级;c)应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实现对应用层 HTTP, FTP, TELNET, SMTP, POP3 等协议命令级的控制d)应在会话处于非活跃一定时间或会话结束后终止网络连接;e)应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路由器可根据 IP 地址、端口、协议来限制应用数据

4、流的最大流量;根据 IP 地址来限制网络连接数路由器的带宽策略一般采用分层的带宽管理机制,管理员可以通过设置细粒度的带宽策略,对数据报文做带宽限制和优先级别设定,还可以通过源地址、目的地址、用户和协议 4 个方面来限制带宽f)重要网段应采取技术手段防止地址欺骗地址欺骗中的地址可以使 MAC 地址,也可以使 IP 地址。目前发生比较多的是 ARP 地址欺骗,ARP 地址欺骗是 MAC 地址欺骗的一种。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是一个位于 TCP/IP 协议栈中的低层协议,负责将某个 IP 地址解析成对应的 MAC 地址。ARP 欺骗分为 2

5、种,一种是对网络设备 ARP 表的欺骗,另一种是对内网 PC 的网关欺骗。解决方法:1 在网络设备中把所有 PC 的 IP-MAC 输入到一个静态表中,这叫 IP-MAC 绑定;2.在内网所有 PC 上设置网关的静态 ARP 信息,这叫 PC IP-MAC 绑定。一般要求 2 个工作都要做,称为 IP-MAC 双向绑定g)应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则,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进行资源访问,控制粒度为单个用户h)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1.2.2 安全审计a)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b)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

6、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c)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d)应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1.2.3 网络设备防护a)应对登陆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用户登录路由器的方式包括:&1 利用控制台端口(Console)通过串口进行本地连接登录;&2 利用辅助端口(AUX)通过 MODEM 进行远程拨号连接登录&3 利用虚拟终端(VTY)通过 TCP/IP 网络进行远程登录无论哪一种登录方式,都需要对用户身份进行鉴别,口令是路由器用来防止非授权访问的常用手段,是路由器安全的一部分。需要加强对路由器口令的管理,包括口令的设置和存储,最好的口令

7、存储方式是保存在 TACACS+或 RADIUS 认证服务器上。检查方法:1) 在特权模式下输入命令 show running-config 会输出该路由器相关配置信息2) 检查配置信息中是否存在类似如下的配置信息Line vty 0 4 (虚拟终端)Login Password xxxxxLine aux 0 (辅助端口)LoginPassword xxxxxxLine con 0 (控制台端口)LoginPassword xxxxx3) 为特权用户设置口令时,应当使用 enable secret 命令该命令用于设定具有管理员权限的口令,enable secret 命令采用的是 MD5 算法

8、,这种算法比 enable password 加密算法强,不容易被破解。4) 如果设备启用了 AAA 认证,则查看配置信息应当存在类似如下配置信息aaa new-modeltacacs-server host 192.168.1.1 single-connectingtacacs-server key shared1aaa new-modelradius-server host 192.168.1.1radius-server key shared1line vty 0 4aaa authorization loginb)应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员登录地址进行限制;c)网络设备用户的标识应唯一;d)

9、主要网络设备应对同一用户选择 2 种或 2 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来进行身份鉴别;双因子鉴别还需要访问者拥有鉴别特征:采用令牌、智能卡、数字证书和生物信息等e)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f)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等措施;g)当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不应当使用明文传送的 Telnet、http 服务,应当采用 SSH、HTTPS 等加密协议等方式来进行交互式管理h)应实现设备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1.3 交换机1.3.1 访问控制a)应在网络边界

10、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b)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 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端口级c)应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实现对应用层 HTTP、FTP、Telnet、SMTP、POP3等协议命令级的控制d)应在会话处于非活跃一定时间或会话结束后终止网络连接;e)应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交换机可根据 IP 地址、端口、协议来限制应用数据流的最大流量;根据 IP 地址来限制网络连接数交换机的带宽策略一般采用分层的带宽管理机制,管理员可以通过设置细粒度的带宽策略,对数据报文做带宽限制和优先级别设定,还可以通过源地址、目的地址、用户和协议 4 个方面来限制带宽

