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本科毕业论文(20_届)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所在学院商学院专业班级工商管理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日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目录摘要关键词ABSTRACTKEYWORDS1企业国际化概念12企业国际化理论121国际化阶段理论222国际化网络模型理论223国际化战略模型理论224企业国际化内外向联系模型理论3241内向国际化投资发展周期理论325发展中国家国际化理论4251小规模技术优势理论4252技术地方化理论4253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理论53中国企业国际化进展与现状531中国企业国际化进展532中国企业国际化现状64中国企业国际化主要模式641企业市场国际化
2、战略模式6411国内名牌自建销售网络走出国门7412海外自建生产基地7413全球专业化的OEM制造商7414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8415跨境服务842技术国际化模式843资源国际化战略模式944企业资本国际化模式945中国大型企业国际化模式和趋势1046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国际化模式10461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主要模式10462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国际化模式115中国企业国际化问题与对策1251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问题12511企业规模较小且投资结构不合理12512缺乏战略意识和有效的国际化战略规划12513缺乏国际化高水平人才13514创新能力弱科技含量低13515企业体制和宏观政策存在
3、问题1352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对策13521加大研发推进技术创新13522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13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523完善体制146总结14参考文献14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1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安定的发展环境、宽松的投资政策和国内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大批跨国企业进入中国,由此拉开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序幕。面对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国际化竞争的压力,从传统的发展模式到与跨国高手同台竞技已经是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华为、海尔、TCL等一批中国企业也纷纷走出去,在国际上创立自己的知名品牌。传统观念一直把国际市场看做是拥有丰富资源、技术和资本的大企业表现
4、的舞台,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开始向海外拓展业务,走向国际化的道路。关键词国际化模式中小企业ABSTRACT30YEARSOFREFORMANDOPENINGUPANDSTABLEDEVELOPMENTENVIRONMENT,LIBERALINVESTMENTPOLICYANDLARGEQUANTITIESOFCHEAPLABORTOATTRACTALARGENUMBEROFMULTINATIONALCOMPANIESTOENTERCHINA,WHICHOPENEDTHECURTAININTERNATIONALIZATIONOFCHINESEENT
5、ERPRISESTHEFACEOFALONGHISTORYOFSTRONGMULTINATIONALCOMPANIES,CHINESECOMPANIESHOWTODEALWITHTHEPRESSUREOFINTERNATIONALCOMPETITION,FROMTHETRADITIONALDEVELOPMENTMODELTOTHESAMESTAGEWITHINTERNATIONALEXPERTSISALREADYINEVITABLEATTHESAMETIME,HUAWEI,HAIER,TCLANDANUMBEROFCHINESEENTERPRISESALSOHAVETOGOOUTINTHEIN
6、TERNATIONALCOMMUNITYTOCREATETHEIROWNBRANDSTRADITIONALCONCEPTSOFINTERNATIONALMARKETSHASBEENSEENASRICHINRESOURCES,TECHNOLOGYANDCAPITAL,THESTAGEPERFORMANCEOFLARGEENTERPRISES,HOWEVER,INRECENTYEARSWITHECONOMICGLOBALIZATIONAND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MOREANDMORESMESHAVEBEGUNTOOVERSEASEXPANDTH
7、EIRBUSINESS,TOTHEINTERNATIONALROADKEYWORDSINTERNATIONALIZATIONMODELMINORENTERPRISE1企业国际化概念企业国际化是企业经过一定发展进入跨国经营,在世界范围内从事研发、生产、销售等竞争活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由国内企业发展为跨国公司的过程。企业国际化的内容包括管理国际化、生产国际化、销售国际化、融资国际化、服务国际化和人才国际化。就单个企业来说,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的生产国际化、销售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就所有企业来说,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的内含国际化和外延国际化。所谓企业的内含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技术、人才、服务等非物质
8、性的生产要素而实现的企业国际化。所谓企业的外延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资金、设备、厂房等物质性的生产要素而实现的企业国际化;就企业活动的方向来说,企业国际化包括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方面。企业内向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进口生产性要素或非生产性要素而实现的企业国际化,其主要形式有进口贸易、三来一补、合资合营、购买技术专利、成为外国子公司或分公司。企业外向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出口生产性要素或非生产性要素而实现的企业国际化,其主要形式有出口贸易、国外合资合营、技术转让、国外合同签订、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2企业国际化理论企业国际化的理论主要有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网络模型理论、战略管理
