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5.2《测量电阻》word教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73370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5.2《测量电阻》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5.2《测量电阻》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5.2《测量电阻》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5.2《测量电阻》word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5.2《测量电阻》word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2 节 测量电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原理。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3.了解定值电阻的特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对电阻的测量,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及测量过程中的兴趣培养。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阻。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加深对电阻概念的正确理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 【教学突破】 引导学生认识实验电路的设计,明确实验方法及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分析实验数据,了

2、解电压 与电流的比值关系,发现定值电阻的特点,认识到电压与电流对电阻是没有影响的,强化学生对电阻概念 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图像坐标纸、课堂巩固练习等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干电池(2 节)、学生电源、2.5V 和 6。3V 的小灯泡、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10、20)、滑动 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批注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个坏的收音机,告诉学生经过检查,发现一只 标注模糊的电阻引线断了,需要更换。怎样才能知道它的阻 值呢? 2.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上面这一过程。 问题:利用我们学习过的知识能不能进行测量呢? 通过利

3、用收音机这一实 物进行展示,点明需要更换 标注模糊的电阻,并让学生 利用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测量 电阻。这样将物理知识与实 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增强了 学生对物理应用于生活的认 识。 二、进行新课。 1.实验探究:怎样测量未知电阻? (1)提出问题:如何利用已有知识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呢? 讨论测量方法及依据。 (2)猜想或假设:学生思考交流,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 有根据的猜想。 可以使用电工们常用的万用表直接测量。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 电流,代入公式 R 计算得出。 UI (3)设计实验。 问题 1:如何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出电阻两端的电 压和电流,从而计算出

4、电阻呢?请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教师活动:展示学生画出的电路图,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引 导学生讨论分析电路图的合理性。 用这几个电路能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吗? 设计合理吗? 电路能测出几组数据,只测出一组数据计算的电阻准确吗? 如何才能进行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呢? 总结: 只要能正确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就具有合理性; 只测量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真正说明问题,应该多 测量几次; 通过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操作起来方便可靠。 问题 2:实验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以填空的形式或多媒 体展示。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状态。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阻值_位置。 注意认清电压表

5、、电流表的_接线柱。 电压表量程选_V,电流表量程选_A。 闭合开关前,应_电路,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实验。 教师要肯定学生的说法,可 以出示万用表实物,简单介 绍万用表及其使用方法。建 议学生使用已经掌握的知识 进行实验,也就是第二种方 法。 利用前面的实验经验,学生 很容易画出电路图,但是较 难考虑到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因此以下设计按照学生没有 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情况进行 处理,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 作出最佳处理。 通过讨论,学生联系本章第 1 节课的探究实验,容易想到 可以通过改变电池个数或调 节滑动变阻器的方法改变电 路中的电流,实现多次测量。 通过学生对两种方法方便性 的讨论,选取滑动变阻

6、器, 改进电路图,展示正确的电 路图,并板书。 对于实验注意事项,教师不 管通过什么方式,主要是让 问题 3:如何设计实验表格呢? (4)进行实验。 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帮助遇 到困难的学生。 展示学生小组实验数据。 (5)分析论证。 问题:你计算出的电阻有什么特点?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是不变的,说明电阻的 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高低,及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无关。 (6)评估交流。 实验中你的电表是否出现了指针反向偏转的现象?原因是 什么? 实验中你的电表是否出现了超量程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实验中你的滑动变阻器是否出现了无法调节电路电流大小 的现象?原因是什

7、么? 测电阻的实验中,你每次测量的电阻值是否相差不大?为 什么? 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反思,讨论交流。 总结:在进行实验时,一定要事先明确实验步骤和仪器的操 作规范,细心操作,认真检查,避免出现失误甚至造成事故。 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除了用来调节电阻两端的电压、实现 多次测量外,还具有限制电路中的电流、保护电路的作用。 (7)图像表示电阻。 教师简单介绍:除了用表格形式记录我们的测量结果外,我 们还可以用图像的方式表示。在坐标图上,用横坐标表示电 流 I,纵坐标表示电压 U。根据实验数据,用描点连接法就 可以得到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曲线。 学生在图像坐标纸上,描点连线。

