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科学发展 实现绿色崛起为全面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而不懈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海南省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 年 4 月 25 日)罗保铭同志们:中国共产党海南省第六次代表大会,是在海南实施“十二五”规划取得良好开局、国际旅游岛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化开放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海南绿色崛起,为全面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而不懈奋斗!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海南省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一、过去五年的工作省第五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海南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在以胡锦涛
2、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紧紧扭住科学发展不放,牢牢抓住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的挑战,着力构建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完成了省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海南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就。过去五年,是综合经济实力提升最快、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的五年。2011 年,全省生产总值 2515.29 亿元,是 2006 年的 1.9 倍,年均增长 13.1%;人均生产总值由 1617 美元增加到 4429 美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 340.12 亿元
3、,是 2006年的 4.2 倍,年均增长 33%。三次产业结构由 2006 年的 32.7:27.4:39.9 优化为 26.2:28.4:45.4。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成为我省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主导产业,海南正成为中外游客青睐的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以洋浦石化产业集群为代表的集约化、园区化、高科技含量、高环保门槛的新型工业不断壮大,以汽车制造、软件信息、生物医药、太阳能光伏、特种玻璃、新型建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兴起。绿色、安全的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海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冬季瓜菜、热带水果、天然橡胶、南繁育制种和水产基地。过去五年,是基础设施提升力度最大、城乡面貌发生
4、显著变化的五年。五年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5163.47 亿元,是上个五年的 3.2 倍,年均增长 33.6%。一批重要的交通、能源、水利、民生基础设施相继建成,东环高铁通车开启了海南环岛高铁时代的大幕,美兰机场、凤凰机场双双晋升千万人次机场行列,港口货物年吞吐量突破 1 亿吨,新建农村和垦区公路 1.48 万公里,新增水库库容 8.63 亿立方米,新增发电装机容量 135 万千瓦,海南国际会展中心、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歌舞剧院等陆续建成使用,文明生态村从6316 个增加到 12230 个,城镇化率从 46.1%提高到 50.5%。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为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奠定了
5、坚实的基础。过去五年,是改革开放成果最为突出、体制机制彰显活力的五年。农垦管理体制实现了由省部共管到海南省全面管理的重大改革,激发了农垦活力,改善了垦区民生。以下放行政管理权为重点的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改革,使各市县竞相发展、活力迸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司法体制、国有企业等改革效果显著。土地林地纠纷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购物退免税、26 国入境免签证、游艇管理等国际旅游岛政策施行,洋浦保税港区、海口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区域合作、对外贸易与交流成果丰硕,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三亚峰会、中非合作圆桌会议、高尔夫世界杯赛等一批重要外交外事和会展
6、赛事活动成功举办,海南正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过去五年,是民生投入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全省民生累计投入1704 亿元,年均增长 38.5%,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总额的 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9395 元增加到 18369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3256 元增加到 6446元,基本实现翻番。保障性住房累计开工 36.25 万套,入住 20.15 万套,惠及73.14 万城乡群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均比国家要求提前实现全省覆盖。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发展,五年累计招生29 万人,教育扶贫移民工程让 2.86 万名边远贫困地区孩子免费享受优质教育
7、。农村贫困人口五年减少 18 万人。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平安海南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会稳定和谐,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过去五年,是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双赢、生态环境持续优良的五年。五年来,新增造林 238 万亩,其中新造海防林 16 万亩。覆盖全省主要城镇的污水垃圾处理体系基本形成,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 71.6%和 86%。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建立了对中部生态核心区实施的逐年增长的生态补偿投入机制。我们深感欣慰的是,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森林覆盖率比五年前提高 4.9 个百分点,达到 60.5%,空气质量、河湖和近岸海域水
8、质继续保持全国一流。过去五年,是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五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民主集中制得到有效执行,创先争优取得积极成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干部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加大,市县乡顺利完成换届,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五年新增党员 62854 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推进,文明大行动全面开展。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加大了反腐败斗争力度,开展了作风专项整治,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人大、政协工作卓有成效,依法治省、公正司法深入推进,统一战线、群团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
9、增强。各级干部在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磨砺了作风,提高了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实践科学发展的能力。广大群众奋发进取,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发展意识明显提高。全省上下形成了凝心聚力、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琼州大地蒸蒸日上、充满活力,一个开放包容、自信图强的海南正展现在世人面前!五年来所取得的这些成就,是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历届省委工作的基础上,全省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同心协力的结果,是中央各部门及驻琼机构、驻琼军警部队大力支持的结
10、果,是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热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五届省委,向所有为海南发展进步做出贡献的同志们、同胞们、朋友们,一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海南经济总量小、底子薄,综合实力弱,欠发达省情尚未根本改变;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仍较滞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依然存在,对外开放、社会管理服务的水平与国际旅游岛要求不相适应;基层组织建设仍需加强,专业型、实用型人才不足;少数干部能力不强、作风漂浮,有的甚至还存在吃拿卡要、受贿枉法等腐败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继续下
11、大决心认真加以解决。同志们,过去五年的发展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建设国际旅游岛是中央精神与海南省情相结合的科学发展之路,是海南开放发展的又一次重大历史机遇,必须坚定不移、一任接一任地实施好这一国家战略;高起点发展特色经济、调整优化结构是海南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把发展的蛋糕做大做优;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遗余力建设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园;开放改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不竭动力,必须锐意创新、攻坚破难,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和更加开放的发展大势;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海南科学发展的最大资本,必须坚持在保护
