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题 10、艰苦岁月 授课时间 1 月 12 日1 月 16 日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第 1 课 时 授课班级 六年级 12 班 总第 18 课时 内 容 设 计 知 识 与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分析,学生了解喜怒哀乐带给人面部五官的变 化,并能初步运用泥塑造型的方法(捏、抹)进行面具 制作。 方 法 与 过程目标 通过教学实践,学生能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表现一张 有情感特征的面具。 学 习 目 标 情 感 与 态度目标 通过教学欣赏,学生了解三星堆以及中国民俗中的面具, 并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对泥塑的兴趣。 本 课 重 点 难 点 分 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捏、抹等技法塑造各具情感特征
2、的面具形 象。 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进行面具造型。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课件、泥、泥盘、水盘等。 课 堂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教学程序 教 学 过 程 媒 体 运 用 第一课时 一、课前: 1、教室布置:课桌呈小组分布,8 人为 一大组,同桌为一小组。 2、招呼学生分组入座,以学生教室横 排为一大组。 3、课前游戏。 ppt 课件。 第 52 页 课 堂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教学程序 教 学 活 动 设 置 媒 体 运 用 二、有趣的 脸: 三、面具的 制作: 四、学生实 践: 五、作品赏 析: 六、拓展展 示: 1、教师提问:游戏中有哪些表情?在 我们生活中,还有哪
3、些表情? 2、教师出示“喜怒哀乐”的提示,要 求学生分组模仿四种表情,并分析五官变化。 3、出示夸张的人物面部图片。教师介 绍:这种把五官无限夸大来进行一种表情表 现的方式,叫做夸张。板书:夸张。 4、出示三星堆人物面具图片,介绍: 它们并不是外星人,它们来自四川的三星堆 考古遗址,考古学家们发现,古人们把人和 神话传说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张张各具特色 的面具形象。比如这件作品,夸大了眼睛和 耳朵,表现了“千里眼” 、 “顺风耳”的特征。 除了夸张,它们还用到了变形的方法。板书: 变形。 5、出示中国民间面具图片欣赏。 6、总结:人们把常见的人脸的形象, 通过夸张、变形的方法,塑造成了一件件生
4、动、有趣的面具,这些面具,都是漂亮的艺 术作品。 1、教师导入:让我们来创造一件面具 作品。 2、教师提示学生寻找桌子里的材料、 工具,并简单介绍使用要求。 3、教师示范泥塑面具,并讲解泥塑过 程: 过程一:确定面具五官的位置;过程二: 运用捏的技法进行面具造型,强调夸张、变 形的运用;过程三:运用抹的技法进行表面 光滑处理。 4、出示课件图片和文字,总结制作过 程。 作业完成情况的简要评价。课堂学习态度的 评价。未完成的作业的后续安排。 出示制作要求:根据“喜怒哀乐”纸条 的分配,以同桌为一小组,运用夸张变形的 方法,创作一件独特的泥塑面具作品。 教师巡视指导,提示细节装饰的作用。 个别学生
5、作品展示,教师引导提问:你 们做的什么表情的面具?在哪些地方运用了 夸张、变形的方法 建议到操场上进行一次泥塑面具展览。 ppt 课件。 ppt 课件。 ppt 课件演示。 ppt 课件播放背 景音乐。 ppt 课件。 展示学生作品。 第 53 页 了解人的面部表情特征,建立人脸和面具形成的初步联系,结 合教学重点设计形象的引出造型中的夸张、变形的方法。作 业 与 课 堂 评 价 10、艰苦岁月 制作方法:切挖、粘贴、雕刻等。 板 书 设 计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 教 学 回 顾 与 反 思 以实质的目标为本,进行教学形式或方法的设计,这样才能在 大方向不错误的情况下,用最短
6、的路前进,事半功倍。而事实上, 每次的教学设计,我都会犯本末倒置的错误,总是会拘泥于某一部 的教学设计的琢磨,丢了真正的要追寻的目的。只要目标达成,方 法是可以多种多样的。虽然知道,可在实际的操作中,总是把握不 好。正因为这样,在教学中无法理顺教学的顺序,有很多的地方有 反复,重复,如前面用尝试教学法解决人物动态的教学,而后是感 受泥人文化,再从服饰、表情等方面使人物更生动,在第三步的欣 赏教学中,又涉及到人物的动态,这和第一步就是重复。 第 54 页 课 题 10、艰苦岁月 授课时间 1 月 19 日1 月 23 日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第 2 课 时 授课班级 六年级 12 班 总第
