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解读2017.12.ppt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399403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PTX 页数:81 大小:12.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检报告解读2017.12.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体检报告解读2017.12.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体检报告解读2017.12.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体检报告解读2017.12.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体检报告解读2017.12.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体检报告解读,齐刚2017.12.05,体检的意义,通过体检早期发现亚健康状态和潜在的疾病,早期进行调整和治疗,对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花一些钱投资在健康体检上,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自然是最经济实惠的办法。,体检项目分类,各科检查:一般检查、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妇科等体液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项目、肿瘤标志物等影像检查:彩超、DR、CT、MRI等特殊检查:心电图、骨密度、动脉硬化、C13orC14、经颅多普勒等,体检项目如何选择?,按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身体情况等选择个性化体检方案 如知识分子注意心脑血管疾病

2、和亚健康状态,体检项目的选择应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青光眼、更年期综合征和肿瘤。不同年龄的体检切入点应有所区别,如中年人要强调血压、血糖、血脂检测,早期肿瘤的监测和眼底及前列腺检查。而老年人需定期检测的项目应该有体重、血压、眼底、胸片、甲胎蛋白测定、大便潜血试验、肛门指检等。必选项目必不可少 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血压)、内科、外科、妇科(女性)、心电图、胸部DR、上下腹彩超、三大常规、血液生化等必须按项目是全面评估健康状况的基本数据和参考依据。特殊项目选择的原则是无体征、潜在危害较大的项目 如幽门螺杆菌、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彩超、肿瘤标志物、骨密度、动脉硬化等。,大家都做过体

3、检吧?,体检完成,拿到报告后是怎样的状态? 一头雾水这些检查数据到底代表什么?有什么含义?这些数据对我有什么样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您是否有过疑问?,血液检查,血常规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参考值范围 单 位 白细胞 WBC (410 )109/L 嗜淋巴细胞 ly 19%-48% 嗜中性白细胞 Np 40%-70% 红细胞 RBC 3.55.5 1012/L 血红蛋白 HGB 110170 g/L 红细胞压积 HCT 0.370.50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8098 fL 平均红血红蛋白含量 MCH 2731 pg 平均红血红蛋白浓度 MCHC 320360 g/L 血小板 PLT (100

4、400)1012/L(1)白细胞 白细胞减少:主要见于流行性感冒、麻疹、伤寒、布氏杆菌病、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结缔组织病、药物过敏,应用磺胺制剂、解热镇痛剂和抗甲状腺剂以及长期应用抗肿瘤药物等。 白细胞增多:主要见于感染、中毒、出血、溶血后、白血病、恶性肿瘤等。白细胞记数影响因素很多,新生儿、经期、妊娠末期、分娩、饭后、剧烈运动、酒后、冷浴后、情绪突变、注射肾上腺素后均增高;正常人一般下午较上午高;此外取血部位不当、血凝集、混合悬液时产生大量气泡等均能导致误差。,血液检查,(2)红细胞(RBC):正常值:成人男性400500万/mm3;成人女性350450万/mm3;新生儿60070

5、0万/mm3,两岁后逐渐下降。 红细胞增多:相对性增多,见于连续性呕吐、反复腹泻、排汗过多、大面积烧伤等;代偿性和继发性增多,见于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山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减少:见于缺乏造血物质,如慢性胃肠道疾病、酗酒、偏食等,引起铁、叶酸、蛋白质、铜、维生素的不足都可致红细胞减少。(3)嗜淋巴细胞(ly):正常值:19%-48%。 嗜淋巴细胞增多:某些传染病,如百日咳、结核病、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等;一些传染病的恢复期和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时;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嗜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于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等。(4)嗜中性白细胞(Np):正常值

