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管理学(原市政规划与管理)期末练兵:自测与解答 一、填空题 1、从城市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最初是一种具有防御和 功能的人类定居点。 2、城市的集聚性包含了诸多要素,主要包括人口的集聚和 的集聚。 3、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大城市逐渐增多,迅速膨胀 的城市人口甚至使城市无法满足城市人口对城市功能的需要,出现了所谓 的问题。 4、 导致的城市化发展,使市政的概念逐渐突出并独立出来。 5、古代城市的市政与“乡政”并没有严格的区别,是一种 的体制。 6、一般认为,市政管理的主体是 ,也包含一定的城市公共团体、 组织和市民,这是由市政公共管理的性质所决定的。 7、 是我国
2、城市政权的领导者。 8、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 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形式。 9、城市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素,也是市政管理现代 化的基本标志之一。 10、将个人利益表达纳入 渠道,避免非正式关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是创新市民利益表达方式的重要方面。 11、市政体制的本质是处理城市中 的关系。 12、西方国家城市权力的中心,既不在城市的议会、政府或法院,也不在 城市的政党组织,而在城市的 。 13、 是 20 世纪 90 年代在原有建制市的行政等级中新增加的一个层 次,虽然在宪法第 30 条规定的中国行政区划中并没有这一层次,但在我国市级 行政区划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14、
3、我国城市行政管理,实行 体制。 15、市政管理手段要从过去单纯的计划手段、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为主,特别是重视 的使用。 16、城市的 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 标。 17、就是因为城市 的存在和强化,导致城市的形成、发展和迅速 生长,这是城市存在和成长的根本动力。 18、 的城市发展战略观主要形成和发展于 20 世纪初叶至 20 世纪中叶 的阶段,强调不断提升城市的生产能力,包括工业产品、有形服务等多方面, 从而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 19、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西方开始初步形成了 的地方发展战 略观。 20、 就是为了保障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而
4、投入财富的增长指标, 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 21、现代城市规划的创始者本质上是一群社会改革家,虽然他们当时关注 的是物质空间环境问题,但其思想的核心却是 。 22、每个城市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制约城市发展的因素,妥 善解决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搞好 的关键。 23、土地 的最根本的核心任务是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用途管制。 24、美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政府主导的主要是 及污水处理。 25、城市成长管理是主要针对城市 扩展的控制和管理。 26、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相比,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城市经济是一种 、综合性的经济。 27、城市经济管理中的经济方法主要是通过经济杠杆和 的运用,调
5、整城市经济活动中有关各方面的经济利益,以达到控制、协调经济活动的目的。 28、世界银行 1991 年世界发展报告在评价政府在与市场相互协作过程 中的作用认为,稳定的 环境是各国政府应该向社会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 物品。 29、城市财政管理的具有公共性和 的性质。 30、 是城市政府主要的收入来源。 31、在人口学理论分析中,通常用城市 来描述城市人口的一些基本 特征。 32、城市人口的 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移而引起的城市人口增长,它 一般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并与城市自身的功能和吸引力大小有关。 33、 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政府对其所辖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控制和规划。 34、提高城市公共住宅的管
6、理质量,必须从分析城市公共住宅的 入手。 35、 尤其是指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两级辖区。 36、城市环境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城市的自然环境;二是城市的 。 37、 是城市环境的根本宗旨。 38、 细微颗粒物 PM10(即可吸入颗粒物直径小于等于 10 微米)对 人体健康危害最大,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杀手”。 39、 是当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市场运 作方式,即在排污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允许企业买卖排污指标,以经济杠杆促使 企业主动削减排污量。 40、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 可以作为循环经济 的早期代表。 41、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
7、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 的过程。 42、我国城市化 2004 年已经超过 。 43、城市边缘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成因中, 管理体制造成的双 重标准和管理漏洞是根本原因。 44、 是随着多种产业集聚逐渐由乡村形态转变为现代化城市的过渡 性社区。 45、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和 。 46、按政府机构的权力大小,可以将大都市政府分为 的和城际的两 种类型。 47、 区域协调机构分为综合功能的协调机构与单一功能的协调机构两 种类型。 48、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反映为各国 的竞争,也表 现为区域之间的竞争。 49、 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 50、Citista
8、te 不是一个 ,而是一个组织边界、市场边界、信息边界、 社会边界,乃至生态与环境的边界。 51、 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核心。 52、对执行系统而言,最为重要的方面是执行的 程度,而这一点又 必须以信息系统的完备和信息渠道的顺畅息息相关。 53、对于反应而言,留有足够的 是十分关键而又往往容易被忽视的环 节。 54、危机管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选择合适的 。 55、城市信誉危机突发事件处理,必须首先注意启动 。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 分) 1、具体分析,现代城市的涵义主要从( )区别于农村地区。 A 人口数量 B 人口构成 C 产业构成 D 行政管辖
