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 13 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 考点 1|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知识整合 厘清史实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商朝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称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为“商人” 春 秋战国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秦汉 商业发展艰难,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发展 隋唐 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得到发展;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商业环境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出现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 宋代 源 元代 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明清 棉花、茶叶等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商帮”出现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 市的变迁 时期 市的位置
2、、时间 政府监管 设市表现 在特定的位置设市。市四周有围 宋朝 墙,与民居严格分开 以前 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 易 城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 宋 朝 散在城中 时期 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 市 昼夜相接 政府设市令或市长, 对市场交易进行严 格管理 市场交易活动不再 受政府的直接监管 西汉都城长安城设东、西 市九处;唐长安城设东西 二市 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 镇。其中以汉口镇、佛山 镇、景德镇及朱仙镇最著 名 2. 城市发展 2 (1) 北方:长安、洛阳、开封、大都等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 南 方 : 临 安 、 扬 州 、 成 都 等 南 方
3、 城 市 逐 渐 繁 荣 , 出 现 “扬 一 益 二 ”的 说 法 。 三、 对外贸易 1. 表现 (1) 西汉:由于开通陆上及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2) 唐朝:广州成为外贸重要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门管理外贸。 (3) 两宋: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 元朝:泉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 明 清 : 实 行 闭 关 锁 国 政 策 , 对 外 贸 易 逐 渐 萎 缩 ; 清 乾 隆 之 后 , 由 政 府 特 许 的 “十 三 行 ”, 统一 经营对外贸易。 2. 特点 3 (1) 形式:以朝贡贸易为主,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交易。 (2) 目的:宣扬国威
4、,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3) 趋势:由对外开放、外贸兴盛到明清时期渐趋萎缩。 3. 古代丝绸之路 (1) 陆 上 丝 绸 之 路 : 这 条 丝 路 由 西 汉 汉 武 帝 时 的 张 骞 首 次 开 拓 , 但 西 汉 末 年 在 匈 奴 的 袭 扰 下 , 丝绸 之路中断。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并将这条线路首次延伸到了欧洲罗马帝国。以长安 ( 今 西 安 ) 、 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2) 海 上 丝 绸 之 路 : 又 被 称 为 “海 上 陶 瓷 之 路 ”“海 上 香 料 之 路 ”。 其 航 线 主
5、要 有 东 海 起 航 线 和南 海起航线。东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去往朝鲜、日本。南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去往东南亚、 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3) 影 响 : 丝 绸 之 路 的 开 辟 , 有 力 地 促 进 了 东 西 方 的 经 济 文 化 交 流 , 对 促 成 中 国 古 代 经 济 的 兴 盛产 生了积极作用。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 (4) 汉代至宋代,丝路贸易发展的特点: 覆盖范围广,远及西亚、北非、欧洲。 汉代以陆路为主,宋代以海路为主,唐代陆上、海上并举。 陆上丝绸之路渐趋衰落,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荣。 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注重平等贸易、
6、和平交往、睦邻友好。 素养对接 融会贯通 素 养 1时 空 观 念 4 素 养 2史 料 实 证 ?探究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史料一 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一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凡 一百 一十坊。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史料二 市井经纪之家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东京梦华录 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梦粱录 史料三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 万者, 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