9、理论和内外向联系模型理论。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理论还包括小规模技术理论、投资发展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以及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国际一流企业的成长,一般要经历四个发展阶段一是单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2一产品国内市场裂变阶段,通过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经营优势,迅速在国内市场占主动;二是相关多元化产业发展阶段,在某一产业为主体的基础上,实现产业裂变;三是国际市场发展阶段,通过输出技术、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等资源,实现国际市场裂变;四是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并重阶段,以产品经营为基础,通过上市、资产重组、并购等方式,实现资本市场裂变,达到企业经营的最高形式。21国际化阶段理论20世纪70年代,北欧学者以企
10、业行为理论研究方法为基础,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或者称之为“优泼萨拉国际化模型”,其基本命题有两个A,企业国际化应该称为一个发展过程;B,这一发展过程表现为企业对外国市场逐渐提高承诺的连续形势。该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经营应遵循四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渐进过程。(1)不规则的出口活动;(2)通过代理商出口;(3)建立国外销售子公司;(4)从事国外生产和制造。企业国际化的渐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A,市场范围扩大的地理顺序,通常是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全球市场。B,企业国际化的经营方式的演变最常见的是国内经营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海外生产。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强调了经营的
11、经验与海外经营活动的辩证关系。如果企业的经营着缺乏对海外市场的了解和认识,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活动就要受到很大限制。企业进行国际市场扩张时选择与本土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法律政策相近的市场进行贸易是一种风险较小、成功率更高、更容易获得成功方式。22国际化网络模型理论传统的企业竞争理论把企业当作独立的决策单位来分析。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模型对一个行业中的众多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了一种解释。网络理论在80年代由HAG第一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美元以下阶段的国家只有少量的外国直接投资并且完全没有对外直接投资。第二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00到1500美元之间,外国的投资量有所增加,而本国对外
12、直接投资量仍然是零,从而净对外直接投资呈负数增长。第三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到4750美元之间,外国直接投资量仍然大于其对外直接投资,不过两者之间的差距在缩小。一般人均GNP达到2500美元以后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第四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5000美元以上,本国对外直接投资呈正增长。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283美元,位于所统计的182个国家中的第95位。部分地区如香港以国际汇率记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欧盟平均水平持平。按照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中国处于第三阶段,外国投资量仍大于对外投资量。据我国商务部统计,2010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125家境外
13、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同比增长363,创历史新高。截至2010年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588亿美元。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425发展中国家国际化理论过去的国际化理论主要以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等的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认为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企业对市场的垄断、产品差异、高科技和大规模投资以及高超的企业管理技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并不具备上述优势,其表现为投资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70年代中后期,一些国内外学者关注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理论。251小规模技术优势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斯于1983年出版了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一书,提出
14、了小规模技术优势理论。该理论对发展中国家跨国经营投资动因、竞争优势等做了分析,从三个方面分析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优势。第一,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以大规模生产技术为主的发达国家无法从小市场需求中获得规模效益,为发展中国家小规模技术提供了发展空间。我国中小企业较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小规模技术的生产具有很大灵活性。第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当地采购和特殊产品”。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为了减少因进口技术造成的特殊投入便寻求用本地的投入来代替。当这些企业学会了用本地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代替进口特殊的投入时,就可以把专门的知识推广到面临同样问题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具有民