9、2、( )社会大分工是人类社会中城市形成的直接原因。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第三次 D 第四次 3、总体来看,古代城市的经济功能较弱,主要以( )功能为主。 A 军事 B 社会 C 政治 D 文化 4、( )是最早面临“城市病”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探索市政管理理 论的国家,同时,也是首创多种城市市政体制的国家。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 5、市政经济具有( )的基本特征。 A 社会性 B 长期性 C 不可分性 D 政府性 E 公共性 6、在我国城市中,城市政治权力系统包括( )。 A 市法院 B 中共市委 C 市检察院 D 市政府 7、市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主要具有地方( )。
10、 A 任免权 B 监督权 C 决定权 D 立法权 8、根据行政许可法这部法律的规定,除( ),其他国家机关包括 各个部门一律不能设定行政许可。 A 国务院 B 省一级人民政府 C 国务院各部委 D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 会 9、根据我国现行法规和相关制度,构成我国市民概念的基本条件为( )。 A 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 B 居住在市区内 C 从事第一产业 D 具有本市 户口 10、在我国城市中,( )渠道是一种方兴未艾的市民利益表达渠道。 A 代理人 B 个人 C 代表 D 集团参与 11、市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 )。 A 市行政管理体制 B 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 C 市政府构成体制 D 市建制 体制
11、 12、我国目前的建制市包括( )。 A 副省级市 B 县级市 C 地级市 D 直辖市 13、中共市委对城市国家政权机关,包括( )起着领导作用,处于领导 地位。 A 市人民政府 B 市人民法院 C 市人民检察院 D 市人大 14、下列的市政职能中,( )属于传统职能。 A 消防 B 城市规划 C 环境保护 D 治安管理 15、市级政府的经济调控( )的特征。 A 双向性 B 间接性 C 综合性 D 有限性 E 超前性 16、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 )组成。 A 战略措施 B 战略反馈 C 重点战略 D 战略愿景 E 战略依据 17、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 )和获取。 A 优劣机威分析方法
12、B 竞争合作分析方法 C 政经社技分析方法 D 历史分析方法 18、世界银行组织认为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 )的城市。 A 适于居住的 B 银行信赖的 C 治理和管理良好的 D 有竞争力的 19、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理论支撑包括( )。 A 范围经济 B 可持续发展理论 C 规模经济 D 集聚经济 20、城市营销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产品 B 城市营销主体 C 目标市场需求 D 目标市场 21、( )行政合理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不仅应事实 清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范围内做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符 合立法目的。 A 行政合法原则 B 行政合理原则 C 行政统一原则
13、D 行政公开原则 22、我国土地储备的运行模式包括( )。 A 上海模式 B 杭州模式 C 南通模式 D 武汉模式。 23、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是( )。 A 地方公共物品性与效益的外部性 B 运行的协调性与系统性 C 经营管理的垄断性与多样性 D 建设的同步性与超前性 24、现代城市成长管理从( )萌生。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 25、根据国际经验,当城市化水平达到( )以后,城市化将步入高速 发展的阶段,直至达到 70%以后才逐渐减速至平稳发展,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 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区间之中。 A 25 B 30% C 35 D 40 26、城市经济的一般功能是指城市总体的共同
14、性功能,主要是以( )为 主导,为国民经济服务。 A 第一产业 B 第四产业 C 第三产业 D 第二产业 27、经济性规制主要针对( )。 A 外部不经济 B 信息不对称问题 C 非价值物问题 D 自然垄断 28、21 世纪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城市化水平要达到( )左右。 A 65 B 55 C 50 D 60 29、城市财政管理的内容包括( ) A 预算管理 B 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的管理 C 税收管理 D 预算外资金管理 30、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之前,对政府行为的假设有( ) A 慈善模式 B 民主模式 C 巨物模式 D 专制模式 31、一般情况下,把城市人口划分为( )。 A 中小学年
15、龄 B 老龄 C 劳动年龄 D 托幼年龄 32、依据一座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将城市划分为( )。 A 稳定型 B 衰退型 C 波动型 D 增长型 33、在( )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中,幼年比例小,老年人口多。 A 稳定型 B 增长型 C 波动型 D 衰退型 34、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考察,城市社区主要有( ) A 自然社区 B 功能社区 C 法定社区 D 居住型社区 35、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组成包括( )。 A 社区成员 B 社团性组织 C 企事业组织 D 行政性组织 36、城市环境的特征是( ) A 脆弱性 B 开放性 C 人为性 D 复合性 37、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污染主要表现( )。 A 水
16、污染 B 固体废弃物污染 C 视觉污染 D 大气污染 38、城市环境保护的手段中( )是日常管理的必要条件。 A 行政手段 B 法制手段 C 经济手段 D 教育手段 39、城市环境管理治理方面的制度包括( )。 A 谁污染谁治理制度 B 排污权交易制度 C 奖励制度 D 排污收费赔偿制度 40、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系统通常主要包括的行为者是( )。 A 处理者 B 消费者 C 废物处理者 D 资源开采者 41、( )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 50%的国家。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法国 42、( )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A 科技现代化 B 信息化 C 工业化 D 农业现代化 4
17、3、各国城市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处于( )左右,发展速度 很快; A 25%65% B 30% 70% C20%60% D35%75% 44、城中村产生原因主要有:( )。 A 投资主体回避农村居民点以减少建设成本 B 交通轴的效益衰变规律和灰色区的形成 C 农民对被动快速城市化的回避 D 村镇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土地 45、( )是未来区域中心城市行政区划改革的方向。 A 撤市(县)设区 B 撤村设街 C 人口农转非 D 撤县建市 46、( )大都市政府:成立于 19 世纪末,是最早建立的大都市政府, 开创了大都市政府的先例。 A 伦敦 B 迈阿密 C 大温哥华 D 巴黎 47、发达