7、5 奢而山右俭也。 史料解读 (1) 史料一表明唐代市坊分置,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空限制。 谢肇淛 五杂俎 (2) 史料二反映了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市”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 (3) 史 料 三 表 明 明 代 中 后 期 出 现 了 许 多 地 域 性 商 人 群 体 。 江 南 新 安 为 徽 商 , 江 北 山 右 为 晋 商 , 两者 因经商而致富,徽商尚奢而晋商尚俭。 史料应用 (1) 根 据 史 料 一 、 二 , 指 出 宋 朝 商 业 活 动 与 唐 朝 相 比 的 主 要 变 化 。 试解: 【提示】 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 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
8、识, 分析明清时期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并分析其特点。 试解: 【提示】 新现象:商帮出现。特点:商帮有各自特定的经营范围;财力都十分雄厚;徽商 奢侈, 晋商节俭。 素养 3历史解释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 1.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变化的规律及其影响 (1) 变化规律: 商业活动场所、时间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是时间、地点固定,后时空限制被 打破。 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转向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 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接着出现一般等价物贝壳货币,后来货币固定为 金银。北宋还出现纸币。 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商帮。 6
9、经营领域的变化: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相结合。 (2) 影响: 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 战。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变化。 2.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 市场类型多样:城市中有市、庙会等,乡村中有草市。 (2) 商 业 城 市 发 达 : 历 代 都 兴 起 不 同 数 量 和 规 模 的 商 业 大 都 市 , 明 清 时 期 兴 起 了 一 大 批 工 商 业 市镇。 7 (3) 对 外 贸 易 发 达 : 以 陆 上 丝 绸 之 路 和 海 上 丝 绸 之
10、路 为 主 要 通 道 的 对 外 贸 易 , 构 成 了 古 代 商 业 的重 要组成部分。 (4) 货 币 种 类 丰 富 : 宋 朝 时 期 出 现 世 界 上 最 早 的 纸 币 交 子 , 明 朝 时 期 形 成 以 银 为 主 、 以 钱 为辅 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5) 商业地位低下:商业始终都是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二、古代城市的发展 1. 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趋势 (1) 从周至唐:严格限制。 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唐代商业都市有
11、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发展。 (2) 宋元:逐步放松。 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农村的“草市”迅速发展。 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3) 明 清 时 期 : 商 业 活 动 繁 荣 , 涌 现 出 一 大 批 工 商 业 市 镇 , 城 市 的 生 产 性 、 专 业 性 、 商 业 性 增 强, 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 2. 古代中国城市发展变化的规律 从城市 功能看 从 商业 活动 看 从 数 量 和 规模看 从地区 分 布看 唐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
12、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 治功能 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且出现晓市、 夜市 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 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现相应变化;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 大部分分布在江南地区 8 1(2019 贵州贵阳模拟 ) 陶朱公范蠡在经商过程中信奉 “财币欲其行如流水”,提出“务完 物, 无息币”的观点。材料主要是指 ( ) A. 主张商业投资多元化 B. 加 速 商 品 、 货 币 流 通 领 域 的 周 转 C 强 调 商 品 的 贱 买 贵 卖 D 根 据 市 场 行
13、 情 的 变 化 来 调 整 经 营 B 材料未涉及商业投资问题, 故 A 项错误; 材料“财币欲其行如流水”“务完物, 无息币” 指的是加速商品和货币的周转流通,故 B 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商品贱买贵卖,故 C 项错误; 材料并未涉及对经营行业的调整,故 D 项错误。 2(2019 河北石家庄模拟 ) 西汉昭帝时召开盐铁会议,代表政府的桑弘羊与代表民间的贤良 文学, 就西汉以来的财政经济政策等问题展开辩论。会后政府颁布法令,改酒业官营为向卖 9 酒者征税,又下令罢关内铁官,部分地区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这反映出当时 ( ) A 盐铁官营不利于国家统一 B政府抑商政策发生异变 C官营经济由膨
14、胀转向收敛 D民意左右着政府的决策 C 西汉武帝时推行盐铁官营,将盐铁经营权集中到中央,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故 A 项错 误;当时汉政府并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所以不能说明政府抑商政策发生异变,故 B 项错 误;由材料内容可知,汉政府对盐铁官营政策进行了修改,部分地区允许私人经营盐铁业, 这说明官营经济由之前的膨胀转向收敛,故 C 项正确;材料内容只能体现民意影响着政府政 策, 并不能左右政府决策,故 D 项错误。 3(2018 北京东城期末 ) 宋朝时期,繁荣的社会经济生活丰富了诗歌创作。下列诗词中能折 射出 宋朝城市商品经济新发展的是 ( ) A “闻 说 萍 乡 县 , 家 家 有 绢
