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防止老人走失,医患共同参与安全宣教,现 状,近年来,随着全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中国已渐渐迈入了“老龄化”社会,“空巢”老人、“半空巢”老人的现实问题已摆上台面。频频发生的老人走失事件让众多家庭深受其痛。,老人走失数据,老人走失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民政部下属的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调查报告,每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平均每天约有1370名老人走失。从年龄上看,65岁以上老人容易走失,比例达到80%以上。迷路、精神疾病和老年痴呆是老人走失的重要原因。,为老人寻找“安乐窝”。,不是把老人栓来家人或专人照顾,为老人寻找“安乐窝”。,托老机构养老院慢性疾病医院
2、,“远亲不如近邻”,当儿女不在家时,邻居就成了您的耳目。,亲情陪伴愉悦情绪,常回家看看,保存老人生活照,走失后寻找方法,首先确认是否走失老人毕竟行动不灵敏,如果时间短的话,他走不远的,所以可以叫上邻居或亲戚在附近实行拉网式的排查,这样找到的几率大些。老人走失,并不局限于“失踪24小时以上才能报警”的规定。所以一旦家里有老人走失,就应立即报警,求助于警方、官方。,第一时间报警求助,通常发现捡到迷途老人的警情往往比求助寻找老人的警情要多的多,大多数迷途老人无法第一时间回家就是因为家人未及时报警。,使用高科技定位器,为老人设置信息标记,住院老人防走失,走失是指住院患者在完成住院手续后至完成出院手续前
3、, 或门诊及急诊患者于本院就诊期间, 未经主管医生的同意, 因各种原因发生的出走、失踪事件。,住院患者出走因素,1、不安心住院。不遵守医院规定。2、疾病因素。(AD)3、药物因素。(记忆减退)4、家庭因素,家属意见不一致。5、环境因素。,走失危害性,走失危害性,护理对策,评估走失的危险因素告知走失的高危情况宣教走失知识落实走失护理措施,评估走失的危险因素,疾病因素:有无痴呆或精神病史 有无记忆力减退 有无定向力障碍等精神状态:有无幻觉或妄想 有无焦虑或抑郁有无药物影响既往有无走失现象,告知走失高危情况,对存在走失高危因素的患者, 与患方签署医患走失沟通告知书告知内容包括:走失高危的原因、要求留
4、陪护、须遵守防走失注意事项等, 告知书随病历存档,宣教防走失知识,责任护士向走失高危患者的陪护讲述患者走失高危的原因、不良后果、应采取的预防措施。并强化指导, 直至患者陪护人员能复述防走失的具体方法预防措施:协助患者外出检查、佩戴手腕带、 患者离开病区活动时应有人陪伴、并向医护人员请假等,落实防走失护理措施,护理管理方面:合理配备护理人力, 加强工作力度 。尤其是中夜班人员较少的时段,密切观察,及时报告,严格执行病房巡视制度,增加交班项目。 每天早交班值班护士向医护人员通报全科走失高危患者的人数、床位号、诊断、在位情况,外出人员要有医师请假条加强检查监督 。 护士每天巡视走失高危人群, 检查各
5、项预防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对宣教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检查结果, 督促改进存在问题。,落实防走失护理措施,护士方面:强化病区环境介绍, 病区配备警示标识 。 1.床头防走失警示牌。 2.根据要求戴上腕带(标明医院科室、姓名、床号、住院号、 科室联系电话)。 3.不愿佩戴者可以在患者衣服口袋里放一张随身卡片(写明姓名、医院科室、家庭地址和联系电话),一旦患者走失,有助于警方或他人送患者回医院,及时的与患者家人取得联系。,落实防走失护理措施,护士方面:严格按要求不得单独外出,外出必须有人陪同加强巡视, 巡视时发现患者四处徘徊时要提高警惕,病人走失,一旦发生走失,要冷静,及时报告,通知家属,组织医护人员和医院保卫部门相关部门共同寻找,减少危险性对于找回的患者不能一味的怪罪,做好心理护理,了解外走的原因和经过,以便护理人员进一步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强化安全意识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对于易走失患者要及时找出不安因素,制定防范措施,并强化护士管理意识,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和预防性。护士向患者及家人进行安全教育,使之掌握安全防范意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走失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