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以及地球自转造成昼夜更替的现象。 2、仿做地球自转造成昼夜更替的实验。 3、培养学生学习地球知识的兴趣。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的自转。 难点:昼夜更替。 学法指导 :利用教学演示,学生讨论、动手操作,进行教学,使学生理解地球自转。 教具准备:地球自转的挂图,分组实验材料。 新课引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在低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白天和夜晚”一课,初步了解了 昼夜现象。你能说说白天和夜晚是怎么一回事吗? 教师在回答的基础上,揭示课题,指出本课要求学生在了解昼夜现象的基础上,认识 昼夜形成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 1
2、、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1) 教师提问:太阳从何方升起、何方落下? 那么,太阳东升西落说明了什么呢? 教师讲解,引出课题。 (2)组织学生讨论。 当你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面,看到窗外的景物是向什么方向移动的?为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窗外景物向后移动是汽车向前行驶的反映。 两列火车交会时,你坐的火车已经开动,相邻的火车并没有开动,但你会觉得怎么样? 为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没有开动的相邻火车向相反方向移动是由于自已坐 的火车已经开动而产生的错误错觉。 (3)教师出示地球仪自转的挂图,然后提问: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是怎样的? (4)教师运用地球仪,边演示地球自西向
3、东的转动,边提问:地球自西向东转动时, 我们看到的太阳向什么方向运动呢?为什么明明是地球在自转,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太阳东 升西落呢?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两个例子,通过讨论得出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转动 的反映的结论。 教师要演示时,要注意地球的旋转方向要自西向东,即从北极往下看,地球作逆时针 旋转。其次地球仪的转动要作匀速运动,不能一会儿快,一会儿慢。 (5)学生分组用地球仪进行地球自转的实验,教师进行指导。并引导学生得出地球自 转的含义。 2、昼夜更替 (1)教师演示实验,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照在地球仪上,提问:地球上哪边是 白天?哪边是晚上? (2)教师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在自西
4、向东转的地球仪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球仪 上的大头针进入明暗半球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才出现 了昼夜更替现象。教师在演示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大头针表示的这地区,进入手电筒光 和离开手电筒光的一全过程。其次手电筒光不能移动。 (3)学生分组进行地球自转形成昼夜更替的实验。 (4)教师讲述进球自转周期约为 24 小时,因此一昼夜的时间为 24 小时,以及昼夜更 替对地球上生命现象产生和存在的重大意义。 3、时间的差异 (1) 地球自西向东转太阳东升西落东边的地点日出早不同经度的地方 时间是有差异的。 (2) 地球上时间差异的规律 地球每天自转一周,一天 24 个小时转过 360 度,每小时经过 15 度。 地球上时间东早西晚,经度每差 15,地方相差 1 小时。 举例说明欧洲的足球联赛。 四、教师课堂小结。 提问:说说地球的转动方向是怎么样的? 地球为什么会产生昼夜现象? 你能说说地球的昼夜是怎样产生的吗?造成时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