15、机 ” B “有 客 须 教 饮 , 无 钱 可 别 沽 ” C “昔 在 建 城 市 , 盐 酒 昼 夜 宣 ” D “多 稼 村 村 过 , 垂 杨 店 店 迎 ” C A 项反映的是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故错误; B 项反映的是当时商品交易行为,不是商品经济繁 荣的表现,故错误; C 项反映了当时“市”打破时间限制,故正确; D 项是当时农村经济 发展的景象,故错误。 4 (2019 安徽“江南十校”联考 )大清律例 载:“如有将兑换现银票存该铺钱文侵蚀或托故借 人银两 闭门逃者,立将铺户拘拿押追。”此规定主要反映了清朝 ( ) A 法律带有野蛮特征 B 钱庄、票号较为普遍 C 仍然推行抑商
16、政策 D 重视规范商业行为 D 从 材 料 信 息 看 , 大 清 律 例 规 定 , 如 果 钱 庄 、 票 号 的 人 有 挪 用 、 侵 吞 民 户 存 款 的 行 为 , 朝廷将“拘拿押追” ,此规定主要反映了清朝重视规范商业行为,故选 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 现 A、 C两项; B 项与材料信息主旨无关。 考点 2| “以末敛财,以本守之”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知识整合 厘清史实 一、重农抑商政策 1. 原因 10 (1) 商周社会上出现了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的问题。 (2) 封建统治者以此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巩固封建统治。 2. 表现 (
17、1) 战国首倡: 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 提出农本商末, 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 限 制工商业发展。 (2) 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政策。 (3) 明清时期: 明太祖强调“厚本抑末”;清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 11 明清两代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3. 措施 (1) 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 (2) 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3) 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4) 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
18、等方式打击商人。 4. 松动 中唐以来,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如商人可参加科举, 宋代的榜下“捉 婿”之风等。 5. 影响 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二、 “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项目 原因 表现 影响 “海禁” 闭 关 锁 国 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 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 及统治 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 抗清斗争;认为天朝大 国无须与外国进行贸易 人民不得擅自出海对外 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 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厉行“海禁”,禁止官 民私自下海;不许片板 下海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 拓 , 抑 制 了 资 本 原 始 积 累 , 阻 碍 了 资 本 主
19、义 萌 芽的 滋长 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潮流 三、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 1 概 念 : 在 一 些 手 工 工 场 中 , 拥 有 资 金 、 原 料 和 机 器 的 工 场 主 雇 佣 有 自 由 身 份 的 雇 工 , 面 向 市场生产。这种现象被学界称为“资本 主义萌芽”。 2. 缓慢发展的原因 12 3. 历史地位 (1) 最 早 出 现 于 明 朝 中 后 期 , 但 发 展 十 分 缓 慢 , 自 然 经 济 仍 占 社 会 主 导 地 位 , 一 直 持 续 到 鸦 片 战争 前夕。 (2) 中 国 资 本 主 义 萌 芽 只 出 现 在 江 南 地 区 的 个 别 部 门 ,
20、 没 有 深 入 到 农 村 , 未 促 成 中 国 社 会 的 转 型。 素养对接 融会贯通 素养 1时空观念 13 素养 2史料实证 ?探究 1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史料一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社会 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 史 料二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 倭入掠” , 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 ( 今越南 ) 、暹罗 ( 今泰国 ) 等 15 国, “限山 隔水, 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 得其民不足以使
21、令”。 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 海民私通海 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 明代海外贸易史 史料解读 (1) 史 料 一 中 所 谓 “帝 王 们 也 是 经 济 人 ”意 在 强 调 帝 王 们 制 定 的 政 策 都 是 出 于 现 实 经 济 发 展 的 需要, 任何经济政策都是当时历史条件的产物。 (2) 史 料 二 分 两 层 意 思 。 第 一 句 为 一 层 , 着 眼 于 消 灭 反 明 势 力 ; 第 二 、 三 句 为 一 层 , 体 现 了 朱 元璋 的“天朝上国”观念,轻视对外交往、贸易。 史料应用 (1) 依 据 史 料 一 观 点 , 解 释 重 农 抑 商 政