15、族特色,提供具有同一种族的民族特色产品服务。第三,拥有低价产品的营销战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投入大量广告费用以树立产品形象,创造品牌效应,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则花费较少广告支出,采取低价营销战略,从较低的成本制造产品技术中获取优势。小规模技术优势理论对于分析经济落后国家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初级阶段怎样取得竞争优势颇有启发。但威尔斯的理论局限于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在技术的创新活动对现有技术的继承和使用,忽略了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252技术地方化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在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了研究后,在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中提出了关于第三世界跨国公司的技术地方化理论。拉奥认
16、为第三世界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表现在规模小、标准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等方面,但这种技术的形成却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适合于第三世界供求环境,产品适合于自身条件与需求,适合当地条件的管理技术、低成本投入,东道国政府的支持等使得企业在跨国经营的战略中形成自己的特定优势。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优势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优势来源不同。见下表25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竞争优势来源)表25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竞争优势来源比较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1,企业/集团规模大2,靠近资本市场3,拥有专利或非专利技术4,产品差异5,营销技巧1,企业集团2,技术适合于第三世界供
17、求条件3,有时的产品差异4,营销技术5,适合当地条件的管理技术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56,管理技术和组织优势7,低成本投入8,对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的纵向控制9,东道国政府的支持6,低成本投入7,“血缘”优势8,东道国政府的支持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与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相比更进一步,其不仅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经营的国家竞争优势,而且强调形成竞争优势所需的企业创新活动。253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理论英国里丁大学的坎特维尔与托兰溪诺共同合作,提出了第三世界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经营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变化的,并且是可以预测的。在产业分布上,
18、发展中国家首先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然后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横向一体化活动。在跨国经营的地理分布上应遵循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渐进的发展轨迹。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理论论证了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投资是在利用外资和技术、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基于自身的生产要素创造特有的比较优势,试图从动态化与阶段化的角度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该理论较为全面地解释了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发展中国家中印度企业国际化最具有代表性,印度企业海外直接投资从1991年得不足1亿美元发展到2003年的51亿美元,到2006年近百亿美元。印度国际化企业通过海外收购实现增长
19、,特别是在汽车零部件、医药、电信和软件外包行业尤为明显。与中国不同的是印度近一半的投资分布在制造业,而中国只有10左右,除了制造也外的非金融类投资基本与中国相似,但领域有所不同,印度主要集中于信息技术和相关服务领域,而中国则集中于采矿业、商务服务、工程、贸易和医疗等领域。3中国企业国际化进展与现状31中国企业国际化进展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企业国际化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我国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从2002年的27亿美元增加至1763亿美元,年均增长60。截至2010年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588亿美元。目前我国境外中资企业经营领域从以前的贸易、航运和餐饮为主逐步向生产加工、资
20、源开发、农业合作、研究开发和咨询领域拓展;对外投资方式从设点到投资办厂、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研发中心、创办工业园等方式。我国企业国际化自改革开放以来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19791983),国际化经营的尝试。20世纪80年代早期,我国明确提出对外开放,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五矿集团等一批企业已经开始对外投资。1982年起,国务院授权原外贸部对对外投资个案进行审批并且对外经营型企业管理。此阶段我国对外投资企业数量很少,对外直接投资也较少。(2)第二阶段(19842000),国际化经营管理框架形成并强化。原外经贸部于1984年5月出台了关于在境外开办非贸易性合资经营企业的审批程序权