12、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发挥和放大环境与资源的最大综合效应;过硬的作风是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领导带头,常抓不懈,形成勇于担当、创新实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劲和韧劲。这些都是全省上下共同奋斗的思想结晶,必将成为我们建设国际旅游岛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二、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今后五年,是海南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期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阶段,也是深化开放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纵观国内外形势,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下,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多变,全球资源能源供应趋紧,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经历重大变革,绿色、低碳、包容性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的时
13、代潮流。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内形势总体向好,但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高度共识和实践选择。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经过建省办经济特区20 多年的发展,以人均生产总值 4429 美元为标志,今天的海南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更有条件、更加自觉地实现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我们手中的财富足以保障生存和温饱,现在更有条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更有条件保护生态、普惠民生,更有条件深化开放改革、加强社会管理。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世情、国情、省情发展变化的态势,按照中央对国际旅游
14、岛建设的战略定位,抓住机遇,乘势而为,以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走以人为本、环境友好、集约高效、开放包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这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全省人民的共同企盼。实现绿色崛起,最重要的前提是科学规划。这是科学发展的命脉,没有科学的规划,科学发展就无所依循。必须依据国家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以全省整体和一盘棋的视野,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统一规划,超前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产业项目的合理布局规划,抓好土地岸线利用、城市和村镇建设、重点开发园区和资源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强化规划执行,形成全省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功能分区,实现资源与项
15、目的最佳配置,提升海南整体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水平。实现绿色崛起,最核心的支撑在于产业振兴。产业是税收、就业、民生、经济实力的源头活水,是发展稳定最重要的基础和最终的依托。必须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高科技的绿色产业,培育一批支撑海南长远发展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实现绿色崛起,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开放改革。岛屿经济体的生命线是开放改革。24 年前,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倡导下,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走向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4 年前,胡锦涛总书记指示我们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海南迎来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
16、黄金机遇期。必须最大限度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必须开放一切可以开放的领域、开拓一切能够开拓的市场,创建开放改革的新优势。实现绿色崛起,最基本的依托是悉心呵护海南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必须始终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注重发挥生态环境的综合效应,充分发挥海南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要素资源、国家赋予的经济特区和国际旅游岛的开放政策、背靠 13 亿国人的消费大市场、省直管市县体制和人口相对较少等比较优势,形成叠加效应,转化为科学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实现绿色崛起,最终目标就是打造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园。必须以最大努力,按照国际化标准,把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
17、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成为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同时不遗余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让全省人民及时享受到国际旅游岛发展的实惠。实现绿色崛起,最有力的思想保障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始终坚持从省情出发,以人为本,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群众急需受益的事,坚决摒弃短期行为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努力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基于以上考虑,今后五年,我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崛起为主线,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总抓手,全面推
18、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为建设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园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坚实基础。今后五年,我们的具体奋斗目标是:到 2016 年,力争全省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在 2011 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向 20:30:50 优化。创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完成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和库区移民危房改造任务,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取得显著成效,综合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特色产业
19、和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依法治省水平和社会和谐程度显著提升。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实现以上目标,是民心所向、使命所系,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辛不懈的奋斗。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一定要坚定信心,发愤图强,创新实干,不辱使命,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三、振兴产业,夯实基础,壮大综合经济实力在海南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建设国际旅游岛,首先必须老老实实地发展实体经济,夯实产业基础。下最大的力量,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绿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壮大产业实力。(一)优先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
20、业。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和国内消费升级给海南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海南的环境、资源和政策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消费需求,推动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上规模、上水平、增效益。以国际化为导向,优先发展提升热带度假休闲旅游业,高水平开发主题公园,加快西沙旅游开发开放,加快发展免税购物、医疗康体、演艺娱乐、邮轮游艇、高尔夫、会展赛事等新业态,强力优化旅游软环境,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高水平开发海南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推动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聚化、专业化发展,努力把旅游岛建成文化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