6、:40%-70%。 嗜中性白细胞增多:急性感染或化脓性炎症;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早期汞、铅中毒;急性出血、急性溶血、手术后;恶性肿瘤、粒细胞白血病;心肌梗死和血管栓塞等。 嗜中性白细减少:某些传染病:如伤寒、副伤寒、疟疾、布氏杆菌病;某些病毒感染如:乙肝、麻疹、流行性感冒等;化学药物中毒与放射线损伤,如放疗、抗癌药物、晚期砷(或铅.汞.锑.苯)中毒等;再障、粒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5) 血小板(PLT):正常值:100-300万/mm3。 血小板增加:主要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脾摘除术后、骨折、出血和手术后等。 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某些药物中毒或过敏、

7、应用某些抗癌药后、再障、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各种急性白血病、肿瘤骨髓转移、伤寒、黑热病、粟粒性结核和败血症等。,血液检查,血脂: (1) 总胆固醇(CHOL):正常值:130-200mg/dl。 显著升高:超过240mg/dl就必须接受治疗。 常见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甲狀腺机能低弱症、末端肥大症、閉塞性黃疸、脂肪肝、肥胖; 显著降低:肝硬化,甲狀腺机能亢进。 、(2)甘油三酯(TRIG):正常值:成人50-150mg/dL。 临界性升高:250500mg/dL; 显著升高:大于500mg/dL。 主要见于高脂饮食、糖尿病等。(3)高密度脂蛋白(HDL-C)

8、:正常值:男性为40-60gm/dl,女性为50-70mg/dl。显著降低可能是动脉硬化的危险信号。 (4)低密度脂蛋白(LDL-C) 正常值:40-120gm/dl。 显著升高可能是动脉硬化的危险信号。,血脂异常,概述:血脂的来源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是指由食物摄取的脂类经消化系统吸收进入血液的内源性是指由肝、脂肪细胞以及其他组织合成后释放入血液的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或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统称为血脂异常。,血脂异常,高脂血症分类:高胆固醇血症:血中胆固醇水平增高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中甘油三酯水平增高混合型高脂血症:血中胆固醇与甘油三酯水平均增高低高密

9、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血脂异常,危害: 高脂血症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其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性的、进行性的、全身性的。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周围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等。1.高脂血症与动脉硬化:血脂等脂类物质在动脉内膜沉积,使血管内膜表面可见大小不等、稍稍隆起的淡黄色斑纹或小块。这种病理改变可逐渐向血管壁深层扩张、沉积,使血管壁的平滑肌和弹力纤维损坏,并产生营养障碍,而引起病灶处坏死、变性、出血、破溃,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冠心病及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冠心病的主要因素)2.高脂

10、血症与心血管疾病:高血脂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冠心病,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猝死等。3.高脂血症与脑血管病:高血脂引起脑动脉硬化,官腔狭窄出现脑血栓、脑梗塞。脑动脉硬化合并有高血压时,血压突然升高,可导致脑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4.高脂血症与糖尿病:“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是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三者密切相关。高胆固醇血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是糖尿病并发动脉硬化的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则是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5.高脂血症与脂肪肝:高血脂、肥胖是形成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脂

11、肪肝常合并血脂增高。,血脂异常的防治,非药物防治:包括膳食、运动、减肥和心理、行为矫正等生活方式的调整。这是基础。1.膳食:少吃或避免 饱和脂肪酸类:家畜肉类(尤其是肥肉)、动物油脂、奶油蛋糕、棕榈油等; 胆固醇类:蛋黄、蛋类制品、动物内脏、鱼子、无鳞鱼(蛇鱼)类2.运动:没有任何一种药物或保健品能够取代运动的持久作用。3.推荐降脂食物:(1)黑芝麻:含亚油酸和卵磷脂,亚油酸可结合胆固醇,卵磷脂可促进甘油三酯在肝内的转化和代谢,并维持胆汁和胆固醇的溶解度。(2)山楂:能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及脂质在器官的沉积,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3)大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可增加胆固醇从粪便中排出;大豆中含有

12、的皂苷类物质,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4)生姜:含有一种树油脂,可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此外生姜所含姜辣素,有很强的抗自由基作用。(5)大蒜:大蒜中至少含有六种有效成分可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6)洋葱: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合物和含硫氨基酸,具有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7)茶:茶叶中含有大量Vc、茶碱等营养成分,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8)海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脂的作用。(9)脱脂牛奶:含有可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的一种因子,富含的钙,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10)燕麦:含有亚油酸、B族维生素、卵磷脂,具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11)其他:萝卜、甲鱼、蘑菇、玉米、木耳、芹