21、限和原则的通知和1985年7月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6颁布了关于在境外开办非贸易性企业的审批程序和管理办法的实行规定,随着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出台,对外投资的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3)第三阶段(2001至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相关管理法规和措施出台,企业国际化审批程序简化、出口经营范围扩大,“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32中国企业国际化现状在17大的报告中胡锦涛指出“要开拓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
22、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国家统计局2006年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报告揭示,从存量规模讲,中国央企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占818,而且我国对外投资存量主要集中在港澳台和众多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于采矿业、工程和零售。就企业国化活动来看,中国现阶段处于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由内向国际化向外向国际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企业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各项业务总量持续增长。“十五”期间,中国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达3万多家,对外承包工程企业1800多家,对外劳务合作企业600多家。中国企业的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已经遍及200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基本是“亚洲为主,发展非洲
23、,拓展欧美、辣妹和亚太”的多元化市场格局。4中国企业国际化主要模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取决于其战略目标和资源条件。一般而言,国际化经营模式分为贸易进入模式、契约型进入模式、投资型进入模式和战略联盟进入模式。贸易进入主要是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出口;契约型进入方式比较广泛,通过授权进入、服务合同进入(技术协议、服务合同等)、生产建设合同等都属于契约进入;投资型进入是对外直接进行扩张的方式,最常见的方式有兼并、收购、独资经营、合资经营、新建等。战略联盟进入是指某企业的联盟对象跨国界,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有利的合作伙伴,包括公司契约式联盟、国际协作式联盟、合作备忘录联盟以及企业式战略联盟。国务
24、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国际化研究”课题小组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归纳为4大类22种模式。不同的企业国际化战略和模式的选择不尽相同,根据企业国家化战略的主要目的,我们将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分为四类为获得市场的市场国际化战略;获得技术的技术国际化战略;获得资源的资源国际化战略和为获得国外资金的资本国际化战略。41企业市场国际化战略模式企业的市场国际化战略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国内名牌自建销售网络走出国门;收购企业获得海外销售渠道;国内优势企业先建销售网络再建生产基地开拓国际市场;自建研发基地开发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国内领先企业并购重组跨国公司业务全球资源整合成为跨国公司;全球专业化的OEM制造商;工程承包
25、和劳务输出;跨境服务(全球化视角下的业务拓展)、外贸新做法(全球采购与销售);应对贸易壁垒的新举措(境外设厂)。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7411国内名牌自建销售网络走出国门国内消费品名牌企业通过境外自建销售网络扩大海外市场销售,一般有三个主要特点企业是国内名牌且,有悠久的历史;主要方式是投资自建销售网络;目标是扩展国际市场,有国内名牌变为国际名牌。国内以江苏省为代表,鼓励省内名牌构建海外销售网络,确定120个重点联系企业,开展贴身跟踪和服务,编制了涵盖101个国别地区引资政策和环境介绍投资指南。江苏好孩子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儿童用品研发、制造和销售的企业,依托强大的研发能力,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
26、权的产品,畅销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在美国连续七年销量第一,市场占有率近40。企业海外自建销售网络受市场结构、消费习惯和文化差异的影响,很难融入当地成熟的市场。因此相比自建海外销售网络,并购海外企业可以迅速获得渠道。被称为“在洋人的地方,用洋人的资源,做洋人的老板,赚洋人的钞票”的万象集团,在做了美国舍勒公司十几年的贴牌生产商后,于1998年收购了舍勒,包括其技术专利及市场网络,使得万象在美国市场获得了直接销售渠道和当地品牌。412海外自建生产基地企业是否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主要取决于其产品特征。当产品出口有贸易壁垒限制,在当地生产成本更低或更能适应当地市场,那么就有必要在海外生产。建立境外
27、生产基地的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技术成熟、国内市场需求已充分满足、竞争激烈的行业。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可以将成熟的技术设备和生产能力向外扩展,合理利用原产地规则规避和突破贸易壁垒。国际化一流企业的产品营销一般有五个阶段,一是市场启动阶段,做到人无我有;二是竞争性营销或壁垒营销阶段,做到人有我优;三是产品细分和市场细分阶段,做到人优我全,或人优我廉;四是产品市场国际化阶段,做到人廉我广;五是服务营销阶段,做到人广我深。在产品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必须确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利用突出的优势在竞争中保持不败。红桃K近几年的发展,是在国际企业先时经营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和超越的过程。国市场经济的特