18、国家区域协调机构的特点是( ) A、形式多种多样,且在不断调整 B、在组织上更多采用合作、自愿参与和弹性的方式 C、 “政府”与“非政府”两类协调机构逐步融合 D、受政党更替的影响大 48、从问题的相互关系不同,区域协调问题可以分为( )。 A 纵向协调 B 政府协调 C 民间协调 D 横向协调 49、总体而言,区域协调机构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机制可以分成( )。 A 弱调控模式 B 多元调控 C 一元调控 D 强调控模式 50、( )实行强调控模式。 A 法国 B 荷兰 C 日本 D 希腊 51、对于突发事件而言,其涉及的内在结构体系并非单纯的线性逻辑抑或 平面关联,而是一个包含( )的构架体系
19、。 A 保障系统 B 执行系统 C 信息系统 D 决策系统 52、( )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支撑。 A 执行系统 B 信息系统 C 保障系统 D 决策系统 53、( )是突发事件管理最为重要的功能要求,是重中之重,也是各 个国家突发事件处理中最为关注的焦点。 A 准备 B 反应 C 预防 D 恢复 E 总结 54、坚持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 )。 A 齐 B 实 C 准 D 快 55、突发事件处理的一般程序包括( )。 A 预警系统的建立 B 危机应对 C 危机判断 D 确认危机来源 三、名词解释 1、市政: 2、市人民团体: 3、市民: 4、市民参政: 5、市政管理体制: 6、市政职能:
20、 7、城市发展战略: 8、循环经济: 9、经营城市: 10、城市营销: 11、城市规划: 12、城市成长管理: 13、城市基础设施: 14、城市经济管理: 15、Citistate(城市联盟): 16、区域规划: 17、城市财政管理: 18、城乡一体化: 19、城市人口管理: 20、城市社区管理: 21、城市社区: 22、城市化: 23、城市环境管理: 24、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25、排污权交易: 26、公共紧急状态: 27、危机管理: 四、简答题 (一)我国市政府具有哪些职权? (二)萨拉蒙认为非政府组织具有哪些属性? (三)城市居民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四)市民参政的意义是什么? (
21、五)我国市民利益表达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六)市政管理体制包括哪些内容? (七)我国城市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八)我国城市的市政管理职能有哪些? (九)城市发展战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十)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十一)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十二)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十三)城市信誉危机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十四)城市事故灾难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十五)中国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十六)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十七)简述描述城市人口特征的指标。 (十八)城市人口管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十九)我国城市人口的运动趋
22、势是什么? (二十)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结构发生的变化是什么? (二十一)我国城市人口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二十二)社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二十三)城市社区具有哪些特点? (二十四)我国城市环境污染包括哪些类型? (二十五)城市环境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二十六)环境污染末端治理的局限是什么? (二十七)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二十八)城市环境管理的制度有哪些? (二十九)循环经济 3R 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三十) 如何理解城市化的内涵? (三十一)城市化浪潮的动力系统包括哪些内容? (三十二)城中村的成因是什么? (三十三)引导城中村城市化的对策是什么? (三十四)传统的封闭
23、式城市发展思路的不足有哪些? (三十五)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益处有哪些? (三十六)如何判断什么是紧急状态? (三十七)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决策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三十八)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三十九)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执行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四十) 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中保障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四十一)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四十二)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做到快速反应? 五、论述题 (一)试述市政管理的特征。 (二)试述中共市委对城市国家权力机关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试述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 (四)试述我国市政
24、管理职能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五)试述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六)试述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七)试述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八)试述中国城市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九)试述中国城市成长所具有的特殊性。 (十)中国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十一)我国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是什么? (十二)在处理社区自治组织和城市政府各级相关机构的关系中,要遵循 哪些原则? (十三)我国城市污染治理的主要瓶颈是什么? (十四)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十五)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十六)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点是什么? (十七)当前我国区