22、策 形 成 的 原 因 。 试 解: 【提示】 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2) 根 据 史 料 二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概 括 指 出 明 初 实 行 “海 禁 ”政 策 的 背 景 。 试解: 14 【提示】 明廷敌对势力的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明朝;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 结。 自然经济的影响。统治者 ( 朱元璋 ) 对海外诸国的轻视。 ?探究 2 明清经济政策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 史料一 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征暴敛,造成“商贾断绝,城邑罢市”;清朝“关津 有过 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正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研究
23、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金所造之 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 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 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史料二 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 15 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的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 贸易的发展,丧失了扩大发展的机会。 论明清的金融机构 史料解读 (1) 史 料 一 信 息 “横 征 暴 敛 ”“苛 捐 杂 税 ”“既 禁 之 后 , 百 货 不 通 , 民 生 日 蹙 ”说 明 政 府 设 关 卡, 收重税;
24、“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沿海人民生活日益贫困、社会动荡。 (2) 史料二中“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说明明清金融机构的发展创 新有限,直接影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未能推动社会经济的最终转型。 史料应用 (1) 史 料 一 论 述 了 明 清 时 期 政 府 政 策 对 资 本 主 义 萌 芽 的 影 响 。 结 合 史 料 一 和 所 学 知 识 , 分 析 明 清资 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根源何在? 试解: 【提示】 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民贫困,无力购买商品;地主和商 人大 量买房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政府设关卡,收重税;“海禁”和闭
25、关锁国政策。根源: 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 (2) 史 料 二 描 述 了 明 清 商 帮 和 金 融 机 构 的 发 展 概 况 。 结 合 史 料 二 和 所 学 知 识 , 分 析 明 清 金 融 创 新为 什么“丧失了扩大发展的机会”。 试解: 【提示】 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遭受打击。重农抑商政策,使资本主义 萌芽 发展缓慢。金融创新力度有限,业务单一,难以对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商业模式缺乏创新, 商帮仍是传统意义的家族商人。 素养 3历史解释 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政策的异同 项目 重农抑商政策 “海禁”政策 战国时期开始实行,贯穿整个封 实施时期 建社会 明清时
26、期 相同点 维护封建统治 16 目 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基 的 不同点 础,发展地主经济 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相同点 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内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 容 不同点 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 华贸易 相同点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 影 响 不同点 前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利,后 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 萌芽的成长 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 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 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17 1(2018 博 文 雅 道 高 三 全 国 第 一 次 联 合 质 量 测 评 )
27、睡 虎 地 秦 墓 竹 简 金 布 律 等 法 律 极 力 限 制不合规定 的商业活动,禁止非商业单位经商,禁止官吏经商;统一商品价格,重要商品由 国家专营。秦的这些商业政策 ( ) A. 为 商 业 活 动 提 供 良 好 的 环 境 B 限 制 了 商 业 活 动 的 正 常 发 展 C 缓 和 了 当 时 的 社 会 阶 级 矛 盾 D 沉 重 地 打 击 了 旧 贵 族 的 势 力 B 材料体现了秦朝对商业进行严格的控制, 这会阻碍商业发展, 故 A 项错误; B 项符合题意; 材 料中秦朝对商业的严格限制,会激化社会矛盾,不能缓和社会矛盾,故 C 项错误;秦朝这些 抑商政策并非专门针
28、对旧贵族而言,因而不能沉重打击旧贵族,故 D 项错误。 2(2019 山东潍坊模拟 ) 汉文帝曾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之后汉代出现了“富商大 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 ( ) A 汉代实行盐铁官营与民争利政策 B. 汉代重视商业并保护商人的利益 C 商 人 “子 孙 不 得 仕 宦 为 吏 ”现 状 得 以 改 变 D 封 建 社 会 的 某 些 时 期 抑 商 和 惠 商 政 策 并 存 D “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有利于民间商业的发展,并非与民争利,故 A 项错误;汉代实行 重农抑商政策,故 B 项错误;汉代商人“子孙不得仕宦为吏”现状并未改