28、点,进行不断的本土化。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出口产品屡遭国外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限制进口。据我国统计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的出口产品首次反倾销以来,反倾销调查案涉及到4000多种商品。我国是世界上出口产品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中国很多企业为了避开贸易壁垒进行海外投资建厂。海尔企业国际化不仅在海外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其发展强调研产销三位一体。研发国际化只是少数企业国际化的模式,但却是实现海外本土化的落脚点。这种模式适合于拥有国际化经验和资源条件的大中型企业,或者其产品在海外市场生命周期较短,更新换代较快。国内在某些行业的领先者企业的国际化过程中,往往通过并购重组跨国公司业务进行全球资
29、源整合。比较典型的是前几年TCL重组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虽然此举并不算太成功,但其模式也是值得国内企业学习和借鉴的。联想在收购IBM的PC业务后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的厂商。TCL和联想的跨国并购主要是为了获得品牌和渠道,扩大海外市场规模。413全球专业化的OEM制造商虽然当前从政府到民间把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的呼声异常激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制造的标签贴满全世界。在国外来自中国的产品被当做低附加值,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8低价格的代名词。台湾宏基创始人施正荣先生的微笑曲线很好的说明了中国制造的处境,我们的企业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端,也是利润最少的环节,
30、可以同一句话就是吃力不讨好。通过贴牌生产,中国企业逐渐掌握了国际竞争规则,而且在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企业管理等方面达到国际市场的标准,从而建立了信誉,尤其是以格兰仕为代表的贴牌企业成为贴牌生产的成功典范。格兰仕自成立以来,定位于“全球名牌家电制造中心”,建立了全球微波炉制造中心、全球空调制造中心和全球小家电制造中心的三大名牌家电制造基地,树立了“全球制造、专业品质”的形象。2009年格兰仕集团的总产值约为300亿元。格兰仕目前正向着“百年企业,世界品牌”的方向跃升,从制造优势走向制造与创造优势并举,从市场全球化走向市场与品牌国际化并举。414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我国一些大型建筑企业国际化采用工程
31、承包和劳务输出的模式,把国内业务向海外延伸。对外工程承包已经成为我国对外投资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这种模式还可以代工设备、材料、劳务、技术和资本的输出。目前我国有近50家企业进入世界最大225国际工程承包商。415跨境服务受近代网络经济技术的影响,中国网络型行业向海外延伸服务,扩大客户规模,提升网络价值,如银行和电信行业等。作为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其境内机构有11609个,境外机构约600个。2009年7月6日,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在上海正式启动。在试点启动后,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相继完成了我国与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地区的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
32、算业务。我国目前的一些外贸公司是计划经济时代成立的外贸专营公司转型的,他们在转型成功后建立起全球采购和销售网,在做进出口得同时还是第三方国际贸易商。中国五矿设有50家海外企业,构建了全球化的采购和销售网,成为以贸易为基础,集约多元,充分发展营销网络,以客户为中心,进行技术创新,成为提供全球化优质服务的企业集团。像五矿一类的中国企业还有中粮、中化等。42技术国际化模式从对外贸易来看,外资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经济的发展只是表面上的繁荣,真正主导中国经济的是外资企业,中国企业尚未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如下表42(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进出口中的比重)表422008年外商投资
33、企业在中国进出口中的比重全国外商投资企业金额比去年()金额占全国比重()比去年()进出口总值25616321777141057655071240出口总值14284617207906255341367进口总值1133086185061995654711082从中国现状来看,中国企业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为跨国公司打工,虽然规模大毛利却很低,中国越来越沦为世界加工车间。国内企业开始反思这种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模式。一些高新技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9术类企业开始采取技术国际化战略模式主动走出去以国际化的方式获取技术。在技术要求高,建设周期长,产品生命周期短、成长性好的行业,企业往往采用并购的方式获取新技术
34、进入新领域。而国内传统企业通过并购一些因经营不善、财务状况不佳的国际著名企业获得技术,提高企业国内竞争力,如传统的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行业。除此之外一些技术型企业或传统行业企业通过境外建立研发机构、收购国内外企业的研发部门或与境外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合资合作成立研发机构,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产品。华为与中兴在企业的国际化中注重建立和开发自己的技术体系,先易后难,先占领发展中国家后向发达国家出击,形成自己品牌的产品和核心技术。中兴通讯在90年代末开始实施了研发业务的全球化运营战略。98年中兴在美国设立3家研发机构从事软件交换机、CDMA1X高层协议的研发和世界信息领域最新技术发展
35、动态。相比中兴,华为在美国、德国、瑞典、印度以及中国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设立多个研究所,87502名员工中43从事研发工作。2003年华为与阿尔及利亚最大的国有电信运营商阿尔及利亚电信签订合同,独家承建阿尔及利亚第一个UMTS实验网。由于国内3G市场的久拖不决,海外市场成为华为3G战略的主战场。2009年1月,国内工业和信息化部位移动、联通和电信发放3G牌照,随着国内市场的启动,华为的3G业务又迈进了一个新台阶。43资源国际化战略模式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自然资源对外依赖性越来越强,不少大中型石油、天然气、矿石和林业等方面的企业走出去寻找新的资源来支撑中国经济更大的发展。这类