25、域协调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参 考 答 案 一、填空题 1、商品交换 2、经济活动 3、城市病 4、工业化 5、城乡合治 6、城市政 府 7、中国共产党 8、社会团体 9、政治民主化 10、规范化 11、统治阶级 内部 12、商会 13、副省级市 14、“两级政权三级管理” 15、公共政策 16、战 略愿景 17、基本职能 18、供给型 19、营销导向 20、人文 GDP 21、社会公正 22、城市规划 23、用途管制 24、道路 25、空间规模 26、集聚性 27、经济责任制 28、宏观经济 29、地方性 30、税收 31、人口结构 32、 机械 33、户籍管理 34、供求关系 35
26、、法定社区 36、人工环境 37、以人为本 38、煤烟型 39、排污权交易 40、 “宇宙飞船理论” 41、城市化 42、40 43、城乡二元 44、小城镇 45、农业产业化 46、超城市 47、非政府 48、核心城市 49、区域经济 50、行政边界 51、决策系统 52、敏捷化 53、“预备队” 54、响应策略 55、停止策略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ACD 2、C 3、AC 4、A 5、ABCDE 6、ABCD 7、ABCD 8、ABD 9、ABD 10、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D 15、ABCDE 16、ABCD
27、E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D 21、B 22、ABCD 23、ABCD 24、A 25、B 26、CD 27、BD 28、D 29、ABCD 30、ABC 31、ABCD 32、ABD 33、D 34、ABC 35、ABCD 36、ABCD 37、ABCD 38、AC 39、ABCD 40、ABCD 41、A 42、C 43、B 44、ABCD 45、ABC 46、A 47、ABCD 48、AD 49、ABD 50、ABCD 51、ABCD 52、C 53、C 54、ABCD 55、ABCD 三、名词解释 1、市政是指城市政府根据国家法律和通过与市民个体与
28、群体的互动,为实 现城市自身和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制定城市运行规则和公共政策,并主 要通过行政手段保障城市公共事务运行的管理和监督行为。 2、市人民团体是指以表达和维护一定阶层的群众的具体利益为基础,担负 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起着依照各自的切身利益协调社会各部门之间关系的作 用,并按照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社会政治团体。在我国城市特指市工 会、市妇联、市共青团等组织。 3、市民是指居住在城市所辖区域内,持有本市有效户籍的合法公民。 4、市民参政是指市民个人或群体通过一定途径和形式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 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亦称市民的利益表达),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揭发,行 使选举、罢免、监督
29、等权利,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参与城市管理与决 策的各项活动。 5、市政管理体制是关于城市政权机构、特别是城市政府的建制、地位、职 能配置和机构内外上下权力关系及运行机制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 6、市政职能是指城市政府在依法管理城市公共事务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 的作用,从动态来看,它是城市政府行使职权、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7、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和 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做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 对策,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8、循环经济是指以可循环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源,保
30、护环 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过程中,经过相当长一段 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9、经营城市是指城市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 施和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营运,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 10、城市营销:是指把地区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地区的未来发展 愿景作为一个吸引人的产品,通过强化地方经济基础以及更加高效地满足和吸 引既有的和潜在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产业、投资者、定居人口、观光游客和 会议人士等),来主动营销地区的特色。 11、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
31、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 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12、城市成长管理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针对城市空间规模扩展的控制 和管理。 13、城市基础设施就是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的一般公共设施,是城市赖 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4、城市经济管理就是城市政府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对城市经济环 境、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以使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取得最 大的城市效益。 15、Citistate(城市联盟)是指由相同特征和功能的城市和城镇环绕所组成 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上相对独立的贸易、商业和通讯区域。 16、区域规划是指在某个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对
32、国民经济和社会进行综合 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的总体战略部署。 17、城市财政管理是指以城市政府为管理主体,以市政工作为主要目标的 预算管理、税收管理、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管理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18、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 动和人为协调,达到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最优的状态。 19、城市人口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对城市居民户籍和人口变动、人口流动的 行政管理工作。 20、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市及市辖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导、 居委会为协同,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运用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育、 公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提