11、f)重要网段应采取技术手段防止地址欺骗g)应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则,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进行资源访问,控制粒度为单个用户。1.3.2 安全审计a)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b)审计记录应包括:时间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c)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d)应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者覆盖等1.3.3 网络设备保护a)应对登陆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b)应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员登陆地址进行限制c)网络设备用户的标识须唯一d)主要网络设备应对同一用户选择 2 种

12、或者 2 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来进行身份鉴别;e)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f)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等措施;g)当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h)应实现设备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1.3.3 网络设备防护a)应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b)应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员登录地址进行限制;c)网络设备用户的标识应唯一;d)主要网络设备应对同一用户选择 2 种或 2 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来进行身份鉴别e)身边鉴别信息应该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程度要

13、求并定期更换;f)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的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的措施;g)当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h)应实现设备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1.4 防火墙1.4.1 访问控制a)应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b)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 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端口级;防火墙的安全策略的配置应当根据信息系统的应用进行配置,只允许授权的 IP 地址、协议、端口通过,对于没有明确允许通过的数据流默认应当是被禁止的。同时可以通过配置NAT、静态地址映射、IP 地址绑定 等措施隐

14、藏内部网络信息 ,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被保护网络的安全c)应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实现对应用层 HTTP, FTP, Telnet, SMTP,POP3 等协议命令级的控制d)应在会话处于非活跃一定时间或会话结束后终止网络连接;e)应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f)重要网段应采取技术手段防止地址欺骗g)应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则,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进行资源访问,控制粒度为单个用户h)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1.4.2 安全审计a)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b)审计记录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

15、其他审计相关的信息;c)应能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d)应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1.4.3 网络设备防护a)应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b)应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员登录地址进行限制;需要对远程管理防火墙的登录地址进行限制,可以是某一特定的 IP 地址,也可以来自某一子网、地址范围或地址组c)网络设备用户的标识应唯一;d)主要网络设备应对同一用户选择 2 种或 2 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来进行身份鉴别e)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程度要求并定期更换;f)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超

16、时自动退出等措施;g)当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h)应实现设备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1.5 入侵检测/防御系统1.5.1 访问控制a)应在网络边界部署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此处的访问控制主要指入侵防御系统具有的访问控制功能,入侵检测系统 IDS 不具有此功能b)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 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端口级c)应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实现对应用层 HTTP、FTP、Telnet,SMTP、POP3等协议命令级的控制;d)应在会话处于非活跃一定时间或会话结束后终止网络连接;e)应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

17、f)重要网段应采取技术手段防止地址欺骗g)应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则,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进行资源访问,控制粒度为单个用户;h)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1.5.2 安全审计a)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进行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b)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审计相关的信息;c)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d)应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1.5.3 网络设备防护a)应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b)应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员登录地址进行限制;c)网络设备用户的标识应唯一

18、;d)主要网络设备应对同一用户选择 2 种或者 2 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来进行身份鉴别e)身边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程度要求并定期更换;f)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等措施h)应实现设备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第 2 章 主机安全测评2.1 操作系统测评2.1.1 身份鉴别a)应对登录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b)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管理用户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Windows OS 中查看“本地安全策略账户策略密码策略 ”中的相关项目:1、 设置密码历史要求

19、(此设置可确保用户无法复用密码):242、 设置密码最长使用期限:70 天3、 设置密码最短使用期限:2 天4、 设置最短密码长度:8 个字符5、 设置密码复杂性要求:启用6、 启用密码可逆加密:不启用Linux OS:PASS_MAX_DAYS 90PASS_MIN_DAYS 0PASS_MIN_LEN 8PASS_WARN_AGE 7 登录密码过期提前 7 天提示修改FAIL_DELAY 10 登录错误时等待时间 10 秒FAILLOG_ENAB YES 登录错误记录到日志FAILLOG_SU_ENAB YES 当限定超级用户管理日志时使用FAILLOG_SG_ENAB YES 当限定超级