21、展现代物流航运业;打造岛内外农产品集散中心,形成海南农产品的集散销售网络。以优惠政策、优质服务、优良的人居环境,优先发展总部经济,优先发展现代金融业,积极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发展服务于中外游客的消费型金融,提升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严格规划控制,引导旅游房地产业优化结构、提升品质、完善配套,向高端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努力打造最宜人居的理想居住地。(下转A2 版)(二)集约、集群、园区化、高科技发展新型工业。发展新型工业是海南壮大经济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坚持以园区为载体,以港口为依托,以高科技为引领,以节能环保为前提,推动重大项目、骨干企业向园区集聚,积极发展油
22、气化工、林浆纸、汽车和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实现最大附加值。全力加快 100 万吨乙烯及炼油扩能等重大项目建设,把洋浦打造成国家级石油化工新型产业示范基地。坚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优先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努力建成国内重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高端特种玻璃产业基地和软件信息产业基地。(三)做精做优热带特色现代农业。随着国内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海南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潜力巨大。坚持以农产品出口出岛为导向,以提高现代化、产业化水平为
23、核心,优化种养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大强农惠农、科技兴农力度,提高农民专业合作和专业协会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与监管,走集约化、设施化、标准化、精细化、生态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进一步向单产要规模,向科技要品质,向岛外要市场,高水平建成国家级的冬季瓜菜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天然橡胶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渔业出口基地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前提下的畜牧业基地。(四)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经济是我省拓展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战略选择,也是为维护国家南海权益而肩负的一份神圣责任。以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为目标,坚持陆海统筹、依海兴琼,科学制定和实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24、加强海域综合管理和保护,强化对岸线土地资源的科学管控与合理开发,开发开放无居民岛屿;加快南海资源开发,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统筹推进“四方五港”、渔港和专业化码头建设,推进港口、产业和城镇联动发展;扶持提升壮大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生物医药等特色海洋产业,推动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五)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建设国际旅游岛、实现绿色崛起的基本支撑,是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标志。要按照统筹布局、互联互通、环境友好、适度超前的原则,科学构筑交通、水、电、气和信息五大网络。抓紧实施“田字型”高速公路、西环高铁等重大交通工程,扩建美兰、凤凰机场,建成博鳌机
25、场,增辟中外航线,发展通用航空,形成贯通全岛、连接岛内外的立体交通网。加快推进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前期工作。建设红岭、迈湾、天角潭等大中型水利枢纽,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形成全岛均衡、协调的水利网络。加快昌江核电、琼中抽水蓄能电站、西南部电厂等重要电源点建设,加快全岛电网升级改造和跨海联网二期建设,启动智能电网建设,形成覆盖全岛的安全电网。科学布局、分步建设全岛天然气站线,构建天然气环岛主干网。完善覆盖全岛、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高速宽带基础网络,实现“三网”融合,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和旅游、民生、电子商务等信息化应用,打造数字海南、数字城市,建设信息智能岛。我们坚信,基础设施完善之日,将是海南经济的腾
26、飞之时。加快振兴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现阶段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我们一定要集中一切生产要素,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心无旁骛、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海南的综合经济实力一定会跃上新的台阶。四、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在城乡均衡配置,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共同繁荣进步,是党中央提出的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对海南来讲,也是缩小城乡差别、消除二元矛盾、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伟大变革,也是调结构、转方式、扩内需、促和谐的一项战略举措,更是建设全省各族人民的幸福家园、实现全面小康、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社会工程。随着海南综合
27、经济实力的增强、城乡基础设施的提升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我们完全有条件抓住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难得机遇,发挥海南的比较优势,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开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一)坚持科学规划、分步重点实施。城乡一体化是一项涉及长远发展的庞大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要系统谋划、科学规划,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高起点、高水平编制和完善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 5 年、10 年乃至 20 年规划,设计配套政策,加快建立促进城乡统筹的政策体系。要远近结合、分步实施,未来五年着重在城乡统筹上下功夫,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资源保护与开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
28、等化取得明显进展,城镇化率达到 56%以上,城乡现代化程度显著提升,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长远目标奠定重要的基础。要因地制宜、重点扶持,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先行先试,重点加快海口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三亚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探索积累经验,走出一条符合海南实际的城乡统筹的新路子。(二)加快推进具有海南特色的城镇化。海南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不断聚集、城镇规模适度扩大、功能不断提升的长期过程,是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的城镇正由人口聚集、基础设施和产业三位一体的平台,进而发展成为服务业快速兴起、承接中外游客的综合载体。我们一定要适应国际
29、旅游岛的发展方向,走以产兴城、设施配套、宜居宜业、特色文化鲜明的城镇化之路。把做强做优中心城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加快以海口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建设,支持三亚建设成为亚洲一流的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推动儋州-洋浦、琼海-博鳌融合发展,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县城镇和中心镇扩容提质,承接人口聚集,带动县域经济和农村发展。推动三亚海棠湾撤镇设区。促进农垦场部与小城镇融合发展。各市县要因地制宜,集中力量,重点扶持建设一批文化和产业支撑的特色小镇,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引导农民变居民、农村变社区。(三)大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工作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加快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推
30、进城乡统筹的关键。要大力提升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努力实现公路、安全饮水、电、沼气、垃圾处理、广播电视、宽带网到村,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产业对接,积极发展依托本地资源的特色种养业、农产品深加工和乡村旅游。强化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依法打击违章建筑,适时优化调整村镇结构,引导村庄集中布局、集约建设。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和文明素质。加快殡葬改革,推动移风易俗。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五年减少 30万贫困人口。继续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丰富内涵、提升水平,到 2016 年全省 75%的村庄建成文明生态村,促进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四)努力形成统筹城乡的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收入增幅。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和完善城乡基本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落户条件,逐步使符合条件进城落户的农民真正转为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扩展到常住人口。积极扶持农信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