29、变,故 C 项错误; 汉代实行 重农抑商政策,但材料所反映的汉文帝的诏令有利于商业的发展,这说明封建社会 的某些时期抑商和惠商政策并存,故 D 项正确。 3(2019 黑龙江哈三中高三第三次验收 )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 “南洋未禁之先, 闽广家给户足 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居者苦 艺能之无用 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材料中的 “禁” ( ) A. 阻碍了农产品商品化进程 B. 推 动 了 民 间 正 当 贸 易 的 发 展 C 保 障 了 对 外 贸 易 出 超 地 位 D 导 致 了 东 南 沿 海 民 生 的
30、 困 境 D 根据材料不难看出, “海禁”所阻碍的是沿海手工业的发展而非农产品商品化进程,故 A 18 项错误;根据材料“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主日蹙”可知, “海禁”阻碍了民间正当贸易的 发展, 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中国对外贸易地位的相关提及,故 C 项错误;海禁导致了东南沿海民生 的困境,故 D 项正确。 4(2019 湖北武汉模拟 ) 明清时期,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 也。 所由供百万之赋 全赖此 ( 棉织 ) 一机一杼”。 苏州府“郡城之东, 皆习机业 计日受值”。由此可知 ( ) 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工商皆本”思想深入人心 19 C资
31、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当完善 D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排除 A 项;B 项材料无法反映;明清时期我国出现 资 本主义萌芽状态,没有出现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排除 C 项,故选 D项。 2014 2018 年全国卷考情统计 考情分析 全国卷对本讲的考查主要包括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性成就及影响、古代商业政策的演变两大 方面,本讲属于高频考点。从考查方式来看,一直寻求创新突破,或采用文字、图片和表格等多种 材料创设情境,或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和社会热点话题,并从历史视角审视热点话题。 真题研练 感悟考法 命题点:明朝的朝贡贸易 20 1(2018 全 国 卷 ) 右图中的
32、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 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 ,明成祖遂厚赐 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 A 对 外 交 流 促 使 中 国 传 统 绘 画 出 现 新 的 类 型 B 朝 廷 用 中 国 文 化 对 朝 贡 贸 易 贡 品 加 以 解 读 C “海 禁 ”政 策 的 解 除 促 进 了 对 外 文 化 交 流 D 外 来 物 品 的 传 入 推 动 了 传 统 观 念 更 新 B 由题中所给的绘画看不出其与传统绘画的区别,故排除 A 项;郑和下西洋是官方组织的 朝 贡贸易, “海禁”政策主要是禁止民间私自出海贸易,由材料无法得出“海禁”政
33、策解除的 信息,故排除 C 项;明朝君臣认为 “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 ”, 这属于中国传统观念, 21 没有推动传统观念的更新,故排除 D 项;明朝君臣对朝贡贸易贡品的认识不是很清楚,遂 用 传 统文化来对其加以解读,认为长颈鹿就是传说中的“麒麟”,故 B 项正确。 命题点:明朝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 (2017 全国卷 ) 明朝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 官员不 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 反映了 ( )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B
34、 饮 食 器 具 使 用 标 准 的 差 异 反 映 的 是 一 种 等 级 秩 序 。 明 朝 前 中 期 , 朝 廷 对 饮 食 器 具 的 使 用 有严 格规定,到明朝后期这种规定被打破,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 着原有的等级秩序,故 B 项正确;这一变化与君主专制的逐渐加强没有直接关系,故 A 项错 误;市民兴起的根源也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 C 项错误; D 项说法过于绝对,材料只是说低级官 员也使用玉制器皿,不能说明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故 D 项错误。 命题点:明代的跨区域贸易 3(2015 全国卷 )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
35、城从 南京迁 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 A 推 动 了 国 家 政 治 统 一 进 程 B 促 进 了 跨 区 域 贸 易 的 繁 荣 C 抑 制 了 区 域 性 商 帮 的 形 成 D 改 变 了 南 北 经 济 文 化 格 局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明成祖迁都北京,实现了政治重心的北移,客 观上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故选 B 项;明成祖时期国家早已实现 统 一,故 A 项错误;迁都有利于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徽商和晋商为代表的 商帮,故 C 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这种经济格局一直到明清时也未改变, 故 D 项错误。 命
36、题点:宋代交子的货币功能 4(2014 全国卷 ) 北宋中期, “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 户 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 A 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 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 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 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根据材料 22 中“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 可知 B 项的结论错误; C、 D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命题点:清初中国对外贸易的优势地位 5(2014 全国卷 )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 “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 外 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