13、菜、海带、蜜橘等都有一定的降脂作用。,血脂异常的防治,药物治疗:1.单纯高胆固醇血症:可选用胆酸螯合剂如:消胆胺;他汀类如:舒降之、普拉固等。2.高甘油三酯血症:可选用菲诺贝特(立平脂)、吉非罗齐(诺衡)3.混合型:可选用阿昔莫司注意:降脂药大多有副作用,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服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一旦发现肝、肾功能受损,应立即停药。,概述:正常的肝脏脂类含量约为肝湿重的3-5%,当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以上时称为脂肪肝。危害:当肝脏脂肪含量超过35%时,可出现肝内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纤维化、肝功能出现异常。病因或发病危险因素1.嗜酒:长期嗜酒者脂肪肝发病率约为57.7%

14、;2.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3.肥胖:大约半数的肥胖者存在脂肪肝变性,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的发病率高达60-90%;4.糖尿病:2型糖尿病脂肪肝发病率约为50%;5.慢性丙型肝炎6.药物及毒物引起及急、慢性肝损害的人;7.长期应用类固醇激素、营养不良者。,脂肪肝,症状与表现:脂肪肝的症状与肝内脂肪的浸润程度明显相关。轻度脂肪肝可无任何症状,中度和重度脂肪肝,特别是病程长者,症状明显。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右上腹有压迫胀满感,脂肪肝合并胆囊炎、胆石症者较多见,可出现较明显的右上腹疼痛和不适。约50%的脂肪肝患者(多为酒精性脂肪肝),可有各种维生素缺乏表现,如末梢神经炎、口角炎等;约75%的

15、脂肪肝患者可有肝肿大、转氨酶轻度增高。脂肪肝的防治:必要时可服护肝去脂药或保肝中药等。,高血压,诊断标准:2017年美国高血压指南更新 必须在不同时间测量2次,血压均升高才能诊断高血压。建议使用诊所外和家庭自测血压诊断高血压,并作为开始降压治疗的依据。血压测量的方式和标准参照以下的值:诊所血压140/90mm Hg, 家庭自测血压135/85mm Hg,白天动态血压平均值135/85mm Hg, 夜间动态血压平均值120/70mm Hg,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值130/80 mm Hg。,高血压,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及测量 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

16、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若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定义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不同测量方法的血压正常值: 诊室血压140/90 mmHg, 家庭自测血压135/85 mmHg, 24h平均动态血压130/80 mmHg, 24 h动态血压清醒时平均血压135/85 mmHg。,高血压,病因或发病危险因素:遗传因素:高血压发病有明显的家族集聚性,双亲均有高血压的正常血压子女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浓度明显较无高血压家族史的对照组高。以后发生高血压的比例就很高。体重超重或肥胖:体重超重和体重增加过快,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尤其

17、是内脏型肥胖,同时也是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饮酒、吸烟:长期饮白酒达50ml/日以上,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可以促使血液中儿茶酚胺、皮质激素分泌增高导致高血压发生。 少量饮红葡萄酒可有预防冠心病的作用。4. 膳食:长期高盐、低钾、低镁、低动物蛋白质饮食;膳食钠盐的摄入量与血压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高血压最密切相关的是钠离子。高钠可以促使血管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5. 职业和环境:长期精神紧张或超负荷工作和长期受噪音及不良视觉刺激者,也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主要是头疼、头晕、头胀、恶心。心慌、心悸、心烦、胸闷、失眠等。有并发症患者可以出现心脑肾方面的临床表现