33、高社区成员 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21、城市社区是城市中的社区,是指城市中被道路环绕的居住地段上,由 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22、城市化是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 的过程。 23、城市环境管理指按照一定环境功能目标,运用行政、法律、教育、经 济与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防 止环境污染、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一种措施。 24、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 指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城市生态理论为指 导,以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和整体最佳效益为前提,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总 体
34、上找到制约和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发展 的综合因素,理顺经济建设、城市建设 和环境建设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用综合的对策整治、调控、保 护和塑造城市环境,为城市人民群众创建一个适 宜的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 统良性发展。 25、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 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 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26、公共紧急状态是指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 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 27、危机管理是指组织对所有危机发生因素的预测、分析、化解、防范等 等而采取的行动。包括对组织
35、面临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技术的、自然 的、人为的、管理的、文化的、环境的和不可确定的等所有相关因素的管理。 四、简答题 (一)1、执行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以及上级国家行政 机关的决定和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 2、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 门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依照法律的 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3、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市的经济、教育、科学、文 化、卫生、体育事业、环境和资源保护、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 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
36、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 4、 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 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 权利;保护各种 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的 风俗习惯,帮助本市内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依照宪法和法律实行区域自治, 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政 治、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事业;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 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 5、 行政立法权。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市的地方 性法规,制定规章,报国务院和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 所在地的市和经 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
37、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 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报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 会、人民政府以及本级人 大常委会备案。制定规章,须经各该级政府常务会议 或者全体会议讨论决定; 6、办理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1、组织性,指合法注册,有成文的章程、制度,有固定的组织形式 和人员等; 2、民间性,又称非政府性,指不是政府及其附属机构,也不隶属于政府或 受政府支配; 3、非营利性,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进行利润分配; 4、自治性,指有独立的决策与行使能力,能够进行自我管理; 5、志愿性,指成员的参加和资源的集中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自愿和志愿性 的; 6、非政治性,指
38、不是政党组织,不参加竞选等政治活动; 7、非宗教性,指不是宗教组织,不开展宗教活动。 (三)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及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2、办理本居住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3、调解民间纠纷; 4、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5、协助政府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 教育等工作; 6、沟通政府与居民之间的联系; 7、搞好社区服务; 8、加强民族团结; 9、管理居民委员会的财产。 (四)1、市民参政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切入点; 2、市民参政是市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 3、市民参政是廉政建设的推进器。 (五)1、个人联系渠道,这是一种最为传统的表达方式,即在特定
39、情况下 利用家庭、学校、社区等地区范围内的各种血缘、地缘、事缘、学缘或其他非 正式关系,来接近有关市政决策的人物,直接反映其利益要求; 2、代理人或代表渠道,即在城市政治系统内居于特殊地位并具有重要影响力 的个人,通常由他所属的集团推选出来,进入城市权力系统内部,担任市政治 或行政职务,直接参与政策制定,作为一定社会集团利益的代理人; 3、集团参与渠道,。在我国城市中,集团参与渠道是一种方兴未艾的市民利 益表达渠道,即通过职业集团对市政管理和决策施加有效影响,实现其利益要 求。这些职业集团,主要以政治、行政、法律、经济、管理、劳务、文化、中 介、服务等职业群体为主; 4、市民监督渠道,市民监督