7、 19 课时 内 容 设 计 知 识 与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分析,学生了解喜怒哀乐带给人面部五官的变 化,并能初步运用泥塑造型的方法(捏、抹)进行面具 制作。 方 法 与 过程目标 通过教学实践,学生能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表现一张 有情感特征的面具。 学 习 目 标 情 感 与 态度目标 通过教学欣赏,学生了解三星堆以及中国民俗中的面具, 并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对泥塑的兴趣。 本 课 重 点 难 点 分 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捏、抹等技法塑造各具情感特征的面具形 象。 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进行面具造型。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课件、泥、泥盘、水盘等。 课 堂 教 学 活 动 设
8、 计 教学程序 教 学 过 程 媒 体 运 用 第一课时 一、设问式 趣味导课, 激发学习兴 趣: 出示一件老鼠偷油或其他主题的糖塑作 品图片,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猜猜是什 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引出吹糖人。 赏析民间传统泥塑作品的动态,体会泥 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 (1)用动作模仿表演,感受观察,体 味人物运动特点、动态特征。 让学生想象、模仿表演吹糖人吹糖时的 动作,并进行观察,吹糖人的五官及身体动 态特征,探讨归纳出:五官特征为鼓出的腮 帮子,全神贯注的眼神等;饱满的身体,紧 张用力的四肢等等。 (2)欣赏艺术家的泥塑作品造型特征, 初步学习艺术家泥塑表现人物动态的造型方 法
9、。 ppt 课件。 第 55 页 课 堂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教学程序 教 学 活 动 设 置 媒 体 运 用 二、精讲点 拨: 三、小组分 工,共同创 作: 四、作品评 析: 六、收拾整 理: 1、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基本方法: 出示制作过程视频,让学生观察制作方 法。可大胆启发学生用自己实践的方法进行 捏塑。 2、探究学习泥塑人物动态稳定性的方 法: 教师出示不易稳定的泥塑人物进行观察 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表演体验、实 践尝试、小组合作等方法探究学习。 学生探究一:稳定的动态本身就很容易 用泥塑表现。让学生寻找哪些动态是很稳定 的,如坐、蹲、直立、倒立、睡、躺、趴等 身体呈垂直或水
10、平线时较稳定。 学生探究二:实践演示泥巴上下用量的 多少与稳定有关。如泥塑时,腿部可适当夸 张,加粗腿部,下大上小些,泥塑人物容易 站稳。 学生探究三:演示不稳定泥塑人物,让 学生探究怎样放稳。也可用添加辅助物支撑 的方法,使人物动态稳定。 1、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最深的动作 瞬间,进行创作构思,可选几位构思好的同 学演示自己想表达的主题动作。 2、教师对泥塑创作方法作进一步深入 指导:创作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要求。 写上作品主题标签,展示作品,集体观 摩,教师评价鼓励,学生自评。 评价建议: (1)能否抓住动态特征表现主题。 (2)能否将动态稳定地表现出来。 (3)能否将身体与头部、四肢粘接
11、固 定。 (4)能否尝试五官、手脚、服饰细部 的修饰,保留手捏质感。 (5)是否对捏塑人物感到兴趣。 将剩余的土回收至桶,桌面擦干净。 注意抹布、竹刀及碎土不要直接在水池清洗, 可先在水桶内洗,最后在水池冲洗,以免泥 浆、泥块堵住水管。作品每个部位结合处要 特别粘紧,在专用教室通风处风干,注意不 要碰坏。 ppt 课件演示。 ppt 课件。 ppt 课件播放背 景音乐。 展示学生作品。 第 56 页 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面具的设计造型,教师巡视中完成个别指 导的需要,并逐步引导学生把作品丰富化表现。作 业 与 课 堂 评 价 10、艰苦岁月 A、人物头部、身体、四肢的细微变化。 B、人物比例、不
12、同身体姿态。 C、表情、衣服、五官。 板 书 设 计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 教 学 回 顾 与 反 思 根据学生的心理,动静结合的组织教学。在这点上,我的考虑 是,学生喜欢泥塑,因为玩泥是孩子的天性。课堂上让孩子们听老 师将或欣赏,不让他们先玩玩,这不符合学生正常心里的需求。比 较理想的方法是让学生先尝试的捏一个泥人,让他动起来,这以来 满足了学生心理需求,再者也让教师了解学生现阶段学习情况。教 师要像医生一样,从学生的初次尝试中把握学生现有的水平,有的 放矢的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这就是增量,教学的意义。在这点上,我原先的想法就是这样,但 问题是我没有真正发挥好学生尝试的作用,没有在原有水平的基础 上及时的引导提高。应该是尝试完之后,组织教学让学生对动态造 型更多一点感受,从而提高动态造型的能力,把这个作为重点,可 以用欣赏、模仿等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而后让学生在此对作品进 行修改,使作品的动态更生动。最后学习一些简单的技法,在服饰 上装饰一下,一笔带过,进一步使作品更生动,这样的教学设计, 无论从节奏感合适科学性来说都更合理些。 第 5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