18、。严重者可有神经系统表现、甚至意识改变。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一期高血压患者实验室检查可以无特殊。 二、三期高血压患者可出现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的改变。可有高血脂、高血粘度的表现。X线可以出现主动脉扩张、心影扩大、肺门充血等表现。心电图可有左室肥厚图形。超声心动图有瓣膜、心房、心室、室壁收缩及血流改变。眼底检查可以出现以下改变: 视网膜动脉痉挛 视网膜动脉轻度硬化或重度硬化 视网膜动脉硬化+出血或渗出 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神经乳头水肿,高血压,危害:1.高血压与心脏病:(1)长期血压升高,加重左心室的负担逐渐肥大、扩张,心肌增厚,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可导致心力衰竭。(2)冠心病:高血压病人动脉

19、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急性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2.高血压与脑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卒中,即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等。3.高血压与肾病: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肾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肾硬化、肾功能衰竭、尿毒症。4.高血压与其它血管疾病:可引起主动脉夹层破裂、眼底动脉硬化引起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失明等。,高血压,高血压诊治流程,高血压,诊治策略要点: 小剂量开始,平稳降压 慎重选药,严密观察 多药联合,逐步达标 因人而异,个体化治疗 监测立位血压,避免低血压 重视家庭自测血压及24 h血压监测,高血压,诊治策略要点:65岁老年人推荐血压控制目标150/90 mm

20、Hg,若能够耐受可降低至140/90 mmHg以下。对于收缩压140149 mmHg的老年患者,可考虑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血压变化以及有无心、脑、肾灌注不足的临床表现。对于高血压合并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老年患者,建议采取个体化、分级达标的治疗策略:首先将血压降低至150/90 mmHg,耐受良好者可降低至140/90 mmHg。对于年龄80岁且一般状况好、能耐受降压的老年患者,可降至130/80 mmHg;80岁的患者,建议降至150/90 mmHg,如能耐受降压治疗,可降至140/90 mmHg。对于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降压治疗应慎重,不应过快过度降低血压,如能耐受可

21、降至140/90 mmHg。过度降压不利于各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增加了老年人晕厥、跌倒、骨折和死亡的风险。老年患者降压治疗应强调收缩压达标,强调在患者能耐受的前提下逐步降压达标,避免过快、过度降低血压。对于伴有缺血性心脏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强调收缩压达标的同时应关注舒张压,舒张压低于60 mmHg时应在密切监测下逐步达到收缩压目标。,高血压,诊治策略要点: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同时合并多种疾病,存在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或靶器官损害,多数患者需联合使用两种或以上降压药才能达到降压目标。应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并存的临床疾病及合并用药情况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同时评估并干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降压

22、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或种类,逐步使血压达标,避免降压速度过快并密切观察有无降压治疗相关的脑供血不全及心肌缺血的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避免体位性低血压或过度降压带来的伤害。,高血压,高血压防治:一、降压药物治疗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理想降压药物应符合以下条件:(1)平稳、有效降压;(2)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3)服用简便,依从性好。1常用降压药物 临床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及受体阻滞剂,均可用于老年高血压的初始治疗。应根据患者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并存疾病、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等个体状况选择降压药物。(1)CCB

23、:长效二氢吡啶类CCB降压疗效好,适用于低肾素或低交感活性的患者,无绝对禁忌证,不良反应少。非二氢吡啶类CCB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慎用于心功能不全、心脏房室传导异常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硝苯地平慎用于心动过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患者。(2)利尿剂:推荐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初始及联合降压治疗,尤其适用于合并心力衰竭、水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常用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6.2512.5 mg/d、吲达帕胺1.252.5 mg/d)。eGFR5.5 mmol/L时禁用,慢性肾脏病4期(eGFR5.5 mmol/L时禁用。慢性肾脏病4期(eGFR7.0毫摩/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

24、11.1毫摩/升 如果符合上述标准,则已是糖尿病患者,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糖治疗,千万不要因为糖尿病“没什么感觉”而拒绝治疗。血糖如果不好好控制,全身各器官都会受累。2.糖尿病排除标准空腹血糖6.1毫摩/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3.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6.1毫摩/升,11.1毫摩/升 如果血糖值高于正常,但还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说明正处于糖尿病前期,如不提高警惕,不积极干预,很快会发展为糖尿病。4.糖尿病预警信号空腹血糖5.6毫摩/升 当空腹血糖超过该标准时,糖尿病的发病率会显著增加,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血管时间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空腹血糖5.6毫摩/升者应尽

