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3.2《合理利用自然资源》word教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73187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3.2《合理利用自然资源》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3.2《合理利用自然资源》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3.2《合理利用自然资源》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3.2《合理利用自然资源》word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3.2《合理利用自然资源》word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概述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2)概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资料及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爱护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2.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及措施。 【教学难点】 对自然资源的分析归类。 【教学方法】 资料分析法、讨论法、游戏活动 【课前准备】 玻璃缸、棋子、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有着总量很大的自然资源。那

2、么,什么是自 然资源呢?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自然资源。 二、新知导学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 师:什么样的资源才是自然资源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将自然资源的概念补充完整。 生:(阅读教材)自然资源是自然界 天然 存在,未经 人类加工 的资源,与人 类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 师:你知道哪些自然资源?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例。 师:在下面这些资源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呢?(展示河水、森林、农田、楼房) 生:河水和森林属于自然资源。 师:想一想,人类可以离开自然资源而生存吗? 生:不可以。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需物质条件,人类的衣食住行所需 无一不是取自于大自然。 (

3、二)我国的自然资源 师:根据下面一组数据,你觉得用哪个词可以形容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 领土面积:世界第三 探明矿产储量:世界第三 耕地面积:世界第四 河流径流量:世界第六 森林面积:世界第六 生:地大物博。 师:是的,我国领土幅员辽阔,资源总量丰富,但是,我国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如果把资源平均到个人,会是什么结果呢?还是地大物博吗?一起来看一个表格。仔细分 析表格中的数据,你有什么结论? 生:(阅读数据)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量少。 师:先让我们来分析土地资源的特点。 资料一、中国国土面积 960 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居世界第 3 位,但按人均占土地资 源论,在面积位

4、居世界前 12 位的国家中,中国居第 11 位。 资料二、中国地形、气候十分复杂,土地类型复杂多样。中国沙质荒漠、戈壁合占国 土总面积的 12%以上,改造、利用的难度很大。而对中国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耕地,所占 的比重仅 10%多些。 资料三、有限的耕地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草原资源多分布在内蒙 古高原的东部等。在局部草原又面临过度放牧、草场退化的问题。 通过以上几则资料,你能总结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吗? 生: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地区差异明显,分布 不均匀,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师:水资源有什么特点呢? 资料一、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2185 立方米

5、,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1/3。 资料二、全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由东南的超过 3000 毫米向西北递减至少于 50 毫米。 资料三、北方五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46.5%,耕地占全国的 65.3%,水资源只占全 国的 19%;南方四片人口占全国的 53.5%,耕地占全国的 34.7%,而水资源量为全国的 81%。 生: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与人口、 耕地的分布不相匹配。 师:我国的矿产资源情况如何呢? 资料一、我国现已发现 171 种矿产资源,查明资源储量的有 158 种;有矿产地 1.8 万 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 7000 余处,人均占有量居世界 80 位。

6、 资料二、我国矿产资源供需总量失衡,后备资源储量增长速度赶不上消耗速度,对经 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呈下降趋势。 生: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储量较大,矿种比较齐全,人均资源量少,部分矿产资源 供需失衡。 (三)自然资源的类型 师:自然资源可以分为两种: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阅读教材 P114 页,试着 将填空补充完整。 生:(阅读教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 较短 的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 循环使 用 的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 自然资源。 师:根据你对概念的理解,能不能判断出下面这些资源,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 不可再生资源呢?请将对应的部分用线

7、连起来。 生:连线。 生物资源 矿物资源 土地资源 煤 石油 可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 水资源 天然气 (四)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师: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生产要素。人类在认识自然资源和开发 利用自然资源方面存在着哪些问题呢?仔细阅读教材 7-3-6,理解对话的内容,思考对话内 容暗示了什么道理。 生:(小组分析讨论)各小组发表本组的结论,并与其他小组交流。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具有盲目性和无计划性,人类的种种破坏活动,将会给人类生 活带来巨大影响。 师:你知道哪些滥采滥用自然资源的事例?它们是否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生:举例。 师: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草原,使草原荒漠化;不合理利用

8、水资源,使水资源枯竭;过 度开采煤矿,使煤的储存量急剧下降,过度砍伐,会对森林资源造成浪费等等,这些都是 不合理利用了自然资源。怎样利用自然资源才是合理的呢?我们来进行一个“捕鱼”游戏, 体会一下,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捕捉到最多的“鱼”?从中你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什么结 论?(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生:(进行游戏)结果:每次捕 10 条“鱼”可以捕捉到数量最多的“鱼” 。结论:资 源开发利用应保持适度。 师:有人认为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怎么认为? 生: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不加以合理利用和保护,也会逐渐枯竭的。因此,我们对 可再生资源要遵循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持续发展的原则。 师:

9、比如污水处理厂可以回收利用城市污水,开辟第二水源;禁止乱占耕地可以合理 利用土地资源;植树造林可以保护森林资源;退耕还草也可以保护土地资源等等。不可再 生资源又如何开发利用呢? 生:对不可再生资源要遵循节约利用和综合利用的原则,确保资源的储采比,合理调 节有限资源的耗竭速度。 师:我们现在用的电基本都是用煤发电,但煤炭资源的开采,用一点就少一点,有什 么办法保护煤资源呢? 生:可以用太阳能发电或者风力发电。 师: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我国在宁夏建立了首座太阳能发电站,此外 还有风力发电站来代替煤炭发电。生活中随手关灯,也可以节省煤炭资源。有人觉得我们 保护自然资源,就要完全禁止开发利

10、用。这种观点对吗? 生:不对。我们并不是完全禁止开发利用,而是反对无计划地和盲目地开发利用。 师: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的保护是否相矛盾呢? 生:不是的,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我们应该制订出具体的 开发保护计划,确保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师:生活中,我们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呢? 生:(举例) 师:下面这些行为中,有利于保护哪些自然资源? 生:节约用水就是保护水资源;使用双面纸就是保护森林资源;节约用电就是保护煤 炭资源;节约粮食就是节约耕地。 三、课堂小结 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量少。 2.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3.对可再生资源要遵循科学

11、开发、合理利用和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不可再生资源要遵 循节约利用和综合利用的原则。 四、课堂练习 1.“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启示我们要 ( C ) 实现垃圾回收再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边污染边治理,反对先污染后治理 实现“资源产品消费废物排放”的循环 实现“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 A. B. C. D. 2. 关于自然资源的特征,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C ) A. 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有计划,有目的 B. 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C. 自然资源的分布在各地的分布是均匀的 D.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板书设计】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 二、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三、自然资源的分类 四、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反思】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得出自然资源的概念,并 通过一个练习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检测。通过教师提供各种资料分析,由学生自己得出我 国自然资源的现状,既能充分认识到我国“资源大国的优势” ,又能将我国资源分布的特点 展示给学生,增强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富国强民的信心。通过阅读教材及巩固练习,掌握 自然资源的种类;分析教材中的图片资料及活动,认识到在利用自然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及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任重而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