8、问题:如何从图像中知道电阻的大小?学生举例分析。 2.伏安法的应用。 教师总结:对于一个未知电阻,用电压表测出它的两端电压 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它的电流 I,应用欧姆定律,就可求 出其电阻值。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伏安法是测 量电阻的一种基本方法。 讨论交流:只用一只电压表测电阻。 实际测量中,如果缺少电流表,你能用一只电压表和一只定 值电阻测未知电阻的阻值吗?画出电路图。 学生讨论分析,并明确测量步骤。 原理分析参考:只有电压表,那就只能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 电压,而不能测出电流。但是电压表也可以测出已知定值电 阻的电压,用此电压除以已知定值电阻的阻值就是该定值电 阻的电流,如果计算出

9、来的电流与待测电阻的电流相等,那 学生养成实验前先考虑注意 事项的好习惯,减少实验时 出现的问题。对于设计表格, 学生可以参考教材表格,表 格的设计不是唯一的,主要 是训练学生独立设计表格的 能力。 教师要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 与到各个小组的实验当中, 并纠正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错 误与不足;三次实验数据尽 量在允许的范围内拉开差距, 便于分析结论;要求学生实 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数据。 在分析论证、评估交流时,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实 验数据的可靠性,然后评估 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哪 些失误,这些会对实验结果 造成哪些影响。这是一种习 惯的培养,教师不要舍弃这 一重要的环节。 对于图像的描点可以由

10、学生 自己完成,但是对于从图像 中去认识电阻的大小,是一 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因 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曲 线的得来进行分析,让学生 认识其中所描点的含义。此 处,教师也可进行适当的训 练,进行强化。 么就能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了。使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待测 电阻的电流相等,只需要使它们串联即可。 知识拓展:只用一只电流表和一只定值电阻能否测量未知电 阻的阻值呢? 例题:某同学想测定电阻 Rx的阻值。供选择的器材有:一 个电源(电压不变、电压数值未知),一个已知电阻 R0,电压 表(最大量程大于电源电压),单刀双掷开关。该同学设计了 如图 521 所示的电路。 (1)要完成该实验,请你写出需要测

11、量的物理量及操作 步骤。 (把开关与接触点“1”接触,此时电压表测量的是定值电阻 两端电压,读取示数为 U0,再把开关与接触点“2”接触, 此时电压表测量的是定值电阻和被测电阻两端的总电压,读 取示数为 U) (2)写出用测量的物理量计算 Rx的表达式。 Rx U U0 R0U0 技巧点拨:根据两个电阻串联时电流相等,并联时电压相等, 借助一个测量仪表电流表(或电压表)和一个定值电阻等也可 以测量出一个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学生讨论分析,设计其他实验方法步骤。 在处理时,由于难度比较大, 所以教师要适当进行引导。 通过这两种特殊的测量方法, 锻炼学生的思维,进一步理 解欧姆定律的应用,体会 “替

12、换”的方法。 三、反思总结,布置思考题。 1.知识与能力方面: (1)测电阻的方法;(2)定值电阻的特性;(3)滑动变阻器在 本实验中的作用。 2.学生交流合作心得体会。 3.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 79 页“自我评价” 。 (2)课下研究小灯泡的电阻,并记录灯泡电阻的特点,与定 值电阻进行对比。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第 2 节 测量电阻 (一)伏安法测量电阻 1.实验原理: R 。 UI 2.测量工具:电压表、电流表等。 3.实验电路图(略) (二)伏安法的应用 1.只用一只电压表测电阻。 2.只用一只电流表测电阻。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节课涉及的是一种基本的测量电阻的方法,是欧姆定律知识的延伸。同时,使用电压表与电流表, 在前面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经历过,因此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学生都了解,教师只需提醒内容就可以了。 对于学生描出的 U I 图像,由于学生理解较浅,教师引导的语言多了些,在训练中,也会耽误时间。在讨 论伏安法的应用时,由于没有直接做实验,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建议如果课堂有时间的话,还是让学生 自己实验测量一下,加深学生对欧姆定律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