25、快去医院查一次糖耐量试验(OGTT),以确定是否有餐后血糖升高因为在糖尿病早期或糖耐量受损阶段,空腹血糖可完全正常。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6.5% 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7.0%作为治疗达标的标准之一,老年人可略放宽标准(7.0%-7.5%),中青年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或更低。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可减少20%。,糖尿病,定义:糖尿病是由遗传疾病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而不能控制血糖,造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形成长期血糖升高为特征,导致严重急、慢性脏器并发症的代谢病。 1 . 糖尿病诊断标准空

26、腹血糖7.0毫摩/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 如果符合上述标准,则已是糖尿病患者,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糖治疗,千万不要因为糖尿病“没什么感觉”而拒绝治疗。血糖如果不好好控制,全身各器官都会受累。 2.糖尿病排除标准空腹血糖6.1毫摩/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3.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6.1毫摩/升-11.1毫摩/升 如果血糖值高于正常,但还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说明正处于糖尿病前期,如不提高警惕,不积极干预,很快会发展为糖尿病。 4.糖尿病预警信号空腹血糖5.6毫摩/升 当空腹血糖超过该标准时,糖尿病的发病率会显著增加,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血管时间及糖尿病视网膜

27、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空腹血糖5.6毫摩/升者应尽快去医院查一次糖耐量试验(OGTT),以确定是否有餐后血糖升高因为在糖尿病早期或糖耐量受损阶段,空腹血糖可完全正常。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6.5% 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7.0%作为治疗达标的标准之一,老年人可略放宽标准(7.0%-7.5%),中青年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或更低。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可减少20%。,糖尿病,分类: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糖尿病分为四大类: 1 . 1型糖尿病:胰岛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2. 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

28、有胰岛素抵抗,占糖尿病患病人数的85%。 3.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为继发性糖尿病。 4.妊娠糖尿病: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病因: 1 . 遗传:95%的2型糖尿病有家族遗传性。 2.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3.膳食及运动:总热量摄入过多,而体力活 动减少。 4.年龄:年龄增长,器官衰退。 5.糖耐量减低: 6.其它: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吸烟、妊娠妇女和营养不良低体重人群,都是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危害:急性并发症 1 . 糖尿病急性酮症酸中毒; 2. 糖尿病非酮性高渗综合征; 3.其它并发症: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比没有糖尿病的人高三倍;脑卒中4-

29、10倍;高血压哦1倍;因糖尿病并发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高17倍;并发视网膜炎而致失明的高25倍;因糖尿病下肢血管性病变感染坏疽而截肢的高20倍。以上并发症是糖尿病人致残率、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慢性并发症 1.糖尿病眼病: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老年性白内障 2.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3.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病变:末梢神经炎 4.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 5.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脑血栓、脑梗等 6.糖尿病足: 7.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下肢血管血栓形成,糖尿病,治疗原则: 1

30、.早期治疗:关注高危人群,发现糖耐量减低和无症状的2型糖尿病病人。 2.长期治疗:需要终身防治,尤其是非药物治疗,防止病情反复和恶化。 3.综合治疗:包括五项内容: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自我监测。治疗方案个体化非药物治疗 1.饮食疗法:控制总热量摄入,维持标准体重,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减少脂肪摄入,蛋白质摄入接近正常人,适量无机盐和维生素,合理安排进餐次数。 2.运动疗法:适量、规律、持久。药物治疗: 1.口服降糖药:磺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2.胰岛素治疗:,膳食要求顺口溜,少吃一两口(热量1500卡/d),多动十五分 谷类三四两 油脂减二成(25克)蔬菜一斤好(