36、企业国际化主要是获得境外自然资源,提高企业在国内的资源供给能力;利用海外资源和海外生产能力开拓海外市场。此类采取资源国际化战略的模式主要有五种基本模式国家能源公司收购海外油气资源满足国内需求;国家能源公司收购海外石油公司获取系统性资源;能源外贸企业收购海外炼油资产实现业务转型;国内优势资源型企业利用海外资源开拓资源所在国市场;国内优势企业利用海外资源和国内生产能力满足国际需求。作为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今年来油田储备日益下降,海外资源拓展势在必行。44企业资本国际化模式经济的全球化,各国相互开放资本市场,经济间形成资本通道,表现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国际化。1993年青岛啤酒率先开启
37、了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大门,最近当当网、优酷网等国内互联网企业在美国上市。根据企业背景和上市目的的不同,中国企业资本化国际战略的主要模式分为三种大型国企海外上市融资;民企绕道海外上市融资;新技术公司与海外资本共成长。一些经过改制、融资,包袱沉重的老国企和一些新国企,常采用的上市方式有,境内注册企业在海外上市。最典型的方式是发行H股,即在中国大陆注册的企业直接在香港市场发行股票;境内公司在海外注册并上市,典型的方式是在香港发行红筹股,即国有企业在海外注册新公司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基本是市场化运作,主要是境外注册企业并上市和海外借壳上市。而互联网、新能源领域的一些新技术公司,往往
38、是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其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风险资本引入,这些资本一般倾向于上市后退出。这些新技术公司上市与否与国际化资本风险投资息息相关。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1045中国大型企业国际化模式和趋势据2004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跨国大企业中500强中293家企业的统计,其国际化经营方式的比重()如下表45表452004年中国大型企业跨国经营比重直接出口建营销网工程承包合资海外上市独资建生产基地5622931381381487167许可证劳务输出建研发基地战略联盟特许经营并购OEM54514740403030由上表所示,中国跨国大企业直接出口占比较大。中国大企业国家化过程中还
39、存在着认识和观念落后,体制不完善、管理系统和方法缺失,缺少国际化运作经验和本土化运作水平。据商务部2007年的统计,我国国有企业境外投资额占比达43,相当于私企和混合所有制、股份有限制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总和。民企和股份制公司已成为福建、浙江、广东等省的境外投资主体。在中国经济多年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大中型企业在多个领域已经具备世界级的产能。2011年3月的一期中国经营报中,对中国目前潜在的全球化公司进行展望。其中有八大类企业可能会在成为全球化公司中比较突出。第一类便是拥有核心技术、已经进入全球多个市场、海外销售收入占比较大的企业,如华为中兴等;第二类为身处竞争行业,较早进行海外布局的企业,如
40、海尔、海信之类;第三类为通过收购全球性品牌进入全球市场的企业,联想和吉利是该类企业的典型;第四类是一些在国外上市,成长速度很快的新兴科技公司,如新浪、百度等;第五类是以绿色、新能源为立身之本的新能源企业,如无锡尚德等;第六类是身处B2B行业的某一细分市场的企业,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第七类是拥有庞大资源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央企,如国家电网、南车等;第八类则是正在海外进行大规模资源收购的企业,如中石油、宝钢等。46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国际化模式461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主要模式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是其对外出口的主要力量,这些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模式大概有四种。第一,依托大企业模式。这种模式最为典
41、型的是德国,例如西门子公司的数百个分包单位中,中小企业超过一半。这在汽车和电器行业较为普遍,中小企业以来大企业生存,中小企业依托大企业的经营网络来实现自身的国际化。第二种模式是小企业合成模式。日本的“事业协同组合”和意大利普拉托的“无形大工厂”属于这种模式。在日本,中小企业就某些特定的经营活动进行联合,但坚持着经营自主的原则,企业之间虽然联合但互不持股。第三种是直接进行国际营销模式。瑞士中小企业国际化通常采用此种方式,瑞士中小企业平均每家拥有78个国外分支机构。第四种模式是通过贸易公司代理模式。美国中小企业一般会通过出口贸易公司向国外推销其产品。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11462中国特色的中小企
42、业国际化模式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只能说是还处于国际化的初级阶段。按照经济史学家申克龙的后发优势理论,我国是工业化的后进国家,可以引进先进国家的资金技术,吸取经验教训从而选择有别于先进国家的不同发展道路。我国国情比较复杂,另外受历史、地理和政策因素影响,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表现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模式。4621珠三角模式以香港为起点形成的珠三角地区模式,利用外商投资采用加工贸易形式实现企业国际化。改革开放后,我国设立深圳、汕头、珠海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香港的轻型加工制造企业抓住契机,大规模向深圳及珠三角地区转移其加工制造基地。80年代后,香港在内地的三资企业逐渐增
43、多,形成前店后厂的经营格局,其资本经营和管理优势与内地低成本优势互补由此形成电子、服装等行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珠三角地区以加工贸易为主,与外商合资合作,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强。4622苏南模式在内地中小企业国际化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开放较早的地区。98年后江苏南部乡镇企业实行改制,原先以重工业为主的企业机制不够灵活,于是乡镇集体经济成为企业国际化的先头力量。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外资大举进入,苏南地区原有工业基础较好,成为外商投资热点,外资经济在产业结构上比珠三角地区更胜一筹。不过苏南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个体和私企发展不足,相比之下,浙江私营企业在走出去中表现的更为活跃。4623浙江民企模式浙江省工商
