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民版必修2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教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59124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人民版必修2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人民版必修2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人民版必修2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人民版必修2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人民版必修2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word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序言 1、洋务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2、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甲午战后到二十世纪初的初步发展 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国民党统治前期的短暂发展后期的破产倒闭 第一课时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主干知识线索(本课主要讲解的问题整合) 1、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的特点和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变动及影响; 2、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初步发展的历史(含每阶段原因、概况、民族工业的特点等内容) 。 一、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的变动 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特点 土地所有制: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 经济模式:自然经济(男耕女织)为主导,但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

2、经济已经有了 某种程度的分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经营规模: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商人在经营活动中所积累的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田产,而不是用来扩大商业经营规模。 2、两次鸦片战争后的经济变动 (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原因:次鸦片战争以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洋货物 美价廉。 洋货得以倾销的原因:机器生产,物美价廉,竞争力强;控制中国海关;开放更多的通 商口岸;获得内河航运和内地通商的特权。 影响:农产品出现商品化趋势;农村的劳动力出现变化部分人口流向城市,成为自 由劳动力;为民族工业产生提供了;商品

3、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表现:中国的冶铁及铁器制造业、榨油业、制糖业、丝织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部门遭到 了沉重打击。 原因:西方侵略者控制了中国海关,强迫清政府增开了更多的通商口岸,同时又获得了 内河航运和内地通商等权利。 (3)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对中国产生影响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小麦、谷物等粮 食作物的商品率有所提高,同时一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 对自然经济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削弱了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农村的家庭手工业, 也沉重地打击了城市手

4、工业。 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业也发生了变化,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 转移到上海。 外国的商业势力进一步侵入中国,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 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 市场。 农业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开始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 笔记和备注区域 笔记和备注区域 手工业 农村的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城市手工业也遭到沉重打击。 商业 外国的商业势力进一步侵入中国,洋行大量增加;商业和金融业也发生了变 化,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二、近代民族工业 的兴起 1、第一阶段:产生 (1)背景和条件

5、: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促进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经济结构的变动提供了 劳动力和商品市场;此外,洋务运动也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洋务企业也是民族工业的组成 部分,但它不是资本主义经济) 。 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归纳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 西方先进工业技术的传入;外商企业的刺激(利润的刺激)等。 深化:民族工业产生的一般历史条件(规律) 自由劳动力 商品市场 资本原始积累 技术条件 对照分析:中国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产生,缺乏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技术薄弱,劳动力条件和市场条件都不足。 (2)时间: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产生地区: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3)主

6、要途径 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洋务派 也创办一些民用企业。 (4)典型的企业 1866 年,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 1872 年,广东南海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5)概况:(P 313 ) 2、第二阶段: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1)时间: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外部原因:帝国主义列强竞相对华进行资本输出和继续加大商品倾销,进一步破坏自 然经济,创造客观条件。 (3)内部原因: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人们呼吁“实业救国” 、 “设厂自救” ;内外交

7、困的形 势也迫使清政府从放宽民间设厂限制(19 世纪末,甲午战后)到奖励实业(20 世纪初,新 政时期) 。 (清政府不得不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 (4)特点: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行业绝大部分是轻工业。 (5)主要企业家及代表企业: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荣宗敬、荣德生在江苏无 锡创办的保兴面粉厂;周学熙在河北唐山创办的启新洋灰公司;刘懋赏、冯济川在山西成 立的保晋矿务公司等。 (6)意义:它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3、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特点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产生,缺乏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薄弱,劳动力条件和市场 条件都不足。 从产生看

8、,它是直接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建立的,没经过工场手工业阶段。 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大部分是轻工业,重工业很少。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阻碍,发展艰难。 4、为什么创办民族工业的多是官僚地主和商人? 他们有较为雄厚的资本;有较高的政治地位,能得到官府一定的庇护;在同外国人打交道 洋务运动 背景:经过两次鸦 片战争和太平天国 运动的打击,清政 府面临“内忧外患” 的形势,清政府以 “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为指导思想, 在前期以“自强” 为旗号建立了一批 近代军事工业;后 期以“求富”为旗 号,创建了一批近 代民用工业,此外, 洋务运动中还

9、创建 了近代海军,举办 新式教育,派遣留 学生出国学习,揭 开了中国近代化的 序幕。洋务运动是 地主阶级进行的富 国强兵的改革,但 客观上促进了资本 主义的产生发展。 近代工业指的是 机器大工业。 的过程中,有着更为开放的意识和更容易接触到新技术。 第二课时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初稿:朱成文,修订:喻后敏 ) 主干知识线索(本课主要讲解的问题整合) 1、清政府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 19 世纪末(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初步发展 2、北洋政府:20 世纪初(19121919)短暂春天 3、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发展较快 抗战时期(19371945)沉重打击

10、抗战胜利后(19461949)日益萎缩 一、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19121919 年) 1、原因: (1)内因: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 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1915 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 (2)外因: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 (1)总体概况 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 新建厂矿和新增资本的速度和

11、规模都是空前的 (2)具体部门 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纺织业由长江下游的上海等地向北向西发展,天津、青 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 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的第二大工业。中国面粉除扩大内销外,还大量出口。 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 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 3、特点 地域分布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工业结构 主要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生产比重 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近代工业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 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轻工业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外国对中国矿产资源的掠 夺和外资