31、500克)深浅各一半荤素二比八 水果多几样豆奶天天有 鱼虾菇耳多贵在需恒久 吃出寿而康 每项做到是1分 做不到是0分。,尿液检查,尿常规11项1.尿蛋白(PRO) 阴性:正常阳性:或因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妊娠期等引起,此外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也会显示尿蛋白阳性。2.尿白细胞(LEU) 阴性:正常阳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肾盂炎、肾盂肾炎、肾结核;淋病及泌尿生殖系统肿瘤。3.尿糖(GLU-U) 阴性:正常阳性:糖尿病、肾性糖尿、颅内高压、甲亢、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及嗜铬细胞瘤等。4.尿酮体(KET) 阴性:正常阳性:(1)生理性:过度饥饿、分娩后、进食多量脂肪。 (2

32、)病理性:糖尿病酸中毒、妊娠等。,尿液检查,尿常规11项5.酸碱度(pH)正常尿多为弱酸性,pH6.0左右,因受食物影响,pH常颠簸在5.08.0之间; pH降低:在热性病、大量出汗、蛋白质分析旺盛时,特别在酸中毒时,尿液酸性增 强呈强酸性,服用氯化铵、氯化钙、稀盐酸等药物时,尿亦呈酸性。 pH升高:碱中毒时,尿中混有大量脓、血时,服用苏达等碱性药物时,尿液呈碱性。6.尿比重(SG)1.0151.025 增高:多见于高热、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降低: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等7.尿胆原(URO)尿胆原是联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至肠道。被肠道细菌作用还原而成(粪便中称粪胆原)大部门随粪便排挤小

33、部门在结肠重汲取入血液,由肾脏排挤; 阴性或弱阳性:正常 增高:在肝脏功能障碍、热性病、心力衰竭、溶血性黄疽、肠梗阻等情况下增高; 减少:在总胆管梗阻及肝细胞黄疽极期;8.隐血(BLO) 阴性(-)正常 阳性(+)同时有蛋白者,要考虑肾脏病和出血,尿液检查,尿常规11项9. 胆红素(BIL):胆红素是由衰老的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出的血红蛋白经网状内皮系统处理降解而成; 阴性:正常 阳性:在肝细胞性黄疸,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及梗阻性黄疸,如胆石症、胆道肿物、胰头癌等,尿中胆红紊增高。10.尿红细胞(RBC) 阴性:正常 阳性:红细胞过多提示泌尿体系炎症或结石等疾病11.尿液颜色(GOL):

34、正常尿液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常受饮食、运动、出汗等影响。 几乎无色:尿崩症、糖尿病等患者多尿时;见 桔黄色或深黄色:肝细胞性黄疽、阻塞性黄疸时,但如服用核黄素、复合维生紊B、呋喃类药物亦可呈深黄色,应与上述胆红素尿区别; 红色:泌尿系统肿瘤、结石、结核或外伤及急性炎症时(如急性膀胱炎)出现血尿。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 乳白色:尿中出现大量白细胞、微生物、上皮细胞或有大量非晶形磷酸盐及尿酸盐时呈。 此外还可见酱油色、红葡萄酒色、黑褐色等颜色尿,除外药物影响后,建议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尿液检查,尿常规11项 尿常规检查结果NEG,NEG代表阴性,是英文negative的缩写,大多数情况下表示正常。

35、 同时出现“尿隐血+”和“尿蛋白+”,可能是隐匿性肾炎;如果两项都是“+”,可能为肾炎;尿糖出现“+”符号,则是确定糖尿病严重程度的依据。,血液检查,肝功能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040 偏低:- 偏高:多见于肝胆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结石,胆管炎,胆囊炎;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功能不全时的肝淤血、脑出血等;骨骼肌病如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2.谷草转氨酶(AST) 037 偏低:- 偏高: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坏死,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脐压性肌肉损伤时也可升高。 AST持续升高,数值超过ALT往往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标志。3.碱性磷酸酶(ALP) 53128 偏低: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贫血等。 偏高:骨骼疾病如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肝胆疾病如肝外胆道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细胆管性肝炎等;公众号脉脉养生只做最新最专业的养生知识。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常见的肝功能五项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指标如果高于参考值,说明出现肝功能损伤,需及时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