20、用户组管理日志时使用MD5_CRYPT_ENAB YES 当使用 md5 为密码的加密方法时使用c)应启用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d)当对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e)应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用户名,确保用户名具有唯一性f)应采用 2 种或 2 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对管理用户进行身份鉴别2.1.2 访问控制a)应启用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访问控制是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不仅应用与网络层面,同样也适用于主机层面,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系统资源不被非法适用和访问,

21、适用访问控制的目的在于通过限制用户对特定资源的访问来保护系统资源。主要涉及 2 个方面的内容:文件系统和默认共享文件权限:在 windows 系统中,重要目录不能对 “everyone”账户开放,在权限控制方面,尤其要注意文件权限更改后对于应用系统的影响;在 Linux 系统中,应坚持 Linux 系统主要目录的权限设置情况,对于配置文件权限制不能大于 644,对于可执行文件不能大于 755。以 root 身份登录 Linux,使用”Ls-l 文件名”查看重要文件和目录权限设置是否合理默认共享:Windows OS 的默认共享功能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方便网管通过网络对计算机进行远程管理而设的,它的

22、存在依赖于系统服务的“server” 。为保证系统安全性,通常我们可以将其关闭。Linux OS 通常不存在默认共享1) 在命令模式下输入 net share ,查看共享2) 查看注册表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Lsarestrictanonymous 值是否为“0”(0 表示共享开启)b)应根据管理用户的角色分配权限,实现管理用户的权限分离,仅授予管理用户所需的最小权限;c)应实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d)应严格限制默认账户的访问权限,重命名系统默认账户,修改这些账户的默认口令e)应及时删除多余的、过期的

23、账户,避免共享账户的存在f)应对重要信息资源设置敏感标记;g)应依据安全策略严格控制用户对有敏感标记重要信息资源的操作2.1.3 安全审计a)审计范围应覆盖到服务器和重要客户端上的每个操作系统用户和数据库用户;b)审计内容应包括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和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等系统内重要的安全相关事件;c)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时间、类型、主体标识、客体标识和结果等;d)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e)应保护审计进程,避免受到未预期的中断;f)应保护审计记录,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2.1.4 剩余信息保护a)应保证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用户的鉴别信息所在的存

24、储空间,被释放或再分配给其他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无论这些信息是存放在硬盘上还是在内存中b)应确保系统内的文件、目录和数据库记录等资源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重新分配给其他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2.1.5 入侵防范a)应能够检测到对重要服务器进行入侵的行为,能够记录入侵的源 IP,攻击的类型、目的、时间,并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提供报警;b)应能够对重要程序的完整性进行检测,并在检测到完整性受到破坏后具有恢复的措施;c)操作系统应遵循最小安装的原则,仅安装需要的组件和应用程序,并通过设置升级服务器等方式保持系统补丁及时得到更新2.1.6 恶意代码防范a)应安装防恶意代码软件,并及时更新防恶意代码软件

25、版本和恶意代码库;b)主机防恶意代码产品应具有与网络防恶意代码产品不同的恶意代码库c)应支持防恶意代码的统一管理2.1.7 资源控制a)应通过设定终端接入方式、网络地址范围等条件限制终端登录;b)应根据安全策略设置登录终端的操作超时锁定;c)应对重要服务器进行监视,包括监视服务器的 CPU、硬盘、内存、网络等资源的使用情况;d)应限制单个用户对系统资源的最大或最小使用限度;e)应能够对系统的服务水平降低到预先规定的最小值进行检测和报警2.2 数据库系统测评2.2.1 身份鉴别a)应对登录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b)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管理用户身份标识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程度要求并定期更换;c)应启用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d)当对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e)应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用户名,确保用户名具有唯一性;f)应采用 2 种或 2 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对管理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资料库 > 生活指南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