40、是维护市民利益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即通过政 治、行政、经济、法律和舆论的监督,防止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侵害市民的合 法权益,危害市民个人和整体的利益。 (六)1、市建制体制,它包括设市的标准,市的行政地位,市的自治(或 自主)权力,市与中央、省(州)的纵向权力关系,市的下级行政建制; 2、市政府构成体制,包括城市国家政权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3、市行政管理体制,包括市行政领导体制(如市长负责制、委员会制等)、 市行政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的有机结合体、市政府各职能部门与本级政府与上 级对口业务部门的权责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等; 4、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也称市权力系统权责关系,即 在城市公
41、共事务管理系统中,政府、事业单位及企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定位。 以上四方面的内容中,市建制体制是市政体制存在的前提;市政府的构成 体制是市政体制运转的制度基础;市行政管理体制则是市政体制研究的重点; 市政体制的核心问题则是在城市公共事物管理过程之中,各部门如何实现其职 能。 (七)1、经济职能是指城市政府利用经济、财政、金融、法律和行政手段, 从宏观上对城市经济进行调控、仲裁和服务,目的在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良 性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物质的丰富和生活的改善; 2、社会职能主要是指城市政府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目的在于维护良好 的社会公共秩序,促进城市社会的良性发展,为市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安全、福
42、 利、保障、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 3、规划职能即城市政府依法制定的土地开发、资源优化、建设布局以及经济 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中长期发展计划,目的在于预测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趋势,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思想、政策和制度依据; 4、建设职能即城市政府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组织规划项目的建设和实施, 进而落实城市规划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 5、 管理职能是在城市政府的各种规划项目落实以后,保证城市政治、经 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秩序,维护城市能源、道路、交通、安全、市容、环境、 卫生、防灾、消防 等城市事务的正常秩序,对城市各项事业进行决策、计划、 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包括
43、决策管理、过程管理、绩效管理、法制管理等 内容,目的在于为广大市民 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 (八)1、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职能,包括城市规划与管理职能、城市建设 与管理职能、环境保护职能、; 2、城市社会发展、社会控制与社会保障职能,包括公安管理、司法行政管 理、民政管理、计划生育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 3、公共经济管理和经济振兴职能,包括公共财政职能、公共产品供应和公 共经济服务及其管理职能、公共经济规制职能、城市经济振兴职能。 (九)1、战略依据,城市发展战略的依据就是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基础 和发展条件; 2、战略愿景,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
44、 总体目标; 3、重点战略,重点战略是作用于对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主导意义而目前 发展又比较薄弱,需要特别加强,且在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经济环节、产 业部门或管理领域的战略举措。 4、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针对实现战略过程中的矛盾所采取的策略和具体措 施; 5、战略反馈。 (十)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 措施; 2、协助制订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 标; 3、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 远发展方向; 3、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 4、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
45、、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5、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 6、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 7、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项 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8、 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 (十一)1、综合性,综合性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特点,它涉及许多方面 的问题; 2、法治性、政策性,城市规划既是城市各种建设的战略部署,又是组织合理 的生产、生活环境的手段,涉及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众多部门。 特别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以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 政策为依据; 3、地方性,城市的规划、建设和
46、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其目的是促进 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要根据地方特点,因地制宜 地编制;同时,规划的实施要依靠城市政府的筹划和广大城市居民的共同努力; 4、长期性、经常性,城市规划既要解决当前建设问题,又要预计今后一定时 期的发展和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它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预见性; 5、 实践性,城市规划的实践性,首先在于它的基本目的是为城市建设服务, 规划方案要充分反映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和要求,有很强的现实性。其次是按规 划进行建设是 实现规划的唯一途径,规划管理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最后,城市规划的实践性还在于其可实施性,应当在规划编制时,考虑城市的 财力和能力,不能盲 目提出过高的要求,同时,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 技术条件,要注意城市规划自身的弹性。 (十二)1、效益原则。即应全面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三方面的 效益; 2、市场调节与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