44、局在香港举办的2010香港浙江周“民营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高峰论坛”上发布了首个浙江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报告。该报告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企业在国际化的发展中已经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2009年浙江民营企业出口达65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的55,是浙江省出口贸易的主力军。截至2010年6月底浙江全省私企总数已达到6047万户,其出口占比全国第一,浙江民企在境外投资企业数共计405家,是中国拥有境外企业数最多的省份。浙江民企虽多但单个实力并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对外贸易来以及高端人才的缺失已经成为其发展的短板。浙江民企在国际化过程中,以产业链为纽带,抱团开拓海外工业园。民企之间相互联系实现中间产品
45、的内部市场化,形成内部优势。近年来随着一大批电子商务网站的出现,浙江民企通过与电子商务网站签约的方式构建起了虚拟的战略联盟。电子商务的出现打破了地域上的界限,信息交流频繁,各种资源整合更加便捷,传统民企通过网络加强了竞争能力,从而有利于企业抱团实现国际化的竞争。4624中关村模式与珠三角、苏南和浙江模式不同的是,以高端科研人员办企业的中关村模式,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又一特色。从外商投资角度来看,中关村是我国乃至是世界少有的智力密集区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12域,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林立,从事企业研发的人力资源成本远远低于欧美同等的水平。2004年为止,中关村科技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40
46、00家,实现销售收入3600亿元。园区拥有三资企业1600多家,约占企业总量的114。中关村科技园区重视发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参与国际经贸活动,利用国际各类资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国企业国际化涉及多个领域,据2006年对中国500强企业中60家企业为样本进行国际化行业分布统计。其中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家电、汽车及配件和钢铁国际化企业数量最多,所占比重近半。中国对外投资行业分布不均匀,技术密集型行业缺乏投资,商业和进出口贸易企业偏多。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应重点发展内向型国际化,一些大中型具备资源和国际化条件的企业走外向型国际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中小企业国际化将会内外并举
47、。5中国企业国际化问题与对策51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问题我国企业国际化起步较晚,自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发展迅速。但我国企业在较快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处于国际化的初级阶段,中国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力量薄弱,所以在国际化模式的选择上有必要形成战略联盟,在国际化过程中应做好海外目标市场的选择工作,同时培养和引进国际化经营管理人员,大力推进科技、管理创新,增强企业国内和国际竞争力。511企业规模较小且投资结构不合理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现状是投资规模依旧较小,大约60左右的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小于500万,超过1000万的企业大约有25。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起步较晚,到2007年底
48、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150亿,是日本的1/4,美国的1/20,而且大多是集中在技术含量不高的项目。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小,没有形成规模经营,难与国际跨国企业形成竞争。我国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区域分布不均,企业在对外投资中结构和行业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在行业结构方面,我国企业的投资偏重于科技含量低的初级产品,偏重于生产型而忽视服务性。我国对外投资的企业50为资源开发型企业,30为工农业、金融和零售业。在我国企业国际化区域选择上,过分选择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512缺乏战略意识和有效的国际化战略规划在国际化的企业中很多企业国际化的目的不明确,有些企业在国际化投资前期对国际市场调研不够充分,只是享受国
49、家优惠政策或者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企业国际化的方式选择、目标市场和国际化的目的应该跟随企业国家化战略的需要。另外,中小企业在国际化战略选择上要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中小企业在国际化模式的选择上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经营灵活性优势和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技术优势,利用政策优势抱团出海或依托大企业进入国际化市场。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13513缺乏国际化高水平人才据2004年对我国国际化企业的116份调查中,34的受访经营者认为我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国际化人才的缺失,其次有23的经营者认为是文化冲突。还有政策、市场壁垒、资金等也是制约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因素。我国国际化起步较晚,国际化企业较少,有国际化管理经验的高水平人才较少。我国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和素质与跨国公司管理人员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国际化企业管理者在经营管理理念方面比较落后,在经营中行政干预较大。还有,企业缺乏对其他国家法律法规、财会知识和国际市场科学分析的人才。人才的缺乏造成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失误较多。514创新能力弱科技含量低我国企业的核心技术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企业自主创新观念落后,自主研发投入和研发能力很难与国际大企业同台竞技。我国的国际化企业中,家电、烟酒等轻工业比重较大,高科技企业比重较低。515企业体制和宏观政策存在问题中国大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企业缺乏灵敏的组织结构和先进的业务流程。缺乏高效的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