37、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 A 中国在 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 外 来 货 币 干 扰 了 中 国 资 本 市 场 C 自 然 经 济 受 到 了 进 口 货 物 的 冲 击 23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A 解 答 本 题 的 关 键 是 准 确 理 解 材 料 原 意 。 题 干 材 料 反 映 了 清 初 实 施 海 禁 以 前 , 中 外 贸 易 发 展迅 速,但外国货物在中国很少,外国银钱已在民间流行开来,体现了中国货物出口增多,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优势地位。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外来货币是否干扰了中国市场,排除 B 项;题干材料无法体现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或清朝统治出现
38、问题,排除 C、 D两项。 考向扫描 权威预测 考向一 盐铁专卖制度形成的背景 1 管子 海王记载, “官山海”让财富迅速积累到齐国君主手中。管仲的专卖思想传承至 今,影响 深远,成为春秋以后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盐铁专卖制度的滥觞,之后备受政府重视。出现这种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 ( ) A 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B 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 C 称雄争霸战争的需要 D 盐铁专卖制的合理性 B 据材料“让财富迅速积累到齐国君主手中”“管仲的专卖思想传承至今”可知,专卖制 度有 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加强对经济的控制,故 B项正确。 考向二 明代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2(2019 辽宁重点中学联考 ) 明万历
39、二十七年,山东临清爆发了驱逐税监马堂的暴动,临清 每年 上缴朝廷的田赋只有七八万两白银,但马堂从这里收走的工商税却达十几万两。这反映 出当时临清 ( ) A 居民鄙视从商的思想 B 商品经济较为繁荣 C 商人的政治地位较高 D 官府鼓励商业经营 B 本题考查明代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山东临清的税监从当地收走十几万两的工商税,而 临清田赋每年只有七八万两,这说明当地商品经济较为繁荣,故 B 项正确; A、C 两项在材料 中 无法体现;明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官府鼓励商业经营与史实不符,故 D项错误。 考向三 唐宋时期货币的发展 3(2018 广东深圳一模 ) 据统计,唐代每年铸钱量大致是 80 万贯
40、,而到宋神宗时每年铸 钱 量 达 500 多万贯,同时市场上还流通着大量的有价证券和票据。这说明 ( ) A 唐代市 场上货币数量不足 B 宋 神 宗 时 期 货 币 制 度 日 趋 混 乱 24 C 宋 神 宗 时 期 商 品 经 济 发 展 迅 速 D 宋 神 宗 时 期 货 币 贬 值 现 象 严 重 C 本题考查唐宋时期货币的发展。材料反映宋神宗年间货币发行量大增以及大量的有价证 券和票据在市场上流通,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故 C 项正确。 考向四 唐宋时期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4(2018 广西梧州、柳州摸底 ) 唐宋时期是草市的重要发展时期,尤其是宋代在农村交通要 道 口、滨河之
41、地,或通往城市的郊区,草市兴盛,一些草市甚至发展成为城镇。这主要说明 唐宋时期 ( ) A 市场管理体制日趋规范 B 城乡间的经济联系加强 C 自给性农业遭到了破坏 D 农产品商品化得到发展 25 D 本题考查唐宋时期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材料说的是唐宋时期草市的发展状况,没有说 明政府如何管理草市,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城乡间的经济联系,故 B 项错误;自给性 农业遭到破坏不符合史实,故 C 项错误;草市是在农村出现的交易市场,根据材料可以看出 唐宋时期草市繁荣,这可以说明当时农产品商品化得到发展,故 D项正确。 考向五 “海禁”政策的调整 5. 隆庆元年 (1567 年 ) ,明朝政府
42、对海外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东 西 “诸番”进行贸易,史称“隆庆开关”。这一变化使得 ( ) A 重农抑商政策开始转变 B 海 上 丝 绸 之 路 较 以 前 有 重 大 发 展 C 民 间 海 外 贸 易 活 动 有 了 合 法 地 位 D 朝 贡 贸 易 渐 被 民 间 海 外 贸 易 取 代 C 本题考查“隆庆开关”的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基本治国之策,故 A 项 错误;“隆庆开关”使得海上丝绸之路出现繁荣局面,但是与宋元时期仍有一定差距,故 B 项错误;“隆庆开关”使得民间海外贸易活动有了合法地位,故 C 项正确;中国古代的朝贡贸 易一直延续到清末,故
43、 D 项错误。 考向六 明代的对外贸易 6. 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一书载, “综合粗估结果, 15701644 年美洲白银总共大约有 12 620 吨流入中国 ( 约占世界银产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当 时中国 ( ) A 彻底废止“海禁”政策 B 拥有先进的手工业 C 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D 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B 本题从全球史观角度考查明代对外贸易。明朝隆庆皇帝曾在 1567 年开放“海禁”,调整海 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但并非彻底废止“海禁”,故 A 项错误;材料 中的现象得益 于中国输出的瓷器,丝织品在世界市场上广受欢迎,这说明中国手工业技术高 超,故 B 项正确;材料虽反映当时中国对外贸易发达,但封建政府仍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故 C 项 错误;明末中国未进行殖民扩张,故 D项错误。