12、企业的恶性竞争。 4、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 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二、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9271936 年) 1、原因: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 稳定财政、增加收入和巩固统治。 1927-1936 年,南京国民政府为巩固统治,提出开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鼓励发展工 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笔记和备注区域 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 发展创造了机遇。 1935 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 ,对防止白银

13、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 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民国政府形式上完成了统一,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2、表现: 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从 1935 年的 237 亿元,增加到 1936 年的 258 亿元,增长 8.86%。 1935 年以后,就工业行业而言,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3、结果: 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官僚资本聚敛 财富的重要工具,民族工业受到限制。 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19371949 年) 1、原因 (1)外因: 1937 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野蛮

14、的洗劫和破坏 1945 年抗战胜利后,美国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加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中国外贸的大量入超,使民族工业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外汇购买原料。 内因:A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给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破坏。 B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 C官僚资本的压迫是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又一个原因。 D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2、结果抗日战争中,沦陷区民族工业受到毁灭性打击;大量民族工业内迁西南、西北地 区,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纷纷倒闭破产。 四、小结 1、归纳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发展 (1)兴起

15、:19 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 (2)初步发展:19 世纪末期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以 及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的发展。 (3)短暂春天:民国初年,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辛亥革命的影响和帝国主义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给民族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4)短暂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民族 工业获得了短暂的发展,但在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官僚资本的统治下,民族工业的发展曲折 而又艰难。 (5)沉重打击:抗战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和国

16、民政府实行专卖政策及工业 垄断,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 (6)陷入困境: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统治后期,由于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和繁重的 苛捐杂税、官僚资本的压迫以及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使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纷纷 倒闭破产。 2、启示 (1)国家独立,政局稳定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前提; (2)善于抓住有利的国际环境是发展经济的重要策略; 笔记和备注区域 (3)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 (4)保证充足资金,科技为先导。 3、中国近代工业的特点:中国近代工业包括洋务派企业和民族资产阶级企业。 领导不正常(地主阶级一直充当领导 ); 结构不合理(开始于重工业 ); 分布不平衡(多在沿海、沿江 )

17、; 发展不顺利(内外因素的阻碍 )。 第三课时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主干知识线索(本课主要讲解的问题整合) 特别注重“夹缝” (1)外国侵略者:限制中国机器进口;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 (2)封建势力 军阀政府 官僚资本主义 政府不正式承认;苛捐杂税;大举内债,滥发纸币;直接投资,加入官股;收买、敲 诈甚至没收。 一、在夹缝中求生存 1、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外国侵略者曾采用限制中国机器进口的方法,力图阻止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民族工业兴起后,外国侵略者利用在华攫取的种种特权,通过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对外 贸易等手段,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从而使中国民族工业在产品销售

18、和原料供应 方面受到巨大压力。 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同美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并减免大量美国商品的进口税,美 货汹涌而至,充斥了市场的各个角落。 2、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 甲午战争以前,民族工业企业始终没有获得清政府的正式承认,处于听任地方封建势力 摆布的地位。 各级政府采用苛捐杂税勒索民族工业企业,极大地加重了民族工业企业的负担。 军阀官僚政府(国民政府)大举内债和滥发纸币也严重地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3、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国民政府大举内债和滥发纸币也严重地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还以直接投资、加入官股或收买、敲诈甚至没收等方

19、式公开吞噬民 族企业。 二、在斗争中求发展 1、斗争原因 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政治力量。 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 维护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2、斗争表现 1928 年,济南惨案后,全国反日会通过了反日决议。 九一八事变后,上海银行、钱业两公会致电南京国民政府,要求团结御侮。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支持十九路军抗战,参与救济难民,维持上海治安。 长城抗战爆发后,各地工商界人士开展捐款购机运动。 3、斗争特点 笔记和备注区域 革命性: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影响其发展和生存。 妥协性:资金少、规模小、技

20、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存在着一定 的依赖关系。 认识: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 4、斗争的结果 经济上:推动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政治上: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思想上:促进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 局限: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三、小结 1、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不利因素 (1)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外来技术的引进。如洋务运动。 外来经济侵略的客观影响。 政府开放的政策,如清末甲午战争后的政策,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措施。 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如一战的影响。 重大政治变革的推

21、动,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 新式学校的创办,教育制度的改革所起的作用。 (2)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政治腐败、专制统治,不利于近代工业的发展。 外来侵略的加深,特别是主权的进一步丧失,外来经济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严重地阻碍 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封建经济的阻碍,影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外来技术垄断) ,管理经验缺乏等等。 总之,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2、近代民族工业的地位 (1)从经济上看,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推动中 国近代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 (2)从政

22、治上看,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提供了 社会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民主革命建设和中共建立准备了阶级基 础。 (3)从思想上看,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不断冲击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 资产阶级社会思想在华传播提供了条件。 (4)从发展趋势看,民族工业资金小、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难 以独立发展。 3、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及成因 (1)特点:具有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 (2)成因分析 革命性: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与束缚; 软弱性、妥协性: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中外反动势力又有一定的依 赖关系。 笔记和备注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